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豬毛滴蟲病病原及診治的研究進展

      2017-04-10 01:12:22吳勝會張世忠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福州350013
      福建畜牧獸醫(yī) 2017年2期
      關鍵詞:豬毛滴蟲病毛滴蟲

      江 斌 吳勝會 林 琳 張世忠 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福州 350013

      豬毛滴蟲病病原及診治的研究進展

      江 斌 吳勝會 林 琳 張世忠 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福州 350013

      豬毛滴蟲病的歷史較短,關于該病的研究和病例報道也較少。近年來,隨著該病導致保育豬腹瀉病例日益增多,豬毛滴蟲病對養(yǎng)豬業(yè)的危害日益顯現(xiàn)。本文就該病的病原、危害性、致病機理、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以及防治作一綜述,旨在為豬毛滴蟲病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參考。

      豬毛滴蟲病病原診治進展

      豬毛滴蟲?。═richomoniasis)是由原生動物門、肉足鞭毛亞門、鞭毛蟲總綱、動物鞭毛蟲綱、毛滴蟲目、毛滴蟲科、毛滴蟲屬中某些毛滴蟲感染豬導致的一類原蟲性疾病的總稱[1]。目前,已報道的豬毛滴蟲有3種,分別是豬三毛滴蟲(T.suis)、巴特里毛滴蟲(T.nutteryi)和圓形毛滴蟲(T.rotirnda)[2],但研究和病例報道主要集中在豬三毛滴蟲,該病原可導致仔豬出現(xiàn)腸炎腹瀉、母豬出現(xiàn)陰道炎等病癥,其中導致仔豬出現(xiàn)腸炎腹瀉病例有越來越多的跡象。因此,重視并加強對三毛滴蟲的研究和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1 病原

      目前,已報道的豬毛滴蟲有3種,分別是豬三毛滴蟲、巴特里毛滴蟲和圓形毛滴蟲,它們之間的形態(tài)結構差異較大,見表1。此外,單振民等從一例豬病呼吸道內分離出1株毛滴蟲并命名為德安八里毛滴蟲,后證實也屬于豬三毛滴蟲[3]。

      1.1 豬三毛滴蟲蟲體呈紡錘形或梨形,當蟲體運動快速時多呈紡錘形,當蟲體運動緩慢時多呈梨形,蟲體伸縮性強,易改變形態(tài)以穿過障礙物。蟲體長度為9~16μm,寬度為2~6μm,蟲體前段有3根等長的前鞭毛,長度為7~17μm,在蟲體一側可見波動膜縱貫蟲體全身,并形成4~6個近似相等的折疊,波動膜寬度約1.6μm,波動膜的波動模式從輕微的波動到大的起伏變化。蟲體中央有1根縱行的透明軸柱,軸柱的頭端呈棒狀,直徑為1.71μm,后面逐漸狹小并形成圓錐狀,平均直徑為0.6μm,軸柱末端突出蟲體的后端,形成短尖狀,長度為0.6~1.7μm。細胞核1個,呈長橢圓形,大小為(2~5)μm×(1~3)μm,位于蟲體前1/3處。在吉姆薩染色標本中,可見胞漿呈淡紫色,胞核呈深藍色。胞核排列與軸柱平行,胞核內還包含6~8個大小相近的染色質顆粒和1個核仁。副基體1個,位于核的背側或右側,長度為2~5μm,呈細長管狀結構或呈“J”形結構。豬三毛滴蟲常寄生于豬的鼻道、胃、盲腸、結腸,偶見于小腸和母豬陰道[2-3]。由于豬三毛滴蟲的形態(tài)結構及其它生物學特征與寄生于母牛生殖道中的胎兒三毛滴蟲(T.foetus)非常相似,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這兩者之間應該是同物異名[4]。

