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工程風險分配:從資本維度到倫理學正義維度

      2017-03-22 10:38:19傅暢梅賈聞靜
      關(guān)鍵詞:正義工程師倫理

      傅暢梅,賈聞靜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工程風險分配:從資本維度到倫理學正義維度

      傅暢梅,賈聞靜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工程風險是人類不愿面對卻又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如何使工程風險分配實現(xiàn)人類最大的善,工程風險分配之思無疑是不可或缺的,工程風險分配之思經(jīng)歷了從經(jīng)濟學的定量化方式到倫理學的非定量化方式的轉(zhuǎn)變,即從資本維度到責任維度,再到正義維度?;诠こ田L險分配思想的歷史與邏輯考量,厘清了工程風險分配正義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這無疑對指導工程活動實踐與工程風險合理分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工程風險;分配;資本;責任;正義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工程時代,工程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工程活動一方面拓展人類生存空間,給人類生活帶來福祉;另一方面,工程活動所帶來的工程風險又是人們所不愿面對和承擔的責任。工程風險從根本的意義上講,它不是自然的風險,是由于人類的工程活動造成的,是一種“人造風險”。工程風險一旦形成,人們必須去面對、去解決。對于工程風險的分配,經(jīng)歷了“有組織的不負責任”到“資本化”地看待工程風險責任,從“單一的工程師責任主體”到“多元的工程共同體責任”,再到“多元責任主體間工程風險分配協(xié)商的正義價值取向”。

      一、工程風險分配的資本維度及其限度

      (一)工程風險分配的資本維度

      工程作為人類有組織、有計劃并按照項目管理方式進行的大規(guī)模的造物活動,涉及經(jīng)濟、政治、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對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都會產(chǎn)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1]。在這個意義上,可以看出,工程活動是組織行為而非個體行為。不論是按產(chǎn)業(yè)來劃分的水利工程、礦業(yè)工程、機械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化學工程、通信工程等,還是按工程活動的進行來劃分的工程決策、規(guī)劃、設(shè)計、施工、運行、退役等階段,每一不同產(chǎn)業(yè)的工程活動或工程活動進行的不同階段,都會存在風險。

      工程風險的存在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工程風險的分配離不開對工程風險的評估方式,傳統(tǒng)的對工程風險的評估認為只要工程活動的收益大于工程風險,此項工程活動就是可行的,這是一種定量化的工程風險評估與分配模式,是按照“成本-收益”的方法評估工程風險,并進行工程風險分配,這種模式可認為是從經(jīng)濟學的資本維度思考工程風險分配問題。

      (二)工程風險分配資本維度的限度

      工程風險分配的資本維度體現(xiàn)了人們對工程活動的認知水平,隨著工程活動造物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工程活動對人類的影響也越來越深遠,工程活動的集成性越來越復雜,資本化的工程風險分配的局限性也就越來越凸顯。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工程風險最主要的特征是不確定性,但以“成本—收益”作為風險評估和分配的依據(jù),其前提就是工程風險是可量化的,具有確定性的特征,而工程風險就其實質(zhì)來說是無法被完全量化的,要對所有的風險進行定量化計算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工程風險分配資本化維度所面臨的困境,需要新的風險分配方式來解決此困境,使之更為合理與可行。二是資本化的工程風險分配模式的計算是依托專家來實現(xiàn),也就是說,是由本領(lǐng)域或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專家或工程師來對工程風險進行評估與分配,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社會公眾對于工程風險的認知并與之進行溝通,更多地只考慮工程自身,從專業(yè)的角度來進行思考,而沒有將與之相關(guān)的民眾,對工程風險有關(guān)注的社會人士,對他們的風險感知忽略不計?;诖?有必要對工程風險分配的資本化方式與責任主體進一步明確,以有利于對工程風險的評估與分配。

      二、工程風險分配的倫理維度:責任主體從一元到多元

      (一)工程風險分配:從資本維度到倫理維度的必要性

      風險總是和責任相互聯(lián)系,一旦出現(xiàn)風險,責任問題必然產(chǎn)生[2]。那么,作為風險的重要呈現(xiàn)方式,工程風險的責任應該由誰來承擔?誰是工程風險的主體?該如何分配?

