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裝飾奢華的古董火器2

      2017-04-05 20:57陳傳生張翼
      輕兵器 2017年6期
      關鍵詞:火器槍托槍管

      陳傳生++張翼

      【上期回顧】 本文上篇呈示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早期簧輪槍、16~17世紀的德國簧輪槍、巴戈利亞宮廷火器、薩克森選帝侯及其侍衛(wèi)的武器、歐洲象牙雕飾武器等,本篇則展現(xiàn)16~17世紀的法國火器、18世紀的法國火器、拿破侖時代的法國火器、19世紀國際博覽會上的法國火器——

      3支來自法國王室收藏的步槍展品。為簧輪卡賓槍,產(chǎn)于1610年,整個木質(zhì)槍托幾乎全部被銀和黃銅鑲嵌覆蓋;為燧發(fā)式霰彈步槍,產(chǎn)于法國利雪市,約1620年生產(chǎn),是最早配備法式燧發(fā)裝置的武器,為法王路易十三特制;為簧輪短步槍,產(chǎn)于1610~1615年,槍托/護手表面刷桐油,槍管上方由黃銅裝飾,推測應是為少年時期的法王路易十三制作

      16~17世紀的法國火器

      1570年代,法國槍械工匠研發(fā)出一種結構更為緊湊的簧輪槍機系統(tǒng),新的法式簧輪配上外形精美的槍身和更輕的槍管,再輔以多種技巧的裝潢裝飾,使得法國火器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德國。進入17世紀以后,隨著技術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特別是燧發(fā)式槍機問世以后,法國火器制造技術已明顯處于歐洲領先地位,各類火器的外形設計和裝飾風格也對其他國家產(chǎn)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另外還有一個直接的促進因素,17世紀晚期,大批法國新教徒為了躲避國內(nèi)的宗教迫害而遷出法國,移民中的槍械工匠將法國火器制造技術和裝飾風格帶到了他們遷居的地區(qū)。

      口袋式燧發(fā)手槍,配槍盒,1800年制作

      一對燧發(fā)手槍和配件,1810年制作于法國巴黎,雕飾內(nèi)容為戰(zhàn)爭題材的神話人物

      最能代表法國火器的是法國皇家火器,皇家火器集中了法國火器的精華。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統(tǒng)治期1610~1643年)酷愛武器收藏,其槍械藏品多達數(shù)百件,都被詳細記錄在法國皇室財產(chǎn)清單上。因此當后來皇室武器藏品流散到世界各地后,都可以通過這份清單加以確認。由于路易十三迷戀槍支,所以他鼓勵槍械工匠、發(fā)明家、設計師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由此催生出許多先進的制造技術、優(yōu)雅的造型設計和精益求精的裝潢裝飾。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法國的槍械工匠們研發(fā)出了燧發(fā)式點火裝置,這種簡單耐用的燧發(fā)槍機機構,在接下來的200多年里支配了整個歐洲的軍用和民用武器。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一個展柜,展出了7件原屬于法國皇家武器博物館的藏品。

      簧輪卡賓槍,產(chǎn)于1610年,整個木質(zhì)槍托幾乎全部被銀和黃銅鑲嵌覆蓋,精心設計的圖案典雅而華貴,這是一種非常復雜和不同尋常的裝飾手法。在木質(zhì)槍托的底端,還鑲嵌了法國和納瓦拉(中世紀位于西班牙東北部和法國西南部的王國)皇家紋章與皇冠。

      燧發(fā)式霰彈步槍,產(chǎn)于法國利雪市,約1620年生產(chǎn),是最早配備法式燧發(fā)裝置的火器,為法王路易十三特制。槍支裝飾采用了多種技巧,如槍托上的鋼制貼腮板鍍銅,照門、準星鍍金,槍托/護手上鑲嵌銀、黃銅、珍珠母、動物骨雕刻,槍托尾部呈現(xiàn)出一個卷軸狀的優(yōu)雅造型,槍管上方雕飾有皇冠和國王名字的花體字母。這件作品是槍匠皮埃爾·勒·布爾喬亞(Pierre Le Bourgeois,卒于1627年)在他的哥哥馬漢(1550~1634年)的指導下制作的,據(jù)傳,馬漢便是燧發(fā)槍的發(fā)明者。一同展出的另外一對簧輪手槍,年代1610~1620年,也出自皮埃爾·勒·布爾喬亞之手。其握把尾部安裝一個金屬制紡錘狀的柄頭,握把上鑲嵌銀和珍珠母,融合了深沉拘謹?shù)难b飾與優(yōu)雅的外觀。

