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必超++菅應凱++陳鳳梅++陳寧++沈悅明
摘要
本文簡要介紹了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guī)范》的制定背景,具體分析了標準適用范圍并詳細闡述了基本要求、外觀要求、內在質量、過濾效率、防護效果等五大方面的技術要求,對普通大眾以及相關生產企業(yè)和檢驗檢測機構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GB/T 32610;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guī)范
1 制定背景
2014年1月4日,國家首次將霧霾天氣納入2013年自然災情進行通報,而口罩就是應對霧霾最直接的工具。我國已經制定了醫(yī)用及工業(yè)防護口罩標準,但是目前我國乃至國際上都沒有抵御霧霾環(huán)境的民用日常防護口罩標準。為了加強口罩生產標準化工作,滿足社會需求,規(guī)范行業(yè)競爭,保護消費者健康安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4年7月啟動了GB/T 32610—2016標準制定項目計劃,并于2016年4月25日正式發(fā)布,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guī)范》是我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標準適用于普通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空氣污染環(huán)境下濾除顆粒物所佩戴的防護型口罩,解決了消費者選擇口罩無標可依、口罩生產企業(yè)無標可循的問題,對規(guī)范行業(yè)有序競爭、促進企業(yè)技術進步、合理引導消費起到積極的保障作用。但是由于標準發(fā)布時間不長,涉及的內容較多較復雜,為了便于普通大眾及生產企業(yè)、檢驗檢測機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標準,本文將從標準適用范圍、五大技術要求等方面對標準進行較為詳細的解讀,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2 標準內容分析
2.1 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在日常生活中空氣污染環(huán)境下濾除顆粒物所佩戴的防護型口罩。本標準不適用于缺氧環(huán)境、水下作業(yè)、逃生、消防、醫(yī)用及工業(yè)防塵等特殊行業(yè)用呼吸防護用品,也不適用于嬰幼兒、兒童呼吸防護用品。換言之標準主要適用于日常生活中起防護作用的成人口罩。
但每當霧霾天里,兒童的健康更易受到影響,這是因為兒童的皮膚黏膜,包括氣道、鼻腔的黏膜、咽喉部黏膜及氣管內膜,肺泡表面等部位更加嬌嫩,更容易受到傷害,如果進行戶外活動要戴口罩。但其適配的口罩卻沒納入到新修訂的標準中,標準明確標稱“不適用于兒童用口罩”。相關專家表示,本標準未涉及兒童用防護型口罩,主要是因為現(xiàn)階段我國少年兒童身體特征差異性較大,針對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試驗數(shù)據(jù)積累還有待完善,比如分析呼吸阻力對兒童成長影響的醫(yī)學數(shù)據(jù)等。同時專家表示下一步會考慮制定兒童口罩的標準。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進行深度調研,努力推動適合兒童佩戴的日常防護型口罩的標準化的制定工作,對此我們表示十分期待。
2.2 技術要求
2.2.1 基本要求
(1)口罩應能安全牢固地護住口、鼻。
(2)口罩原材料不應使用再生料,含高毒性、致癌性或潛在致癌性物質以及已知的可導致皮膚刺激或其他不良反應的材料,其他限制使用物質的殘留量應符合相關要求,無異味。
(3)口罩不應存在可觸及的銳利角和銳利邊緣,不應對佩戴者構成傷害。
(4)口罩應便于佩戴和摘除,在佩戴過程中無明顯的壓迫感或壓痛現(xiàn)象,對頭部活動影響較小。
從以上4條可以看出,標準對口罩的基本要求比較寬泛,并沒有給出很多的限制,針對口罩的面料和濾材也沒有做單一化的規(guī)定,這可能是標準制定者考慮到如果對材料局限太多,不利于口罩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就是說,這個標準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不針對某個產品或某類型進行淘汰,而是給企業(yè)提供一個技術規(guī)范,便于消費者更加精準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口罩。而且從標準的測試方法和結果判定的內容可以看出,基本要求的內容并不會影響產品質量判定的結果,但是這不代表該部分的內容不需要遵照執(zhí)行,生產企業(yè)對此部分內容還是應該加以重視。
2.2.2 外觀要求
口罩表面不應有破損、油污斑漬、變形及其他明顯的缺陷。該部分的內容較為簡單,一般的口罩均能滿足要求。
