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慶 韓佳莉
浙江師范大學浙江金華321000
雷沛鴻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其啟示
李慶慶 韓佳莉
浙江師范大學浙江金華321000
雷沛鴻在“教育救國”的主張下,積極倡導和推進成人教育運動。改造“小眾教育”為大眾共享教育,主張立法與教育互為表里彰顯了雷沛鴻成人教育思想的核心觀點,對目前我國成人教育的發(fā)展仍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雷沛鴻;成人教育思想;啟示
(一)追求民族解放、國家富強
雷沛鴻大力倡導成人教育,有其時代背景。列強侵略瓜分,內部政治腐敗,教育上的落后。雷沛鴻認為,要挽救急轉直下的中國,必須依賴現有青年男女。因此,針對大多數成年男女的成人教育就必須受到應有的重視。在他看來,成人教育的大力發(fā)展對我國建立完整民族教育體系、振興國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內憂外患,深重的亡國危機,喚醒國民的民族意識讓雷沛鴻走出了教育實踐的第一步。因此,雷沛鴻的成人教育思想十分強調民族解放、國家富強,這也成為其成人教育思想的主旨,一直貫穿在他成人教育思想的各方面。
(二)注重改造傳統(tǒng)“小眾教育”為大眾共有共享的教育
辛亥革命以來,社會上存在著嚴重的教育機會不均等、教育與政治經濟分離,脫離社會和民眾的現象。對當時的教育亂象,雷沛鴻認為受教育是廣大民眾的權利,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全的一種生活歷程。他提倡教育必須面向社會和民眾,使人人都有學到老、做到老的權利。
雷沛鴻倡導從根本上革除舊教育的弊端,辦能切實有利于民眾的教育,成為“為大眾而辦的教育,大眾共有的教育,大眾共享的教育”。把教育發(fā)展為大眾共有共享的教育,激發(fā)廣大民眾的潛在能量,推進中華民族的復興運動。他還提出了“定式教育”與“非定式教育”、“有教無類”等成人教育的理論觀點,為他的成人教育實踐、教育的大眾化提供了現實的理論依據。
(三)立法與教育互為表里
雷沛鴻非常重視教育立法,他推行成人教育運動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制定有關教育法規(guī)。他說:“立法與教育互為表里,又相互協助。唯其有前者,可運用政治力量,貫徹改革社會的主張;唯其后者,可運用民眾力量,而要求其了解參與實踐;唯其兩者,然后政府與民眾可一致而從事于新社會建設?!币虼?,他要求各項成人教育計劃和設想,均事先制定規(guī)劃和方案,然后運用立法,以便加以推行。任廣西教育廳長時先后頒布實施了《廣西普及國民基礎教育五年計劃》、《廣西各縣實施強迫教育辦法》等法規(guī),為成人教育的實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法律保障。
(一)新時期重新正確定位成人教育地位和作用
雷沛鴻認為教育的大眾化不僅是實現民主政治的需要,且是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需要,并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相聯,因此,“改善民眾生活”即是成人教育的唯一主旨。他深信成人教育“將大有造于吾國”。
現今,成人教育與經濟的發(fā)展水平愈來愈表現出相輔相成性和一致性。但社會上對成人教育的認識仍存在著缺陷,這不僅影響著成人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同時也對地區(qū)經濟的增長起到了致命的限制。因此,要理清成人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加強其社會地位,適應當前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不僅個人,全社會應以發(fā)展的眼光把教育真正作為興國戰(zhàn)略,把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去認識、對待。
(二)擴大受教育者范圍,實現教育公平
成人教育的公平性是整個教育體系公益性、規(guī)范性本質屬性的最基本體現。在現今條件下,最大限度的促進社會成員公平合理的接受成人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性的最突出表現。第一:樹立科學的成人教育發(fā)展觀。成人教育線長、面廣、對象多,在提高民族素質中有著其他教育所不具有的特色與功能。樹立科學發(fā)展觀,克服教育偏見是現代社會真正實現教育公平的先行導向。第二:強化政府對成人教育的領導。要實現成人教育最大程度的公平,政府所起的作用異常關鍵,尤其是對那些處于弱勢社會地位的成員。第三:端正辦學思想并規(guī)范教育行為。只有克服了一切腐敗和功利現象,才能保證成人教育健康持續(xù)的發(fā)展,保障教育的公平性。
(三)加強成人教育立法工作
雷沛鴻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次系統(tǒng)論述成人教育問題且首位在全省范圍內頒布法規(guī)進行成人教育實踐的教育家?,F今成人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我國目前的成人教育立法工作仍很薄弱,雖然不少地方都有成人教育地方性法規(guī),但至今仍沒有全國性的成人教育法律。為了加強成人教育的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和嚴肅性,我們應當積極準備成人教育立法,變人治為法治,依法治教,依法保教,依法促教。
雷沛鴻在成人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不但用心去推廣,且要求其盡量適應政治、經濟和軍事的需要。這些都是我國成人教育法制建設史上的重要財富。因此,可以說雷沛鴻是中國成人教育的先驅。
[1]梁全進.雷沛鴻教育思想與研究[M].南寧:廣西雷沛鴻教育思想研究會,2005.
[2]肖威.雷沛鴻成人教育思想探析[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報,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