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北疆生態(tài)功能區(qū)降水氣溫時空變化及其與NDVI相關性分析

      2017-04-10 00:32:19王計平郭仲軍張啟斌于一雷
      林業(yè)資源管理 2017年1期
      關鍵詞:準噶爾盆地生態(tài)區(qū)北疆

      王計平,郭仲軍,程 復,張啟斌,馬 歡,于一雷

      (1.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國家林業(yè)局鹽堿地研究中心,北京100091;2.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態(tài)研究所,烏魯木齊830000;3.水利部水土保持監(jiān)測中心,北京100055;4.北京林業(yè)大學林學院,北京100083;5.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濕地研究所濕地生態(tài)功能與恢復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91)

      北疆生態(tài)功能區(qū)降水氣溫時空變化及其與NDVI相關性分析

      王計平1,郭仲軍2,程 復3,張啟斌4,馬 歡4,于一雷5

      (1.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國家林業(yè)局鹽堿地研究中心,北京100091;2.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態(tài)研究所,烏魯木齊830000;3.水利部水土保持監(jiān)測中心,北京100055;4.北京林業(yè)大學林學院,北京100083;5.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濕地研究所濕地生態(tài)功能與恢復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91)

      降水和氣溫是兩個最重要的氣候因子,也是影響植被分布和變化的主要因子之一。以多年平均降水、氣溫、NDVI、積雪深度等數據為基礎,基于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分析了北疆不同氣候要素變化及其與NDVI的變化相關關系。結果表明:北疆大部分地區(qū)趨向于濕潤化,特別是準噶爾盆地中心區(qū),降雨變化趨勢線的斜率介于1.15~1.42之間;局部高海拔山區(qū)年平均降水量呈明顯減低趨勢,降雨變化趨勢線斜率最低到-0.209;北疆整體有暖化趨勢,且氣溫增加幅度從高山到低地表現出明顯梯度,其變化趨勢線斜率從高山處的2.04降低為盆地處的-0.044。北疆NDVI與年平均降水、溫度變化密切相關,表現出明顯的功能區(qū)劃差異,應重視加強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水平上的植被建設與調控。

      NDVI時間序列數據集;生態(tài)功能區(qū);空間變化;氣候要素;相關分析

      地表溫度和降水是影響植被分布、生長和演替的重要氣候因素,而植被變化也是全球及區(qū)域氣候變化的重要影響因子之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地表溫度和降水對地表植被恢復與穩(wěn)定性具有決定性作用[1]。新疆北疆是我國西北地區(qū)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tài)功能單元,受天山山脈、阿勒泰山和準噶爾盆地山盆相間地理分布格局決定,北疆氣候、植被條件較為獨特,以氣候梯變、干旱少雨、植被稀疏、自然景觀多樣為主要特征,生態(tài)較為脆弱,一直是西北地區(qū)生態(tài)保護和植被恢復的重點地區(qū)[2],由于空間尺度大,荒漠、綠洲、草原、山地森林等多生態(tài)系統(tǒng)共生共融,也成為宏觀生態(tài)學研究的熱點區(qū)域[3-4]。特別是隨著以“氣候變暖”為標志的全球氣候變化過程的發(fā)生和人類經濟活動的增強,氣候要素和植被活動的變化更是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5]。北疆地區(qū)近年來氣候暖濕化的變化趨勢使當地植被條件發(fā)生了顯著改變,研究時間序列NDVI數據變化與主要氣候因子變化的相關性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定量遙感研究的逐步深入,基于植被光譜數據快速、大范圍、動態(tài)獲取植被信息已成為植被遙感研究、生態(tài)監(jiān)測的一種重要手段和方法。植被指數就是運用遙感技術定性或定量估算植被狀況、實現大面積動態(tài)監(jiān)測的一種常用遙感指標,其中運用最廣泛、最容易獲取的就是歸一化植被指數(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它是植被生長狀態(tài)及植被覆蓋度的最佳指示因子。目前最常用的植被數據集有AVHRR-NDVI、SPOT-VGE NDVI等[6],已經在我國植被恢復、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物候分析方面開展了較多的應用性研究,關注重點主要為氣候變化影響下植被時空變異機制,如張永、陳發(fā)虎等在西北地區(qū)較大尺度的研究表明,該地區(qū)增溫趨勢比全國要高[7];劉憲鋒、任志遠等人的研究發(fā)現植被NDVI變化與氣溫、降水變化關系密切[8];王海軍等人的研究則表明了植被變化與氣候變化間的空間差異性和生長季響應滯后現象[9];韋振鋒等人的研究肯定了人類活動和植被建設對NDVI上升的積極作用[10]。在新疆地區(qū),多數研究表明受氣候“暖濕化”影響,植被總體呈現增加趨勢,但存在明顯空間分異[11-12]。然而利用空間相關分析手段,定量研究北疆地區(qū)氣候暖濕化對區(qū)域植被條件改善程度的研究并不多,相關研究還有待于深化。全國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是依據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敏感性、生態(tài)服務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異性而進行的地理空間分區(qū),自提出以來,基于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單元開展植被與氣候相互關系的案例還不多,特別是在西北較大空間尺度地區(qū)鮮有相關的研究。本文以北疆為對象,基于北疆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圖1)探討主要氣候要素時空變化及其與NDVI相互關系。旨在為區(qū)域植被建設宏觀指導和分級管理提供一定支撐。

