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紅
最大的錯誤,是讓他們恐懼錯誤
女兒秋秋小學五年級,我參加家長會。
英語老師上臺講話的時候,特地提到她自己的兒子。那孩子也在秋秋這所小學,老師說兒子是個乖巧優(yōu)秀的男孩,學習自覺,成績優(yōu)異,三年級已經(jīng)是大隊委。盡管這樣,她依然沒有忘記對兒子嚴格要求。有一次兒子的英語作業(yè)只得了一個及格,原因是漏做了一項作業(yè)。她追根究底,發(fā)現(xiàn)漏做的原因是漏記作業(yè)了。
為什么會漏記?一個可能是粗心,另一個可能是開小差。不管哪種原因,媽媽都覺得需要防微杜漸。
那天,媽媽撕了兒子的英語作業(yè)本。不僅僅是撕掉補做的那一頁,而是整本英語作業(yè)本,并懲罰兒子將這學期的所有英語作業(yè)從頭寫一遍。兒子哭了。這位老師媽媽說,自己心里也很難受,因為他真的一直是個好孩子。但是我要讓他記住這個錯誤,一次粗心大意被輕易原諒了,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我坐在臺下,感到靈魂在微微顫抖。一個一直馴順乖巧、竭盡全力配合成年人愿望與步伐的孩子,犯了一個小錯誤,便遭到撕本子重寫作業(yè)的懲罰,難道不是生理與心理雙重的暴力嗎?
這位男孩將長成什么樣呢?他會外表體面,內(nèi)心恐懼。因為他從小就被告知,任何一點小小錯誤,都可能帶來難以估量和承受的后果。他會沒有安全感,亦步亦趨,不敢冒最小的風險。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說過,“對于錯誤的恐懼,就是孩子長大后最糟糕的弱點”。這一定是嚴格要求的媽媽未曾認識到和設(shè)想過的。給孩子多一點自由,放任一點他的人性,他不會變成一個壞孩子。與之相反的是,越嚴格要求的家庭,就是越專制的家庭,越能制造殘障的人格、不快樂的孩童。
試著理解孩子的邏輯
看到一個母親在論壇上控訴女兒:成績一直很好,可是最近語文考試卻得了零分。為什么呢?原來沒有來得及寫作文,怕被老師罵,沒交卷,老師就給了零分。媽媽怒不可遏:“就算沒寫作文,也得交卷?。 ?/p>
是的,在成人眼中,這錯誤不可原諒。但她是一個二年級的孩子,她還不知道如何去預(yù)測后果、權(quán)衡利弊。她按照自己的本能選擇了逃避。
另一位媽媽說,她快被女兒氣死了,原因是不僅沒考好,還把這事瞞著家長?!吧洗螖?shù)學連續(xù)兩次考砸,都沒說她?,F(xiàn)在她倒好,撒謊成癮了,這回非得好好懲罰她?!?/p>
具體分析一下孩子撒謊的原因:瞞著是怕挨罵。媽媽對待分數(shù)的態(tài)度,早就讓孩子預(yù)料到說出真相的不妙后果,所以選擇隱瞞。當孩子考了第一名,你夸他“你真棒”;孩子考了第20名,你難掩失望之情。這些微妙的信息早就傳遞給了孩子,你究竟如何對待成績這回事,小孩子心中跟明鏡似的。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你的孩子愛你,有時他撒謊,只是害怕讓你失望。
當父母的,都認為自己天經(jīng)地義對孩子擁有絕對的控制權(quán)。當孩子用謊言遮蓋起一個事實,父母對孩子的控制便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盲區(qū),于是便恐慌了。
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失望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開明、理智、民主的媽媽,從不曾在學業(yè)上給秋秋過大壓力,然而卻發(fā)生過這樣真實的一幕:
中考之后,某晚聽說分數(shù)出來了,秋秋便急不可耐地上網(wǎng)查詢。 我也很好奇,在旁邊看。
“你不許和我一起看?!彼f?!拔沂悄銒寢?,當然得了解你的成績?!睙o懈可擊的理由,她只好容忍了我,但有條件:“如果我考得不好,你什么也不許說?!薄昂茫沂裁匆膊徽f。”
我這才知道,就算我從未明確說過“你要考多少分”“你要多少名”,我對分數(shù)的反應(yīng),依然被孩子看在眼中記在心里。
你相信嗎?你的孩子比你想象的更加渴望愛你,取悅你,讓你開心,贏得你的贊美。
他一直有成功的愿望,向善向好的愿望。當他做不到的時候,其實承受著巨大的內(nèi)心譴責。他還沒有能力理解自己,表達自己,所以你看到的可能是“不懂事”“不在乎”“不要好”的表現(xiàn)。家長要去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失望。
父母要做的事情是幫助他從失望中走出來,努力去達成他的愿望。
責怪與排斥永遠不會給你帶來一個好孩子,只有理解與慈悲才能幫助你和孩子一起更好地生活,幫助你們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