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俞瑕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雹?/p>
——余光中《尋李白》
初次見你時,便是在茫茫詩海之中,于是,我便記住了你的與眾不同。不為別的,只覺得你不甘平庸。
文人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中寫道:“這位帝王著一身縞白的銀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當然,這只是他兒時對你“朝辭白帝”的想象,但如此與眾不同的想象,卻引發(fā)了我無限的遐想。
在蒼茫的敬亭山中,就著渺渺的青煙與淡淡的余暉,我曾不疲地找尋過你的蹤跡。我見你獨飲于敬亭山間,遙看眾鳥高飛盡,仰望孤云獨去極閑,置身深山,相看兩不厭?;蛟S,這不是一般的悠閑,卻恰似你浩渺的氣焰。②
徜徉于你的文字間,心境就此開闊。我見你獨立于高樓亭臺之上,你說樓太高,飄飄欲仙,卻又恐搖搖欲墜,伸開手便可毫不費那吹灰之力手摘星辰。卻不知怎的,又縮了手,連高聲言語都恐驚了天上之人。怎敢!怎敢!這似乎很矛盾,但無疑是直擊你內心的拷問。你唯恐這期間的爾虞我詐使你迷失了方向,你害怕這斑斑駁駁的勾心斗角使你丟盔棄甲,你想到了不同于常人的許多——那些曾讓你作嘔的人或事。你抬起頭,讓這一腔壯志在懷間輾轉,囫圇吞下,帶著淡淡的憂傷,決定退避朝堂。
我似乎再次看見了你的與眾不同。又一次,只見你“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是那般的不可一世,那般的孤傲輕狂。但我知道,你有這個資本,只是你無能為力,無以掙扎。盡管皇帝下詔命你入宮,朝中顯貴為你捧硯磨墨,但是,你妥協(xié)了嗎?不,你沉默了。所幸,你回歸了普通人,馴服了那個原來桀驁不馴的靈魂?、?/p>
你總是知道,知道自己的放蕩不羈,知道自己的自由豁達;但你也知道,這些終究幫不了你,反而會使你的仕途更加黯淡?!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北M管前路障礙重重,你卻總有著與眾不同的樂觀與自信。
千百年來,人們只知你輕狂不拘,卻未曾想過你人格中的超然無懼。偶然瞥見你文字間的淡然瀟灑,便會給我以與眾不同的勇氣,高掛云帆,乘風破浪!
李白,你就是我心中最美的一道風景?、?/p>
①開頭引用詩詞,引出文中的敘述對象,為下文蓄勢。
②看似不經意的景物描寫,卻把我們帶入了李白特定的詩境當中,讀后令人回味。
③文章多處引用古詩詞、典故,生動形象地講述了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一生;同時,也使讀者對李白其人的理解更加深刻。
④結尾再次抒發(fā)了自己對李白的喜愛,形成前后照應。
總評
小作者自小熟讀唐詩,唐詩中最喜李白,可謂是李白的“鐵桿”粉絲。因為他豪放、灑脫,尤其是骨子里的放蕩不羈、桀驁不馴給小作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文中,小作者對李白的詩隨手拈來,將李白的過往娓娓道來;第二人稱的運用像是在與李白對話似的,清新飄逸的語言讀后使人如沐春風,如飲甘露。
【延伸訓練】
生活中的美往往體現(xiàn)在靈動的一瞬間。一個細微的動作或眼神,一句溫馨的鼓勵或勸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是自然界的一聲鳥鳴、一片云彩、一滴雨水、一縷春風……都具有令人心動、讓人回味的美。
請以“最美的一瞬”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①寫真事,說真話,抒發(fā)真實情感;②內容充實,敘事清楚,結構完整;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思路點撥:1.以記敘一個完整的事件為好,寫清楚這個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具體展示“我”是在哪個瞬間看到了什么,因此而感悟到了什么等等。2.文章的主體應該是“我”,所以要寫的文章的中心內容應該是使“我”感悟到什么或產生了什么影響。因此,同學們最好用較多的筆墨如實地展現(xiàn)這一過程中自己的心理活動。
此外,同學們在寫作時要盡量避免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1.只敘述這個“瞬間”出現(xiàn)前的一些過程,“瞬間”出現(xiàn)時卻用寥寥幾筆帶過,抓不住應該著力描繪的細節(jié),使文章的重點內容不突出。2.只顧描繪“瞬間”,卻不善于挖掘“瞬間”蘊含的“美”是什么,只是籠統(tǒng)地、口號式地喊幾句“這個瞬間真美呀”“瞬間擁有無限的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