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香嚴寺散頁

      2017-03-29 17:20:20劉忠獻
      躬耕 2017年3期
      關(guān)鍵詞:禪師

      劉忠獻

      有關(guān)香嚴寺的一組詞語

      數(shù)次游涉香嚴寺這方禪林勝境,又幾度翻閱與其相關(guān)的史籍文獻,偶然遇到一組佛教方面的詞語。

      端詳這些詞語的面目,有的尚算熟悉,有的似曾相識,有的相對陌生。經(jīng)過一番溫習、追憶、爬梳,它們的來源、演變、掌故、涵義等,猶如三春時節(jié)香嚴寺山門內(nèi)那株千年古銀杏樹枝頭的葉子一樣,漸漸變得色澤瑩潤、輪廓鮮明、脈絡清晰——

      1.杯渡

      以木杯作為工具渡江、渡河、渡海。

      據(jù)《高僧傳》記載,晉代有一僧人常乘木杯渡水,人們稱其為“杯渡和尚”?!氨伞币辉~,后因以指僧人出行。杜甫《題元武禪師屋壁》中,就有“錫飛常近鶴,杯渡不驚鷗”的佳句。

      “杯渡”,其字面意義,重在寫實,但卻透著浪漫情調(diào)、童話色彩。試想,一處水清沙白、鷗鷺翔集的江岸邊,一位僧人,鶉衣芒鞋,乘一只隨身攜帶的木杯,憑借江風,或用雙手輕劃碧波,緩緩飄浮而去。一痕江渚外,寺隱青山中……

      “誰渭河廣?一葦杭之?!薄对娊?jīng)》中那位僑居衛(wèi)國的宋人,想象奇特,詩思詭異。不過,他以一條葦葉橫渡黃河的方式,還只是一種天真爛漫或者瑰奇絕妙的想法。而晉代的這位僧人藉于木杯渡水,則是實實在在的行為。

      ——從“葦葉”到“木杯”,由“葦杭”而“杯渡”,其童真情趣和卓異靈思,如出一轍、一脈相承。晉代的杯渡和尚,可否受到了來自迢遙春秋時代那位思鄉(xiāng)心切的宋人的深切啟發(fā)?

      2.錫飛

      謂僧人執(zhí)錫杖飛空。

      “王喬控鶴以沖天,應真飛錫以躡虛?!保ā段倪x·孫綽游天臺山賦》)李周翰注:“應真,得真道之人,執(zhí)錫杖而行于虛空,故云飛也?!?/p>

      作為佛教用語,“錫飛”常與“杯渡”對舉。但“錫飛”更多了幾分仙逸之氣。錫,即錫杖的省稱,乃僧人所用的杖形法器。僧人居止為“卓錫”(也作“住錫”),止宿稱“掛錫”,游方則曰“飛錫”。

      佛門高僧們卓錫一地既久,就要錫飛各地名寺寶剎,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加強寺際交流、提升佛學境界。

      千年古剎香嚴寺的歷代禪師們,修禪悟道、傳經(jīng)弘法一些年月后,常常走出山門,錫飛海內(nèi)名山祖庭、蘭若梵剎,共演佛理、廣施法乳。而身為聲聞天下的臨濟宗主要發(fā)源地、鐘輝凝瑞的伽藍勝境,香嚴寺當然如磁石一般吸引著諸方禪衲、宇內(nèi)釋子,從而“飛錫遙來,渡杯遠至”,“祝遐齡于萬乘,集余慶于千門”。

      “飛”,一個揮動雙翅的鳥形漢字,傾心飛到“錫”身邊,構(gòu)成詞語“錫飛”——一代代的得道高僧們便執(zhí)著錫杖、憑著仙氣,飛空、躡虛于奇山異水之間、名藍禪林之際……