      盒裝燧發(fā)步槍和一對手槍以及整齊排列的一整套工具和武器配件,制作于1800年

      簧輪短步槍,產(chǎn)于1610~1615年,木制槍托/護手表面刷有桐油,看起來顏色非常亮,槍管上方以黃銅裝飾。槍托/護手表面刷桐油并不是火器裝飾的常見形式,很難見到有同類作品流傳下來,因此其很珍貴。根據(jù)生產(chǎn)年代和槍的尺寸,可以推測是為尚處在少年時期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三(9歲即位)所制。

      6響轉(zhuǎn)輪燧發(fā)槍與劍的組合式武器,由西班牙槍匠制作,約1620年制造,鋼制槍身帶有金波紋裝飾。這件來自于法國皇家武器博物館的組合式武器,是一種偏重于技術創(chuàng)新的非實用型武器,也是為路易十三特制的。

      燧發(fā)手槍,1650年生產(chǎn),高凸浮雕鐫刻于握把、槍管、燧發(fā)裝置處,雕刻內(nèi)容豐富,包括軍事題材的畫面、17世紀的著裝、武器戰(zhàn)利品以及古代人物,沒有作者的簽名或標記。這類武器被認為產(chǎn)于法國東部,或者荷蘭,或者比利時列日市。展出的這支槍原本為一對,屬于瑞典將領、弗蘭格爾伯爵卡爾·古斯塔夫(Carl Gustaf)的戰(zhàn)利品,1651年他在列日市繳獲了若干支同類型武器,均存放在瑞典的斯庫科洛絲特城堡(Skokloster Castle),這些武器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一支燧發(fā)手槍,1676年產(chǎn)于法國巴黎,為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而制,槍管后部上方有瑞典皇家紋章,作者為貝爾特朗·比勞伯(Bertrand Piraube, 1663~1725年),其長期在盧浮宮為皇室服務,是路易十四統(tǒng)治期內(nèi)法國武器制造工匠的領軍人物。他的作品被整個歐洲皇室追捧,其中就包括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1655~1697年),這支手槍是比勞伯最早有記載的作品。

      雙管燧發(fā)獵槍,附帶可更換的撞擊火帽式擊發(fā)機和槍管,制作于1815年波旁王朝復辟時期

      18世紀的法國火器

      法王路易十四執(zhí)政72年(1643年~1715年),是世界歷史上有確切記錄的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其在位期間,法國火器風格繼續(xù)引領整個歐洲的火器設計風潮。巴黎的火器制造工坊雇傭了最好的設計師、銀匠、雕塑家,將狩獵和打靶武器制作成地道的藝術品。路易十五(1715~1774年執(zhí)政)繼位后,繼續(xù)保持這種態(tài)勢,藍、金雙色和完美的洛可可風格代表了18世紀法國火器的品味。

      燧發(fā)步槍,產(chǎn)于1735年,由法國圣埃蒂安皇家武器制造廠的3位槍匠路易·雅萊(Louis Jaley,活躍期1740~1773年)、尼古拉·卡特?。∟icolas Carteron,活躍期1733~1763年)、約瑟夫·布拉瓊(Joseph Blachon,活躍期1725~1735年)共同制造。作為一家軍用武器生產(chǎn)商,圣埃蒂安皇家武器制造廠罕有地制作了這支豪華武器,此展品或許是其最佳的樣品。古代神話中有關男神女神們的描繪,被鐫刻在該槍鋼制部件上,槍托用銀鑲嵌,描繪了群狗撕咬雙頭鷹(神圣羅馬帝國的國旗、國徽均采用雙頭鷹標志——編者注)的畫面,這個畫面隱喻了法國和神圣羅馬帝國之間持續(xù)不斷的政治和軍事沖突。

      燧發(fā)步槍,1750年產(chǎn)于巴黎,由槍匠勒·福爾(Le Faure)和毛里耶(Mollier)聯(lián)手制作。這支細長簡練的長步槍,表現(xiàn)了18世紀法國武器精密的結構、先進的設計、完善的功能,以至于成為一種模版在整個歐洲被廣為模仿。槍托上精美的銀線鑲嵌樣式來源于1705年的法式書籍裝飾圖案,燧發(fā)裝置和其他部件上鐫刻的圖案,表現(xiàn)了1740年以后出現(xiàn)的洛可可風格的主題畫作風格。