      1.2 巴特里毛滴蟲巴特里毛滴蟲形態(tài)比較小,呈圓形或橢圓形,體長4~7μm,體寬2~5μm,運動速度快,非定向,常做圓圈運動,形態(tài)易變。蟲體前端有3~4根不等長的前鞭毛,其中1根很短,另2~3根較長(約為體長的2倍),3根起源于同一基體,而另一根則由另一基體出發(fā)。在蟲體的另一端有1根后鞭毛,與主體細胞形成明顯的波動膜,其末端游離于體外。波動膜有3~5個波浪。在蟲體中央有1根軸柱,長度為蟲體的2/3,軸柱頭端呈匙狀,較狹窄,末端突出體外3~6μm。細胞核呈橢圓形,大小為(2~3)μm×(1~2)μm,位于蟲體前部,與軸柱平行。副基體為圓盤形結構,直徑為0.3~1.1μm,位于細胞核的外側,顏色較深。主要寄生于豬的盲腸、結腸,偶見于小腸[2-3]。

      1.3 圓形毛滴蟲圓形毛滴蟲的形態(tài)通常呈梨形,偶見卵圓形或橢圓形,體長7~11μm,體寬5~7μm,蟲體運動較緩慢,且形態(tài)不易改變。蟲體前段有3根近于等長的前鞭毛,長度為10~17μm,每根鞭毛都起源于同一基體,在蟲體另一端有1根后鞭毛,與主體細胞在一側形成波動膜,后鞭毛較短。在蟲體一側可見波動膜,呈平滑或波樣曲卷,其長度是體長的1/ 2或2/3,有1根較長的軸柱,頭端呈月牙形或鐮刀形,整個軸柱狹長而平直,不透明,末端突出長度為0.6~6.3μm。細胞核較大,近球形,位于蟲體前端的中央或背側。副基體由2個分支組成,在基底部連接形成“V”字形,大小為(2.3~3.4)μm×(0.4~1.3)μm。主要寄生于豬的盲腸和結腸[2-3]。

      2 危害性和致病機理

      2.1 危害性到目前為止,已報道的豬毛滴蟲對豬場的危害性集中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豬毛滴蟲導致仔豬下痢。早在1993年,日本學者北野良夫等首先報道了豬三毛滴蟲導致仔豬下痢的病例報道[5]。2007年,吳勝會等在國內首次證實了由豬三毛滴蟲導致小豬腹瀉[6]。近年來,由豬三毛滴蟲導致仔豬腹瀉的病例呈現(xiàn)逐漸增多的趨勢,據(jù)吳勝會等調查[7],在所調查的426例豬腹瀉病例中,由豬三毛滴蟲感染導致的占10.6%,其中保育豬感染率高達18.9%。第二,豬三毛滴蟲導致母豬陰道炎。由于豬三毛滴蟲的形態(tài)結構以及其它生物學特性與寄生在母牛生殖道內的胎兒三毛滴蟲非常相似,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兩者應該是同物異名。胎兒三毛滴蟲會導致母牛不孕和流產(chǎn),在世界范圍內對養(yǎng)牛業(yè)影響較大,目前已被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列為B類疾病[4]。目前豬三毛滴蟲感染母豬導致母豬出現(xiàn)陰道炎、屢配不孕的病例時有發(fā)生,如1999年張全成等報道5例母豬毛滴蟲病的診斷和防治[8];2005年商常發(fā)等也發(fā)表了類似的病例報道[9]。第三,豬毛滴蟲的隱性感染。據(jù)調查,豬只鼻腔、上呼吸道內毛滴蟲檢出率極高,有的學者認為豬三毛滴蟲可能參與了豬萎縮性鼻炎的致病過程,但是目前豬萎縮性鼻炎的病因已查明,表明呼吸道內檢出的毛滴蟲只是隱性帶蟲[3]。此外,有些學者在健康豬的胃、大腸、小腸內均檢出豬三毛滴蟲,表明毛滴蟲在豬群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內隱性帶蟲現(xiàn)象十分普遍,這些隱性帶蟲豬在飼養(yǎng)管理不良時,有可能進一步發(fā)展為豬毛滴蟲病。