      1 研究區(qū)概況

      研究區(qū)位于天山山脈以北,43°22'~49°33'N,東經78°11~96°18'E,南北寬772km,東西長1 295km,總面積約為44.87萬km2。由天山山脈、阿爾泰山山脈及其中間夾帶的準格爾盆地組成,構成了高山與盆地相間的地形單元(圖2)。受新生代構造運動作用,天山中、西部上升過程強烈,山勢高峻。準噶爾盆地是中國第二大盆地,地勢東高西低,其中部是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準噶爾盆地邊緣地帶為山麓綠洲,是農牧業(yè)生產的主要區(qū)域。

      2 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數據包括NDVI數據集、降水數據集、氣溫數據集、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圖和行政區(qū)劃圖。其中,1981—2006年 GIMMS NDVI(Global Inventory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Studies)數據來自于寒區(qū)旱區(qū)科學數據中心,空間分辨率為8km×8km,時間分辨率為15d,采用衛(wèi)星數據的格式記錄了全球植被的變化情況本文用到的數據共538景;1978—2005年來逐日的全國范圍的積雪厚度數據集(25km×25km)同樣來源于寒區(qū)旱區(qū)科學數據中心,空間分辨率為25km,用于反演該雪深數據集的原始數據來自美國國家雪冰數據中心(NSIDC)處理的SMMR(1978—1987年)、SSM/I(1987—2008年)和 AMSR-E (2002—2012年)逐日被動微波亮溫數據;1961—2000年降水數據(1km×1km)、1961—1998年氣溫數據集(1km×1km)來源于人地系統(tǒng)主題數據庫;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圖來源于中國生態(tài)系統(tǒng)與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專題數據庫。各類數據集圖像均經過幾何精校正、除壞線、除云等處理過程。

      圖1 北疆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Fig.1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of north Xinjiang

      圖2 北疆地理位置圖Fig.2 Geographical location map of the study area

      2.2 數據處理與分析

      2.2.1 最大值合成法

      NDVI值最大值合成法(Maximum Value Composites,MVC)是根據研究需要,將NDVI按月、季或年中各旬數據取最大值,進一步消除云、大氣、太陽高度角等的部分干擾。根據研究需要,本文取一年中所有半月或旬數據的NDVI最大值MNDVI作為植被覆蓋數據。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MNDVI為第i年的最大化NDVI值,是一年內像元內植被覆蓋最好的時期NDVI值;INDVI為第i年第j旬或半月的NDVI值。

      2.2.2 氣象要素變化趨勢分析

      采用趨勢線分析法模擬研究時段內各氣象要素包括氣溫與降水的空間變化趨勢,計算公式如下式:

      式中:n為監(jiān)測累計年數;Pj為第j年氣象要素值;Rslope是趨勢線的斜率,若 Rslope>0,說明該氣象要素在n年間的變化趨勢是增加的,反之則是減少。具體計算時采用一元線性回歸法計算趨勢線斜率,變化趨勢顯著性檢驗采用T檢驗法。

