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楊萬里與常州
      ——以《荊溪集》為研究中心

      2017-03-28 23:19:04103969issn16730887201705002
      關(guān)鍵詞:淳熙楊萬里常州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5.002

      陳雪飛

      (揚(yáng)州大學(xué)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江蘇 揚(yáng)州 225002)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7.05.002

      楊萬里與常州
      ——以《荊溪集》為研究中心

      陳雪飛

      (揚(yáng)州大學(xué)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江蘇 揚(yáng)州 225002)

      楊萬里在常兩年期間,共作詩492首,纂成《荊溪集》,該集作于常州亦得名于常州;此外,初到常州,楊萬里即“頓悟”,突破以往刻意模仿他人的窠臼,自成一家,終成“誠齋體”。常州對于楊萬里來說確是個福地,而楊萬里對常州也著實熱愛,《荊溪集》中詩作題材豐富,內(nèi)容充實,實是史籍之外又一扇窺探南宋常州的窗口,文章即以《荊溪集》為主要史料,探析楊萬里在常州的相關(guān)情況。

      楊萬里;《荊溪集》;常州

      G127

      楊萬里,字廷秀,自號誠齋野叟,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中進(jìn)士,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夏改知常州,于淳熙四年(1177年)四月十日動身赴常州任,同年五月抵常州①。至淳熙六年(1179年)正月任滿,改除廣東提舉,是年二月離常。在常首尾兩年,“端實而無欺”,“既抵官下(常州),閱訟牒,理邦賦,惟朱墨之為親”,兢兢業(yè)業(yè),頗有政績②。

      楊萬里工詩,自創(chuàng)“誠齋體”,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并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其詩歌在其去世后全部收錄在《誠齋集》中③,但誠齋生前已經(jīng)陸續(xù)出版了單行的詩集9本,即《江湖集》十四卷、《荊溪集》十卷④、《西歸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朝天集》六卷、《江西道院集》三卷、《朝天續(xù)集》八卷、《江東集》十卷(已佚)、《退休集》十四卷。由詩集名稱可看出,這些集子分別作于不同地方,是其在不同地方任職時所作,且由“江湖”到“退休”,貫穿了楊萬里的一生⑤。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稱楊萬里“一官一集,每集必變一格”⑥。贊其每到一地為官便得一集,且每集的風(fēng)格迥異。

      其中《荊溪集》便是誠齋在常為官兩年所作詩歌的匯編,“荊溪”二字也源于當(dāng)時的常州。荊溪本是宜興一溪水名,因在荊南山(今宜興銅官山)之北而得名。據(jù)《咸淳毗陵志》卷十五載:“荊溪在縣(宜興)南二十步,廣二十二丈,深二十五丈,周孝侯斬蛟龍橋下,即此溪也。按前漢地理志實為中江溪,貫邑市。受宣、歙、蕪湖之眾流,注震澤,達(dá)松江以入于海……今波澄可鑒,峰巒如畫,以在荊南山之北,故名?!雹叽撕蠛荛L一段時間內(nèi),“以荊名溪,因而謚邑”,用荊溪代指宜興。而南宋常州實領(lǐng)晉陵、武進(jìn)、無錫、宜興四縣,荊溪正在其轄區(qū)內(nèi)。當(dāng)時,荊溪不僅是宜興的代稱,更是常州的代名詞。楊萬里在《荊溪集序》中便直接以“其夏之官居荊溪”表明其在常州為官。誠齋好友鐘將之來信時也直言:“荊溪比易守,前日作州之無難者,今難十倍不啻,子荊溪之詩未可以出歟?”⑧直呼荊溪,不稱常州。

      如此,《荊溪集》不僅作于常州,描繪常州,更因常州而得名!集中共收詩作492首,題材豐富,內(nèi)容充實,實是史籍以外又一扇窺探南宋常州的窗口。本文即以《荊溪集》為主要史料來源,結(jié)合其他資料,試析楊萬里在常州的相關(guān)情況。

