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文學(xué)家歐陽修,晚年到了滁州,原自號“醉翁”,后改為“六一居士”,許多人都不解,不知道“六一”究竟為何意。他說:“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边@是五個(gè)“一”,然后他又說:“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還有我這么一個(gè)老頭,就老在這五樣?xùn)|西里,加在一起就是六個(gè)“一”,所以叫“六一居士”。
這是一代文豪晚年的生活。他的富奢在于他的藏書,在于簡單的琴、棋、酒,加在一起就是他會(huì)老于此中的今生,就是他所得意的暮年。之所以可以安閑終老于此,關(guān)鍵之處就在于他有自得其樂的趣味。
趣味是一種發(fā)現(xiàn)。
金圣嘆的三十三則“不亦快哉”,說的是那些讓他大喜過望的事情。這都是些什么事呢?
“十年別友,抵暮忽至。開門一揖畢,不及問其船來陸來,并不及命其坐床坐榻,便自疾趨入內(nèi),卑辭叩內(nèi)子:‘君豈有斗酒如東坡婦乎?內(nèi)子欣然拔金簪相付。計(jì)之可作三日供也。不亦快哉!”
有一天,十年未見的老友在暮色時(shí)分突然造訪,開門一作揖,來不及問好,主人就急急地跑到里屋,揪住太太問,咱們家還有酒嗎?你能趕緊給我準(zhǔn)備出酒來嗎?太太拔下頭上的簪子說,你拿這個(gè)去換酒吧。主人一看這個(gè)金簪子,豈止夠今天晚上一頓酒,甚至都能喝上三天,所以大喜過望,不亦快哉。他的不亦快哉并不豪奢,無非是突然有朋友來,自己的太太很賢惠,當(dāng)了首飾換酒,這就足以讓他欣喜萬分。
“空齋獨(dú)坐,正思夜來床頭鼠耗可惱,不知其戛戛者是損我何器,嗤嗤者是裂我何書。中心回惑,其理莫措,忽見一狻貓,注目搖尾,似有所。斂聲屏息,少復(fù)待之,則疾趨如風(fēng),唧然一聲。而此物竟去矣。不亦快哉!”
一個(gè)人在書房里坐著,正在為夜里鬧耗子煩惱,不知道它咬了我什么家具,也不知道它撕了我什么書。正在想時(shí),見到一只大貓?jiān)谀莾骸白⒛繐u尾”,好像看見了什么,突然“疾趨如風(fēng)”,嗖一下沖過去,然后聽到小小的吱一聲,耗子就被叼走了。如此簡單的時(shí)刻,居然也讓金圣嘆“不亦快哉”!
再看一則:“冬夜飲酒,轉(zhuǎn)復(fù)寒甚,推窗試看,雪大如手,已積三四寸矣。不亦快哉!”冬天寒夜飲酒,冷得不得了,推開窗一看,原來是下大雪了,哎呀,心中不禁大喜。這是寒冬之快。
“夏日于朱紅盤中,自拔快刀,切綠沉西瓜。不亦快哉!”紅漆盤子切綠西瓜,一刀下去,聽著它嘎嘎裂開的聲音,這是盛夏之快。
還有什么“不亦快哉”的事呢?
“推紙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屋里進(jìn)了馬蜂,推開窗放了出去,心情便高興,多么單純的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