      2.2.3 植被NDVI變化與氣溫 降水間的相關性分析

      植被NDVI變化與氣候因子之間的關系采用相關分析法。利用ArcGIS 9.3軟件提取每一柵格像元年均NDVI值,不同數據集經柵格重采樣處理,使其空間分辨率統(tǒng)一到8km。并逐像元計算年均NDVI值和年均溫、年降水量之間的相關系數。本文利用Pearson相關系數表示植被與氣象因子之間的相關性,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Rxy為年均NDVI值和年均溫、年降水量間的相關系數;Xi為第i年的年均NDVI值;Yi為i年的年均溫度、降水量值;X-為多年平均NDVI值;Y-為多年平均溫度、降水量、積雪深度等。兩變量間的顯著性檢驗采用T檢驗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主要氣候要素時空變化分析

      3.1.1 降水

      1961—2000年間,除局部高山區(qū)域外(2%),北疆大部分區(qū)域內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趨勢,其中一半以上區(qū)域降水量增加達到顯著性水平(n=40,p<0.05),集中分布于準噶爾盆地和伊犁河谷一帶(圖3),特別是準噶爾盆地內荒漠、綠洲及其交錯區(qū),年平均降水量增加明顯,達到極顯著水平(n=40,p<0.01)(圖4)。統(tǒng)計表明,Rslope變動范圍處于0.334~0.603間的降水增加區(qū)面積比重為16%,0.604~0.874間的區(qū)域占27%,0.875~1.14間的區(qū)域達到了北疆總面積的 29%,介于 1.15~1.42的面積占到24%。這說明北疆大部分地區(qū)氣候趨向于濕潤化,而在局部高海拔區(qū)年平均降水表現減少。降水量大面積增加可能對北疆植被恢復及其格局演變產生決定性影響。

      圖3 北疆降水時空變化趨勢Fig.3 Observed trend of precipitation in North Xinjiang

      圖4 北疆降水年際變化顯著性區(qū)域分布Fig.4 Inter-annual significanc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in North Xinjiang

      3.1.2 氣溫

      1961—1998年北疆境內大部分區(qū)域年平均氣溫呈增加趨勢(圖5),伊犁河谷昭蘇盆地南部區(qū)域年平均氣溫呈急速上升趨勢,面積比例為1.62%,烏孫山、科古琴山、婆羅科努山等高海拔山區(qū)、中天山山脈及博格達峰一帶年平均氣溫增溫明顯,呈快速上升趨勢,面積比例為6.29%;天山北坡、昭蘇盆地、阿爾泰山南坡、準噶爾盆地西部山地及北疆東部荒漠戈壁年平均氣溫現緩慢上升趨勢,面積比例為40.83%;古爾班通古特荒漠、伊利河谷低地平原等區(qū)域年平均氣溫輕微增加,面積比例為51.23%,而年平均氣溫呈輕微降低的區(qū)域面積僅為0.03%。這說明北疆整體氣候不斷趨于暖化,且氣溫增加幅度從高山到低地表現出明顯的梯度格局。天山北坡山區(qū)氣溫變化格局及快速上升態(tài)勢可能會加劇北疆冰川消退速度,從北疆積雪深度年際變化趨勢空間分布圖粗略看出,天山北坡中段、西段及阿爾泰山南坡積雪深度年際變化呈明顯降低趨勢(圖6),這與氣溫增溫格局在空間上具有耦合性。由于本文采用的積雪深度數據空間粒度較大,在描述積雪變化上具有一定局限性,積雪深度分配格局及其氣溫相互關系尚待進一步細化解析。

