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簡單的方式做出深刻的食物
“小森,是位于日本東北部某個村莊旁的小村落。”
“這里沒有商店,如果想買東西,就要去村莊心中的公務(wù)所,那里有幾家小店,還有一個農(nóng)民合作社?!?/p>
“去程基本都是下坡路,騎自行車要三十分鐘,可回來要多久就不知道了?!?/p>
“在冬天,因為積雪,只能走路去,慢慢走要花一個半小時。”
到了夏天,小森隨處可見的綠色,猶如一口純氧般醉人
跟隨電影《小森林》開篇獨白,市子騎著自行車,穿梭在蜿蜒的山路上,兩邊深深淺淺的綠色向后掠去,車鏈條嘩啦啦響,衣角翻飛。
《小森林》根據(jù)漫畫家五十嵐大介的同名漫畫改編,在日本巖手縣衣川村取景,這里也是五十嵐大介居住過的地方。漫畫是一話一道菜,電影則將所有菜品抽出來打散重排,分為“夏秋篇”和“冬春篇”。無論是漫畫還是電影,都講述了一個若有若無的故事:女孩市子因無法融入喧鬧的城市,回到故鄉(xiāng)小森獨居,守著一塊田地,每日農(nóng)耕、烹飪,淡淡度過每一天,度過完整的一年四季。電影漫不經(jīng)心地鋪展著劇情,起承轉(zhuǎn)合都以一種食物為間隔,但又不見任何絢技式的廚藝,就地取材,物盡其用,不奢華,不將就,時間在對食物的慢燉熬煮中流過,猶如一個人人向往的“烏托邦”。
市子的自我放逐看似美好,但自給自足的生活絕不簡單——為了讓水稻長得好,潮濕悶熱的天氣里,市子踩在泥里,彎腰拔掉雜草;田里的水少了,要把鼴鼠這類嚙齒動物的洞填補上;上山拾栗子,時刻得小心熊出沒。秋收的時候,一捆一捆地收割稻谷,儲備來年的糧食。每天,每天,忙得團團轉(zhuǎn),容不得一點懈怠。市子能犒勞自己的,就是食物。
進入梅雨季,空氣潮濕得駭人,木制的果醬勺都發(fā)霉了。為了對抗潮氣,悶熱的夏天,市子點燃火爐,而火爐殘存的溫度最適宜烤面包,雖然溫度不夠穩(wěn)定,但熱度集中區(qū)域烤出的面包比平時更好吃。算好時間,市子從火爐中取出焦黃色面包,放在鼻子底下聞著香氣:“摘桑葚回來后拿它當點心吃”。
不止有潮濕,夏天還有飛蟲牛氓。市子煩躁地胡亂拍打身體:“啊,好希望能清清爽爽的!決定了,我要釀點酸酒釀?!笔紫纫龅氖酋苍悖丫魄诺酱竺字嗬飻嚢?,放置一個晚上,促進發(fā)酵,市子放了酵母,好好攪拌,再過半天就可以喝了。在蒸桑拿一樣除過雜草后,從冰箱里拿出冰鎮(zhèn)的酸酒釀,一口氣喝掉一杯,又甜又順口。
要做的食物,市子因時節(jié)和心情決定,有時完全是心血來潮,看到地上熟透的胡頹子果實,“掉落一地,只能慢慢腐爛,拼命長大結(jié)果,到頭來卻付水東流了,好可憐,把你們做成果醬吧?!毕磧魮v爛,一點點去籽,稱重放糖,再慢慢煮干去掉浮沫,最后冷卻裝罐。一個明媚的早晨,市子面朝院子坐好,擺上一杯紅茶,一小盤烤面包,一瓶果醬和一碗湯。她用木勺將果醬均勻涂抹在面包片上,自言自語說:“我開動啦”,一口咬下去,咀嚼了一會:“啊,好酸?!必W孕α顺鰜?。接受大自然的饋贈,認真對待每一種食物,是市子從小森的長輩們那里學(xué)來的。四季變更中,吃時令蔬菜,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做出深刻的美味。夏天,把西紅柿洗凈冰鎮(zhèn),直接生吃。春天,去林子里摘野菜,裹上面粉做炸天婦羅。秋天,烤番薯片就是村民們下午茶的點心,大家圍坐在香甜的味道中,討論的還是小森最尋常的話題,食譜。
● 番薯、芋頭、柿子,都要曬干后,保存起來,這樣冬天就可以吃了
● 熱乎乎的紅豆餅,是冬天里最美味的甜點
● 夏天,把西紅柿泡在水里冰鎮(zhèn),直接生吃就很甜
● 母親號稱自創(chuàng)的涂抹醬,是市子最愛的食物,長大后,市子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叫榛子巧克力醬,全世界的超市都能買到
● 市子做的蛋糕和媽媽做的一模一樣,只不過里面用的蔬菜不同
● 鴨心和鴨肝用料酒、醬油、生姜和辣椒辣炒
● 和裕太在河邊捕魚,喝魚湯
