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力工作室
我們當然希望孩子成長為自信,有獨立意志和自我主張的人,那么,不妨在游戲中把掌控權交給孩子,讓他充分體驗“我說了算”的感受。
這類“控制大人”的游戲關鍵就是大人“聽話”。假如在聽話的同時還能放下架子,做出滑稽笨拙的樣子,孩子就更開心啦!
● 為盲人指路
游戲很簡單,一個人扮演盲人,一個人扮演指路人。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很愿意扮演指路人,指揮大人在房間里左轉右轉,向前或者后退。
大人動作笨拙,可能撞到頭或踩到狗屎;也會“摸石頭過河”,居然摸到孩子的臭腳,或者圓溜溜的孩子的頭;還會不小心被“指路人”絆倒,抱著“指路人”滾幾圈 。
劇情反轉:有時候孩子也會愿意扮演盲人,通常是很有主見、不聽話的盲人。他們完全忽視指路人的指令,橫沖直撞,以另一種方式感受掌控的力量和“反抗”的樂趣。
● 巫婆“變變變”
孩子做巫婆(或者魔法師),可以用他喜歡的東西把自己裝扮起來,也可以手握魔杖。
巫婆發(fā)出指令:“變成青蛙!”大人就變成了青蛙,“呱呱”地叫著在屋里蹦來蹦去。變成小狗,大人就“汪汪汪”叫不停;變成小兔子,大人可以摟著孩子一起蹦蹦跳跳;變成小鴨子,就搖搖晃晃地走路……
意外收獲:有的媽媽試過把這個游戲變成“喝水游戲”,孩子喝一口水,就發(fā)出一個魔法指令。效果也不錯哦。
● 愛之槍
這是科恩博士在《游戲力》一書中提到過的游戲,有個媽媽給改版了——
最近每天晚上都在和孩子玩愛之槍的游戲,我們兩個假裝手里都拿著一只愛的槍,被射中的人會徹徹底底愛上對方。
我每次都假裝躲閃不及被孩子射中,然后,用很夸張的肢體和語言,去表達我的愛意。沖過去擁抱他、親吻他。每次都引得他咯咯直笑。
這樣的游戲讓我感到我們之間的聯(lián)結很緊密。
● 揪尾巴
用紗巾綁在腰上做尾巴。在一分鐘內,揪掉對方的尾巴,同時不讓對方揪掉自己的尾巴。
幾點建議:“讓孩子贏”仍然很重要,要根據(jù)孩子的能力和狀態(tài)調整難度??梢蕴崾竞⒆右恍┘记桑热纾骸拔乙]著眼睛睡會兒,我睡的時候你可千萬別來揪我的尾巴啊”?;蛘摺拔易钆鲁枇?,一聽見唱歌就跑不動了”。
● 你推不倒我
大人在床上或者軟墊上擺出一個姿勢,吹噓說:“我是力量最大的巨人,誰也不可能推得倒我!”然后讓孩子來推。
這個游戲的核心是讓孩子贏,充分感受到自己力量能產生的結果。對于相對比較謹慎的孩子,大人可以夸張地逞強,但是非常容易就被推倒。隨著孩子自信心的增強,也可以相應提高難度。但最終的結果,一定都是孩子勝利。
游戲升級:有位媽媽說,“在第一次被推倒之后,我跟寶貝說:‘不行,現(xiàn)在我要申請擁有大象的力量!
然后孩子來推我,很快被他推倒,孩子得意洋洋地跟我說:哼!你是用大象的力量來被推倒吧!
然后我說:這次,我要用鯨魚的力量!然后我又被推倒了。
我再次爬起來說:我要用星星的力量!然后又被推倒了。
我要用太陽的力量!
我要用洪荒之力!
我要用宇宙的力量!
……
然而無論用什么樣的力量,我最終都被孩子給堅決地推倒在床上,孩子笑得咯咯的。太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