      3.云游

      其實,“杯渡”、“錫飛”、“云游”,是一組結(jié)構(gòu)相似、含義相近的詞語。

      不過,與“杯渡”、“錫飛”相比,“云游”更加常見、更為常用一些,也更易為人們所理解。這三者之中,都不同程度具有浪漫因子。但是,“杯渡”重在寫實,屬典型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錫飛”虛實相生,現(xiàn)實風格與浪漫情調(diào)兼而有之;“云游”則飄逸、瀟灑,最富詩意,完全是虛寫,乃純粹的浪漫主義風格。

      由“杯渡”到“錫飛”,是從地表到天空的過渡,由渡水到飛翔的漸進;但自“杯渡”而“云游”,卻是從地上到天宇的飛升,由凌波橫渡到駕云翱翥的騰躍。

      “云游”里的“云”,我猜想,決不會是烏云、黑云、黃云之類,但也不可能神秘神圣到所謂的青云、彩云、祥云等;肯定是也只能是白云——潔白,純凈,高遠,似大團的棉花,像成群的綿羊,如聚集的雪堆,在湛藍的天空中,或緩慢浮動,或迅疾游走,并隨意舒卷、恣情變幻,行蹤不定、身影莫測。

      以藍天上飄浮的美麗白云來比擬四方漫游的僧人,最初說出“云游”這一詞語者,必定是個語言天才——他不僅具備一種卓越的造詞能力,還擁有一雙洞曉事物之間隱秘關(guān)系的特異眼睛。

      也許,惟有以碧藍天空為襯托的白云,才可以比照高僧們的慈悲之心;而只有像純潔的白云那樣遨游四海,高僧們才能真正傳經(jīng)頌道、弘法利生!

      4.香篆

      “燈花結(jié)盡吾猶夢,香篆消時汝欲歸?!保ㄋ巍ぬK軾《上元夜赴儋守召獨坐有感》)“繡工慵,圍棋倦,香篆頻銷印?!保ㄋ巍埿⑾椤厄嚿较罚?,“香篆結(jié)云深院靜,去年今日燕來時?!保ㄋ巍し冻纱蟆渡缛摘氉罚帮L幌半縈香篆細,碧窗斜影月籠紗?!保ń稹な捸暋稊M回文詩》之三)“靜看香篆低簾影, 默聽飛蟲繞鬢絲?!保ㄇ濉ね繇搿度禄奕章啤分模凹偶爬C屏香篆滅,暗里朱顏消歇?!保ㄇ濉ぜ{蘭性德《清平樂》)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在古典詩詞里,“香篆”并非生僻的意象。

      “香篆”,乃“香煙”的一種典雅稱謂,因香點燃時煙縷曲折似篆文,故稱。以筆畫繁復、捉摸不定的篆文,形容、摹寫香煙的回環(huán)繚繞、搖曳多姿、變幻莫測,可否暗示了線香、棒香、盤香等香類點燃后所產(chǎn)生的神秘感、詭異性?

      虔誠的香客們在祭祀神佛時,常常仔細地觀察著自己恭敬點燃的香煙,小心翼翼,誠惶誠恐。然后,依據(jù)煙縷的狀態(tài)(或盤旋低徊或彌散開來或裊裊升騰或一炷直上等)來揣度、推斷、判定某件事情或某個祈愿成就、實現(xiàn)的可能性。

      香嚴寺,在歷史上曾一度命名為“香煙寺”。作為唐、明、清三朝敕建的皇家寺院和久負盛名的“中原四大名寺”之一,香煙寺盛大的煙火所散發(fā)出來的曲折煙縷,磅礴宇內(nèi),如椽大筆般凝重揮寫了一篇篇怎樣筆畫繁縟、含義深廣的篆文?

      愚魯如我者,不揣谫陋,猜想,其必然蘊蓄著這樣的題旨:萬頃香嚴,十方長壽;法運長久,基業(yè)永??!