有一天,小森突然流行起了湯煮板栗,掀起這一熱潮的是野營地的茂之先生,和經(jīng)常在那兒轉(zhuǎn)悠的裕太?!班?,好吃?!边@樣口口相傳,每個小森村民都做起了湯煮板栗,而且鼓搗著不同的提味料:醬油、紅酒、小蘇打、白蘭地……想保存到冬天,就在裝罐的同時把糖汁裝進去,三個月后,糖分滲入,栗子變得黏糊糊的,吃這樣的栗子,就像在吃糯米做的點心一樣。
小森的村民總會絞盡腦汁吃各式食材。
林子里的通草果成熟時,市子和朋友把摘來的果子切開,用勺子挖,吃到一半,市子想,不知道怎么吃通草果的皮呢?加點甜的,酸的,還是辣?當晚,市子把通草果的皮切塊,熱鍋里加上小茴香、蒜末、蔥末、咖喱粉、西紅柿、最后加通草果的皮,倒入醬油一起炒,一道印度風(fēng)格的菜色誕生了,用來搭配白飯,最合適?;蛘哚勆嫌梦对稣{(diào)味的肉末炸,當成割稻子休息時的便當,這個做法和中國云南的釀菜頗為相像。
市子很少吃肉,有時和裕太一起去河里釣魚吃,除此,唯一一道肉食,是鴨子。市子養(yǎng)了很多只鴨,當?shù)咀娱L高過鴨子的時候,把鴨子放到田里吃剛長出來的雜草,還有稻子上的蟲子,游動起來還能為稻子的根部輸送氧氣,糞便是肥料。所以,小森的人們不怎么想吃掉或殺掉鴨子,偶爾一次殺鴨,都會把市子叫過去。
即使不太愿意,市子在處理鴨肉時,會更加小心地對待,每一個部位的肉,都仔細切好,預(yù)備烹飪:用刀在鴨皮上劃痕,撒鹽,放進燒得熱熱的平底鍋里,用中火慢慢煎。鴨肉有很多脂肪,煎出的油澆在鴨肉上,直到煎出金黃色。鴨骨架用小火慢慢煨出湯汁,鴨心和鴨肝用料酒、醬油、生姜和辣椒辣炒,鴨胗切片做刺身。這頓全鴨宴,市子吃得很慢。
● 市子回憶和母親一起吃的早餐
日語中的“開動了”,據(jù)說最早是受到佛教的影響,用來感謝上天賜給自己食物。市子在一道道的食物中,感受饋贈,感受著小森的生活。老一輩人,種植蔬菜谷物,做家務(wù),養(yǎng)育子女,過冬儲糧,日復(fù)一日,月復(fù)一月,年復(fù)一年。他們接受一切,并且認真對待,所以才會從心底里享受生活。
“而我呢?”因為逃避來到小森,遲遲無法決定是否永遠留下,是不是對小森的不尊重?
對市子來說,最懸而未決的問題,是母親。從小一手把市子帶大,教會市子各種美食做法的母親,卻在五年前的一天,離家出走了。那天早上,市子對媽媽說,想吃冬花味增湯,晚上,市子回到家,湯在鍋里,還熱著,媽媽卻不在,從此,再也沒有回來。五年后,秋天快要過去的時候,市子收到了母親的來信,里面寫了為什么離開,現(xiàn)在在做什么。市子怨惱母親,即使把那封信讀了又讀,卻無法從信中得到原諒母親離開的理由,她始終沒有回信。
然而,母親的身影無處不在。母親經(jīng)常做炒青菜,市子會抱怨她犯懶:“不能做點更復(fù)雜的菜么?”一天,市子想吃炒青菜,卻怎么也做不出母親的味道,缺了什么呢?市子一次次地試,無論改變什么調(diào)料,都還是不太一樣。啊,突然,市子想到,母親每次都是先把葉子的根莖去除,在那些市子視而不見的地方,把葉子的莖,一根根地去掉。
一件事想起來了,回憶便接踵而至。母親總是在廚房一邊忙著,一邊正經(jīng)地和市子“胡說八道”,榛子巧克力醬,伍斯特醬油,母親統(tǒng)統(tǒng)把這些化成自家獨創(chuàng),還給起了名字,以至于市子去了大城市才發(fā)現(xiàn)原來全世界超市都有在賣。市子每次都以為母親嘴邊的“雜草養(yǎng)殖法”是懶惰的借口,直到自己種地,才明白雜草也是一種保護,讓蔬菜不受蟲鳥啃噬。在做冬花味增湯之前,要掃雪除霜,十分辛苦,市子想到了,卻也理所當然地指揮著母親去做,因為是家人。
漸漸,市子在食物中,和母親和解。
市子一直想吃的土豆面包,把土豆餡塞進面包烤著吃,卻怎么也做不到母親那般松軟。以前母親說過:“材料和用量都是秘密,等你滿20歲再告訴你?!钡趤硇胖校赣H沒有告訴市子訣竅。吃著自己的土豆面包,市子慢慢生出對母親思念來。
然后有一天,市子探索出一種和母親不一樣的做法,松軟好吃,香味四溢。在這一天,市子決定離開小森。
又過了五年,第一屆小森春收節(jié),村民在這里分享勞作,已經(jīng)嫁人的市子也在,決定和丈夫一起回到小森,長久地住下去。春收節(jié)的重頭戲是跳小森的神舞,感謝神靈賜予食物。臺上身著盛裝的市子,美麗得動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