      一、老隨千騎赴毗陵,其夏之官居荊溪

      《荊溪集》起于淳熙四年(1177年)四月十日,楊萬里自家鄉(xiāng)吉州出發(fā),趕赴常州。當(dāng)日作《丁酉四月十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風(fēng),宿椆陂江口》一詩:“蟲聲兩岸不堪聞,把燭銷愁且一尊。誰宿此船愁似我?船篷猶帶燭煙痕。千里江行一日程,出山似被北風(fēng)嗔。東窗水影西窗月,并照船中不睡人?!雹嵊纱嗽妬砜?,出發(fā)時的詩人心情并不十分暢快。這固然與出發(fā)時遇見風(fēng)浪,路途不暢有關(guān),但更多的是詩人內(nèi)心的苦悶。楊萬里早在淳熙二年就已經(jīng)獲得了擔(dān)任常州太守的任命,但囿于各種原因,實際直到兩年后,也就是淳熙四年,才真正出發(fā)趕赴常州。初得任命,誠齋嘗以為常州乃浙西重鎮(zhèn),“自愧無濟(jì)劇才,上章丐祠”,乞求祠祿官。看似不愿來常,其實并不是真心推辭,反而是充滿了期待。其在《待次臨漳,諸公薦之,易地毗陵,自愧無濟(jì)劇才,上章丐祠》明確寫道:“亦豈真辭祿,誰令不自才?”⑩但長達(dá)兩年的居家待闕,使得誠齋內(nèi)心煎熬,加上年老體衰(年逾五旬),“病身兀兀意昏昏”,心中愁苦:“雨入秋宵滴到明,不知有意復(fù)無情。若言不攪愁人夢,為許千千萬萬聲?淋淋滴滴未休休,不解教儂不白頭。卻把窮愁比秋雨,猶應(yīng)秋雨少于愁?!?/p>

      但出發(fā)后不久,天氣轉(zhuǎn)好,誠齋的心情也隨之逐漸晴朗起來。就《宿小沙溪》一詩來看:“諸峰知我厭泥行,卷盡癡云放嫩晴。不分竹梢含宿雨,時將殘點滴寒聲?!眲倓傆赀^天晴,還未十分開心,只是欣慰無需再在泥濘中掙扎。而觀其稍后所作的《玉山道中》:“村北村南水響齊,巷頭巷尾樹陰低。青山自負(fù)無塵色,盡日殷勤照碧溪。”及《入常山界》:“老隨千騎赴毗陵,騎吏朝來有喜聲……昨日愁霖今喜晴,好山夾路玉亭亭。一峰忽被云偷去,留得崢嶸半截青?!贝丝痰男那橐呀?jīng)完全轉(zhuǎn)好,特別是“老隨千騎赴毗陵,騎吏朝來有喜聲”一句,對即將赴任的常州充滿期待。

      而由《荊溪集》前幾首詩《丁酉四月十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風(fēng),宿椆陂江口》《舟次西徑》《余干泝流至安仁》《宿小沙溪》《玉山道中》《入常山界》《小歇栟楮》《過招賢渡》《苕溪登舟》《舟過德清》《舟泊吳江》來看,楊萬里自家鄉(xiāng)吉水縣出發(fā),沿贛江至鄱陽湖,泝余干溪(今信江)至安仁縣(今江西余干),由安仁至玉山縣(今江西玉山),經(jīng)玉山北上入常山縣(今浙江常山),在衢州西安縣招賢渡口(今浙江衢州招賢鎮(zhèn))沿信安溪直抵臨安(今浙江杭州),再由臨安至湖州安吉縣(今浙江湖州安吉),再由安吉縣苕溪至同州的德清縣(今湖州德清),后入太湖,至吳江(今蘇州吳江)靠岸,最后經(jīng)陸路抵達(dá)常州界。楊萬里自吉州達(dá)常州的路線,清晰地保存在《荊溪集》中,這對于研究南宋江南交通及江西入常路線而言,均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