      5.木魚

      一尾魚,游進佛門,在大雄寶殿里,靜心地棲泊于儀案之上,并實現(xiàn)了軀體由肉身到木質(zhì)的轉(zhuǎn)化——

      這尾木化的魚,從此,被一個值殿的和尚勤謹?shù)赜藐⒂泄?jié)奏地敲擊著,成為警示僧眾勤習佛法,日夜誦經(jīng),消釋懈惰,以覺悟成道的重要法器。

      佛教、禪苑,又稱“覺?!?。從大自然的江河湖海,暢游進精神世界的“覺?!?,這尾魚,依然保持著晝夜常醒不眠的勤勉品性。

      僧眾們于“梆梆梆”的叩敲聲中,咿咿呀呀地誦讀著經(jīng)文。此時,莊重嚴肅的佛殿禪堂,仿佛成了一片?!黄畡葶摹坝X海”。而正聚精會神誦經(jīng)、心無旁騖修行的禪師僧尼們,可否如一尾尾日夜睜著雙眼不知疲倦的魚?

      在千年古剎香嚴寺供奉的佛、菩薩前虔敬叩拜,于宏闊幽深的殿堂禪院間躡足行走,木魚聲中,梵唄樂里,我感覺自己也成了一尾魚——一尾游弋在浩瀚“覺海”的魚。

      從佛界禪境的“覺?!庇位芈德邓资?、茫茫人海,我希冀自己能像一尾魚一樣朝乾夕惕、惜時精進、自強不息……

      6.心印

      手印、指印,是人們留在證件、契約、器物、大地等上面的印跡;

      腳印、蹄印,常常指人或馬、牛、羊、豬、兔、狐貍、松鼠、山雞等動物走過時印在鄉(xiāng)村土路、松軟田疇、帶露的草地、鋪著厚厚陳年落葉的森林的痕跡;

      唇印,令人不禁想起年輕媽媽吻在嬰孩粉嫩臉蛋兒、白胖身體上圣潔的母愛印痕,或者熱戀中的男女激情燃燒時刻相互疊壓在對方面部滾燙的愛情印記;

      而心印,顧名思義,當是一顆心烙痕給某人或存留于某處的特別標記。更確切地說,就是以心相互印證,在心性上有所領(lǐng)會。

      ——這種特異的能力,為潛心修禪的佛徒們所具有。據(jù)說,禪師們傳授佛法,有時并不借助于語言文字,而直接以心印證、契合,從而收到頓悟的奇效——看來,禪宗的確有其非同尋常的神秘神奇之處!安心息慮、朝參暮禮的比丘們修煉到一定境界,也真的會天賦異秉?。?/p>

      譽滿禪林的香嚴寺,唐代以來,名僧迭出。史載,臨濟正宗共有六世九位高僧大德在此任主持。毋庸置疑,他們都是領(lǐng)受了“曹溪心印”的禪門顯器。

      —— 一個文學寫作者,惟有懷著宗教般的意志,像佛門信徒那樣,一心一意地面壁、修行、禪悟,才可能得到文學“曹溪”的沐浴、濯洗,進而領(lǐng)受文學“心印”,結(jié)成一枚枚文學“正果”。

      香嚴章法

      山水,是大地上的文章。坐落于幽致靈秀山水之間的千年古剎香嚴寺,更是一篇兼具細膩委婉與雄闊豪放之美的錦繡文章。

      作文貴在講求章法。身為皇家寺院、臨濟宗祖庭之一的香嚴寺,千余年間,香火綿延,聲震佛國,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一道,并稱“中原四大名寺”——擁有如此榮寵的地位和顯赫的聲名,香嚴寺理所當然有著玄奧妙絕的章法。

      天下佛寺禪剎,往往由牌坊、山門、天王殿、鐘鼓樓、彌陀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jīng)樓、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王殿、禪堂、齋堂、僧堂等元素構(gòu)成。除了幾大要件必須遵循規(guī)定的方位、順序外,一些次要殿堂的布局則可適度靈活。