      3.2 主要氣候要素與NDVI空間相關性分析

      3.2.1 降水-MNDVI

      利用1981—2000年年平均降水柵格數據與同期MNDVI數據集進行相關分析(圖7),Pearson相關系數空間分布表明,北疆大部分區(qū)域MNDVI與年平均降水呈現明顯正相關關系,集中分布于伊犁河谷、婆羅科努山南坡、古爾班通古特東部、阜康—木壘綠洲農業(yè)區(qū)、烏蘇—石河子—昌吉一帶。MNDVI與降水相關性檢驗表明,北疆中部準噶爾盆地大部分區(qū)域降水與MNDVI呈現顯著正相關(圖8),其中局部地帶二者正相關程度達到了極顯著水平(n=20,P<0.01)。相反,天山北坡中段高山森林與草甸、哈爾克他烏—那拉提、阿爾泰山山地森林等植被覆蓋區(qū)MNDVI與降水表現為明顯負相關,其中天山北坡中段、伊利河谷上游區(qū)域二者負相關程度達到極顯著水平。這表明該降水增加沒有對該區(qū)域植被恢復產生明顯促進,可能與氣溫快速上升、強烈人為干擾有關,其形成機制和原因分析有待進一步深化。

      圖5 北疆氣溫年際變化趨勢Fig.5 Observed trend of temperature in North Xinjiang

      圖6 北疆積雪深度年際變化趨勢空間分布Fig.6 Observed trend of inter-annual snow depth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North Xinjiang

      圖7 MNDVI與年平均降水柵格空間相關性Fig.7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NDVIand annual average rainfall

      圖8 MNDVI與年平均降水相關性顯著性空間分布Fig.8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ignificance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NDVIand annual average rainfall

      基于北疆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對年降水與同期MNDVI空間相關性進行統(tǒng)計(表4),分析表明:在生態(tài)區(qū)I內,年降水 -MNDVI呈正相關性面積比例達到78.33%,且該生態(tài)區(qū)內3個生態(tài)亞區(qū)I-1,I-2和I-3二者正相關面積均大于呈負相關性的面積,其中準噶爾盆地西部山地森林草原亞區(qū)(I-3)內呈現為正相關關系的區(qū)域面積比例最大,為91.23%,其次為額爾齊斯—烏倫古河荒漠草原生態(tài)亞區(qū)(I-2),為90.35%。這種格局和態(tài)勢表明,年降水變化對準噶爾盆地西北部森林草原植被具有明顯主導作用,隨著降水量不斷增加,植被趨于改善面積和程度均會得到提高。在生態(tài)區(qū)II內,年降水-MNDVI呈正相關的面積達到了該區(qū)域總面積的95.73%,為北疆3個生態(tài)區(qū)中最大,在該生態(tài)區(qū)內,4個生態(tài)亞區(qū)內年降水和MNDVI正相關區(qū)域均占有極大比重,這意味著降水變化非常有利于準噶爾盆地荒漠生態(tài)區(qū)植被改善。在天山山地森林與草原生態(tài)區(qū)(III)內,降水 -植被 MNDVI正相關面積比例占69.54%,有近1/3面積二者表現為負相關。相比而言,阿爾泰山南坡西伯利亞落葉松生態(tài)亞區(qū)植被-降水呈負相關區(qū)域面積比例最大,達到了42.63%,因此可以看出,在北疆山地或高山地區(qū)降水與植被間的耦合促進關系并不明顯,但這一現象還需做更深入調查來解析。從不同生態(tài)功能區(qū)降水-植被MNDVI相關性檢驗結果空間分布統(tǒng)計來看,準噶爾盆地荒漠生態(tài)區(qū)(II)內呈現顯著正相關性的面積最大,比例達66%以上,天山山地森林與草原生態(tài)區(qū)(III)最小,為27%。然而該區(qū)域出現顯著負相關的區(qū)域面積比例也達到6%以上,為3個生態(tài)區(qū)內最高,這說明,年降水量變化對不同生態(tài)功能區(qū)MNDVI變化影響的顯著程度在空間上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且其變異水平山地高于平原。

      表4 不同生態(tài)功能區(qū)降水與植被MNDVI相關性分析Tab 4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rainfall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functional area and MNDVIof vegetation

      3.2.2 氣溫-MNDVI

      以柵格為基本單元,利用北疆1981—1998年年平均氣溫數據與同期MNDVI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圖9),結果表明,天山北坡西段、伊犁河谷地區(qū)、阿爾泰山南坡是年平均氣溫與MNDVI呈正相關集中分布區(qū)域,且局部地段二者相關性達到了極顯著性水平(n=18,P<0.01)(圖10)。與之相反,在天山和阿爾泰山中間的低地盆地內大部分單元二者呈明顯負相關。這說明氣溫與植被相關性在空間上也存在明顯差異,其分布格局與地形和海拔有一定關聯。氣溫升高可能對高山植被改善形成促進,而對荒漠低地平原區(qū)植被恢復造成抑制。