      楊萬里夏秋間到常,此時常州酷熱難耐,誠齋不止一次在詩中抱怨:“今歲知何故,秋陽爾許驕?”整個夏秋,誠齋滿腦子思索的都是如何避暑納涼。要么是《七月十四日雨后,毗陵郡圃荷橋上納涼》:“荷葉迎風(fēng)聽,荷花過雨后。移床橋上坐,墮我鏡中寒?!币痪汀肚餆嶙窙龀厣稀罚骸捌藻娜巳?,池清慮自消。萍根微著水,荷葉欲穿橋。今歲知何故,秋陽爾許驕?追涼猶有處,此老未無聊?!?/p>

      誠齋在常兩年,兩經(jīng)酷熱,對于常州夏季的炎熱,他著實苦惱:“矮屋炎天不可居,高亭爽氣亦元無。小風(fēng)不被蟬餐卻,合有些涼到老夫。芒鞋葵扇頗蕭然,倦倚胡床不是眠。倦暑無藏身去處,追涼行盡竹旁邊。不是城中是甑中,雨余日色更明紅。若為飛上金山頂,獨立長江萬里風(fēng)?!庇袝r甚至熱到了“汗如雨點涌人膚,一一須根一一珠”的地步。因為天氣太熱,誠齋只能晝伏晚出,《秋涼晚步》《晚步追涼》《荷橋暮坐》《雨后晚步郡圃》《暮坐中庭》等詩均記傍晚漫步時所見所感。這時候“風(fēng)不須多只是涼,穿花度柳到人傍”,“蚊子因涼減,蟬聲入暮多”。此外,楊萬里亦喜飲酒消暑,飲酒自然去不得暑氣,但他會在飲酒時食用冰塊,想來也十分暢快。而下酒菜,自然是常州所產(chǎn)的藕和菱了。據(jù)《咸淳毗陵志》卷十三《土產(chǎn)》載,南宋常州盛產(chǎn)藕、菱,藕白花甘脆,菱比之水栗。在《月下果飲七首》中,楊萬里詳細(xì)描述了當(dāng)時的情景:“恰則天方暮,如何月正中?一年無此熱,今夕絕無風(fēng)。早藕凝松雪,新菱剝釅紅。醉鄉(xiāng)堪避暑,只和著蓑翁。酒邊無物伴長瓶,一顆新蓮一段冰。月下不風(fēng)終是爽,燭光何罪也堪憎?一年遇暑一番愁,六月梢時七月頭。今夕追涼還得熱,何時過夏卻逢秋?”雖然白藕紅菱,味道爽脆,飲酒含冰,暢快淋漓,但好似還是不能解誠齋的苦熱,依舊難以入眠:“月初生處薄云生,到得云銷月政明。兩處打更如一處,二更還作四更聲……人靜更深丈室虛,欲眠聊復(fù)小踟躕。竹床最冷也最熱,羽扇不涼差勝無?!笨梢姖M懷期待而來的楊萬里對常州的第一印象并不十分好,甚至隱隱還有一絲抱怨。加上此時,誠齋作詩尚未擺脫模仿他人的窠臼,“學(xué)之愈力,作之愈寡”。來常的那個夏季,僅作詩四首。除了那句“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政是可人天”,天氣轉(zhuǎn)冷讓他頗感舒適外,根本未見他對常州有多喜愛。而真正轉(zhuǎn)變誠齋對常州的印象,使其擺脫模仿前人固囿,自創(chuàng)“誠齋體”的,是常州獨具特色的冬日風(fēng)光。

      二、不惟未覺作詩之難, 亦未覺作州之難

      楊萬里一生詩風(fēng)多變,其自言:“予之詩,始學(xué)江西諸君子,既又學(xué)后山(陳師道)五字律,既又學(xué)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絕句,晚乃絕句于唐人。學(xué)之愈力,作之愈寡。”方回說其“一官一集,每集必變一格”,確實毫不夸張。上文所提及的9本詩集,每集風(fēng)格均不相同。