      一對雙管燧發(fā)手槍,產(chǎn)于1752年,由巴黎槍匠弗朗索瓦·亞歷山大·夏史杜(Francois Alexander Chasteau,1741~1784年)制作。這種并排雙管手槍,在18世紀后半期逐漸流行于英格蘭和法國。這支豪華裝飾的法式手槍,精心裝飾的部分采用鍍銀和銀絲鑲嵌,展現(xiàn)了奇特的洛可可風格。

      拿破侖時代的法國火器

      拿破侖時代,即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后,拿破侖第一次作為執(zhí)政官的統(tǒng)治時期(1799~1804年),以及再后來作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時期(1804~1814年),法國火器的設計和裝飾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科技進步給火器制造工藝帶來了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以往崇尚的洛可可精致風格隨著波旁王朝的傾覆而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男性化的古典帝國風格、古希臘羅馬風格及古埃及渲染戰(zhàn)爭的主題風格。槍托一般使用金銀薄片雕刻鑲嵌,機匣部分通常都使用風格大膽的鑄銀浮雕,裝飾圖案包括古代戰(zhàn)爭勝利場景和繳獲的戰(zhàn)利品,以此暗示法國的軍事榮耀。

      這一時期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是尼古拉·諾埃爾·布特(Nicolas Noel Boutet,1761~1833年),他在1792年作為藝術指導,在凡爾賽的皇家兵工廠任職。當時凡爾賽兵工廠是法軍常規(guī)武器的主要生產(chǎn)商,布特也負責制作高級裝飾武器,用來授予立戰(zhàn)功的軍人,或者作為禮品贈送給外國軍政要員。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一個大型櫥窗里,展出了布特及與他同時代的天才工匠讓·勒培奇(Jean Lepage,1746~1834年)和弗朗索瓦·皮梅(Francois Pirmet,1779~1818年)等人創(chuàng)作的幾件絕世佳作。

      一支燧發(fā)步槍,系布特1800年的作品,槍管、燧發(fā)機構采用鋼制,槍托采用胡桃木材質(zhì),槍管、槍托上的金、銀鑲嵌雕刻,裝飾大膽簡潔,槍托上的嵌銀雕刻及呈現(xiàn)的神話人物形象,突出了拿破侖上臺執(zhí)政的第一共和國時期法國火器的古典帝國裝飾風格。

      口袋式燧發(fā)手槍及槍盒,是布特于1800年制作的一件超小型武器精品,流線形槍身和可折疊的扳機使這支槍可以很舒適地放置于口袋里。槍身雕刻精細,嵌銀,類似的構圖大多來源于法國18世紀中后期的書籍圖樣。

      盒裝燧發(fā)槍,包括一支豪華步槍、一對手槍,以及整齊排列的一整套工具和武器配件,制作于1800年,槍身不同部件分別采用鋼鑿、木雕、金紋、銀鑄、鐫刻等各種裝飾手段,是布特工坊出品的最奢華的產(chǎn)品之一。

      一支雙管燧發(fā)獵槍,制作于1801年,屬于布特制作的火器中最低調(diào)卻又最精巧細致的作品,水平排列的兩根槍管采用傳統(tǒng)裝飾,鍍金機匣表現(xiàn)出皇家風格,閃亮的鋼制燧發(fā)機構采用鑿刻浮雕,呈現(xiàn)出18世紀早期火器的傳統(tǒng)裝飾風格。胡桃木槍托上鑲嵌金飾圖案,這種裝飾風格同樣也存在于同時期法國皇家的家具上。

      一對燧發(fā)手槍及其配件,是1810年布特與弗朗索瓦·皮梅聯(lián)手完成的作品,槍管上方飾有金紋,槍托采用鑄銀雕刻,大面積的附著裝飾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均為戰(zhàn)爭題材的神話人物。