      但一座寺的藍圖,必得根據(jù)山形水勢之地理特征來規(guī)劃設計。因而,卜吉,就顯得異常重要。并非隨便一處凡山俗水都可建得梵剎。“天下名山僧占多”——可見,寺院的選址,標準相當嚴格。

      理想的寺址,要符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最好是具備蓮花寶座的地相——這樣的格局、地相,洵屬絕佳的風水寶地,實乃天造地設的佛界禪境。卜居已畢,寺址既定,接著,便是依據(jù)山川輿地條件,運籌擘畫寺院圖景,營建構(gòu)筑禪剎設施。

      正如大自然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找不到絕對相似的兩座佛寺。

      大多數(shù)的寺院都為縱式結(jié)構(gòu),殿閣樓堂沿中軸線分布;但也偶有橫式結(jié)構(gòu)的,如五臺山觀音洞,寺居山麓,三院橫列;還有縱橫結(jié)構(gòu)混合式的,較典型的如浙江天臺山國清寺,有中軸線、東軸線、西軸線,整個寺院呈明晰的縱橫式布局。

      香嚴寺原有兩座寺院,“一在白巖萬山環(huán)抱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三十里,俗謂之上寺、下寺”(《淅川香嚴禪寺中興碑記》)。下寺于1968年丹江口水庫蓄水時被淹沒,現(xiàn)惟存上寺。國內(nèi)尚有山西大同華嚴寺、洪洞廣勝寺等,也分上下兩寺;浙江天臺山的方廣寺,甚至還分上、中、下三寺。

      今天的香嚴寺,實際上僅指上寺,猶如一首僅存上闋的古詞的殘篇。雖然已欣賞不到下闋典雅的文藻,也無緣領(lǐng)略其中豐饒的意蘊,但上闋——上寺,仍舊以它盛大的氣象、瑰奇的景致、宏邈的內(nèi)涵,吸引著高僧大德、釋子凡客、善男信女、騷人詠士,前來住錫、參拜、祈禱、游賞、吟誦……香嚴上寺,依然堪稱一首精妙的嘉吟、一篇璀璨的華章,令人意興盎然、涵泳不盡。

      香嚴寺周遭白巖擁圍,青山疊翠。其東盤龍山、西踞虎山、背依清風嶺、南拱面山的“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格局,恰好天然形成蓮花寶座的地相。特別是龍虎二山,絕非牽強附會。龍山,山勢起伏,身形蜿蜒,體態(tài)矯健,似乎裹風卷云、攜雷持電,騰躍回護、繾綣有情?;⑸?,狀如大小二虎蹲踞,深情相依。大虎氣宇軒昂,威風凜凜;小虎儀姿剛猛,生氣郁勃。形神畢肖的龍山、虎山,讓人不由對造化的神奇神秘產(chǎn)生深深的震驚與折服!

      更奇異的是,占地一萬多平方米,殿堂巍峨、樓宇聳峙、規(guī)?;趾?、氣象莊嚴的禪院,不只于進山道路上望不見身影,即使到了寺前百余米的迎春橋邊,仍然看不到其一痕屋脊、一鱗殿瓦。必得沿曲折石徑,拾級而上到約30米高的臺地上,這時,香嚴寺的崢嶸面目、雄渾氣勢才赫然眼前!“深山藏古寺”——香嚴寺,以其非凡的地形地貌、特異的寺位梵址,為這句話作了絕好的詮釋。

      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六祖惠能的五大弟子之一慧忠,游歷天下名山,到達順陽川黨子谷,以天賜神授般的慧眼、法眼,發(fā)現(xiàn)了這方上乘的風水寶地、天然的浮圖勝境。于是,一座蘭若梵剎,肇始開基,并自茲香火綿亙、法祚旺盛。