      2.2 致病機理毛滴蟲的生活史比較簡單,通常以二分裂繁殖為主,有時也可見多分裂法繁殖,這種情況可見于急性病例的腸道內或培養(yǎng)蟲體的培養(yǎng)基中[10]。滋養(yǎng)體既是本蟲的繁殖階段,也是感染階段,在不利環(huán)境條件下,毛滴蟲的滋養(yǎng)體會變圓,鞭毛內化,形成一個球形結構的偽包囊。最近研究表明,偽包囊是蟲體對應激做出的一種反應,與滋養(yǎng)體之間的變化是可逆的[11]。當環(huán)境適合毛滴蟲生長時,毛滴蟲滋養(yǎng)體會以二分裂或多分裂大量繁殖,毛滴蟲的生存溫度為25~42℃,其中最適宜的生存和繁殖溫度為32~35℃,適宜在略酸或略堿環(huán)境中生長繁殖,在厭氧條件下生長和繁殖較好。業(yè)已證明,毛滴蟲對宿主靶器官的黏膜上皮細胞具有黏附和毒性破壞作用,包括分泌各種水解酶類,改變或破壞局部靶器官的酶系統(tǒng)[12],導致靶器官(如盲腸或結腸)出現(xiàn)卡他性炎癥,易導致大腸桿菌病或沙門氏菌病等疾病的繼發(fā)感染。

      表1 三種豬毛滴蟲形態(tài)結構鑒別表

      3 流行病學

      毛滴蟲的來源目前還不十分明確,據(jù)觀察在以山泉水或井水作為水源的豬場,豬群中毛滴蟲病的發(fā)病率比較高,可能與這些豬場水源中存在毛滴蟲有關,這一觀點有待進一步證實。經(jīng)調查,豬毛滴蟲在豬場的隱性感染率比較高[2]。Hammond D M等對美國西部豬群調查發(fā)現(xiàn),約56.3%(36/64)調查豬鼻腔、10.2%(33/329)調查豬胃、73%(314/431)調查豬盲腸中均有毛滴蟲寄生。Jensen E A等調查14頭豬的盲腸內容物,100%有毛滴蟲感染,其中12頭有感染豬三毛滴蟲,7頭有感染巴特里毛滴蟲,4頭有感染圓形毛滴蟲。PakamdlM等檢查842頭家豬和91頭野豬,發(fā)現(xiàn)除哺乳仔豬外,其它階段豬均有三毛滴蟲感染。SolaymaniM S等對伊朗西部的12頭野豬進行調查,豬三毛滴蟲感染率達25%。吳勝會等對426例豬腹瀉病例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有45例豬腹瀉病例是由豬三毛滴蟲引起的,比例占10.3%。其中保育豬的病例最高,占18.9%(34/179);其次為中大豬,占6.5%(4/62);而哺乳仔豬最低,占3.8%(7/ 185)。而且絕大多數(shù)病例(97.7%)出現(xiàn)在飼養(yǎng)條件較差的中小型豬場。由此可見,該病的傳染源很可能是水源,在健康或亞健康豬群中毛滴蟲的隱性感染率較高,毛滴蟲病的發(fā)病率高低與飼養(yǎng)管理條件以及豬日齡關系較大。

      4 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

      豬毛滴蟲病的發(fā)現(xiàn)歷史較短,從目前研究和病例報道來看主要集中在2個病癥,即仔豬腹瀉和母豬陰道炎。此外,也有病例報道毛滴蟲可導致豬出現(xiàn)呼吸道癥狀,但這一現(xiàn)象尚未得到進一步證實。