      楊萬里早年學(xué)習(xí)江西詩派,該詩派講求“奪胎換骨”“點鐵成金”,或師承前人詩句,或沿襲前人詩意,追求字字有出處。楊萬里嘗仿江西體作詩千余篇,皆是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前所作,后被他于當(dāng)年七月一把火付之一炬。好友尤袤以為“焚之可惜”,楊萬里卻不甚憐惜:“予亦無甚悔也?!边@不僅是因為他風(fēng)格多變,追求藝術(shù)的多樣性,“予生好為詩,初好之,既而厭之”,更是因為他愛詩成癡,渴望突破,勇于創(chuàng)新。但在放棄學(xué)習(xí)江西體后,楊萬里仍停留在模仿他人的階段,尚未能真正自成一家。其在《誠齋江湖集序》中敘述:“今所存曰江湖集者,蓋學(xué)后山及半山及唐人者也?!比允怯幸饽7玛悗煹?、王安石及唐人作詩,來常的那個夏季,楊萬里正好處于這個時段內(nèi)。也正是在此時,楊萬里感覺“學(xué)之愈力,作之愈寡”,越是刻意模仿別人,越是難以作出佳作。故而其自紹興三十二年至淳熙四年,整整十五年間,作詩僅五百八十二首。以楊萬里作詩的速度來看,這是不可想象的。他自己也只能無奈感慨:“其寡蓋如此。”而真正改變這種格局,使其詩歌風(fēng)格發(fā)生質(zhì)變,自成“誠齋體”的是淳熙五年,誠齋來到常州的第一個冬天。

      在《誠齋荊溪集序》中,楊萬里自述:“其夏之官荊溪(常州),既抵官下,閱訟牒,理邦賦,惟朱墨之為親。詩意時日往來于予懷,欲作未暇也。戊戌三朝時節(jié),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忽若有寤。于是辭謝唐人,及王、陳、江西諸君子皆不敢學(xué),而后欣如也。試令兒輩操筆,予口占數(shù)首,則瀏瀏焉,無復(fù)前日之軋軋矣。自此每過午,吏散庭空,即攜一便面,步后園,登古城,采擷杞菊,攀翻花竹。萬象畢來,獻(xiàn)予詩材。蓋麾之不去,前者未仇而后者已迫,渙然未覺作詩之難也,蓋詩人之病去體將有日矣。方是時不惟未覺作詩之難,亦未覺作州之難也。”就其自述來看,誠齋體的形成頗似“頓悟”的過程。在淳熙五年(1178年)的元旦(按三朝,即元旦;戊戌,指戊戌年,即淳熙五年),忽有所悟,且自此以后作詩自出機(jī)樞,無所依傍,“于是辭謝唐人,及王、陳、江西諸君子皆不敢學(xué)”,不再需要刻意模仿他人,終于自成一家。這固然是詩人自身厚積之后的蛻變,但不得不說,誠齋體成于常州絕非偶然。楊萬里知常州時已經(jīng)五十一歲,人生閱歷可謂相當(dāng)豐富,且已經(jīng)在多地任過職,但終究未能擺脫模仿他人的固囿。而來常的第一個冬天,便有所頓悟,拋開運(yùn)氣與偶然的成分,不得不說常州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常州的山川風(fēng)物,對于誠齋詩作題材的選擇、描摹物象的選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jìn)作用。換言之,即常州獨具特色的風(fēng)物給了身處作詩“困境”的楊萬里以靈感,使其走出以往的窠臼,終于自成一體。故而他才會“自此每過午,吏散庭空,即攜一便面,步后園,登古城”,每日公事之后便在后園游蕩,“采擷杞菊,攀翻花竹”,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甚至一通百通,不僅解決了作詩之病,自成誠齋體,更是覺得“亦未覺作州之難也”,做常州太守也沒有那么難了。

      據(jù)筆者統(tǒng)計,淳熙五年元旦前,楊萬里在?!邦D悟”之前的5個月,僅作詩18首,占《荊溪集》收詩數(shù)的3%;而剩余的474首均作于淳熙五年元旦后的15個月內(nèi),平均每月作詩30多首,比之前5個月作詩的總和還多??梢娬\齋所謂“萬象畢來,獻(xiàn)予詩材。蓋麾之不去,前者未仇而后者已迫,渙然未覺作詩之難也,蓋詩人之病去體將有日矣”并非空穴來風(fēng)。