      資本化的工程風險分配在現(xiàn)實的工程風險評價中一度成為主要方式,表明這種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時也應該看到,這種定量化的評估與分配方式也是不合適的,由于工程風險自身的不確定性要求工程風險評估與分配也要采取非定量化的方法。這也就是說,工程風險的分配不只是經(jīng)濟維度的資本考量,還需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影響,包括對個人的影響、對人類社會群體的社會公正的影響、對自然生態(tài)的影響等。一個好的工程,對人的價值的影響不能只局限于貨幣價值的物質(zhì)層面來分析,還應該考慮到人的尊嚴、人的生命等。因此,工程風險的分配其倫理要求是不應該損害人本身的價值為前提;工程活動的目的是造福全人類,所以工程風險的分配也應考慮到全體公民的利益。除此之外,工程活動作為人類的建造活動,必然會對自然生態(tài)造成影響,那么是否還應該繼續(xù)堅持人類中心主義,而不顧及未來人類的發(fā)展呢?顯然,這是不道德和不負責任的行為[3]。

      既然對于工程風險的分配采用資本化的方式存在著定量化與非人文的特點,必然需要從倫理的維度對工程風險分配進行思考。

      (二)工程風險分配的倫理維度:工程師作為責任主體的提出

      從歷史的維度來看,對于工程風險責任的分配人們首先考慮到的是工程師群體的責任,所有的倫理課題都與責任密切相關(guān),工程師的責任主要包括職業(yè)責任、社會責任、道義責任,工程師個體的責任倫理,既包括對人的關(guān)心,也包括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guān)心。工程師作為工程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承擔著由其職業(yè)所決定的職業(yè)責任以及由職業(yè)所決定的基本義務型職業(yè)責任。由于工程風險存在于工程活動的每一階段,因此,工程師的職業(yè)責任貫穿于工程活動的全過程,從工程決策、設(shè)計、施工,一直到工程運行、退役,工程師應對其工程風險存在于其中的每一階段、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有其相應的責任。

      風險本質(zhì)在于其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會給人類和自然界帶來傷害,具體到工程風險,就是在工程活動中由于工程中所運用的科學理論知識基礎(chǔ)不完備、工程設(shè)計、工程施工和工程產(chǎn)品運用中的不確定性所導致的風險的產(chǎn)生[4],據(jù)此,可以得出,工程師的獨特身份及其承擔的巨大責任。在一定意義上,工程師必須承擔起工程活動的風險責任,但是,僅僅是工程師群體就能承擔起工程風險的全部責任嗎?工程師群體是否應該承擔工程風險的全部責任?

      (三)工程師作為責任主體的限度

      盡管工程師的職業(yè)及其在工程活動中的獨特地位,決定了其對于工程風險的產(chǎn)生及其大小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相對于工程共同體的其他方面,其技術(shù)性、專業(yè)性、權(quán)威性決定了其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工程師的風險責任承擔不可能是全部,也不應該是全部,這是由工程師群體自身職業(yè)權(quán)利的有限性決定的,由于其有限的權(quán)利,不應該要求其承擔無限的風險責任。工程師的職業(yè)局限性主要包括:一是從工程師所從事的具體工作來說,每一個體工程師只能負責整個工程中非常少的一部分工作,他們的工作更多地只是局限于在某一技術(shù)領(lǐng)域展開,這就決定了工程師很難對自己的工作與未來整個工程可能造成的工程風險有一個全面整體的把握。二是,由于大多數(shù)工程師作為群體中的一員,他們也是在具有層級的組織中工作,而組織具有利益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工程師的職業(yè)及其對風險的預測有可能會觸犯組織的權(quán)威,如果有工程師將道德置于利益效益之上,很有可能遭到組織的反對等??傊?工程師群體在工程風險責任方面確實存在諸多因素的制約,基于此,在對工程風險分配責任時,要求工程師承擔全部風險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工程風險分配問題需要工程共同體來共同承擔。

