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芳
除夕前日游邊城補詩一首應(yīng)社課
冶游何處試春風(fēng),古渡長街走馬中。
垂柳痕輕波浣碧,老梅花好日分紅。
墻頹久積人文氣,名盛無須造化功。
景物片時行看盡,幾回欲寫怯辭空。
應(yīng)囑五律草成見寄黃君勇
僻居塵世外,窮達不經(jīng)心。
觀壑云分石,聽風(fēng)水瀉琴。
曠懷詩一卷,青眼酒千尋。
高格同誰似,蕭騷有竹林。
與映竹軒主人、靜逸齋主人及全家登
梵凈山老金頂有懷
序:梵凈山乃彌勒道場,山門有梵天凈土一匾,登老金頂燃燈殿,殿小僅容一佛一案,余原意燒炷高香祈愿雙兒身體安康,一叩下去,萬念皆澄,似空非空,覺甚好,是為記。
霧海茫茫何處津,梵天恍立出紅塵。
被風(fēng)微覺秋空濕,問道無妨山寺貧。
未便千尋澄俗骨,豈須一住證前因。
佛前小叩機心息,暫寄靈臺身外身。
與諸詩友分韻“青眼聊因美酒橫”句得
“橫”字作初秋雜感一首
夜氣昏朦花影橫,依稀窗漏亂蟬聲。
曾經(jīng)劫歷書能飽,過半迷途看不清。
偷懶恰逢詩興薄,放愁應(yīng)惱酒杯輕。
東風(fēng)老盡西風(fēng)又,如沼流光陷此生。
重九后一日登樓房溝頂摘刺梨,同行
者靜逸齋主人、雨中荷、映竹軒主人
月浮東嶺日初落,荒野秋涼蟬唱薄。
踏草紛爭剝刺梨,傳聲猶恐驚烏雀。
山無俗韻壁間云,人有虛懷塵外鶴。
歸院相迎茶與酒,待炊詩向閑中索。
腰椎不適,風(fēng)雨夜深無眠偶作
住此病腰眠不成,隔簾聽雨聽風(fēng)聲。
惱人非是閑風(fēng)雨,空讀床前一卷經(jīng)。
躍溪壩巖山渡口遙望筆山壩大溪文化
遺址
小立平疇思渺茫,筆山相對聽村
吊橋蘿樹幽花岸,長楫搖云下晚江。
雅美佳濕地公園晚秋觀荷
陶翁自云淵明第六十九代嫡孫,不近菊反置荷田幾千畝,品類多達一千六百種,且延長花期數(shù)月,觀后有題。
瓊田一路共云岑,翠蓋風(fēng)翻流水音。
堪嘆陶翁真圣手,長教紅粉坐秋深。
游郵亭古驛有懷
藥園曾于郵亭驛壁讀遷客詩曰出關(guān)遷客皆才子,此行不愁無友。彼郵亭或是此郵亭未及推敲。然此來不見銘刻之類,亦為憾事。
古驛秋深不記年,當(dāng)頭黃桷半摩天。
恍從史海迎車馬,暫許苔痕上客肩。
瓦礫殘陽空色相,藥園故事野狐禪。
此來觀罷奚惆悵,微有精雕在屋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