      4.1 仔豬腹瀉病癥據(jù)北野良夫、吳勝會等的病例介紹,豬三毛滴蟲病多發(fā)生于飼養(yǎng)管理水平相對較差的中小型豬場,發(fā)病率可達74.46%,死亡率可達27.6%。主要表現(xiàn)為患豬出現(xiàn)排水樣稀糞,消瘦,眼球凹陷,全身脫水,精神萎靡,被毛粗亂,肛門口皮膚因頑固性腹瀉導致紅腫。急性病例一般2~3 d即出現(xiàn)脫水死亡,慢性病例可持續(xù)10 d以上,最后因腹瀉衰竭死亡。剖檢病死豬可見結腸和盲腸腫大明顯,切開大腸壁,內容物充滿空氣和黃綠色液體,大腸壁出現(xiàn)卡他性腸炎,胃內容物空虛,小腸出現(xiàn)輕度卡他性腸炎,腸淋巴結腫大,其它臟器病變不明顯。在這些病例中,結腸和盲腸腫大明顯,內容物充滿空氣和黃綠色液體的病變均有特征性,在臨床診斷上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4.2 母豬陰道炎病癥據(jù)張全成、商常發(fā)等的病例介紹,該病例主要感染母豬,其中有些母豬是配種后7~49 d(自然本交)后發(fā)病,有些則是妊娠后45 d或屢配不孕的母豬出現(xiàn)病癥。主要表現(xiàn)母豬精神不安,體溫升高,排尿次數(shù)增多,陰戶紅腫,每天可見從陰道內排出帶有豆腐渣樣絮狀物的尿液或分泌物,陰道黏膜粗糙,被覆有大小不同、數(shù)量不等的小結節(jié),有些母豬陰道內出現(xiàn)彌漫性白色絮狀物,氣味惡臭,結果導致這些母豬屢配不孕。通過公豬的本交可導致不同母豬間交叉感染。

      5 診斷

      鑒于該病在豬場中的隱性帶蟲情況比較多,在臨床上除了在保育豬腹瀉病例中檢查到結腸和盲腸腫大明顯、內容物充滿空氣和黃綠色液體具有特征性病變外,其它病癥無明顯的特征性。因此,借助實驗室方法檢查蟲體是目前最主要的診斷方法。

      5.1 直接鏡檢采集活豬或病死豬相關內容物(如糞便、盲腸、結腸、胃、鼻腔、陰道分泌物等)以及相應器官的黏膜刮取物少許放在載玻片上,滴加1~2滴生理鹽水,蓋上蓋玻片直接鏡檢。先在中倍鏡(10× 10)下觀察,找到梭形或梨形會游動的蟲體后,再轉到高倍鏡(40×10)進一步觀測蟲體形態(tài)結構。1~3 h后待蟲體游動變緩慢時,在蓋玻片上滴加鏡油,轉到油鏡(100×10)進一步觀察蟲體的形態(tài)結構。豬三毛滴蟲的前端有3根前鞭毛,蟲體一側有波動膜,后端有1根后鞭毛,蟲體大小為(9~16)μm×(2~6)μm。必要時還可涂片,選用碘液染色、吉姆薩染色、蘇木素染色后鏡檢。在吉姆薩染色標本中,原生質呈藍色,胞核呈紅色,軸柱色淺透明,鞭毛為黑色或深藍色,毛基體呈紅色。

      5.2 體外培養(yǎng)目前,用于培養(yǎng)毛滴蟲的培養(yǎng)基有肝浸液和蛋黃浸液兩種培養(yǎng)基[10]。此外,據(jù)報道Diamend設計的TY1-S-33培養(yǎng)基也有較好的培養(yǎng)效果[2],單振民等采用雞蛋白檸檬酸鈉培養(yǎng)基(2.32%檸檬酸鈉水溶液20 mL,加等量雞蛋白,充分搖蕩混勻后,以5 mL管分裝備用)也有很好的培養(yǎng)效果[3]。培養(yǎng)毛滴蟲的溫度控制在37~38℃,培養(yǎng)時間為48~72 h,若要繼代需培養(yǎng)3~4 d后再移種。

      5.3 分子生物學檢測為了彌補鏡檢方法的不足,近年來,用基于毛滴蟲5.8s rRNA、ITS等序列設計的PCR或RAPD等分子生物學方法鑒別毛滴蟲種已取得一定進展[2],這為未來不同種類毛滴蟲的鑒別診斷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6 防治

