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藝術品年成交總額達40億英鎊,全年成交價最高的五大藝術大師拍品中有四項均在其拍場上誕生,新買家比例占32%,私人洽購成交額上升25%,網上拍賣平臺業(yè)績增長109%……這是日前佳士得對外公布的2016年全球藝術品拍賣成績單。
對于佳士得來說,2016年非比尋常——適逢其成立250周年。作為老牌拍賣行,在日新月異的當下,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與競爭。但梳理去年的成績單時,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仍引領全球藝術品市場。
據了解,佳士得無論是在私人洽購還是網絡拍賣等新近熱門的經營領域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私人洽購成交額上升25%,而網上拍賣平臺業(yè)績也增長109%。事實上,成交比率同樣驕人,各類別拍品的平均成交項目比率高達79%,反映出不同類別及地區(qū)的買家需求仍然殷切。此外,佳士得在維護“老面孔”客戶的同時,也吸引了不少新人的介入——新買家數(shù)量達32%,新登記買家亦按年增加16%。2016年,委托業(yè)務為實體拍賣帶來不少考驗,實體拍賣成交總額為33億英鎊(約合44億美元),按年下跌22%。整體成交額為40億英鎊(約合54億美元),較2015年的48億英鎊減少了16%。
去年佳士得拍場都有哪些重要拍品?克勞德·莫奈的《干草堆》(在佳士得紐約以8140萬美元成交)、威廉·德·庫寧的《無題XXV》(在佳士得紐約以6630萬美元成交),以及彼得·保羅·魯本斯的《羅得與他的女兒們》(佳士得倫敦以4480萬英鎊成交)。而一顆名為“奧本海默之藍”鮮彩藍鉆指環(huán),在日內瓦以5750萬美元創(chuàng)下珠寶拍賣成交新高。此外,佳士得香港于去年5月舉行的“三十周年志慶拍賣:世紀珍藏”特拍中,一件極罕有的宣德青花龍紋大罐以1.58億港元成交。
私人洽購業(yè)務持續(xù)增長,業(yè)績上升至6.94億英鎊(9.355億美元,上升10%)。其中兩場重要的私人洽購,也為公共博物館的館藏再添砝碼——林布蘭的《索爾曼斯伉儷肖像》由盧浮宮博物館與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聯(lián)手奪得,而伊麗莎白一世《無敵艦隊肖像》則由格林威治海事博物館買下。
網上拍賣增長——成交總額達1.61億英鎊(約合2.17億美元),其中Christies LIVE?實時競投及網上專場拍賣成交額分別為1.112億英鎊及4980萬英鎊。佳士得網上專場拍賣成交額上升109%至4980萬英鎊。這個拍賣平臺吸納大量新買家,網拍成交價最高的拍品為索爾·勒維特的《不規(guī)則曲線》,以20.444萬英鎊收槌。美國藝術、當代藝術、亞洲藝術、版畫、攝影作品、珠寶首飾及鐘表網上專場拍賣反響尤其踴躍。參與佳士得網拍的訪客來自184個國家,以成交額計算,平均成交比率達91%。
佳士得首席執(zhí)行官施俊安表示:“全球藝術品需求仍然強勁。盡管宏觀經濟及政治環(huán)境充滿變數(shù),但全球藝術市場仍能保持動力,而佳士得亦繼續(xù)傲視同儕。”據他介紹,2017年第一季的拍賣已準備就緒,多場重要拍賣正緊鑼密鼓地準備中,包括芭芭拉·蘭布雷希特、海蒂·韋伯博物館、紀梵希及藤田美術館珍藏?!爱斎?,我們也會繼續(xù)拓展中國業(yè)務,前景仍然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