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三明市老年大學 肖孝代
教壇“姐妹花”
——記三明市老年大學姐妹教師章雅益、章雅英
□ 福建省三明市老年大學 肖孝代
夕陽美,美在景色,美在心靈。在三明老年大學的教壇上,活躍著一對美麗的“姐妹花”——章雅益和章雅英。姐姐章雅益63歲,妹妹章雅英60歲,姐妹倆退休后,共同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從事老年大學教學工作。她們滿懷執(zhí)著與激情,在老年教育的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將科學健康又富有藝術氣息的生活理念傳遞給更多的老年人,以高尚的敬業(yè)精神和出色的教學成績,贏得了眾多老年學員的交口稱贊。
三明市梅列區(qū)富華社區(qū)活躍著一支富含濃郁鄉(xiāng)土特色的傳統(tǒng)民俗藝術表演生力軍,這支生力軍的任課教師便是三明市老年大學富華社區(qū)仁義坊教學點教師章雅益。
章雅益原是三明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兼文藝編輯、記者、主持人,并擔任工會主席。2015年5月,她受聘成為三明市老年大學新設立的仁義坊教學點的一名教師,負責教授本地傳統(tǒng)花鼓、民族舞、健身舞和腰鼓民樂等。這對于章雅益來說是一個新的考驗和挑戰(zhàn),面對這個剛剛“白手起家”的教學點,章雅益不辭辛苦,四處奔波,爭取街道、社區(qū)、仁義坊領導的關心支持,在街心公園新建了兩間教室,并籌集資金6萬余元,用于購置教學設備設施。為解決老年學員室外活動場地問題,她早出晚歸,多方聯(lián)系、請示、遞送報告,經(jīng)過不懈努力,終于改造修建起了寬敞適用的教學場地。
在教學方面,章雅益深入基層了解仁義坊學員的愛好興趣,做到因需施教。當她打聽到列西仁義坊竟有花鼓、民歌、嗩吶吹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時,深感自己有義務盡最大努力去保護、傳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于是決定教授老年學員傳統(tǒng)花鼓等課程。她走訪“非遺”傳人,虛心求教,拜他們?yōu)閹?,挖掘探究這些“非遺”文化的歷史淵源、構造、擊打方法及不同長短演奏形式,還請來電視臺攝制組人員,錄制播放人物專訪《民間老藝人》,弘揚瀕臨失傳的“非遺”文化。
此外,章雅益還創(chuàng)造機會讓這些非遺文化走上舞臺,進入大眾視野,擴大影響力。她多次帶領學員到三明郊區(qū)的洋溪、莘口等地參與民俗及迎賓展示活動,為和諧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2015年11月,章雅益帶領老年學員在市音樂家協(xié)會打擊樂專業(yè)委員會成立會上展示了花鼓表演,受到了中國打擊樂會長、秘書長等領導的稱贊。同年12月,仁義坊教學點的師生們用激情的嗩吶、鏗鏘的大鼓、熱烈的花鼓,迎接蒞臨指導的全省老年大學年會的參會領導和代表,以精彩的成果匯報演出,給現(xiàn)場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章雅英原是三明學院的一名教師,退休后擔任三明市老年大學藝術團副團長、健身操班教師和東霞社區(qū)教學點教師。此外,她還是福建省老年體協(xié)健身操舞專項委員會委員。章雅英曾多次在省、市健身操舞大賽中榮獲組織金獎、最佳舞臺風采獎,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被授予“三明市終身教育優(yōu)秀志愿者”“三明市十佳文化志愿者”等殊榮。
課堂上,章雅英付出自己的全部體力和熱情,充分釋放舞藝與激情,讓學員全身心感受到健身舞蹈的獨特魅力。有的學員接受能力和反應較慢,章雅英會耐心分解動作,反復指導示范,發(fā)現(xiàn)學員的點滴進步就表揚她們。她說:“不要因為學員忘記動作而不滿,也不必考慮是否能把學員培養(yǎng)成健身舞蹈家,只要看著她們認真學習的眼神,了解到她們是快樂的,我就會很開心?!?俗話說: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章雅英不僅教學認真出色,而且善于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她積極參加各種舞蹈培訓班,把自己鍛煉成為既能教學又能編創(chuàng)的健身舞蹈教師。她刻苦自學了扇子舞、集體舞等6種舞步,每年都創(chuàng)作編排一套“新活力”廣場健身舞,以獨特魅力吸引了眾多中老年人加入自己的舞蹈學習隊伍。
每次節(jié)目排練,章雅英也都全身心投入。前期的音樂制作、舞蹈構思讓她絞盡腦汁,常常難以入眠。排練時,由于人員多、場地大,她常常喊啞了嗓子,但她總是匆匆喝口水潤潤嗓便繼續(xù)投入工作。在章雅英敬業(yè)精神的感召下,學員們總是自覺準時到場,一絲不茍地演練每一個動作,走好每一個臺位,雖然個個練得汗流浹背,腰酸腿痛,但大家從未抱怨過一句。章雅英帶領的團隊已經(jīng)連續(xù)參加了五屆三明市群眾廣場文化活動。如今,在東霞社區(qū)教學點,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活動中,章雅英開心地說:“在老年大學任教,不僅讓自己的身心更健康,還能給他人帶去歡樂,增添中老年人的生活情趣,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