      6.1 預防預防措施應從源頭上減少毛滴蟲的污染以及加強飼養(yǎng)管理入手。首先,要加強水源管理,對豬場的水源(特別是山泉水和井水)采用過濾處理或漂白粉消毒處理,減少或殺滅飲水中的毛滴蟲、真正做到預防病從口入,才能有效地防范豬毛滴蟲病的發(fā)生。第二。要加強豬場的飼養(yǎng)管理,做好豬舍環(huán)境衛(wèi)生,特別是注重食槽的衛(wèi)生,做到及時清理食槽的殘余剩料。做好豬舍的保溫和通風干燥工作,防止因溫差大或濕度大誘發(fā)毛滴蟲病的發(fā)生。豬場內的水塔和蓄水池要經(jīng)常消毒和清理,防止病原菌滋生。此外,對繁殖母豬要實施人工授精,杜絕自然交配,防范母豬毛滴蟲性陰道炎。必要時可在飼料中添加一些中西藥進行預防。

      6.2 治療長期以來,甲硝唑一直是用于治療毛滴蟲的首選藥物,使用劑量為每千克飼料添加300~500mg,連用3~5 d。但鑒于甲硝唑存在致畸和致癌作用以及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問題,目前已禁止所有食品動物使用甲硝唑用于促生長,只允許用作治療使用,且在肉品中不能檢出[13]。2011年李文超等采用替硝唑、甲硝唑、硝唑尼特、制霉菌素等4種藥物對豬三毛滴蟲進行體外藥敏試驗[14],結果4種藥物均具有不同程度抑制或殺滅豬三毛滴蟲的效果,其中以硝唑尼特殺滅效果較好,24 h MIC為12.50mg/L,替硝唑和甲硝唑24 h MIC均為25.0 mg/L,其中替硝唑殺蟲曲線優(yōu)于甲硝唑,制霉菌素的殺蟲效果較差。該試驗選用的藥品均為人用藥,目前我國獸藥典批準使用的抗毛滴蟲藥物有甲硝唑和地美硝唑(替硝唑衍生物),地美硝唑的使用劑量為每千克飼料添加300~400mg,連用3~5 d。2012年,李赫等采用白頭翁提取物對豬三毛滴蟲進行體外抑蟲試驗[15],結果表明,白頭翁水浸膏和乙酸乙酯成分對豬三毛滴蟲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在生產(chǎn)實踐中,可以考慮采用地美硝唑、甲硝唑以及中藥白頭翁等藥物來治療豬毛滴蟲病。

      7 展望

      豬毛滴蟲病的發(fā)現(xiàn)歷史較短,關于豬毛滴蟲病相關研究和病例報道也都比較少。近年來,隨著豬毛滴蟲病導致保育豬腹瀉病例日益增多,該病對養(yǎng)豬業(yè)的危害也日益顯現(xiàn)。應加強對豬毛滴蟲病的深入研究,搞清楚該病的傳染源、動物感染譜、病原結構、致病機理、免疫特性、傳播途徑、生物學診斷、防治措施以及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等問題,這對防控豬毛滴蟲病乃至動物毛滴蟲病都具有重要意義。

      [1]黃兵,沈杰.中國畜禽寄生蟲形態(tài)分類圖譜[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6-8.

      [2]李文超,李偉志,王澤東,等.豬毛滴蟲病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2(1):25-27.

      [3]單振民,邵瑩,花象柏.豬鼻毛滴蟲病報告[J].中國獸醫(yī)科技, 1982(12):20.

      [4]LUN Z R,CHEN X G,ZHU X Q,et al.Are Tritrichomonas foetus and Tritrichomonas suis synonyms[J]. Trends Parasitol,2005,21(3):122-125.

      [5]北野良夫,牧野田勝志,古川雅潔,等.滴蟲引起的仔豬下痢癥[J].國外獸醫(yī)學-畜禽疾病,1993,14(1):40-43.

