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蓉
看一個姑娘寫的專欄文章,里面有一句話:“媽媽,你給我說過你的童年,我卻沒有說過我的童年,因為那是你熟悉的,可你真的熟悉嗎?”瞬間被這句話擊中,有太多事,我媽媽估計是一直不知道的。
1
手臂摔斷的那次,去看醫(yī)生的時候一直被罵,因為我瞞了一天才講。其實,不是一天,是三天。那天看《爸爸去哪兒》,吳鎮(zhèn)宇在里面說,小孩子受傷了要知道回家。嘩啦一下,眼淚就流了出來。
2
鄰家小姑娘掉進(jìn)水里,真的不是我推的,雖然我比她大一點,有時毛手毛腳的,雖然當(dāng)時就只有我們兩個在水邊,可真的是她自己滑下去的。我拉她起來,悄悄帶她回家換上我的衣服,不是因為我推了她,而是怕被她媽媽知道以后再不許她和我一起玩兒了。
可能她也怕被大人罵,所以撒謊說是被我推的。推人入水這種大是大非,你竟然相信她,不相信我!感覺那時我用了一輩子的詞語解釋和證明自己的清白,結(jié)果成了狡辯,現(xiàn)在反倒不會用詞來說那種感受了。
3
有一次你把我的舊衣服給了一個妹妹,我哭得一塌糊涂,和你大吵一架。你說我小氣,舊衣服還舍不得送人。你不知道其中那件白色衣服我多喜歡,根本不是能穿不能穿的問題。后來那件最愛的紅色連帽衫,怕你給處理了,我都是自己帶走。前年正好帶回了家,你說這都十來年的衣服了,不扔了還裝著背來背去,神經(jīng)病吧。
我當(dāng)時真想跳起來讓你還我小時候的那件白色衣服……
4
鄰家十來歲沒了的那個姐姐,她送我的那面小圓鏡子,鋁皮包的,背面是小鹿圖案。那是第一次有人送我小鏡子,我對自己都沒有對它那么好過。那個姐姐去世,你們天還沒黑就不讓我出門,后來鏡子就沒了。
真的是我自己弄丟了而不是你們?yōu)榱耸裁醇芍M給拿走的嗎?
不管是與不是,都讓那時年輕的你與那時幼小的我和解吧。
【素材運用】孩子不僅需要母親物質(zhì)上的給予,更需要母親心靈上的扶持。一個合格的母親,在日常生活中,應(yīng)該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營造融洽的母子關(guān)系。在某種程度上,母親給予孩子精神上的信任與尊重,比給予物質(zhì)滿足更重要。
【適用話題】母子關(guān)系;傾聽孩子的心聲;童年
(特約教師 倪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