      三、詩人莫作雪前看,雪后精神添一半

      楊萬里對常州的夏季并無好感,但對冬天卻莫名喜愛。也正是常州冬日里獨特的風(fēng)物給了誠齋靈感,終能“忽若有寤”。而楊萬里所見的冬天,多是在當(dāng)時常州州治內(nèi),《荊溪集》中有關(guān)常州冬日景象的描述,也基本局限于州治范圍。故而本節(jié)重點論述楊誠齋筆下當(dāng)時常州州治內(nèi)的景象,其中許多或可補(bǔ)正史之缺。

      南宋常州是典型的三重城結(jié)構(gòu),包括內(nèi)子城、外子城及羅城。據(jù)《咸淳毗陵志》載:“州內(nèi)子城周回(注:此處原文缺里數(shù))里三百一十八步,高二丈一尺……今為郡治……子城周回七里三十步,高二丈八尺,厚二丈……號金斗城……羅城周回二十七里三十七步,高二丈,厚稱之。”內(nèi)子城、外子城、羅城層層相套,范圍越來越大,且南宋常州以內(nèi)子城為州治。另據(jù)《咸淳毗陵志》卷五“州治”條及《常州府治官吏公廨圖》,當(dāng)時州治內(nèi)景物、風(fēng)光秀美,廳堂、臺閣眾多。其中有三個地點在楊萬里詩中反復(fù)出現(xiàn),即郡圃、多稼亭與凈遠(yuǎn)亭。可見這三個地點是誠齋“攜一便面,步后園,登古城,采擷杞菊,攀翻花竹”,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的所在。

      1.郡圃

      由郡圃之名可知其是郡治內(nèi)的一處花園,在內(nèi)子城中。但具體位置《咸淳毗陵志》及明代諸常州府志均未詳述。至于其中景象記載更是少之又少。僅《咸淳毗陵志》載,郡圃中有愛梅亭、燕喜堂、聞鄉(xiāng)亭、三山閣及懷古堂等建筑(按:燕喜堂、聞鄉(xiāng)亭乃張孝賁所建。據(jù)《咸淳毗陵志》,張守常州在咸淳九年至十一年,時誠齋早已離任;另愛梅亭乃淳祐間李迪所修,故誠齋時無愛梅亭、燕喜堂、聞鄉(xiāng)亭之類),懷古堂下有一池塘,相傳為郭璞所鑿。而楊萬里《荊溪集》中有大量關(guān)于郡圃的詩作,可由此窺探一二,補(bǔ)諸志之缺載。

      據(jù)誠齋初到常州所作第一首詩《七月十四日雨后,毗陵郡圃荷橋上納涼》:“荷葉迎風(fēng)聽,荷花過雨看。移床橋上坐,墮我鏡中寒?!笨て詢?nèi)有一荷橋,橋下有池,池中養(yǎng)種蓮花。《荊溪集》中荷橋這一意象多次出現(xiàn)。前文已述,誠齋對毗陵夏季的炎熱深惡痛絕,而其夏間為數(shù)不多的消遣方式就是來此荷橋賞看荷花。《暮立荷橋》《秋熱追納池上》《雨足曉立郡圃荷橋》《荷橋暮坐》《曉坐荷橋》《暮熱游荷橋上五首》《靜坐池亭》等等均是納涼賞荷時所作。此處“四葉青蘋點綠池,千重翠蓋護(hù)紅衣。蜻蜓空里元無見,只見波間仰面飛。碧玉山邊白鳥鳴,綠楊風(fēng)里翠荷聲”,荷葉層層,荷花艷艷,風(fēng)光無限。誠齋一度感嘆:“荊溪無勝處,勝處是荷橋?!毕Ш笫婪街窘晕刺峒按撕蓸颉6鴵?jù)誠齋詩,該橋當(dāng)在郭璞池上,懷古堂旁。前文引《咸淳毗陵志》云,懷古堂在郡圃,“淳熙間陳守庸建,下臨大池,雖旱不涸。舊傳為郭璞所鑿,故名。”(按:陳庸淳熙二年至四年知常州,是楊萬里前任,則誠齋來常時,懷古堂已建,在郭璞池上。)另據(jù)誠齋《憩懷古堂》一詩:“新葺懷古堂,舊臨郭璞池。去歲夏徂秋,無日不此嬉。茨菇無暑性,芙蕖有涼姿。今年池水干,老子來遂稀。豈惟來不留,亦復(fù)去靡思。朝來偶一到,又覺景特奇。水含霽后光,荷于風(fēng)處欹。便有白鷗下,驚起翠羽飛。方池滟窗東,長池橫檐西。紅綠向背看,觴詠朝夕宜。此堂初無情,此池諒何知?如何涉斯世,乖逢亦有時!”郭璞池中遍植芙蕖,很多時候楊萬里直呼其為“荷池”。而荷橋恰好“橋壓荷稍過”“荷葉欲穿橋”,必在郭璞池上。也正是因為橋下多芙蕖,誠齋才會名之曰“荷橋”。