      然而,千年歷史風雨中,由于兵燹損毀、朝代遞嬗,香嚴寺也曾屢遭破壞。也許這方山水注定是處蘭若吉土,香嚴寺于明清時代欣逢兩次中興——

      明永樂年間,太虛禪師掌管重建寺院,歷時十載(1413-1422年),使萬頃香嚴寺美名失而復得,號稱“十方長壽大香嚴禪寺”。

      清雍正至乾隆年間,一代高僧顓愚謐禪師主持全面修復明末被燒毀殆盡的佛寺,計工九春(1724-1732年);待完竣時,香嚴寺共有各類建筑437間,圍墻七百余丈,整個寺剎比明代更加偉壯宏麗,達至全盛時期,實為中州一大名剎。

      無可諱言,唐代的慧忠國師,乃香嚴寺這篇文章的原創(chuàng)作者;而明代的太虛禪師與清代的顓愚謐禪師,則是香嚴寺這篇或焚毀或散佚名篇的鉤沉索隱者、輯錄整理者、修訂補充者甚而潤色升華者——正是經(jīng)由兩位大師的回春妙手、生花妙筆,香嚴寺才成了名噪禪林、傳誦千古的精品杰作。

      香嚴寺(上寺)恰位于蓮花形地相中央的一方臺地上,坐北朝南,因形就勢,依山造寺,主體殿堂樓廳沿中軸線分布,由下而上逐級排列,與兩廂配套屋宇一起構(gòu)成八級五院。宏偉的殿堂與四周的山巒、谷壑的清溪、圍簇的樹木、陰翳的竹林一起,構(gòu)就一處絕佳的禪門圣地,布局合理,結(jié)構(gòu)嚴謹,規(guī)模宏大,渾然天成。

      明人王驥德說:“工師之室地,必先定規(guī)制,自前門、后廳,而堂,而樓,或三進,或五進,或七進,又自兩廂而及軒寮……前后左右,高低遠近,尺寸無不了然于胸,而后可施斤斫?!本蛯懺娮魑亩?,即須“意在筆先”,“袖手于前,方能疾書于后”??磥?,慧忠、太虛和顓愚謐三位高僧在謀篇布局、遣詞造句前是精思傅會、深思熟慮的?!耙鞒晌遄志?,用破一生心。”品讀香嚴寺這篇雄文,于組織結(jié)構(gòu)間、筆法章法中,應能領(lǐng)略作者們的一番苦心、匠心。

      “一本書本來就是已經(jīng)存在的,作者只是花力氣把它找了出來。”博爾赫斯這樣說。于香嚴寺這篇文章、這本書,作者尋覓探求、運籌構(gòu)思、設計安排的過程,即“找”的過程。其間,慧忠國師自領(lǐng)受曹溪心印后,櫛風沐雨、餐松飲澗,踏破芒鞋、游歷名山,終于在順陽川黨子谷“找”到了它;而后世的法嗣太虛、顓愚謐二位禪師費盡心血,籌劃、運思,修葺、復建,擴充、完善,先后累時十年,終將毀損失去的香嚴寺一再“找”了回來,并重放異彩!

      “找”出、“找”回香嚴寺的過程,有著充滿玄機的細節(jié)。日本法隆寺最后一代專職大木匠西岡常一稱,其世代傳承的宮殿木匠口訣有:營造伽藍不買木材而是直接買整座山;要按樹的生長方位使用;堂塔的木構(gòu)不按寸法而要按樹的癖性構(gòu)建。香嚴寺與日本法隆寺同樣具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這樣智慧的口訣、如此玄妙的細節(jié),理應遵循、融會于香嚴寺的找尋、創(chuàng)作之中。

