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泰山記
如水月色緩流過一片片樹林,風(fēng)來時整片樹林好似在水面漂浮,極具溫和寧靜之美,青石的路面隱約透著莊重的神色,像是一位智者在深沉地思索,時不時顯現(xiàn)的碑刻在月光下透著滄桑,一股濃郁的古意襲來,給我以歷史的質(zhì)感。在這月明風(fēng)微冷的夜里,我將體味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邁意境。
夜里的視野受限,我只能看到那些嶙峋巨石和參天大樹的輪廓,臺階兩邊的峰巒皆是淡墨的顏色。夜登泰山的人好似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看那瑰麗榮華的日出和翻涌奔騰的云海,而我也不自覺地跟隨大眾的腳步踏著勉強自己的節(jié)拍,一步步向著日觀峰登去,踏著這些巨大的青石臺階,除了震撼便是由衷的贊嘆。
到達(dá)日觀峰處雖才凌晨四點多,不過小手電的燈光已如群星般閃爍,等待欣賞日出的人如潮水般涌動??粗e雪,迎著寒風(fēng),靜坐在日觀峰,等了兩個多小時卻只見天際一抹微紅,那些傳說中的云海不見,那輪瑰麗的紅日不見,游客失意著漸漸離去,然而就在下山的路上,我終于流下潛藏在內(nèi)心深處一直將見未見的熱淚,誘發(fā)這一情感的是那挑山工擔(dān)負(fù)重物攀爬的姿態(tài),就在這一剎那,我內(nèi)心有一種強烈的情感在盼望、在迎接、在吶喊、在崇拜、在祈禱、在流淚,什么秦皇漢武的封禪,什么名家手法的石刻,什么文人騷客頌聯(lián),在那一刻真的毫無色彩。我終于找到這一座名山讓我震撼的理由,那就是這些背弓臉蒼,身上正散著熱氣的挑山夫。
那些修筑陡石梯的背影在我眼前活躍起來,我好像聽見鐵錘擊打巨石的鏗鏘之音。在這個山上震蕩我生命浮礁,喚醒我豪邁馳騁心境的不是巨石不是大樹,更不是那些大人物的留名,而是那些衣著簡樸,臉上已被歲月侵蝕出溝壑的挑山夫,我想我終于不虛此行,因為我看到了那些壓不垮的脊梁。
(何偉良/文,摘自《華東旅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