      以誠齋詩觀之,時郡圃內(nèi)遍植花木,可愛者甚藩。而其中最為誠齋所愛及賦詩最多者,非梅花莫屬,甚至不吝贊梅花為“國香”“梅仙”。據(jù)《咸淳毗陵志》卷十三《土產(chǎn)》載,南宋常州有多種梅花,其中石亭蘇梅最為出名,此外還有江梅,誠齋均有詩詠。楊萬里一生愛梅,來常以前就自詡“平生為梅判斷腸”。甚至愛梅成癡,嘗作《夜坐,以白糖嚼梅花》:“一花自可咽一杯……好伴梅花聊當(dāng)肉。”以梅花佐酒;又曾作《蜜漬梅花》:“甕澄雪水釀春寒,蜜點梅花帶露餐?!币悦窞槭场?/p>

      淳熙五年正月,楊萬里有《郡圃小梅一枝先開》:“小窠梅樹太尖新,先為東風(fēng)覓得春。后日千株空玉雪,如今一朵許精神!”寫郡圃一枝梅花先開的景象。其中“后日千株空玉雪”一句,雖說是藝術(shù)的夸張,但由此句觀之,當(dāng)時郡圃內(nèi)梅花數(shù)量必然不在少數(shù)。且就《雪中看梅》(池邊梅映竹邊池)、《池亭雙樹梅花》(只合池亭隔水看)、《懷古堂前小梅漸開》(近水?dāng)?shù)株殊小在,一梢雙多忽齊開)諸詩來看,郡圃內(nèi)梅花當(dāng)主要集中在懷古堂附近及堂下的郭璞池周圍。

      楊誠齋之所以鐘情于常州的冬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梅花。梅花花期較晚,一般在臘月至來年三月,時值寒冬。而楊萬里尤愛梅花,自然愛屋及烏。且誠齋特別鐘愛雪后賞梅。在他看來,雪與梅相輔相成,“詩人莫作雪前看,雪后精神添一半”,雪后看梅才顯嬌媚。故而誠齋在郡圃中賞梅多是在雪天,才會有《雪后尋梅》《雪中賞梅》《郡圃雪霽,便有春意》等具有明顯時間特征的詩作。

      淳熙五年正月二日,時值新春佳節(jié),舉國歡慶,恰逢大雪,誠齋所謂“雪與新春作伴回,搗霜為片雹為?!薄L鞖夂?,雪花飛舞。眾人都“只愁雪虐梅無奈”,唯有誠齋認(rèn)為是“梅花領(lǐng)雪來”。為了在雪花融化前看到梅花的嬌艷,楊萬里甚至不顧嚴(yán)寒,“頭巾不裹起來看”,急急忙忙沖到屋外看梅花。也正是在這一天,即《荊溪集序》中所言的“戊戌三朝時節(jié)”,楊萬里“忽若有寤。于是辭謝唐人,及王、陳、江西諸君子皆不敢學(xué)”,突破桎梏,形成“誠齋體”??梢哉f正是由于“頭巾不裹起來看”,冒雪前往郡圃看梅的行為,直接促使了誠齋的“頓悟”。誠齋一生愛梅成癡,賞梅、詠梅無數(shù),不想?yún)s因常州郡圃的一株小小梅花而詩風(fēng)陡變,自成一家,真是天意冥冥。