      在縱式結(jié)構(gòu)的中軸線上,自南而北,由低到高,香嚴寺分別擺布著石牌坊、山門、韋馱殿、過廳、大雄寶殿、望月亭、法堂、藏經(jīng)樓等一系列主體建筑。其中,過廳、望月亭,這兼具南北建筑風格、融匯佛教道教特色的一廳一亭,小巧玲瓏,猶如擺件一般,為端嚴莊重的寺院,平添了幾許新穎別致、神韻情采,令人耳目一新。而正是這極富創(chuàng)意的一廳一亭,小巧玲瓏,猶如擺件一般,為端嚴莊重的寺院,平添了幾許新穎別致、神韻情采,令人耳目一新。而正是這極富創(chuàng)意的一廳一亭,才使香嚴寺在國內(nèi)千篇一律的佛寺間,個性獨彰、魅力別存。禪師們深悟,佛寺不是高頭講章,亦不只能正襟危坐,應當在看似不變的局勢中寓變化之美,從而顯機趣、見性情,如水擊石,生動活潑。從某種意義說,恰是由于過廳、望月亭在整體寺院結(jié)構(gòu)中映帶左右、連綴上下的作用,禪師們在揮灑香嚴寺這篇文章時,才可游刃有余、得心應手。

      “結(jié)構(gòu)全體難,敷陳零段易?!鼻迦死顫O對章法有著真切的體悟。香嚴寺的禪師們在組織安排殿堂時,絕不墨守成規(guī),而是因地制宜,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靈活多樣的布局,揮就一篇氣韻、神采、骨力、格調(diào)、境界俱佳的華贍之章。

      石牌坊,香嚴寺中軸線上八大主體建筑中的第一座,看似簡潔質(zhì)樸,但橫額正面題刻的“敕賜顯通禪寺”(明成化二十三年,即1487年,憲宗朱見深賜香嚴寺“顯通”之名)幾個字,卻昭示了這座寺院的顯赫地位。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其與山門的朝向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向西南扭轉(zhuǎn)了15度。其用意一是為撇開寺身臺地下的小豁口,二是朝向寺前小河的上水口,以迎水納財。

      石牌坊這一輕微的轉(zhuǎn)軀,轉(zhuǎn)變的應是寺院的法運?這一微妙的扭身,扭旋的當屬禪剎的乾坤?

      進得山門,迎面是面闊五間的韋馱殿。雖以韋馱命名,大殿正中南面供奉的卻是關(guān)羽,而韋馱于關(guān)羽背面北向而立。正詫異處,經(jīng)人點撥,這原是一倒座式大殿。詳觀殿宇形貌格局,果然如此?;始叶U寺的第一座大殿竟是反向建筑?這看似匪夷所思,實則切中題旨——韋馱手持金剛杵,北面而立,日夜忠實守護著大雄寶殿里的佛祖,恰是其恪遵護法職守的最佳體現(xiàn)!

      一架石牌坊、一座韋馱殿,寄寓著高僧大德們組材布局時非凡的膽略與高妙的玄機。

      三分風水七分建。香嚴寺所在位置是一方天賜風水寶地,但并非十全十美。太虛與顓愚謐禪師佛法精深,亦頗懂堪輿之道。

      香嚴寺東龍西虎的地相,固然契合蘭若格局要求。但美中不足的是,其龍山低伏、虎山高昂,且青龍夭矯遠去、白虎威猛近傍,東邊地勢明顯低于西邊。

      為補苴漏缺,禪師們打破鐘鼓相對的常規(guī),在二進院只建鐘樓不設鼓樓。這不蹈故常的獨特布局,在講求晨鐘暮鼓、鐘鳴鼓應的佛門禪院,尤顯驚世駭俗。詎料,缺憾亦成就了美——這恰是香嚴寺標新領(lǐng)異、別張一幟之處。

      韻文講對仗。香嚴寺這篇朗朗上口的佳構(gòu)自不例外。中軸線的五進院落,一應殿堂廳閣,尤其是東西廂建筑,巧出妙對,整飭有序。香客信眾沿主甬道而進,依次觀覽左右的禪房齋舍,猶如欣賞到一副平仄相對、造語工穩(wěn)、意蘊深厚的絕妙楹聯(lián)一般,久久咀嚼,深深回味。

