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很簡單,每個人都會;吃很復雜,我們被真真假假的信息包圍!所謂真相,是全部的事實和事實的全部。我不試圖說服你什么,也不試圖勸阻你什么,只是把關于食物的真實信息告訴你。
有的人對辣敬而遠之,有的人無辣不歡,還有的人想吃卻又擔心影響健康,不爽的是還經常聽說吃辣對皮膚不好,甚至助長青春痘,于是面對各種辣味十足的美食,糾結不已。 其實,青春痘的產生源于皮脂腺分泌物阻塞了毛囊。皮膚上的細菌和脫落的細胞,也會加劇這種阻塞。問題的根源在于體內的激素分泌,此外,藥物和情緒壓力也可能促進青春痘的出現(xiàn),而飲食對此的影響并不明顯。美國著名的醫(yī)學機構梅奧醫(yī)學中心指出,對青春痘的生長有可能有促進作用的食物有奶制品和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比如白面包、巧克力等,“辛辣食物”沒有被提到。不過,當我們病了,經常有醫(yī)生叮囑“忌辛辣飲食”,許多人也就會糾結:這是不是說吃辣不利于健康呢?中國曾經有位著名的“養(yǎng)生大師”宣稱吃辣椒導致肺癌,一時嚇壞了許多人。隨著這位大師被扒皮,這種說法也就成了笑話。
辣椒與癌癥的關系的確很受關注。最早的一項調查是在墨西哥城進行的。研究者找了些胃癌病人,又找了一些生活狀況與之類似但是沒有得胃癌的人,分析對比他們的生活習慣,發(fā)現(xiàn)胃癌病人比非病人吃辣椒更多。這樣的調查后來在其他地方還做過一些,結論也都差不多。這使得有些人擔心不已。不過,這些調查結果只能說吃辣椒和得胃癌之間可能有關,并不能說明吃辣椒會導致胃癌。而一些學者認為,那些調查在設計上存在缺陷,調查結果并不可靠。
也有一些學者用辣椒素去處理肺癌細胞,發(fā)現(xiàn)它可以抑制這種癌細胞的增生。他們進一步測試了辣椒素對于這種癌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細胞、雞胚胎和老鼠體內腫瘤生長的影響,結論相當一致地表明辣椒素對于這種癌癥的治療“可能有價值”。這項研究的設計相當規(guī)范,也就被認為比前面說的那些流行病學調查更有說服力一些。
食物對于健康的影響,不應該只考慮對某種疾病或者癥狀有沒有好處,而應該考慮對整體健康的影響。哈佛大學在2015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就給出了一個綜合性的結論。研究跟蹤了近50萬年齡在30至79歲之間的人,時間長達數年,然后分析飲食與死亡率的關系。在排除了其他已知的影響因素之后,發(fā)現(xiàn):那些幾乎每天都吃辣的人,比每周吃辣不超過一次的人,在跟蹤期間死亡的幾率低了14%;經常吃辣的人,死于癌癥、心臟病和呼吸道疾病的比很少吃辣的少。從科學證據的力度上說,這些研究都算不上蓋棺定論,只能說“有一些研究顯示”。不過總體而言,我們可以認為:經常吃辣,很可能有益健康,至少是沒有顯示出危害——更簡單直接的說法就是:如果喜歡吃辣,就盡管吃,它不會危害健康。需要指出的是,每個人對于“辣”會有不同的敏感程度。在一定的辣度范圍內,辣帶來的是愉悅;超過一定“閾值”,就會變成疼痛。畢竟,在生理學上,辣本來就是一種痛覺。
如果不小心被辣著了,如何減緩那種火辣辣的痛呢?實驗顯示,冰的全脂牛奶效果最好,蔗糖水也有一定的“解辣”效果,10%的糖水與5℃的牛奶解辣效果差不多。如果辣著了手,那么用酒精或者高度白酒來洗,也會比水洗效果好得多。
作者簡介
云無心:清華大學生物化學碩士,美國普度大學食品工程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美國食品技術協(xié)會高級會員,現(xiàn)在美國食品行業(yè)從事研發(fā)工作。出版有個人文集《吃的真相》系列,并有精選版本《吃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