      (四)責任主體由一元到多元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理論必須關(guān)注現(xiàn)實,并依據(jù)現(xiàn)實提出新見解。隨著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強,工程活動的深度、廣度、強度進一步加大,工程師風險責任也隨之不斷擴大化,這就要求學者們從工程師個體責任倫理轉(zhuǎn)向工程共同體責任倫理。我國著名學者曹南燕教授基于工程師社會責任的分析,提出工程師責任的有限性;朱法貞教授則具體分析了工程活動中政府所應承擔的倫理責任;肖鋒教授指出,工程師、工程管理者和政治決策者甚至公眾都負有工程風險責任;劉則淵與王國豫教授認為,工程風險責任的主體是由個人、團體和社會形成的一個責任類型的形態(tài)矩陣;李伯聰教授發(fā)表“工程共同體”研究以及“工程倫理學”系列文章,建設(shè)性地指出工程的責任主體不是個體,而是工程共同體。

      三、工程風險多元責任主體的合理分配:正義訴求的責任倫理

      (一)多元責任主體正義訴求的必要性

      工程風險的分配從根本的意義上說,它是工程共同體所不希望分配給自己的,是一種不情愿的意向,因此,為了避免“有組織的不負責任”事情的發(fā)生,在工程風險分配問題上,應將正義作為首要的價值原則[5]。

      為了更好地分配工程風險,也為了社會更好發(fā)展,需要各責任主體承擔“共同而有區(qū)別的責任”[6],它內(nèi)在地蘊涵著正義地分配工程風險的價值訴求。我國著名學者朱葆偉認為,由于工程風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已經(jīng)進入政治領(lǐng)域,要通過制度建設(shè),確保工程風險分配的正義,具體實現(xiàn)途徑就是建立對話協(xié)商制度,使不同風險承擔者利益都盡可能受到關(guān)注。我國著名學者王前教授指出,在工程風險責任主體方面,政府、企業(yè)與工程師都應承擔相應的風險責任,要通過“對話平臺”的方式,使責任共同體之間的利益沖突與分配不公正問題得到相對完善的解決。

      工程風險分配的基礎(chǔ)性前提是對工程風險的評估,克里斯汀·施雷德·弗雷謝特認為應當思考“多大程度的平等才是足夠安全的”,而不是僅僅思考“多大程度的安全是足夠安全的”[7],這也就是說,對于工程風險分配的研究不能僅僅將工程風險用定量化的資本維度來衡量,還應該考慮除了經(jīng)濟因素外的其他要素來對工程風險進行評估和分配。因此,對工程風險分配的思考,有必要從價值、規(guī)范等方面思考工程風險問題。資本化的經(jīng)濟學視角忽視了對人類價值,主要包括公正、平等、自由等權(quán)利的關(guān)注[8],有必要從資本化的經(jīng)濟學視角轉(zhuǎn)向倫理學視角進行研究,而倫理學研究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責任。工程風險責任的承擔經(jīng)歷了由一元責任主體到多元責任主體的認知過程,而多元責任主體一個很重要的需要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就是多元責任主體的責任分配與落實問題。

      工程風險作為人造風險,即人為制造的不確定性,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導致了風險社會的形成,人類由工業(yè)社會走向風險社會,進而也就要求建立一種適應新的風險社會需求的工程風險分配秩序,藉此引發(fā)各責任主體間工程風險分配的思考。由于現(xiàn)代工程風險在空間上影響范圍廣,在時間上持續(xù)跨度大,在程度上危害又極大,有時甚至會對社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因此,工程風險的個體承擔開始轉(zhuǎn)向共同體承擔,這也就必然凸顯了工程師、企業(yè)、政府與社會公眾等不同責任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那么,工程風險究竟應該如何在責任主體間進行合理分配,這就需要確定工程風險分配的正義原則,并在正義原則的指導下進行制度建設(shè),以實現(xiàn)最大的善。

