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周麗花, 陳雪琴, 周子驥, 李 磊, 朱哲沁, 吳 梅
(江蘇省太倉市植保植檢站,江蘇太倉 215400)
雜草是威脅小麥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禾本科雜草往往發(fā)生頻度大、密度高,特別是近年來菵草等禾本科雜草對小麥產(chǎn)量構(gòu)成嚴(yán)重威脅[1-4]。50%苯磺異丙WP、6.9%精惡唑禾草靈EW等除草劑在江蘇省太倉市已使用多年,部分雜草對其敏感性有所降低[5-7]。雖然太倉市推廣使用冬前封殺和冬后莖葉處理相結(jié)合的除草技術(shù),但近幾年受小麥播期推遲的影響,冬前用藥面積明顯減少,從而增加冬后春季除草的難度。針對當(dāng)前這些突出問題,筆者選用幾種麥田除草劑分別于冬前和早春進行安全性和防效篩選,以期為指導(dǎo)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提供技術(shù)依據(jù)。
冬前除草試驗安排在江蘇省太倉市陸渡鎮(zhèn)小麥田,試驗田塊的前茬作物為水稻,試驗用小麥品種為揚麥16,于2016年11月09日播種,試驗田為黃壤土。試驗共設(shè)9個處理,具體設(shè)計如表1所示,每小區(qū)面積為100 m2,3次重復(fù)。用藥時間為2016年12月07日,此時禾本科雜草為2~3葉期,田間雜草以看麥娘為主,其他雜草少見。未對各處理小區(qū)的闊葉雜草進行用藥處理。施藥時天氣晴好,溫度為13 ℃,采用電動噴霧器均勻噴細(xì)霧,用水量為450 kg/hm2。分別于施藥后10、20、30 d目測小麥的安全性及雜草的中毒情況,在2017年04月13日采用隨機取樣法進行防效調(diào)查,每點取樣0.1 m2,每小區(qū)4點取樣,分別計算株防效和鮮質(zhì)量防效。
表1 麥田雜草冬前施藥處理設(shè)計Table 1 Treaments of the experiments with herbicides in wheat field before winter
注:“—”表示不對CK作任何處理。下表同。
早春除草試驗安排在2017年02月15日,地點位于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zhèn)東林村,試驗田的前茬作物為水稻,土壤類型為黃壤土,試驗用小麥品種為揚麥16,于2016年11月05日播種,試驗前未用任何除草劑。試驗時禾本科雜草為3~4葉期,田間禾本科雜草以硬草、菵草和早熟禾為主,零星可見闊葉雜草,種類以繁縷、豬殃殃為主,未對闊葉雜草進行用藥處理。試驗共設(shè)11個處理,具體安排見表2,每處理面積為 133 m2,重復(fù)3次,用水量為600 kg/hm2,采用電動噴霧器均勻噴施,用藥當(dāng)天氣溫為17 ℃,風(fēng)力3~4級。于施藥后10、20 d目測小麥的安全性和雜草的中毒情況。于2017年04月20日采用隨機取樣法進行防效調(diào)查,每點取樣0.1 m2,每小區(qū)4點取樣,分別計算株防效和鮮質(zhì)量防效。
表2 麥田雜草早春施藥處理設(shè)計Table 2 Treaments of the experiments with herbicides in wheat field in early spring
表3 冬前用藥后10、20、30 d目測雜草中毒和對小麥影響情況Table 3 The effect of several kinds of herbicides on weeds and wheats at 10days、20days and 30days after treatments before winter
注:“++++”表示大部分死亡;“+++”表示部分死亡;“++”表示中毒發(fā)黃;“+”表示略有發(fā)黃;0表示無影響。表5同。
2.2.2幾種除草劑防效比較
表4 不同除草劑冬前使用對禾本科雜草的防效Table 4 The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herbicides on gramineous weeds in winter trials
注:同列數(shù)據(jù)后不同大寫字母、小寫字母分別表示在0.01、0.05水平上差異顯著。表6、表7同。
表5 早春用藥雜草的中毒及對小麥的影響情況Table 5 The effect of several kinds of herbicides on weeds and wheats at 10days and 20days after the treatments in early spring
表6 不同除草劑早春使用對禾本科雜草株防效的影響Table 6 The stem control effects on of different herbicides on gramineous weeds in early spring
表7 不同除草劑早春使用對禾本科雜草鮮質(zhì)量防效的影響Table 7 The control effects on the fresh weight of different herbicides on gramineous weeds in early spring
用量為2 250 mL/hm2的5%唑啉草酯EC在冬前使用對小麥略有影響,小麥略有發(fā)黃,但藥后40 d可以恢復(fù);用量為450 mL/hm2的3.6%二磺·甲碘隆WG在早春使用后也可造成小麥略有發(fā)黃的現(xiàn)象,在生產(chǎn)中盡量避免高劑量冬前使用5%唑啉草酯EC和早春使用3.6%二磺·甲碘隆WG。
參考文獻:
[1]王婷,沈國安,錢曙光,等. 宜興地區(qū)小麥田菵草發(fā)生危害和防除對策[J].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2013(3):134,101.
[2]周麗花,楊海燕,陳雪琴,等. 江蘇省太倉市小麥田草相調(diào)查及菵草防除試驗[J]. 雜草科學(xué),2015,33(1):24-26.
[3]王曉琳,張卓亞,伏進,等.秸稈還田條件下不同播種量結(jié)合除草劑對雜草和小麥生長的影響[J].江蘇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17,33(2):307-313.
[4]楊呈芹,陳金宏,馬秀風(fēng),等. 寶應(yīng)縣麥田雜草發(fā)生特點及除草劑對菵草的防除效果[J]. 雜草科學(xué),2015,33(1):21-23.
[5]譚立云,于丹,顧磊,等. 小麥田禾本科雜草適用除草劑及其使用技術(shù)[J]. 雜草科學(xué),2012,30(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