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陳獨秀與新文化運動

      2017-03-29 17:26:56聶皖輝
      黨史縱覽 2017年3期
      關(guān)鍵詞:新文化運動李大釗陳獨秀

      聶皖輝

      2015年9月16日的《人民日報》刊登了一條消息(記者賀勇):15日,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北池子大街箭桿胡同20號的《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完成騰退修繕,下一步將向社會公眾開放。消息還說,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青年雜志》出版,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917年初,陳獨秀被聘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居住在箭桿胡同20號(原箭桿胡同9號),《新青年》雜志編輯部也從上海遷到這里。2015年正值新文化運動百年,也是《新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100周年,舊址實現(xiàn)騰退修繕具有重要意義。這條信息很短,但把陳獨秀、《新青年》、北京大學、新文化運動這幾個歷史的關(guān)鍵點連接了起來,反映了北京市東城區(qū)黨委和政府對歷史的尊重,對革命文物的保護,對新文化運動的銘記。看了這條信息,我很是高興,受到鼓舞。

      新文化運動是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前后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批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先進知識分子發(fā)起的一次“反傳統(tǒng)、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tǒng)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tǒng)禮教,啟發(fā)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xiàn)代科學在中國的發(fā)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fā)奠定了思想基礎。那么,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文化革新運動中,陳獨秀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呢?

      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最先覺悟者

      陳獨秀早年留學日本,曾加入孫中山領(lǐng)導的同盟會,參加并經(jīng)歷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流產(chǎn),曾使陳獨秀等一批中國的先進分子陷入極度的苦悶和彷徨之中。原有的幻想夢破滅了,中華民國的成立并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民族獨立和社會進步,“中國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袁世凱上臺后,軍閥勢力繼續(xù)利用封建思想禁錮人們的頭腦,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中國思想文化界出現(xiàn)了一股復古倒退的逆流。袁世凱在進行帝制復辟活動之時,還大力提倡尊孔讀經(jīng)。他剛登上總統(tǒng)寶座,就大搞尊孔祭天。1913年6月親自發(fā)表“尊孔令”,鼓吹“孔學博大”。1914年又發(fā)布《祭圣告令》,通告全國舉行“祀孔典禮”。為支持袁世凱帝制復辟活動,中外反動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復古逆流,1912年起,他們在全國各地先后成立了“孔教會”“尊孔會”“孔道會”等,出版《不忍雜志》和《孔教會雜志》等。他們利用社會上對辛亥革命后局勢的失望情緒,詆毀共和制度,誹謗民主思想。康有為還要求定孔教為“國教”,宣揚“有孔教乃有中國,散孔教勢無中國矣”。面對這股反動逆流,資產(chǎn)階級和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有的和封建勢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許多人則感到彷徨苦悶,找不到出路。與此同時,粗俗鄙陋、格調(diào)低下的文藝作品在社會上大肆泛濫,鬼神迷信之說廣為流行,這些東西嚴重束縛著人們的思想。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讓世人警醒。陳獨秀期待著推翻清王朝以后的光明來臨,而現(xiàn)在取代清王朝封建專制的卻是代表大地主大買辦的袁世凱獨裁,這是陳獨秀不愿意看到的、卻也是他早已預料到的。陳獨秀等不少有識之士認識到,共和制之所以不能真正實現(xiàn)和鞏固,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一場對封建主義舊思想、舊道德、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先覺者們進行的救國斗爭所以屢遭失敗,中國國民對之“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容心”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于是,陳獨秀便把目光轉(zhuǎn)移到了思想文化領(lǐng)域,認識到改造國民性必須從這一根本問題著手。討袁失敗后,陳獨秀多視角地對辛亥革命進行深刻反思。經(jīng)過沉思求索,他悟出了新的革命理念,找到并朝著新的前進方向。為了實現(xiàn)新的奮斗目標,必須開啟民眾心智,喚醒民眾覺悟?!肚嗄觌s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創(chuàng)刊。陳獨秀任主編,李大釗是主要撰稿人并參與編輯工作。陳獨秀撰文指出:“倫理的覺悟是吾人最后之覺悟?!薄肚嗄觌s志》從1916年第二卷第一號起,改名為《新青年》,1917年初遷到北京出版。在發(fā)刊詞中,陳獨秀對青年提出了6點希望:一、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三、進取的而非退隱的;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五、實利的而非虛文的;六、科學的而非想像的。陳獨秀提出的這6點希望,實際上,是為改造國民的奴性,向人民群眾灌輸民主、科學和愛國思想,為未來的革命做思想準備?!缎虑嗄辍肥艿綇V大青年知識分子的普遍歡迎,被視為青年人的“良師益友”。他們說:“青年得此,如清夜聞鐘,如當頭一棒?!?/p>

