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 偉
山清水秀桃源村
文胡 偉
山逶迤起伏,水如詩如畫。仲秋時節(jié),梵凈山腳下的松桃苗族自治縣烏羅鎮(zhèn)桃花源村,微風(fēng)輕拂,瓜果飄香。
位于印江、松桃、江口三縣交界處的桃花源村,多條溪流匯聚成清澈見底的小河穿村而過,流向太平河,奔向錦江,成了錦江支流源頭村之一。這里四季溫差不大,冬暖夏涼。近年來,隨著杭瑞高速、梵環(huán)路、冷孟連線的貫通,依托原生態(tài)的自然環(huán)境及秀美的綠水青山,吸引了重慶、湖南、湖北等全國各地不計其數(shù)的游客前來避暑、觀光、采風(fēng)。村民依托綠水青山,吃上生態(tài)飯,發(fā)了生態(tài)財。
近日,筆者與友人從松桃縣城出發(fā),沿冷孟連線前行,途經(jīng)素有梵凈山下小南京之美譽的寨英古鎮(zhèn),越過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脈,約2小時車程,天然氧吧桃花源映入眼簾。穿村而過的小河與兩岸原始森林、連片竹海和山溪飛瀑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在晴好的天氣里,三三兩兩游客或在小河里戲水,或守著釣竿等魚兒上鉤,或伏下身子喝上一口甘甜清涼的天然礦泉水……村子里,時??梢娦禄榉蚱抟灾窈?、綠潭、山水為背景,拍攝婚紗照,留住美好的一刻。
因空氣清新,每立方米空氣中富含30—35萬個負氧離子,桃花源有著“天然氧吧”之稱,戶戶有高壽老人,游人來此,看到八九十歲老人在地里勞作也不足為奇。
桃花源村原名冷家壩,風(fēng)景如世外桃源,2008年正式申請更名為“桃花源村”,曾為松桃廳派設(shè)梵凈八汛之一,舊名虎衙門。又因其處在梵凈古道的交匯點上,北通烏羅,東達寨英,南往江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34年,紅二、六軍團即以此為道,完成了兩軍集結(jié)石梁的軍事行動。
104歲的田秋香老人家住桃花源村田家壩,常年喝梵凈山流下的山泉水,吃這塊土地種的水稻、玉米、紅苕和蔬菜,耳聰目明,記憶力特好,幾十個孫子、外孫生日全記得。老人經(jīng)歷新舊社會,目睹桃花源從窮到富的變化。田秋香說,路未通之前,村民全靠砍柴、燒炭去集市賣為生,當時生活雖窮,但吃五谷雜糧,喝純凈梵凈山泉,極少生病。
現(xiàn)村里通了路、電,村民不再砍柴、燒炭,依托青山綠水搞起特色養(yǎng)殖,開起農(nóng)家樂,發(fā)展產(chǎn)業(yè),游客紛至沓來,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桃花源景區(qū)苗寨民居獨具特色 攝影/黃前生
桃花源風(fēng)光.
美麗的桃花源景區(qū) 攝影/徐安軍
同時,桃花源村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保存完好的植被使得其水源充足。山澗溪流成群,飛瀑無數(shù)。村主任楊彪帶我們來到河流源頭,距村委會約1公里的魚泉溝景區(qū)。沿途森林密集,山澗溝壑縱橫,大大小小的飛瀑不計其數(shù),或直泄而下,或飛灑綠潭,飛珠濺玉,如煙如霧,蔚為壯觀。
一路前行,鳥鳴果香。八月瓜、野荔枝以及很多不知名的野果橫掛綠潭上方,不時引來飛鳥覓食,加上宛如盆景的枯藤虬枝,為空寂的山澗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攀爬陡峭山涯謹慎前行,突然幾聲“咕咕咕”“咔咔咔”的叫聲,大家不由自主屏住呼吸?!斑@是石蛙叫聲?!睏畋胝f,雄性石蛙叫聲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聲相應(yīng)。溪流里除有石蛙,還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石蛙與娃娃魚對生存環(huán)境要求極高,原生態(tài)純凈的梵凈山溪流是石蛙與娃娃魚的生存繁殖地?!懊芰稚钐?,是黔金絲猴的活動場所?!睏畋胭┵┒劊缴翔髢羯阶匀槐Wo區(qū)內(nèi)的金絲猴、獼猴、熊、云豹、野山羊、五步蛇、水桶鳥等;植物有珙桐、鐵杉、紅豆杉、丁木、楠木、梭羅、槭樹、香果樹等,都是國家稀有動植物。
逐漸富起來的桃花源村民認識到,原生態(tài)青山綠水是村里寶貴的財富,游客前來觀光避暑,恰是沖著這而來。只有留住青山綠水,才能過上好日子。保護村里一草一木,成了村民們的責任。政府也出臺保護森林植被政策,鼓勵房前屋后種植樹木,發(fā)展生態(tài)產(chǎn)業(yè),讓山常青、水長流。(責任編輯/呂文錦 設(shè)計/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