      一支雙管燧發(fā)獵槍,附帶可更換的撞擊火帽式擊發(fā)機和槍管,是布特在1815年制造的一件堪稱極品的奢華型武器,槍管、機匣、擊發(fā)機及槍托分別采用鋼鑿、鑲金及金、銀澆筑鐫刻,并鑲嵌動物角。這支槍制作于1815年波旁王朝復辟時期,豐富的裝飾是在追憶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時髦風格。布特本人非常喜歡這支槍,在1860年,他組織了一個技藝超群的工匠小組,與槍管工匠列奧波爾·貝爾納爾和擊發(fā)機工匠B.蒙塔尼昂(B MONTAGNON)共同設計創(chuàng)作了一個可替換的相同裝飾風格的槍管和擊發(fā)式套件。

      一對雙管燧發(fā)手槍,產(chǎn)地法國圣埃蒂安,1800年。這對制作精美的口袋型手槍由槍匠讓·勒培奇(Jean Lepage)和雕刻工匠福勒里·蒙塔尼(Fleury Montagny)共同制作,其中一支槍上刻有法文“GRAVE PAR MONTAGNY”,意思是蒙塔尼雕刻。在武器上只簽署雕刻工匠的名字而沒有槍匠的名字,是非常少見的。當時,圣埃蒂安是法國非常著名的火器生產(chǎn)城市,蒙塔尼家族在圣埃蒂安從事武器雕刻裝飾名氣很大,在凡爾賽布特的工坊里也有蒙塔尼的作品。這個精美的握柄似乎是黑檀木制,機匣兩側(cè)及底部鑲嵌金飾,其上雕刻有狩獵場景及女妖美杜莎和酒神巴克斯的頭像。

      雙管燧發(fā)獵槍,1809年產(chǎn)于巴黎,由槍匠弗朗科·皮梅(Francois Pirmet,1779~1818年)和讓·勒·克萊爾(Jean Le Clerc)共同制作。皮梅是韋斯特法倫國王杰羅姆·波拿巴(拿破侖的幼弟)的御用工匠。與這件火器一同展出的還有一把裝飾豪華的寶劍,也是這兩位槍匠的作品,是為卡米洛博格塞(Camillo Borghese)王子制作的。該王子系拿破侖的妹夫,幫助拿破侖統(tǒng)治意大利。劍的裝飾圖案為傳統(tǒng)狩獵主題,在劍護手的背面雕刻有卡米洛博格塞王子的姓名字母縮寫,劍鞘上雕刻了制作者皮梅的名字和頭銜“韋斯特法倫國王的御用工匠”。

      19世紀國際博覽會上的

      法國火器

      在1844~1862年間,一系列國際展覽在巴黎和倫敦舉行,這給法國工匠們提供了向全世界展示他們作品的絕好機會,他們展覽的槍支多為奢華型運動武器,包括狩獵長槍、霰彈獵槍及打靶手槍,裝飾風格有哥特式、文藝復興式、洛可可式、浪漫主義、自然主義等不拘一格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展現(xiàn)了裝飾藝術在武器制造領域的應用和體現(xiàn)的不同文化品味,同時也反映出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規(guī)模化工業(yè)生產(chǎn)給槍械制造帶來的巨大變化。自17世紀以來,法國主導了歐洲槍械的設計風格走向,到了第二帝國時期(1852~1870年)便進入衰退期。展出的這些展品,代表了法國槍械在蓬勃發(fā)展的最后階段和由盛轉(zhuǎn)衰的年代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

      1844年法國工業(yè)展覽會展品。一對盒裝火帽擊發(fā)式打靶手槍,作者加斯蒂內(nèi)·雷奈特(Gastinne Renette)。槍上的鍍金件展示了人物形象,在那個時期是很少見的,表現(xiàn)了中世紀哥特式與文藝復興式藝術風格的融合。另一對擊發(fā)手槍由阿爾弗萊德·格文(Alfred Gauvain,1801~1889年)和米夏爾·連納(Michel Lienard,1810~1870年)共同制作,獲得了本次展覽會銀獎,其精妙之處是槍的裝飾圖案為鑿刻的哥特式建筑。

      1851年倫敦水晶宮展覽會,即第一屆世博會展品。一對火帽擊發(fā)式手槍,由法國槍匠穆迪埃·勒培奇(MoutierLe page,1810~1887年)和裝飾師安東·維其特(Antoine Vechte,1799~1868年)共同制作,槍上只有槍匠穆迪埃·勒培奇的署名,沒有雕刻裝飾師安東·維其特的署名,其實安東·維其特名氣更大,被贊譽為19世紀的切里尼(切里尼系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最著名的金銀匠雕刻師,一款很流行的勞力士手表以他的名字命名)。安東·維其特與切里尼一樣精于金銀飾品精巧雕刻,在鐵和鋼件上的浮雕,都是文藝復興題材。展出的這一對手槍,裝飾的內(nèi)容結合了精巧的人物形象和怪誕風格,表現(xiàn)了風格主義藝術形式。