      陳獨秀是思想啟蒙的最先倡導者

      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志》,大量發(fā)表抨擊尊孔復古的文章,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肚嗄觌s志》的創(chuàng)辦,旋即在思想文化領(lǐng)域掀起一場向傳統(tǒng)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戰(zhàn)的新文化運動。一年后,《青年雜志》更名為《新青年》。添加一個“新”字,不僅使其鼓吹新思想、新文化,啟發(fā)新覺悟,造就新青年的主旨一目了然,而且給人以全新的感覺:起點新,內(nèi)容新,目標新,形式新。在《新青年》上發(fā)表的李大釗的《青春》一文,不僅強調(diào)青年之青,而且強調(diào)一個“新”字,指出從精神上、思想上有新青年與舊青年之分,希望青年們站在時代前列,做一個有為的新青年。

      以《新青年》的出版為標志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使20世紀初的中國,開始經(jīng)歷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在這場激烈的思想文化斗爭中,陳獨秀表現(xiàn)得十分勇敢和堅決,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陳獨秀是一名激進民主主義者,他仇視當時的封建軍閥統(tǒng)治,要求實現(xiàn)真正的民主;他批判封建社會制度和倫理思想,認為要實現(xiàn)民主制度,必須消滅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李大釗則反對復古尊孔,要求思想自由,號召青年不要留戀將死的社會,要努力創(chuàng)造青春的中國。進步知識分子團結(jié)在《新青年》周圍,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從政治觀點、學術(shù)思想、倫理道德、文學藝術(shù)等方面向封建復古勢力進行猛烈的沖擊。他們集中打擊作為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思想基礎的孔子學說,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他們還主張男女平等,個性解放。1917年起又舉起“文學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隨著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新青年》實際上成了新文化運動的思想領(lǐng)導中心和輿論中心。

      《新青年》從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號起改用白話文,采用新式標點符號,刊登一些新詩,這對革命思想的傳播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1918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五號上,魯迅發(fā)表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和3首新詩《夢》《愛之神》《桃花》。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辛辣的筆觸,對舊禮教舊道德進行了無情的鞭撻,揭露隱藏在封建仁義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那些吃人的人“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中國2000多年封建統(tǒng)治的歷史就是這吃人的歷史,宣告“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這篇小說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在《新青年》的影響下,一些進步刊物改用白話文。這又影響到全國用文言文的報紙,開始出現(xiàn)用白話文的副刊,隨后短評、通訊、社論也都采用白話文和新式標點。所有這些文學改革,使全國報紙面貌為之一新。