      (二)多元責任主體正義訴求的理論借鑒

      分配正義問題的研究,可以借鑒有影響的倫理觀點,即功利主義、權(quán)利倫理與義務倫理、契約倫理。功利主義強調(diào)行為后果利益最大化,即善的最大化;權(quán)利倫理的核心要求尊重人權(quán);義務倫理注重個人的自主;契約倫理強調(diào)差異性平等[9]。借鑒功利論、義務論與權(quán)利論、契約論等倫理學資源,分析工程風險分配正義問題,無疑會有啟示意義。按照功利主義的觀點,工程風險分配正義就是要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工程風險對工程共同體的總體傷害降到最低,進而可以為共同體提供最大的善。按照權(quán)利倫理與義務倫理的觀點,工程風險分配不應該犧牲或利用少部分人,要充分尊重每個個體的基本自由權(quán)利。從契約論看,工程風險分配不是風險的平均分配,而是一種差異平等。由此可以得出,工程風險分配正義一方面是自由、平等等倫理價值的體現(xiàn),另一方面又是多重倫理價值的平衡和限定。

      關(guān)于工程風險分配的研究,既要求我們借鑒西方的優(yōu)秀成果,又要結(jié)合中國的國情,用一個字來表達,就是“化”字,不是“西化”,而是“化西”[10]。對于工程風險分配的正義問題,關(guān)鍵在于要研究如何與中國本土的思想資源與工程實踐相結(jié)合,提出我們自己的見解。

      在當下,工程風險已不單是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國家的事情,而是關(guān)乎人類的命運。因此,工程風險的分配是當下人類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diào)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對于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首先有一個價值取向,這就是正義。正義要求在對工程風險分配時,強調(diào)“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強調(diào)“共同的行動”[11],共同的行動秉承的原則就是正義的取向。要求在對工程風險進行分配時,既包括工程師群體也包括國家組織、非政府組織、企業(yè)和個人在內(nèi)的相關(guān)群體。

      (三)多元責任主體正義訴求的原則遵循與制度設(shè)置

      工程風險分配正義的關(guān)鍵在于政府、企業(yè)、工程師、公眾以及其他利益相關(guān)者之間妥協(xié)性共識的達成。與財富分配不同,工程風險分配正義原則的確立應該既體現(xiàn)正義倫理的價值取向,同時又具有具體可行性。具體原則包括:一是,正義的原則首先表現(xiàn)收益與風險的關(guān)系,誰收益,誰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即收益與風險對等原則。二是,由于工程風險及其危害大小的不確定性,在某些情況下工程風險需要確定的、制度性的和規(guī)范的治理[12]。因此,工程風險分配正義需要堅持政府分擔原則,即在工程主體無力承擔全部責任的情況下,要由政府來分擔相應的責任。三是,由于弱勢群體本身在社會財富分配中就處于不利地位,在風險中應盡量保證弱勢群體免傷害,要堅持弱勢群體免傷害優(yōu)先原則。四是,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不公正的風險分配均須予以矯正,并對受到不公正對待的一方給以合理補償,即堅持矯正補償原則[13]。

      原則要化為具體的實踐,還必須通過社會設(shè)置,建立具體的制度得以保證。既要通過道德自律,同時又要通過具體的政策與制度來實現(xiàn)。工程風險責任的承擔不是各責任主體的自愿行為,因此,僅靠工程共同體內(nèi)部的、自覺的力量是不可以的,是不可能充分實現(xiàn)的,必須依靠外在制度與法律的力量來保證,要把工程風險分配正義的倫理價值原則外化為一套具體可操作的政策與條例。具體來說,工程風險分配正義制度包括:完善協(xié)商制度,建立“對話平臺”,保障利益主體間溝通渠道的暢通;完善監(jiān)督制度,以維護協(xié)商的程序、原則等;建立公眾參與制度,使公眾的訴求得到合理的表達;建立風險強制分配補償制度、風險轉(zhuǎn)嫁懲罰制度、風險承受者社會保障制度,以化解收益與風險不對稱的矛盾。

      [1]朱京.論工程的社會性及其意義[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4-47.

