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效英
1873年,一個名叫勒韋的小男孩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農戶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種植葡萄的果農。勒韋從小就非常聰明,3歲時就表現出了繪畫天賦,7歲時喜歡上了音樂,8歲就能自己編曲并演奏。上小學后他喜歡上了寫作,在中學時又對醫(yī)學和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次說起夢想,勒韋都會這樣回答:“我要成為最出色的畫家、音樂家、作家、醫(yī)生和建筑師!”他的父親常常因此覺得不安,決定找一個合適的機會與勒韋談談。
一個周末,父親帶著勒韋去葡萄園里勞作。他們來到一株最老的葡萄藤邊,父親讓勒韋選了一串長勢最好的葡萄,然后把其余的全部摘下來扔掉了。勒韋驚訝地問父親:“為什么要這樣做?太可惜了!”
“我要培育出最大的葡萄,去參加法蘭克福的‘最大葡萄比賽,只有把別的葡萄全都摘掉,才能不讓它們搶奪養(yǎng)分?!备赣H笑著說,“有理想是好事,但你想成為畫家、音樂家、作家、醫(yī)生甚至建筑師,這么多的理想就像是這株葡萄藤上的旁枝,它們會瓜分你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會使你無法真正實現任何一個理想?!?/p>
勒韋恍然大悟。此后,他把醫(yī)學確定為那串“唯一留下來的葡萄”,并為此不斷努力。幾年后,他考入了斯特拉斯堡大學醫(yī)學院,畢業(yè)后從事醫(yī)學研究,取得了很多了不起的成就。1936年,勒韋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感謝我的父親,是他非常巧妙地教導了我‘只留一串葡萄,如果父親當時只是粗暴而簡單地呵斥我,說‘你的夢想是多余的‘你的夢想是錯誤的,我想我一定會和他對抗到底,那樣的話我也就萬萬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崩枕f經常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