      1855年巴黎萬國博覽會展品。一對火帽擊發(fā)式打靶手槍,屬于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所有,是巴黎槍匠加斯蒂內(nèi)·雷奈特(gastinne Renette,1835~1870年)為他制作的若干件手槍中的一件,以蜿蜒的葡萄藤為裝飾特色,是專為參加本屆世博會展覽而制作的。一支擊發(fā)式手槍,出自巴黎著名槍匠阿爾弗萊德·格文(Alfred Gauvain,1801~1889年)之手。另一對供展覽用火帽擊發(fā)手槍,是他與槍械設計師米夏爾·連納(Michel Lienard,1810~1870年)共同完成的,在本屆博覽會上獲得特別榮譽獎。這件作品在當時被描述為可以媲美法國博物館展出的很多經(jīng)典舊式火器,并被譽為“把現(xiàn)代藝術應用于功能性器械上的成功范例”。一支后膛裝填發(fā)射邊緣發(fā)火式定裝彈的打靶手槍,槍身不同部位分別采用鑿刻、鑲金、象牙雕飾,作者奧古斯特·福樓拜(Auguste Flobert,1819~1894年),是最早的金屬定裝槍彈的發(fā)明者,這支手槍是帶有制作者署名的優(yōu)秀作品之一。一對火帽擊發(fā)式打靶手槍,作者加斯蒂內(nèi)·雷奈特(活躍期1835~1870年),是法國皇帝和西班牙國王的御用設計師,還成功運營了一家商行,專營高度裝飾的定制武器,他的作品在1840~1870年間的國際博覽會上多次獲獎。這兩支槍的特色在于槍身上豐富的雕刻和鐵質(zhì)鍍銀扳機護圈,槍上銘刻有作者的頭銜“皇帝拿破侖三世御用工匠”。展出的另外一支黑檀木握把、金飾的火帽擊發(fā)式擊發(fā)手槍,是他1856年在巴黎的作品。

      1862年倫敦世博會展品。一對盒裝火帽擊發(fā)式打靶手槍,作者巴黎槍匠J.C.A.布蘭(J.C.A.Brun,活躍期1849~1872年),槍管及擊發(fā)機構鍍金,表面鑲嵌銀飾,握把為黑檀木材質(zhì),表面雕刻有精美圖案。與過去的哥特式或文藝復興風格不同,圖案內(nèi)容轉(zhuǎn)到了對動植物和自然形態(tài)的刻畫,這種裝飾風格在1862的倫敦世博會上受到廣泛贊譽。一支雙管火帽擊發(fā)式霰彈槍,兩根槍管水平排列,是路易·佩林(槍械工匠)和列奧波德·貝爾納爾(槍管工匠)的杰作,先后在1855年巴黎萬國博覽會和1862年倫敦世博會上展出。毫無疑問,這是那個時期法國最值得炫耀的武器之一,其銀質(zhì)擊發(fā)機構體現(xiàn)了非凡的制作工藝,槍托雕刻成鏤空狀,整體圖案是一個中世紀獵人的形象,立體感很強,反映出文藝復興風格在那個時代仍然有著持續(xù)性的影響力。

      編輯/劉蘭芳

      猜你喜歡
      火器槍托槍管
      彎槍托與直槍托
      高空滅火器
      大口徑機槍槍管失效規(guī)律研究
      父親離去
      明代火器的運用與軍事學術的發(fā)展
      宋代的初級火器
      蓬溪县| 广平县| 马龙县| 纳雍县| 巴南区| 莱芜市| 鹰潭市| 左权县| 偏关县| 腾冲县| 登封市| 静乐县| 乌拉特后旗| 托克逊县| 大埔县| 中阳县| 凤山市| 横峰县| 昭苏县| 上高县| 商南县| 辽源市| 吉木乃县| 胶州市| 威宁| 康乐县| 前郭尔| 辉县市| 平果县| 普安县| 专栏| 南汇区| 通海县| 黄大仙区| 油尖旺区| 游戏| 台南市| 邯郸县| 鄂托克前旗| 峡江县|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