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莉
這個火熱的夏天,我來到了六盤山,繞著一圈圈的盤山路,望著蒼茫蓊郁的六盤山,毛主席的詩詞“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涌上心間。來到紅軍長征會師紀念館,瞻仰那一幀幀黑白照片,一件件歷史文物,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歷史在我面前徐徐展開了。
四度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這期間,有多少饑寒交迫,多少艱難險阻,多少危險犧牲,長征二萬五千里,多少無名英雄書寫了人類歷史上的豐碑?;赝麣v史:是什么精神推動著他們用腳丈量地球,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們啃樹皮,嚼皮帶,頑強地與敵人戰(zhàn)斗?又是什么激勵著他們爬雪山,過草地,熬過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是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讓紅軍一次次突破生死絕境,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讓紅軍披荊斬棘,矢志不渝。據(jù)統(tǒng)計,中國工農紅軍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攻占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此外還打敗或躲過追擊的中央軍,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紅軍走到哪里,就把馬列主義信仰的種子播到哪里!紅軍在哪里駐足,哪里就充滿了希望!紅軍走過的路,翻過的山,渡過的河,行程二萬五千里,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征。沒有他們,我們怎有如今的富足安康?沒有他們感天動地、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怎能讓我們享受革命勝利的勞動果實?
小時候,從爺爺?shù)目谥新牭搅顺运煌诰说墓适?,從課本中讀到了王愿堅寫的《七根火柴》,從電影中看到了飛奪瀘定橋,勇渡金沙江的壯烈史詩,看到了爬雪山過草地的艱苦卓絕 。隨著閱歷的增長,紅軍長征的歷史形象在心中變得更加豐滿起來。沒有比過雪山爬草地更惡劣的環(huán)境了,而紅軍以鋼鐵般的意志,以大無畏的精神走過了這一切。長征途中,幸存者們追憶的一個個無名英雄感動著我們,激勵著我們。俗話說:“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睘榱藢崿F(xiàn)共產主義的理想,1934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長達2年的長征之路。想想過去,比比現(xiàn)在,我們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難又算得了什么呢?又有什么不能克服呢?重溫這段革命歷史,沒有比長征更苦的歷程了。
如今,中國的經濟發(fā)展迅速,國力增強,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的自信心?!熬影菜嘉!保斀駮r代同樣需要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永不過時。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寧夏固原,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曾說“長征永遠在路上。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長征路。今天是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長征。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泵鎸Ξ斀袷澜鐝碗s的政治格局,經濟發(fā)展的困境,我們要發(fā)揚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長征精神;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同樣需要不怕吃苦無私奉獻的長征精神。
有人說,我們是缺乏信仰的一代;有人說我們是不能吃苦的一代。確實,當今社會出現(xiàn)了形形色色的思潮,這樣那樣的問題,可是,只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繼承發(fā)揚紅軍長征精神,我們的中國夢必能實現(xiàn)。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在思想上,要像紅軍長征那樣懷有堅定的信念,懷有對革命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在工作上,要像紅軍長征那樣密切聯(lián)系實際,緊貼群眾,把黨的理論、國家政策、方針,優(yōu)秀文化傳播到基層群眾中,讓他們切實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勞動成果。讓我們不忘初心,踏踏實實做好自己該干的事,擔負起自己應盡的責任,繼承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
長征,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