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銀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時下已風靡世界。有感于愛好者對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的“用力運行”或“刻意做作”,為探求太極拳“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的本來面目,筆者不揣淺陋,嘗試撰寫了下列“行功歌訣”。為使愛好者一看就懂,筆者力求文字平易近人。筆者感到,對于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愛好者如能逐步棄操舍舞而臻于拳道,其興趣將會愈來愈濃,身體會越來越好。
預(yù)備勢
立身中正神貫頂,沉肩拔脊?jié)M身輕;
垂肘舒腕十指通,氣布內(nèi)外暖融融。
起勢(一)
起勢童子拜觀音,雙手輕輕往上行;
開中寓合君須知,將彼掀起攬腰中。
起勢(二)
蹲身落胯膝要縱,雙臂隨腰向下行;
身靈氣斂神要聚,意貫掌根點點通。
右抱球勢
右抱球勢身中正,支撐八面在感應(yīng);
貼逼涌靠借勢用,輕松靈通活如輪。
野馬分鬃勢
野馬分鬃腋下行,一式三勢理相同;
手到腳到身也到,輕用四兩撥千斤。
白鶴亮翅過渡勢
彼用腳踢我腹中,我用右手找腳跟;
左手輕拿腳尖處,輕旋輕送彼失衡。
白鶴亮翅勢
白鶴亮翅身中正,擎起彼身借彼勁;
趁勢手指肋間去,看爾心驚不心驚。
摟膝拗步勢
摟膝拗步斜中找,輕摟輕推掌握好:
綿里藏針君須記,全憑雙臂“點”妙巧。
手揮琵琶勢
手揮琵琶雙手行,拇指與鼻與喉平:
精神內(nèi)氣聚一體,顧住三前盼七星。
倒卷肱勢
我之一臂被敵擒,蹲身下勢倒卷肱;
一臂退化一臂伸,向彼面部喉間行。
掤勢
掤勢意氣在周身,可“黏”可“走”任意行;
謹記避實就虛處,萬勿將“撐”當作“擁”。
捋擠勢
捋擠二勢妙無窮,有捋無擠枉用功;
順勢借機巧妙用,捋要輕來擠要橫。
化勢
彼若擠來我含胸,吸吞消融在腰中;
若彼擁勢隨后到,松松沉沉將他封。
按勢
避實就虛按要輕,源頭在腰指要通;
運用不可帶了形,有形有象不為真。
單鞭勢
轉(zhuǎn)身雙臂十指通,采捌肘勁含其中;
變作單鞭開合勢,手背試探全身攻。
云手勢
腰為主宰云手運,提掛涌逼拔彼根;
云罷再變單鞭勢,理耶法耶與前同。
高探馬勢
順勢下攔高探馬,兩臂照應(yīng)意前行;
借勢到彼眉間去,爾想逃脫不可能。
右蹬腳過渡勢
小小穿掌指要通,直取喉間爾心驚;
大鵬展翅分雙臂,周身一家黏彼身。
右蹬腳勢
順勢雙臂輕輕行,占連黏隨在其中;
輕提右腳向前去,肋間腹部任君蹬。
雙峰貫耳勢
須知抬腳半邊空,凡是出腿要小心;
彼若順勢撈我腿,借機貫耳用雙峰。
左蹬腳勢
雙臂若被對方擒,順勢轉(zhuǎn)身彼自松;
引彼來到我跟前,輕提左腳肋間蹬。
下勢
攻中寓守記心中,收腳獨立氣如虹;
下勢借機順縫去,乘虛趁隙如蛇行。
金雞獨立勢
金雞獨立顯威風,托頦提膝奔腹中;
下傷二腳千斤墜,推手務(wù)須重友情。
玉女穿梭勢
左右穿梭要輕靈,一臂引化一臂攻;
若要四兩撥千斤,先要引彼落了空。
海底針勢
海底針勢鞠一躬,一帶二提腰要通;
從頭刺到腹間去,爾想從容不可能。
閃通背勢
彼若趁機將我攻,閃通背勢托架功;
妙在點中求拳藝,謹記雙臂點點通。
搬攔捶過渡勢
敵若雙手將我擒,右手輕旋抱肋中;
精神貫注勿大意,須知對方有神通。
搬攔捶勢
敵臂擊我氣洶洶,先搬后攔連環(huán)行;
順勢捶到肋間去,捶到身到方為真。
如封似閉勢
彼手向我右肘封,旋提右臂往上行;
輕運雙手按隙處,氣斂神聚勁要整。
十字手過渡勢
大鵬展翅雙臂分,右步輕套彼腿根:
混圓一體微微動,巧用四兩動千斤。
十字手與收勢
十字手法妙無窮,勢內(nèi)藏有百萬兵;
輕舒雙臂收了勢,神氣如虹貫長空。
二十四勢
二十四式妙無窮,莫當操舞求外形;
舍操棄舞求拳道,妙諦盡在拳道中。
筆者撰寫上述“行功歌訣”,所掌握的原則是:
1.力求符合王宗岳宗師“太極拳論”修持大綱的種種原則。
2.前賢有語云:“掤捋擠按世間稀,十個藝人十不知?!惫P者力求尋覓、求索王宗岳宗師“十三勢”的真諦與內(nèi)涵。
3.力求符合王宗岳宗師“十三勢行功歌訣”推手練功的種種要領(lǐng)。
4.力求符合王宗岳宗師“打手要言”(筆者感悟應(yīng)為“推手要言”)戰(zhàn)略要求。
5.力求符合王宗岳宗師“打手歌”(筆者感悟應(yīng)為“推手歌”)的練功修持法則。
6.筆者牢牢謹記王宗岳宗師“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功夫貽嘆息”這一根本準則。
前賢有語云“欲天下英雄豪杰益壽延年,勿徒作技藝之末也”,筆者對此銘記不忘。
筆者深深感到:太極之道,“道濟天下”;太極之情,“情滿人間”。
基于上述,筆者感到,在推手練功中,互相之間必須掌握:只可令其失卻平衡,不可使其倒之、仆之,更不能將其擊之、傷之。須知推手練功并非較技爭鋒。
或曰:“對簡化太極拳撰寫什么‘行功大用訣,簡直是小題大做。”對此,筆者以一言敬而答之云:“簡化太極拳,其真義、內(nèi)涵、妙諦并不簡單,且世間凡事只有‘小題大做,社會一切才能更美更好?!?/p>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