      香嚴寺重駢,但不惟駢,而是駢中有散,駢散結(jié)合。

      與中軸線主體殿堂成龍配套的生活區(qū)建筑設施均分布在東邊。專供高齡和尚頤享天年的靜養(yǎng)院同藏經(jīng)樓院比鄰而設。靜養(yǎng)院后另辟后寮。靜養(yǎng)院前門外東側(cè),自北向南依次為賬房三間、廚房三間、倉庫七間、磨房三間、碾房三間、牲畜房三間,一字排列,與文殊殿、禪堂、東僧堂、齋堂等相向坐落,形成另一道院落,該院落連同靜養(yǎng)院、后寮,跟中軸線正院勢成平行,尊卑有序,主次清楚。

      五重正院、幾座東偏院,這些駢語、散句,著意安排、巧妙鋪陳,使香嚴寺語勢通暢、氣韻飽滿。

      為增其開張、添其磅礴,法師們于二進正院東南角,即韋馱殿以東、接官廳以南,特設十王殿一座,紀念當年跟隨一頭白象為慧忠國師護櫬到淅川白崖山清風嶺的十位唐王。十位大唐王侯——十個典雅清鑠、閎闊深遠的句子,賦予整個香嚴篇章幾多華奧、雄健、沉凝……

      僅憑東偏院、靜養(yǎng)院、后寮、十王殿這些散句,依然不夠淋漓酣暢。摛文振藻之中,獨處于寺院東北80余米的塔院和矗立于東邊芊綿竹樹間的塔林,可謂濃墨重彩的又一筆。以塔院這種特別規(guī)格保護的慧忠國師無縫寶塔(現(xiàn)已不存)、清乾隆十一年敕建的華貴精致的顓愚謐法云塔、翠竹掩映中形形色色的臨濟正宗高僧大德們的佛塔碑碣,于整篇華章內(nèi),點筆染翰、字字珠璣,光彩熠熠、耀人眼目。

      深得章法之妙的香嚴法師們,在禪剎東半部揮筆如椽、用墨如潑,而于西半部卻躊躇再三、惜墨如金。

      與左邊規(guī)模宏大、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東偏院、靜養(yǎng)院、后寮相比,右邊只是柔翰輕弄,在西僧堂齋堂后布設了兩座占地狹窄的小院。唯一有些辭采的,當屬孤居于寺院西邊的蕞爾小廟——娘娘廟。在男左女右的布局規(guī)制中,娘娘廟屬迫不得已而安插于此的一處筆墨。隔著小虎頭山、隱匿于山凹的西塔林,與近傍寺院的東塔林遙相呼應,但規(guī)模、級別、品位均無法同東塔林相提并論。

      不惟左右偏院大小、眾寡懸殊,東西塔林輕重、貴賤分明,縱然是寺院內(nèi)外的古樹名木,亦沿中軸線判然有別。

      譬如,千年銀杏樹、皂莢樹、女貞樹,無一例外地繁盛生長在中軸線以東。最典型的是,韋陀殿殿門東南矗立的那株幾人合抱的古銀杏,堪稱千年古剎香嚴寺的象征和代言;而與之相對的殿門西南,卻竟告闕如。令人頗覺困惑的還有韋陀殿后二進院及法堂四進院內(nèi)甬道兩側(cè)比肩而立的唐柏宋柏,東邊的總比西邊的豪壯、高大、雄威許多。同為環(huán)繞佛寺的竹林樹木藤蔓,右側(cè)的顯而易見愈加蒼郁繁茂,覆蓋面更是漫山遍谷、堆嶺疊坡——造成這般神秘奇異勢態(tài)、景象的,是自然?是人力?還是神祇?