      [6]吳勝會,江斌.三毛滴蟲引起仔豬下痢的病例報告[J].福建畜牧獸醫(yī),2007,29(3):72.

      [7]吳勝會,江斌,林琳,等.豬腹瀉病例中三毛滴蟲感染情況調查[J].福建畜牧獸醫(yī),2009,31(4):15-16.

      [8]張全成,張萬紅.母豬毛滴蟲病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獸醫(yī)科技,1999,29(2):38-39.

      [9]商常發(fā),陳會良,王榮祥.豬毛滴蟲病病例報告[J].畜牧與獸醫(yī),2005,37(1):41-42.

      [10]吳觀陵.人體寄生蟲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3: 112-118.

      [11]PEREIRA-NEVESA,CAMPERO C M,MARTNEZ A, et al.Identification of Tritrichomonas foetus pseudocysts in fresh preputial secretion sam ples from bulls[J].Vet Parasitol, 2011,175(1/2):1-8.

      [12]陳筱俠.胎兒三毛滴蟲研究進展[J].VetBulletin,1992,62(8): 768-775.

      [13]曾振靈.獸藥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2:227.

      [14]李文超,李偉志,王澤東,等.豬三毛滴蟲對4種藥物的體外藥敏試驗[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1,6(9):671-674. [15]李赫,蘇立波,王澤東,等.白頭翁提取物體外抗豬三毛滴蟲作用研究[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2,7(1):14-16.

      敬告:作者在撰寫論文時應本著實事求是、科學嚴謹、尊重他人知識產(chǎn)權的精神,適當參考、引用已公開發(fā)表的相關文獻資料,但不可抄襲。本刊將用“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tǒng)”對所有來稿進行檢測、分析,反對并打擊學術不端行為。

      (本刊編輯部)

      The pathogeny of sw ine trichom oniasi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 ent

      Jiang Bin Wu Shenghui Lin Lin Zhang Shizhong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zhou 350013)

      The history of swine trichomoniasis is relatively short,the studies and case reports about this disease is also less.In recent years,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disease caused diarrhea cases in nursery pigs,the harm of the trichomoniasis to the swine industry becomes increasingly apparent.In this article,the pathogeny,harm fulness,pathogenesis,epidemiology,clinical symptoms, pathological change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were review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wine trichomoniasis.

      Swine Trichomoniasis Pathogen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gress

      A

      1003-4331(2017)02-0021-04

      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省屬公益類科研院所科研專項(2015R1023-6、2016R 1022-7);福建省重大科技研發(fā)平臺(2014N 2003-6)資助。

      江斌(1964-),男,高級獸醫(yī)師。主要從事臨床獸醫(yī)與畜禽寄生蟲病研究,E-mail:jiangbin83429588@163.com。

      猜你喜歡
      豬毛滴蟲病毛滴蟲
      毛滴蟲病診斷技術研究進展
      獼猴源毛滴蟲的鑒定
      “撿”與“揀”
      雞組織滴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診斷及防治措施
      禽組織滴蟲病的分析、診斷和防治
      冷卻親密接觸,夫妻同治滴蟲
      豬毛加工現(xiàn)狀及前景展望
      中西醫(yī)結合防治鴿滴蟲病與皮膚型鴿痘混合感染
      桃花吐的黑豬毛和白豬毛
      家禽毛滴蟲病的防治
      夹江县| 教育| 五常市| 安阳市| 沈丘县| 镇坪县| 普陀区| 成都市| 乌鲁木齐市| 巫溪县| 淄博市| 峡江县| 河曲县| 罗定市| 阿拉善左旗| 南涧| 青浦区| 大余县| 西林县| 绥中县| 电白县| 德兴市| 奇台县| 高尔夫| 宝山区| 安西县| 离岛区| 嘉荫县| 江西省| 徐州市| 顺昌县| 筠连县| 纳雍县| 彭阳县| 霍州市| 绥芬河市| 正镶白旗| 钟山县| 辛集市| 商丘市|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