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燈彤,耿立東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生,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省中醫(yī)院皮膚科,山東 濟南 250011)
放血拔罐配合中藥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25例
李燈彤1,耿立東2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生,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省中醫(yī)院皮膚科,山東 濟南 250011)
目的:觀察放血拔罐配合中藥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臨床療效。方法:25例給予放血拔罐及中藥內服治療。結果:治愈8例(32%),顯效10例(40%),有效6例(24%),無效1例(4%),總有效率96%。結論:放血拔罐配合中藥內服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有較好療效。
帶狀皰疹;神經痛;放血拔罐;帶皰Ⅱ號自擬方
我們用放血拔罐配合中藥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取得較好效果,報道如下。
共25例,均為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皮膚科門診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齡30~65歲,平均45.2歲;病程平均2.3個月。
診斷標準:中醫(yī)診斷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西醫(yī)診斷參照《皮膚性病學》[2],帶狀皰疹的皮損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經痛持續(xù)存在者,稱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
納入標準:符合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診斷標準,年齡30~65歲,近1周未服用阿片類、鈣通道調節(jié)劑、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等。
排除標準:顏面、耳部、骶尾部等不適宜放血拔罐治療的部位,有慢性基礎病、情緒緊張不能耐受此療法。
放血拔罐:根據(jù)疼痛部位選擇合適體位,根據(jù)疼痛范圍大小、肌肉厚薄選擇合適型號的罐具,寬平、軟組織豐富的部位選大罐,項部、肩部、上肢選中罐,軟組織較薄的部位選小罐。用酒精或碘伏在疼痛明顯處或壓痛處常規(guī)消毒,用一次性無菌針頭迅速點刺、圍刺,以稍微出血為度,排空罐內空氣快速吸附于放血處,吸力不足可重拔,吸力過大也可以重拔或者按起罐方式放入一些空氣。每次留罐5~10min,每周1次。
中藥:用帶皰Ⅱ號自擬方。用柴胡15g,川芎12g,當歸15g,白芍15g,紅花12g,川楝子15g,延胡索15g,乳香12g,銀花藤21g,雞血藤30g,夜交藤30g,蜈蚣2條,炒枳殼15g,瓜蔞15g,炙甘草9g。水煎,日1劑,分早、晚飯后0.5h溫服,每次150mL。2周為一療程。
3個療程后評價療效。治療期間均衡飲食,適當鍛煉,調適心情,內穿寬松、棉柔衣服。注意治療后當日勿沾水、洗澡。
治愈:疼痛及伴隨癥狀消失。顯效:疼痛及伴隨癥狀明顯減輕。有效:疼痛程度輕,其他癥狀有所改善。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治愈8例(32%),顯效10例(40%),有效6例(24%),無效1例(4%),總有效率96%。
中醫(yī)認為[3]帶狀皰疹皮損消退后持續(xù)疼痛,為病程日久則氣血不和,氣血凝滯,經絡阻隔,不通則痛;日久耗氣,氣虛血瘀,不榮則痛。放血療法具有開竅泄熱、疏通經絡、消腫止痛的功效??梢源龠M局部血液循環(huán)、新陳代謝,具有消炎、退熱、降壓、止痛等作用[4],放血療法是對血管和血液的特異性雙重刺激,可以改善病損處的循環(huán)障礙,加速血液循環(huán)從而改善局部組織缺血、缺氧的狀態(tài),以達到治療目的。拔罐是對機體產生溫熱性、機械性、較溫和刺激的療法,具有明顯緩解疼痛的作用,雖然只是對局部給予刺激,然而會引起局部或全身的反應,從而調節(jié)機體的功能,具有調節(jié)陰陽、疏通經絡、宣通氣血、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扶正祛邪、強身壯體的作用。
帶皰Ⅱ號自擬方是由桃紅四物湯加減而來。方中柴胡疏肝理氣解郁,川芎行氣活血,當歸補血活血,白芍養(yǎng)陰止痛,紅花、乳香活血止痛,川楝子、延胡索、炒枳殼行氣疏肝止痛,銀花藤解毒通絡止痛,雞血藤養(yǎng)血通絡止痛,夜交藤滋陰養(yǎng)血安神止痛,蜈蚣搜風剔絡,瓜蔞潤腸通便,炙甘草調和諸藥。
放血拔罐配合帶皰Ⅱ號自擬方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能提高療效。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66.
[3]李曰慶.中醫(yī)外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151-152.
[4]王燕.刺絡放血療法探討[J].光明中醫(yī),2008,23(2):168-169.
R244.32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2814(2017)09-1034-02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