      2.多稼亭

      據(jù)《咸淳毗陵志》卷五:“多稼亭,在子城西北隅。”且就《常州府志官吏公廨圖》(見《咸淳毗陵志》)來看,多稼亭就在南宋常州內(nèi)子城西北角城樓上,居高臨下,可俯瞰城外。由于多稼亭靠近州治(州治即內(nèi)子城,而多稼亭恰好在內(nèi)子城西北角),且能居高俯瞰,故而誠齋時常登臨。以《多稼亭上望三山,中峰獨秀而低》一詩來看:“三山道是遠(yuǎn)連天,亭上看來只近檐??上М?dāng)初低少許,三山幸有一峰尖?!痹诙嗉谕ど夏芸匆娙健H?,據(jù)《咸淳毗陵志》載,在縣(晉陵)東北綱頭村。州治在晉陵縣西北,多稼亭又在州治西北,而在多稼亭上能見縣東北的三山,可見多稼亭上視野之開闊。除了能見三山,多稼亭上還能俯瞰城外農(nóng)田,楊萬里在《曉登多稼亭》中記道:“雨前田畝不勝荒,雨后農(nóng)家特地忙。一眼平疇三十里,際天白水立青秧?!币舱且驗槟芨╊峭廪r(nóng)田及莊稼收獲情況,才會以“多稼”名之。

      多稼亭能吸引誠齋登臨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其周圍遍植花木,春夏秋冬,風(fēng)景煥然不同。春天的多稼亭:“櫻桃拋過隔墻莟,芍藥叢抽刺土芽。最是蜜蜂無意思,忍將塵腳踏梅花?!毕募緞t有《多稼亭前檻芍藥紅白對開二百朵》的盛況:“紅紅白白定誰先?嫋嫋娉娉各自妍。最是倚欄嬌分外,卻緣經(jīng)雨意醒然?!鼻锾煊小抖嗉谕で包S菊》:“危亭俯涼囿,落葉日夜深。佳菊獨何為?開花得我心。韻孤自無伴,香凈暗滿襟。根器受正色,非緣學(xué)黃金……持以壽君子,聊爾慰孤斟?!倍談t《多稼亭看梅》:“梅花不合太爭春,政盛開時卻惱人。試折一枝輕著手,驚飛萬點撲衣巾?!?/p>

      3.凈遠(yuǎn)亭

      凈遠(yuǎn)亭,在外子城上。據(jù)《咸淳毗陵志》,此亭后改名為“高爽”,又更為“景鄒”,再改為“極高明”。無論是哪個名字,都表明此處視野開闊,適宜遠(yuǎn)眺。登上此亭,極目遠(yuǎn)望“瓊田萬頃珠千樹”,讓人直感“真在瑤臺十二層”。誠齋登凈遠(yuǎn)亭也多是為了遠(yuǎn)望城外風(fēng)光,《凈遠(yuǎn)亭午望二首》《晚登凈遠(yuǎn)亭》《雪中登凈遠(yuǎn)亭》之類均是如此。雖然多次登臨,但誠齋對凈遠(yuǎn)亭喜愛如故。其在《小立凈遠(yuǎn)亭》一詩中寫道:“清景無終極,頻來未屬厭。遠(yuǎn)山秋后出,茅屋近來添。”

      此外,由于凈遠(yuǎn)亭在外子城上,距離州治有一定距離。反倒成了閑暇之余散步、消食的好去處。楊萬里《飲罷登凈遠(yuǎn)亭》《朝飯罷登凈遠(yuǎn)亭》二詩都是在酒足飯飽之后的消遣之作。

      四、常州太守曾獨弄,回首向來真一夢

      淳熙六年(1179年)春天,在任滿即將離開常州之時,楊萬里內(nèi)心依依不舍。在《辭滿代者未至》一詩中寫道:“一麾來此恰三年,到得終更分外難。老眼看燈渾作暈,愁心得酒不成歡?!毖垡姶笱惚眮?,自己卻要南回,不禁感慨:“春光深淺沒人知,我正南歸雁北歸。頭上一聲如話別,一生長是背人飛。”之所以如此感傷,絕非誠齋自嘲的“翟園從此即相辭,園里春歸我亦歸”,不舍常州美景;亦非所謂的“已愧雙旌古晉陵,更堪一節(jié)古羊城”,對即將赴任廣東提舉有所擔(dān)憂,而是真心實意地出于對常州的深厚情感。這座城市帶給他的東西太多,太多。