      1917年爆發(fā)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震動了全世界。當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馬列主義的時候,新文化運動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由一個資產(chǎn)階級文化革命運動轉(zhuǎn)變?yōu)橐粋€廣泛宣傳馬列主義的運動,《新青年》也逐漸變成宣傳馬列主義的刊物。當時,《新青年》應社會形勢發(fā)展的需要,以大量篇幅發(fā)表了宣傳俄國十月革命經(jīng)驗和社會主義理論的文章。1918年11月,《新青年》發(fā)表了李大釗寫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著名論文,熱烈歡呼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在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的領(lǐng)導下,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民主,反對獨裁,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的新文化運動,宣傳了西方的進步文化。以后,又傳播了社會主義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階級的要求,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巨大的反響。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是什么》一文中說:“我們不滿意于舊道德,是因為孝悌范圍太狹了。說什么愛有等差,施及親始,未免太滑頭了。就是達到他們?nèi)巳擞H其親長其長的理想世界,那時社會的紛爭恐怕更加厲害;所以現(xiàn)代道德的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擴充為全社會的友愛?,F(xiàn)在有一班青年卻誤解了這個意思,他并沒有將愛情擴充到社會上,他卻打著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幟,拋棄了他的慈愛的、可憐的老母;這種人豈不是誤解了新文化運動的意思?因為新文化運動是主張教人把愛情擴充,不主張教人把愛情縮小?!睆乃恼撌霾浑y看出,其實陳獨秀并非認為傳統(tǒng)文化一無是處,只是覺得其太過狹窄了,需要進行擴充。

      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fā)展,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特別是將大批青年學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幟下,為迎接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爭作好了思想準備。

      陳獨秀是高舉民主與科學旗幟的先行者

      初期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nèi)容中4個提倡、4個反對的闡述,真正體現(xiàn)出了新文化運動的“新”之所在。即:一、提倡民主,反對專制。二、提倡科學,反對迷信。三、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四、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運動提出的兩大基本口號,一曰民主,二曰科學,即“德先生”“Democracy”(民主)與“賽先生”“Science”(科學)。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指出: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jié)、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shù)、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他們明確宣告: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shù)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他們大聲疾呼:“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quán)并重?!保惇毿悖骸毒锤媲嗄辍?915年9月15日,《青年雜志》第1卷第1號)針對辛亥革命后中國民主政治試驗的失敗,針對群眾思想蒙昧和落后的狀況,他們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這對于推動社會進步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民主,有兩層涵義。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這包括個性解放、人格獨立及自由民主權(quán)利等內(nèi)容;二是指與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相對立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政治制度。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家們尖銳地指出:“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敝袊谑澜缟仙?,“必棄數(shù)千年相傳之官僚的、專制的個人政治,而易以自由、自治的國民政治”。

      新文化運動倡導的科學,也有兩個方面的涵義。它主要是指與封建迷信、蒙昧無知相對立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以及認識和判斷事物的科學方法,同時也指具體的科學技術(shù)、科學知識。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科學與民權(quán)并重,認為“近代歐洲之所以優(yōu)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quán)說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彼麄儚娬{(diào)要用科學的尺度衡量世間一切事物,崇尚理性,反對迷信和愚昧;指出只有“一遵理性”,具有科學精神,國人才能擺脫“無常識之思維,無理由之信仰”的束縛,成為新鮮活潑的一代新人。

      新文化運動在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義思想文化發(fā)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擊,號召人們“沖決過去歷史之羅網(wǎng),破壞陳腐學說之囹圄”,在眾多的領(lǐng)域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

      新文化運動中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的樹立,使中國許多方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論廣泛傳播的大好機遇。這場運動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了封建主義一次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在思想界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陳獨秀是影響和團結(jié)新派人物的領(lǐng)軍者

      陳獨秀發(fā)動的新文化運動,也是一場空前的培養(yǎng)人、造就人的運動。當時,在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的周圍,聚集起了一大批先進青年?!斑@個雜志及其撰稿人的文章,鑄造了一代人的信仰和品格。這是一代真正有別于傳統(tǒng)文化熏陶出來的舊式士大夫的新人”。