      圖9 北疆植被MNDVI與氣溫相關性Fig.9 Correlation between MNDVIand temperature in North Xinjiang

      圖10 北疆植被MNDVI與氣溫相關顯著性Fig.10 Significance between MNDVIand temperature in North Xinjiang

      對不同生態(tài)功能區(qū)年平均氣溫與MNDVI相關性進行空間統(tǒng)計分析表明(表5),在阿爾泰山—準噶爾西部山地森林與草原生態(tài)區(qū)(I)中,年平均氣溫與MNDVI呈現負相關性單元的面積比例分別為62.57%,其中額爾齊斯-烏倫古河荒漠草原生態(tài)亞區(qū)(I-2)和準噶爾盆地西部山地草原生態(tài)亞區(qū)(I-3)貢獻最大,而在阿爾泰山南坡西伯利亞落葉松生態(tài)亞區(qū)(I-1)正相關單元面積大于負相關單元面積,這說明氣溫上升對山地森林植被具有促進作用,而對荒漠和低地草原植被表現為抑制性。在準噶爾盆地荒漠生態(tài)區(qū)(II)內,近75%的區(qū)域內氣溫-植被MNDVI呈現負相關,貢獻主要來源于準噶爾盆地中部固定半固定沙漠生態(tài)亞區(qū)(II-3)、準噶爾東部灌木荒漠生態(tài)亞區(qū)(II-2)和準噶爾盆地西部荒漠-綠洲農業(yè)生態(tài)亞區(qū),這說明氣溫升高對荒漠植被恢復具有抑制性。在天山山地森林與草原生態(tài)區(qū)(III)天山北坡云杉林-草原生態(tài)亞區(qū)(III-1)內,年平均氣溫與MNDVI呈正、負相關性單元面積分別為69.37%,36.63%,這可能與天山西段伊犁河谷山地平原地貌條件下特殊氣候有一定關系??傮w來看,北疆年平均氣溫與MNDVI呈負相關性單元面積較大,說明氣溫暖化對北疆大部分區(qū)域植被恢復具有抑制性影響。

      表5 不同生態(tài)功能區(qū)植被MNDVI-氣溫相關性及面積分配Tab 5 .Correlation between MNDVIand temperature and the area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s

      對不同生態(tài)功能區(qū)植被年平均MNDVI與年平均氣溫柵格相關性檢驗及其空間特征進行分析(表6),結果表明,在一級生態(tài)功能區(qū)內植被MNDVI-年平均氣溫呈現顯著正相關的區(qū)域面積比例以天山山地森林與草原生態(tài)區(qū)(I)為最大,達20.94%,阿爾泰山—準噶爾西部山地森林與草原生態(tài)亞區(qū)(I)次之,準噶爾盆地荒漠生態(tài)區(qū)(II)最小,而顯著負相關區(qū)面積最大是準噶爾盆地荒漠生態(tài)區(qū)(II),其次為天山山地森林與草原生態(tài)區(qū)(I),這說明年平均氣溫緩慢升高是山地森林植被生長活動增強的重要氣候因子,反之,氣溫降低更有利于綠洲盆地草原植被改善。在不同生態(tài)亞區(qū)內,年平均氣溫與植被年平均MNDVI正、負相關區(qū)的面積比例差距最大的是準噶爾盆地中部固定半固定沙漠生態(tài)亞區(qū)(II-3),相反,二者面積相差最小的是阿爾泰山-準噶爾西部山地森林與草原生態(tài)亞區(qū)(I-1),這表明氣溫升高是荒漠植被生長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對高山植被的影響則相反。

      表6 不同生態(tài)功能區(qū)植被MNDVI與氣溫相關性顯著性檢驗與面積分配Tab.6 Significance between MNDVIand temperature and the area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s