      只建鐘樓,不設鼓樓;左有十王殿,右邊僅寺墻;東翼偏院通南貫北、闊太曠朗,西翼兩小院各自獨立、逼仄狹小;東首塔院塔林位尊名顯、品高級崇,西首塔群旁處一隅、勢低位卑——之所以如此,都是為彌補香嚴寺東低西高、龍伏虎昂的風水缺陷。

      ——而這些,都可以人力刻意為之。然而,寺院內(nèi)外銀杏樹、柏樹、皂莢樹的位置抉擇、長勢差別以及左右竹林樹木的不同繁盛狀況,卻并非人力能完全掌控——連古樹、竹林都在盡己所能,幫助香嚴寺克服不足、成就完美,難怪香嚴寺能成為一座名揚海內(nèi)外的千年梵宇。

      香嚴寺,一座卜筑在山水肌理間的古剎,一部揮寫于大地書頁上的杰作——準確地說,可謂一篇題旨深刻、文辭華贍、格調(diào)高邁、意境邃遠的千古名賦。以駢為主、駢里間散、駢散有致,正是這篇賦最明晰的形式特征。而千余年來,人們爭相傳誦、一唱三嘆,個中重要緣由,可否歸于其高妙奇絕的章法?

      香嚴寺,一艘船?一艘航行于覺海風浪中的般若之船?船艙內(nèi)裝載著佛像、舍利、經(jīng)書、法器、佛教七寶、六字真言、禮佛用具等,乘坐著高僧大德、禪師僧眾、凡客俗子等。由于右船身過重,或者右船艙裝載量過多,船主或舵手——方丈或住持,便會依據(jù)船情,統(tǒng)籌安排,靈活擺布,適度增加左船艙的重量,以達左右平衡,確保這艘船載著法寶、佛具、釋子、信眾,朝著彼岸,乘風破浪,平安駛?cè)ァ?/p>

      一艘航船、一座佛寺、一篇文章,都潛含著一定的章法。作為一個愚鈍的寫作者,我時常因某篇散文的章法而殫精竭慮、勞心傷神,且猶疑彷徨、舉棋不定。創(chuàng)作一篇散文,也應是駕一艘船、建一座寺吧?——在白紙的波浪之中、于稿箋的山水之間。

      “梆、梆、梆……”

      在香嚴寺偌大的禪院久久盤桓,一陣陣木魚聲自大雄寶殿內(nèi)不急不緩地傳出,空靈,清越,似手是在叩敲、開啟我寫作的門扉。

      同時,聲聲梵唱飄散而來,悠揚,悅耳,一代代的高僧禪師們,可否正借誦經(jīng)這種方式,指引我為文的路徑、章法?

      猜你喜歡
      禪師
      最好的紙
      兒童大世界(2019年8期)2019-11-26 12:32:07
      最好的紙
      幸福·悅讀(2019年2期)2019-04-10 11:52:46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讀者(2017年10期)2017-04-26 18:31:06
      服從
      中老年健康(2017年2期)2017-03-15 20:52:16
      從象州走出去的盛勤禪師
      文史春秋(2016年6期)2016-12-01 05:43:16
      一個苦者對禪師說
      北宋慈覺禪師宗賾生年考辨
      西夏學(2016年1期)2016-02-12 02:23:48
      精進比丘鬼逼禪師
      旅游世界(2015年10期)2015-10-20 23:14:25
      上座何在?
      辽阳市| 荔波县| 石家庄市| 邳州市| 砀山县| 乐陵市| 广饶县| 永兴县| 石阡县| 多伦县| 五常市| 铁力市| 武夷山市| 卢氏县| 西华县| 宜昌市| 英山县| 武宁县| 正蓝旗| 合山市| 昌邑市| 闽侯县| 昔阳县| 柯坪县| 盐亭县| 肥城市| 宣化县| 璧山县| 吉林省| 江山市| 南汇区| 会理县| 南京市| 上蔡县| 板桥市| 东乌珠穆沁旗| 康马县| 措勤县| 崇文区| 内丘县|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