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娟
如今,隨著人們對古典文化研究的日益深入,古詩詞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所占的教學比例也逐漸增大。但是我們?nèi)圆荒芎鲆暪旁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語文教師需要立足于實際,將古詩詞教學趣味化、生活化,在發(fā)現(xiàn)問題之后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分別從當前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古詩詞教學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興趣學習效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還是相對簡單的。雖然簡單,但是小學生受年齡、生理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對字詞間和詩詞的主旨理解的都還不到位。所以,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成為了難點。那么如何突破這一難點,引導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魅力,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呢?本文將對此進行具體的論述。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
1.背誦為主,理解為輔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之一為:教師指導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以背誦為主,理解為輔。雖然這樣做在短時間內(nèi)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記憶力,但是也會抹殺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
2.內(nèi)容為主,意境為輔
詩詞是非常優(yōu)美的語言,體現(xiàn)的是一種意境美,是多姿多彩的畫面。因此,在理解上應該側重意境理解為主,然而很多教師卻是很直白的分析課本,忽視了對古詩詞中意境美的講解和品味。這種以講解內(nèi)容為主,分析意境為輔的教學方式是現(xiàn)階段古詩詞教學的又一現(xiàn)狀。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存在問題的原因
1.應試教育的影響
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制約著教學模式,而教學模式又直接影響著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筆者認為造成古詩詞教學問題頻發(fā)的原因之一在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應試教育影響下,學生的成績成為評定學生學習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上倡導學生使用的學習方法是死記硬背而不是鑒賞學習,這就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2.教師自身的不足
雖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是對小學生而言,教師是引領他們前行的指明燈。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這群涉世未深的學生很容易步入歧途。所以,當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仍存很多問題的原因之二就在于教師自身的不足。
在教學中,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側重現(xiàn)代文的教學,輕視古詩詞的教學,這就使教師對古詩詞美的鑒賞深度不夠,也就無法充分把握古詩詞中的意象美,從而古詩詞課堂不能深入進行,只在淺層面上浮著。
三、改進小學古詩詞教學不足的對策
1.學生為主,立足實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想真正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欲望,將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就需要以學生為主,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古詩詞的計劃,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首先,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這里的閱讀訓練主要是為學生積累字詞量服務的。對于古詩詞學習來講,如果學生不能掌握充足的字詞量,那么他們將來在翻譯古詩詞時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學生掌握古漢語詞匯太少,是沒有辦法完成古詩詞文的閱讀的。所以,教師引導學生制定的第一步計劃就是增強閱讀量,積累足夠的古漢語詞匯。
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對譯習慣。對小學生來說,雖然記住了一些單個古詩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但是并不能將其運用到實際翻譯當中。所以,教師在一開始教學古詩詞時,就應該做好古詩詞直譯的示范,并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示范養(yǎng)成良好的對譯習慣。當然,最主要的做法是要將古詩詞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要在教學時讓學生走入詩詞的世界,并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拉近學生與古詩詞的距離。
2.夯實知識,意境教學
第一,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營造意境。古詩詞的語言美,節(jié)奏和諧,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只能獲得古詩詞的音律美,并不能直觀的感受到其意境美。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詩詞所描繪的畫面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幫助學生理解和感受。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句為例,這兩句刻畫了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條孤單的小船,船上有位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垂釣。若將這個意境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給學生,就能直接讓學生感受這首詩意境美的同時,感受到詩人在政治改革失敗后雖處境孤獨,但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第二,教師主要引導學生逐字分析,品味語言。這其實是與基礎知識講解相互貫通的教學方法。在古詩詞中,有的字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钡摹熬G”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钡摹扒谩弊帧愃七@種還有很多,那么為什么一個字就能展現(xiàn)整句詩的意境呢?這就需要教師慢慢探討,并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第三,教師要引領學生由淺層理解向深層過渡,要求學生深入挖掘,揣摩意境。意象是融情于景的一種表現(xiàn)。作者雖然在描繪意境,但是最終抒發(fā)的還是自己真正的感情。所以,如果學生要與詩人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就要領略意象之美。
3.誦讀經(jīng)典,加深理解
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在講解古詩詞時都會講整體的古詩詞分開來講。例如,講解每個字、每個詞。雖然這種做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字詞意思,但是長久下去會影響學生對詩詞的整體感悟。所以,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種問題,教師必須還給學生一個整體的詩詞。而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實現(xiàn)還給學生一個整體的詩詞,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誦讀經(jīng)典的方式。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課前抽出5到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用誦讀:有感情的吟誦詩句;舉辦誦讀比賽,以相同的主題要求學生任選一首與該主題相關的古詩詞進行誦讀,比賽誰讀得更具有詩情畫意;當然,教師還可以親自為學生誦讀詩文,使學生在教師的示范誦讀中感受到詩詞的意境美和韻律美。
4.大膽想象,賦予新意
“在詩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動力量,創(chuàng)造過程只有通過想象才能完成?!睆膭e林斯基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創(chuàng)作詩詞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的,而欣賞詩詞作為詩詞的二度創(chuàng)作,也需要想象力的支持。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的小學生存在想象力缺失的問題。為此,教師在詩詞教學時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再現(xiàn)詩歌中營造的意境。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如下啟發(fā)學生想象力:
教師:當你送別故人時,內(nèi)心會有什么樣的感情?
學生A:會有些難過,因為再見就不知何日了。
教師:嗯,的確是這樣,尤其是在古代,交通不利。
學生B:我覺得會很傷心,因為每次上學,家里人都是這樣送我的。
教師:不錯,你聯(lián)想到了親情。
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教學片斷,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聯(lián)想與想象,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到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從而與詩人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總而言之,小學古詩詞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新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增強對古詩詞的理解,從原本的被動學習中擺脫出來,由抵觸詩詞學習變成愛上古詩詞,這將是教師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建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
\[2\]李慧.試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jīng)貿(mào),2010,(12).
\[3\]戴銀燕.從意境到意象——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課堂審美引導\[J\].語文教學通訊,2014,(06).
\[4\]林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jīng)貿(mào)實踐,2015,(13).
\[5\]劉拉妮.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探究與思考\[J\].教育文化論壇,2015,(02).
\[6\]陶文翠.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對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作用\[J\].教育文化論壇,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