      [2]費多益.科技風險的社會接納[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10):91-94.

      [3]曾柳桃.責任倫理視角下工程風險及其防范研究[D].云南:昆明理工大學,2016:12-15.

      [4]高紅杰.工程風險與工程師的倫理責任[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24-26.

      [5]傅暢梅.工程風險分配正義的現(xiàn)象學闡釋[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20-24.

      [6]錢亞梅.風險社會的責任分配初探[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140.

      [7]Kristin Shrader-Frechette.The Real Risk of Risk-Cost-Benefit Analysis[A]//In Paul T.Durbin,ed.Technology and Responsibility[M].Boston,MA: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7:343-357.

      [8]朱勤,王前.歐美工程風險倫理評價研究述評[J].哲學動態(tài),2010(9):41-47.

      [9]張嵩.工程倫理學[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17.

      [10]易顯飛,蘇東揚.近40年西方技術(shù)哲學在我國的傳播及學術(shù)影響探究[J].科學技術(shù)哲學研究,2017(3):84-89.

      [11]許晶.從風險社會到命運共同體[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58-62.

      [12]Stephen Healy.Risk as Social Process:The End of‘The Age of Appealing to the Facts’?[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1(Vol):86.

      [13]張鈴.工程的風險分配及其正義芻論[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4(2):65-69.

      Engineering Risk's Distribution:Dimensions from Economic Capital to Moral Justice

      FU Chang-mei,JIA Wen-jing
      (School of Marxism,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136,China)

      Engineering risk is an unavoidable reality that mankind is unwilling to face.The thought of project risk allocation is indispensable in making the engineering risk distribution beneficial to mankind to the most.The thought of engineering risk allocation has experienced changes from the quantitative way of economics to the non-quantitative way of ethics,namely,from capital dimensions to responsibility dimensions,then to justice dimensions.Based on logical thinking and the history of engineering risk allocation,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engineering risk distributive justice has been clarified,which undoubtedly has a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engineering risk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risk;distribution;capital;responsibility;justice

      B82-057

      A

      1672-934X(2017)06-0010-05

      10.16573/j.cnki.1672-934x.2017.06.002

      2017-10-15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4BZX10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3YJC720031)

      傅暢梅(1972-),女,遼寧大連人,副教授,哲學博士,主要從事哲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賈聞靜(1989-),女,江蘇連云港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

      猜你喜歡
      正義工程師倫理
      《機械工程師》征訂啟事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Kenoteq的工程師研發(fā)環(huán)保磚塊
      英語文摘(2021年10期)2021-11-22 08:02:40
      從出文看《毛詩正義》單疏本到十行本的演變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16
      青年工程師
      安徽建筑(2020年4期)2020-05-23 01:37:12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yǎng)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有了正義就要喊出來
      山東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49
      倒逼的正義與溫情
      工程師變成“資本家”
      醫(yī)改莫忘構(gòu)建倫理新機制
      通道| 黔东| 太谷县| 广丰县| 九江县| 崇文区| 广宁县| 平果县| 察雅县| 舟曲县| 海林市| 铜山县| 体育| 景东| 台中县| 瑞安市| 湘潭县| 普宁市| 浑源县| 中山市| 阿尔山市| 武宁县| 松滋市| 洛南县| 新竹市| 武城县| 陈巴尔虎旗| 胶州市| 祁门县| 黑河市| 余庆县| 贵德县| 始兴县| 南召县| 海林市| 黔南| 玛纳斯县| 肃宁县| 霞浦县| 手游|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