2.2.3 內在要求
標準對口罩內在質量的要求如表1所示,從表1的內在質量指標可以看出:
(1)標準對耐摩擦色牢度(干/濕)、甲醛含量以及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要求達到了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A類的技術要求,而GB 18401—2010規(guī)定A類是嬰幼兒紡織產品才需要達到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標準對口罩技術指標的嚴格要求。
(2)標準對吸氣阻力和口罩帶及口罩帶與口罩體的連接處斷裂強力的技術要求較GB 19083—2010《醫(y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GB 19083—2010《醫(y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規(guī)定口罩的吸氣阻力不得超過343. 2 Pa,每根口罩帶與口罩體連接點的斷裂強力應不小于10 N。)更為嚴格,同時標準還增加了對呼氣阻力的技術要求。
(3)考慮到佩戴者行走時的安全性,標準規(guī)定口罩下方視野應不低于60度,滿足該技術要求的口罩可以避免因口罩拱形設計過高影響佩戴者的視線。
(4)標準對環(huán)氧乙烷殘留量和微生物指標的要求與GB 19083—2010《醫(y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是一致的,普通的日常口罩需要與醫(yī)用口罩達到同樣的技術指標,這同樣說明了標準對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指標的嚴格要求。
2.2.4 過濾效率
眾所周知,顆粒物是指環(huán)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μm的顆粒物,也稱細顆粒物,即我們常說的PM2.5。而過濾效率是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口罩罩體濾除顆粒物的能力,用百分數(shù)表示。標準將過濾效率分為:I級、II級、III級。各級對應指標值如表2所示。
表2 過濾效率級別及要求
2.2.5 防護效果
防護效果是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口罩阻隔顆粒物的能力,用百分數(shù)表示。口罩的防護效果由高到低分為A級、B級、C級、D級。各級口罩在相對應的空氣污染環(huán)境下應能降低吸入的顆粒物(PM2.5)濃度至≤75μg/m3(空氣質量指數(shù)類別良及以上)。不同防護效果級別口罩適用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和防護效果要求見表3。
由表3可知標準規(guī)定,防護效果級別是根據(jù)國家空氣質量標準中空氣質量類別設置的,共4個級別。
A級防護口罩是在室外PM2.5濃度達500μg/m3,也就是嚴重污染時使用;
B級防護口罩適用于嚴重污染(PM2.5濃度≤350μg/m3)及以下污染;
C級適用于重度(PM2.5濃度≤250μg/m3)及以下污染;
D級適用于中度(PM2.5濃度≤150μg/m3)及以下污染。
也就是說,普通大眾可根據(jù)空氣質量情況選擇合適的口罩并正確佩戴,從而使吸入體內的空氣質量達到良及以上水平。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在霧霾天不必刻意強調口罩的等級,口罩的防護性能越高,對使用的舒適性能影響就越大,即防護效果越好,對人體呼吸的影響也越大,佩戴口罩的舒適性將降低。
標準還規(guī)定當口罩防護效果級別為A級,過濾效率應達到II級及以上;當口罩防護效果級別為B級、C級、D級,過濾效率應達到III級及以上。
3 結論
(1)標準適用于日常生活中起防護作用的成人口罩,不適用于嬰幼兒及兒童口罩。
(2)標準從基本要求、外觀要求、內在要求這三個方面對口罩的質量做出了規(guī)定,相比較而言標準的技術要求是較嚴格的,生產企業(yè)應該按照標準要求對口罩的質量嚴格把關。
(3)標準對口罩的過濾效率和防護效果也做出了明確的要求,普通大眾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空氣質量選擇佩戴不同防護等級的口罩出行,但是當空氣細顆粒物濃度大于500μg/m3時,建議大家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參考文獻:
[1] 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guī)范[S].
[2] GB 18401—2010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S].
[3] GB 19083—2010醫(y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S].
(作者單位:上海市質量監(jiān)督檢驗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