      3.3 結論

      本章以長時間序列降水柵格數據(1961—2000年)、氣溫柵格數據(1961—1998年)、積雪深度數據(1979—2010年)和植被NDVI數據(1981—2006年GIMMS NDVI數據)為基礎數據源,運用GIS空間統(tǒng)計、趨勢分析、相關分析等方法,在分析北疆年平均降水變化趨勢、年平均氣溫變化、年平均積雪深度變化趨勢基礎上,基于像元定量分析降水、氣溫與MNDVI之間相關性、顯著性及其空間特征,較大尺度上揭示降水、氣溫等氣候因子對北疆植被的影響機制,并對積雪深度變化對北疆植被的影響進行了定性研究。結果表明:

      1)北疆大部地區(qū)降水趨于增加,集中分布于北疆中部、天山與阿爾泰山之間盆地和伊犁河谷一帶,靠近天山山脊線附近的哈爾克他烏-那拉提、溫泉和天山東部局部地區(qū)年平均降水量呈現減少趨勢。北疆大部分區(qū)域MNDVI與年平均降水呈現出明顯正相關,天山北坡中段高山森林與草甸、哈爾克他烏-那拉提、阿爾泰山山地森林等地區(qū)MNDVI與降水表現為明顯負相關,且在局部地區(qū)達到了顯著性水平。

      2)北疆不同生態(tài)區(qū),降水對MNDVI活動的顯著影響在空間上表現出一定差異性。降水對阿爾泰山-準噶爾西部山地森林與草原植被具有明顯主導作用,隨著降水量增加,植被趨于改善面積和程度均得到明顯上升;降水增加對準噶爾盆地荒漠生態(tài)區(qū)植被改善具有明顯促進作用,而對山地森林和草原無明顯促進作用。

      3)整體來看,受天山、阿爾泰山兩大山系地形條件決定,北疆氣溫呈現出南部與北部高而中間低的格局。整個天山、阿爾泰山山脈、準噶爾盆地西部、北疆東部大部、烏魯木齊市區(qū)及周邊的年平均氣溫均呈現緩慢上升趨勢,其中烏孫山、科古琴山、婆羅科努山等山地高海拔區(qū)和博格達山高山區(qū)年平均氣溫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4)北疆年平均溫度與MNDVI相關性在空間上分異明顯,年平均氣溫對一定海拔以上的山地森林、草甸植被生長活動具有明顯促進作用,而對低地平原區(qū)的荒漠植被、灌木半灌木和草原植被生長活動表現為抑制;北疆MNDVI與年平均氣溫負相關區(qū)域面積較大,達58.38%;除天山山地森林植被、阿爾泰山林區(qū)外,氣溫緩慢升高對北疆植被具有明顯促進作用,其余較大面積則表現為抑制。

      [1]Wanda D K,Stef L,Laurent T,et al.A model quantifying global vegetation resistance and resilience to short-term climate anomal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vegetation cover[J].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2015,24(5):539-548.

      [2]王計平,郭仲軍,黃繼紅,等.北疆不同生態(tài)功能區(qū)近30年來植被蓋度時空變化[J].林業(yè)資源管理,2015(6):64-70.

      [3]臧潤國,井學輝,劉華,等.北疆森林植被生態(tài)特征[M].中國現代教育出版社.北京:2011.

      [4]陶輝,白云崗,毛煒嶧.CMIP3氣候模式對北疆氣候變化模擬評估及未來情景預估[J].地理研究.2012,31(4):589-596.

      [5]李飛,曾源,李曉松,等.近30年中國陸地植被活動遙感監(jiān)測[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4,44(8):1671-1678.

      [6]Pettorelli N,Vik J O,Mysterud A,et al.Using the satellite-derived NDVI to assess ecological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J].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2005,20(9):503-510.

      [7]張永.陳發(fā)虎,勾曉華,等.中國西北地區(qū)季節(jié)間千濕變化的時空分布:基于 PDSI數據[J].地理學報,2007,62(11): 1142-1152.

      [8]劉憲鋒,任志遠.西北地區(qū)植被覆蓋變化及其與氣候因子的關系[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2,45(10):1954-1963

      [9]王海軍,靳曉華,李海龍,等.基于GIS和RS的中國西北NDVI變化特征及其與氣候變化的耦合性[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0,26(11):194-203.