      新文化運動革新的思潮,促使李大釗成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俄國革命,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介紹到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在《新青年》眾多的讀者和追隨者中,就有毛澤東。當時,他的老師楊昌濟不僅為《新青年》寫文章,還向?qū)W生們推薦這個雜志。毛澤東的同窗好友周世釗發(fā)現(xiàn),毛澤東讀了《新青年》后,“讀韓文杜詩的興趣降低了”。毛澤東自己后來也回憶說:“我在師范學校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讀這個雜志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一時成了我的楷模?!睆拇?,毛澤東開始循著初期新文化運動的思路,開始了艱辛的探索。毛澤東覺得“國人積弊甚深,思想太舊,道德太壞”,要改變這種狀況,須“從哲學、倫理學入手,改造哲學,改造倫理學,根本上變換全國之思想”。因為哲學便于研討思想,倫理學便于闡發(fā)道德,“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大潮的有力推動下,毛澤東的視野頓時變得開闊了,他開始轉(zhuǎn)向?qū)ΜF(xiàn)實問題的研究,關(guān)注的焦點也轉(zhuǎn)向整個社會的改造問題。五四運動后,他主編《湘江評論》,發(fā)表長篇論文《民眾的大聯(lián)合》,熱情歌頌十月革命,認為這個勝利“必將普及于全世界”,“我們應當起而仿效”。1919年12月,他第二次到北京,和李大釗頻繁接觸。在李大釗的影響下,他對布爾什維主義有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潛心閱讀報刊上發(fā)表的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以及那時能夠找到的為數(shù)不多的中文版馬克思主義書籍。在1949年進北平前,毛澤東還在西柏坡這樣講到李大釗:“在他的幫助下,我才成為一個馬列主義者?!?920年4月11日,毛澤東離京赴滬,一直逗留到6月底。在滬期間,毛澤東同陳獨秀談了如何開展湖南的革命活動,并共同探討了馬克思主義的有關(guān)問題。毛澤東后來回憶說:“他對我的影響也許超過其他任何人。”“陳獨秀談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話,在我一生中可能是關(guān)鍵性的這個時期,對我產(chǎn)生了深刻的印象?!痹诒本┖蜕虾5倪@段時間里,毛澤東的思想迅速發(fā)生變化,由激進民主主義者逐漸轉(zhuǎn)變?yōu)轳R克思主義者。

      《新青年》對周恩來同樣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在日記中寫道:“晨起讀《新青年》,晚歸復讀之,于其中所持排孔、獨身、文學革命諸主義極端的贊成?!敝芏鱽頄|渡日本從天津動身的時候,有朋友給了他一本《新青年》第三卷第四號,他帶在赴日途中閱讀。到東京后,又從友人嚴智開(季沖)那里見到《新青年》第三卷的全份,借回去看,受到啟發(fā),覺得“把我那從前的一切謬見打退了好多”?!缎虑嗄辍返谌碇行麄鞯男滤枷耄瑥娏业匚怂?,使他感到眼前變得豁然開朗。周恩來于1919年6月下旬,主編由天津?qū)W聯(lián)創(chuàng)辦的《天津?qū)W生聯(lián)合會報》,以宣傳群眾,研究新思潮,指導天津的學生和工人群眾把運動堅持下去并引向深入。1919年9月,周恩來發(fā)起成立覺悟社。成立后的第5天,便請了李大釗到覺悟社發(fā)表講話。在1920年1月29日為抵制日貨所進行的請愿斗爭中,他遭到反動當局的逮捕。在被拘留期間,他不失時機地向難友們先后發(fā)表了5次演講,介紹馬克思學說——馬克思傳記、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和階級斗爭史等。1920年11月,他前往歐洲留學,實地考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制度,經(jīng)過對改造社會的各種學說的比較和選擇,他也從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轉(zhuǎn)變?yōu)轳R克思主義者。

