拉克希米·普拉迪普
下班回家,想起媽媽倚在門上微笑的樣子。每次進家門,好像回到了童年,喝著芬芳撲鼻的姜茶,吃著媽媽自制的小吃,說起上班時發(fā)生的事情,媽媽總是專注地聽著。媽媽今年84歲,但對生活還是充滿熱情,她關心貧困者,關心環(huán)境。從日常的一些小事中,我重新了解了這位婦人。當我洗漱讓水龍頭一直開著時,她提醒我不要費水;但送奶工跟她講自家的不幸遭遇(他愛人遭遇車禍,又患癌癥)時,她給了他金錢上的幫助,表現出極大的同情。
我們請的鐘點工早上六點半來幫我們做家務,我經常抱怨她做得不好、脾氣不好。但媽媽看重她的優(yōu)點,說她事業(yè)心強,天剛亮就出來做工。我看著她們兩個人親切地交談,談到后來,鐘點工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我從大學的圖書館里帶書回來給媽媽,那也是我一直想讀卻沒有時間讀的書。當看到媽媽讀完的書放在房子里的各個角落,我甚至有點嫉妒,媽媽盡力接受新觀念,盡力地拓寬視野。
我家廚房的窗口看出去,是一片廣袤的草地,一直延伸到天邊。每天早上媽媽會到那片草地上去呼叫烏鴉,它們從遠處飛來,耐心地等她分兩個地方撒下食物,較弱小的鳥兒也吃得到。
我的院子過去荒草叢生、枯葉遍地,極少的幾株花也干巴巴的,看起來很不舒服,但現在種了火鶴花、鳳仙花、秋海棠。母親用廚房廢料做的有機肥培植了很多美麗的花草,給了我一個賞心悅目的院子,教了我關于再利用和持續(xù)發(fā)展的功課。
今天,烏鴉群在天空中大聲地呼喚我媽,但她不在我這里;院子里的花開得很漂亮,但它們很孤獨,我媽去我姐姐家了。一些人的存在讓世界變得特別,我媽就是其中之一。她讓我懂得:生活中的小事將房子變成家。
鄭因摘自《諷刺與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