      [10]韋振鋒,王德光,張翀,等.1999—2010年中國西北地區(qū)植被覆蓋對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響應[J].中國沙漠,2014,34(6): 1665-1670.

      [11]許玉鳳,楊井,陳亞寧,等.近32年來新疆地區(qū)植被覆蓋的時空變化[J].草業(yè)科學,2015,32(5):702-709.

      [12]周夢甜,李軍,朱康文.近15a新疆不同類型植被NDVI時空動態(tài)變化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干旱區(qū)地理,2015,38(4): 779-787.

      Spatio-temporal Change in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NDVI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Function Zones in North Xinjiang

      WANG Jiping1,GUO Zhongjun2,CHENG Fu3,ZHANG Qibin4,MA Huan4,YU Yilei5
      (1.Research Center of Saline and Alkali Land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CAF.,Beijing 100091,China;2.Institute of Forest Ecology,Xinjiang Forestry Academy,Urumqi 830000,China;3.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er,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Beijing 100055,China;4.College of Forestr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5.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Wetland Services and Restoration,Institute of Wetland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100091 Beijing,China)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re two most important climatic factors.They are also two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the vegetation.Based on 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temperature,NDVI and snow depth data of many years,the changes in different climate factor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NDVI were analyzed.The result shows that:most of the regions in north Xinjiang tend to be wetting,especially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Junggar Basin,where the slope of the precipitation change is between 1.15 and 1.42;the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in the high altitude mountain area that only makes up 2%of the whole region decreases obviously,the sharpest decreasing slope of the precipitation change is-0.203;the overall temperature of north Xinjiang shows a warming trend,of which the slope of temperature increase shows a significantly gradient pattern from high mountains(2.04)to lowland(-0.044); NDVI is closely related to average annual rainfall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s.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vegetation on the scale of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

      time-series NDVI data,ecological function zone,spatio-temporal change,climatic factors,correlation analysis

      S718.45

      A

      1002-6622(2017)01-0110-08

      10.13466/j.cnki.lyzygl.2017.01.019

      2016-12-09;

      2017-01-13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重度鹽堿地資源化利用技術與模式”(2016YFC0501403);國家林業(yè)局局本級項目“環(huán)渤海地區(qū)鹽堿地資源可持續(xù)利用戰(zhàn)略研究”(1691400100099)

      王計平(1978-),男,山西保德人,助研,博士,主要研究植被恢復、景觀格局優(yōu)化與生態(tài)過程模擬。Email:wjp_gis@163.com

      郭仲軍,男,副研究員,主要研究干旱區(qū)植被恢復、森林植物群落動態(tài)與監(jiān)測。Email:gzj19641101@sina.com

      猜你喜歡
      準噶爾盆地生態(tài)區(qū)北疆
      準噶爾盆地八道灣組濕地扇三角洲沉積特征
      大都市生態(tài)區(qū)綜合規(guī)劃思路研究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6:58
      北疆紀行
      北極光(2018年12期)2018-03-07 01:01:54
      鑄夢北疆
      ——軍旅寫生作品展
      準噶爾盆地南緣齊古背斜復雜構造模式研究
      新疆地質(2016年4期)2016-02-28 19:18:43
      準噶爾盆地南緣泥火山與油氣苗
      石油知識(2016年2期)2016-02-28 16:19:48
      北疆情懷
      準噶爾盆地西北緣克-夏斷裂帶構造特征新認識
      新疆地質(2015年3期)2015-12-10 05:08:27
      打造社區(qū)O2O生態(tài)區(qū) 彩生活住宅新模式問世
      IT時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9
      世界
      生物進化(2015年4期)2015-02-14 02:12:08
      南宫市| 庆元县| 蚌埠市| 九龙县| 盐池县| 邢台县| 江阴市| 阿瓦提县| 阳江市| 安远县| 吉水县| 张家口市| 聂拉木县| 开鲁县| 桂平市| 乳源| 时尚| 中西区| 朔州市| 安化县| 郯城县| 广元市| 略阳县| 黄大仙区| 乐亭县| 灵山县| 克东县| 通许县| 万年县| 治多县| 梅州市| 广州市| 浦县| 仙游县| 柘城县| 依兰县| 漳浦县| 改则县| 谷城县| 扎兰屯市| 班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