      參加過辛亥革命的董必武、林祖涵、吳玉章等一批先進分子,也是通過《新青年》學習馬克思主義,最終拋棄舊的主張,實現(xiàn)了思想上的轉(zhuǎn)變,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在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李達、鄧中夏、蔡和森、楊匏安、高君宇、惲代英、瞿秋白、趙世炎、陳潭秋、何叔衡、俞秀松、向警予、何孟雄、李漢俊、張?zhí)?、王盡美、鄧恩銘、張聞天、羅亦農(nóng)等一大批先進分子,不斷地砥礪自己,一步步地成長起來,先后走上無產(chǎn)階級革命道路,成為馬克思主義者。這樣一批具有初步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茁壯成長,無疑為中國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創(chuàng)建準備了干部條件。

      新文化運動深深吸引了胡適。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上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較系統(tǒng)地提出文學改良的主張,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話文學為中國文學之正宗。陳獨秀隨即寫了《文學革命論》一文,高揚“文學革命軍”大旗以示聲援。他響亮地提出:“今欲革新政治,勢不得不革新盤踞于運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學?!边@樣,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家們便把革新文學與革新政治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了。在陳獨秀的影響和號召下,胡適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運動,成為文學革命和初期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代表人物,雖與陳獨秀政見不合,但與其同為五四運動的軸心人物,對中國近代史產(chǎn)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新文化運動革新的思潮,也深深地影響了蔡元培。蔡元培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學術(shù)上實行“兼容并包、百家爭鳴”的方針。他在擔任北大校長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學術(shù)研究,展開百家爭鳴,不拘一格選人才,對中外教員一視同仁等。通過改革,北大成為當時全國思想活躍、學術(shù)興盛的最高學府,培養(yǎng)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新文化運動革新的思潮,還深深地影響了魯迅。魯迅早年留學日本,1918年初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毛澤東稱贊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還被稱為“民族魂”。

      中國共產(chǎn)黨認為,新文化運動全方位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使中國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解除了思想禁錮的知識分子們,開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動,成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索;知識分子在此運動中所宣揚的社會主義思想,確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基。毛澤東在中共七大預備會議上,作七大工作方針講話時說:“五四運動有中國最覺悟的分子參加,當時覺悟分子有陳獨秀、李大釗……是代表左翼的”。陳獨秀“是五四運動時期的總司令,整個運動實際上是他領(lǐng)導的。他與周圍的一群人,如李大釗同志等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覀兪撬麄兡且淮说膶W生?!边@是毛澤東對陳獨秀在五四運動中扮演的總司令的角色,他的功績和影響,所給予的推崇和肯定!毛澤東說:“五四運動替中國共產(chǎn)黨準備了干部”,被“五四運動警醒起來的人,后頭有一部分進了共產(chǎn)黨”。陳獨秀“創(chuàng)造了黨,有功勞”。五四時期,是中國先進分子思想發(fā)生急劇變化的時期。這個時期,一批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這就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準備了干部。

      (責任編輯:胡北)

      猜你喜歡
      新文化運動李大釗陳獨秀
      楚怡學校與湖南新文化運動
      李大釗《青春》
      金橋(2022年9期)2022-09-20 05:51:36
      與李大釗一起就義的路友于烈士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48
      李大釗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共早期領(lǐng)導人李大釗英勇就義前后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0
      SOLO理論指導下的聽評課——以《新文化運動》觀課為例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漢語世界(2016年2期)2016-03-14 20:06:38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探討——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觀察
      五四運動與陳獨秀價值觀的變化
      宁蒗| 黑龙江省| 安塞县| 新疆| 犍为县| 板桥市| 南乐县| 深州市| 玛多县| 远安县| 武隆县| 岳普湖县| 黎城县| 三门峡市| 留坝县| 桑日县| 乌海市| 资阳市| 梁河县| 临猗县| 沛县| 凤台县| 铜梁县| 正蓝旗| 措美县| 华容县| 恭城| 湘潭市| 湖南省| 城固县| 介休市| 洛隆县| 舞阳县| 濮阳市| 西和县| 吴旗县| 同心县| 广宁县| 泊头市| 木里| 高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