      淳熙十六年(1189年),離開常州恰好十年的楊萬里以秘書監(jiān)為金使接伴使,自臨安前往淮河接送金朝使節(jié),再一次邂逅常州。在《晚過常州》一詩中,他感慨道:“常州曾作兩年住,一別重來十年許。岸頭楊柳記得無,總是行春系船處?自笑恍如丁令威,老懷成喜亦成悲。人民城郭依然是,只有向來須鬢非?!痹僖姵V?,到底是喜是悲,誠齋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了。

      注釋:

      ①按楊萬里淳熙二年(1175年)夏奉命知常州,而據(jù)《咸淳毗陵志》卷八載,淳熙二年三月,時任常州太守陳舉善除直龍圖閣浙東提舉。淳熙二年五月,以承議郎陳庸在任轉(zhuǎn)朝奉郎,知常州,四年五月滿。則楊萬里知常州之命實在陳庸知常州后,如此,需等陳庸任期結(jié)束,誠齋才能繼任。

      ③該書是楊萬里去世兩年后(即嘉定元年,1208年),由其長子楊長孺編定,其門人羅茂良于端平元年(1234年)???,次年六月刊行的。

      ④楊萬里生前曾陸續(xù)出版多部單行詩集,《荊溪集》即其中一部。誠齋去世后,其詩文由其長子楊長孺整理,均收入《誠齋集》,共計一百三十卷。2007年中華書局對《誠齋集》進(jìn)行箋校,出版《楊萬里集箋?!芬粫?,本文所用《荊溪集》及其他楊萬里詩歌均以該書為本,文中引用詩文均只注詩名及頁碼,特此說明。

      ⑤《江湖集》乃是紹興三十二年至淳熙四年知常州前所作,因“學(xué)后山及半山及唐人者也”,故曰“江湖集”;《西歸集》是離開常州,赴任廣東前,西歸姑蘇時所作詩歌的集合;《南海集》《江東集》顧名思義,分別是在廣東提舉和江東轉(zhuǎn)運(yùn)副使任上所作;《朝天集》中所收乃淳熙十一年丁母憂后,奉詔返朝及在朝為官幾年所作詩歌。

      ⑥方回撰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匯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4頁。

      ⑨《丁酉四月十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風(fēng),宿椆陂江口》,第441頁。

      ⑩《待次臨漳,諸公薦之,易地毗陵,自愧無濟(jì)劇才,上章丐祠》,第390頁。

      2017-03-22

      陳雪飛(1992— ),男,碩士研究生。

      A

      1673-0887(2017)05-0006-06

      責(zé)任編輯:莊亞華

      猜你喜歡
      淳熙楊萬里常州
      常州的早晨
      小讀者之友(2022年4期)2022-05-20 13:19:36
      常州非遺 燦爛多彩
      華人時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08
      小池
      兒童繪本(2019年14期)2019-08-14 18:29:16
      曉出凈慈寺 送林子方
      兒童繪本(2019年12期)2019-07-08 21:18:44
      楊萬里詩一首
      《史記》有張材刊本?
      讀書(2017年12期)2017-12-15 10:46:48
      小樹葉
      葉采《近思錄集解》成書時間小考
      小池
      常州梳篦
      通化市| 页游| 前郭尔| 南木林县| 泰安市| 临城县| 景泰县| 东山县| 徐汇区| 防城港市| 阜南县| 巴东县| 金昌市| 隆德县| 定州市| 辽源市| 临西县| 天峻县| 日喀则市| 宁城县| 成安县| 武汉市| 汨罗市| 溧阳市| 常州市| 仁寿县| 博客| 遂宁市| 罗定市| 天等县| 册亨县| 黄山市| 多伦县| 定远县| 定结县| 沈阳市| 客服| 两当县| 莒南县| 拉萨市|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