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心儀
40年前的5月24日,在毛主席紀(jì)念堂落成的那個晚上,7歲的毛新宇隨母親邵華乘車來到天安門廣場。
他并不知道要去哪里,但一下車就被前方一座燈火通明的建筑物吸引了目光,于是抬頭問母親:“媽媽,那是什么地方,這么漂亮?”母親的回答他至今都記得——“這就是爺爺以后長眠的地方。你不是老問,爺爺去世了,我們以后還能不能見到他嗎?以后我們每年都可以帶你來這兒見到爺爺?!?/p>
40年后,當(dāng)毛新宇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回憶起這段往事時,有些動情:“爺爺去世后,家里人一直很悲痛。那天晚上,媽媽也不說話,緊緊地牽著我的手,繞著紀(jì)念堂走了一圈又一圈。我覺得,她是在表達(dá)對爺爺?shù)臒o限思念?!贝撕蟮臍q月,毛新宇便與毛主席紀(jì)念堂緊密相連。
再見爺爺?shù)牡胤?/p>
毛澤東去世的那天,1976年9月9日,唐山大地震的余威猶在,毛新宇一家住在臨時搭建的抗震棚里。
“時近中午該吃午飯了,我蹦蹦跳跳來到媽媽身邊,喊著要吃飯。但我發(fā)現(xiàn)這天與平常不同,媽媽坐在抗震棚前,以手拭淚。這時媽媽以一反常態(tài)的口吻對我說:‘新宇,你不能再胡鬧了,爺爺去世了!”
歡笑一下子離開了這個家。毛新宇看著父母胸戴白花,臂纏黑紗,在家里設(shè)立了悼念爺爺?shù)撵`堂。6歲的他每天待在靈堂里,在低回的哀樂聲中懵懂地看著哭泣的大人們、放大的遺像和遺像下用紙做的紅太陽花圈。他幼小到尚不能理解死亡的含義,常常問母親:“爺爺去世了,我們是不是永遠(yuǎn)見不到他了呢?”回答他的只有母親的哀傷。
一個月后,1976年10月8日,也就是粉碎“四人幫”的第二天,黨中央作出了關(guān)于“在首都北京建立偉大的領(lǐng)袖和導(dǎo)師毛澤東主席紀(jì)念堂”的決定,正式宣布“在紀(jì)念堂建成以后,即將安放毛澤東主席遺體的水晶棺移入堂內(nèi),讓廣大人民群眾瞻仰遺容”。毛新宇有了再見爺爺?shù)牡胤健?/p>
“從1977年紀(jì)念堂落成開始,每年的9月9日(毛澤東忌日)和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爸爸媽媽和我都去紀(jì)念堂。2003年,我有了孩子?xùn)|東。從此就是爸爸、媽媽、我和我愛人劉濱帶著東東一起去了?!痹诿掠羁磥恚o(jì)念堂落成并向世人開放,仿佛拆掉了毛澤東與人民之間的一道“紅墻”,拉近了已故開國領(lǐng)袖與人民的距離。
在這里收獲回憶和往事
曾在中南海為毛澤東管理家政長達(dá)12年的吳連登告訴《環(huán)球人物》記者,他們這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每年也會在9月9日和12月26日來紀(jì)念堂看主席,因而常常遇見毛新宇?!靶掠顣o他爺爺敬獻花圈,鞠躬致敬,過后再和我們一起談?wù)?。我們回憶主席的故事時,他就在旁邊聽。因為那時他還小,我們講的一些事他還不了解,而我們這些人都是和主席朝夕相處的?!?/p>
有一次,吳連登給毛新宇講中南海新華門影壁上“為人民服務(wù)”五個大字的來歷。“那天主席坐車出中南海,突然問同車的汪東興:‘東興啊,這個影壁,你是不是考慮給它用起來?汪東興反應(yīng)很快,就對主席說:‘這個地方還要寫上您的話。主席問:‘寫什么?。客魱|興就說:‘為人民服務(wù)。主席就點點頭,說:‘好!這是黨的大門,是人民的大門。我們共產(chǎn)黨就是為人民服務(wù),寫在這里,就是教育全黨全國的干部,不要忘記我們是為人民服務(wù)?!爆F(xiàn)在還能在影壁上看到這五個字。
在紀(jì)念堂里收獲的這些回憶和往事,補全了毛新宇對爺爺?shù)恼J(rèn)識:“紀(jì)念堂成了我與爺爺心靈溝通的窗口?!泵掠蠲看谓?jīng)過紀(jì)念堂,都會有些感慨:“我看到人民群眾在紀(jì)念堂前排成長龍,頂著烈日或冒著細(xì)雨,等著進去瞻仰主席遺容,我很感動。爺爺一生心里裝著人民、熱愛人民,人民也熱愛他。很多人把對爺爺?shù)母星榧耐械轿疑砩希敫液嫌?,還祝福我和孩子身體健康?!睂τ谒饕灻蛘埱蠛嫌斑@樣的要求,毛新宇幾乎來者不拒,有時甚至令他身邊的工作人員頗為頭痛。
“我父母教育我,不要怕被人認(rèn)出來,不要怕到人民中間去。毛主席在群眾中威望很高,群眾對他的后人有著樸素的情感。像跟我們合個影什么的,應(yīng)該去滿足人家。”在毛新宇看來,身為偉人的后代,是他榮耀所在,更是他此生的責(zé)任所在。
為爺爺唱首歌
毛新宇紀(jì)念爺爺?shù)哪_步并未止步于毛主席紀(jì)念堂。這些年來,他曾登上井岡山,也曾重走長征路,還多次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在爺爺戰(zhàn)斗的鳳凰山、楊家?guī)X、棗園等地實地考察,并且在爺爺?shù)牟说乩锩娣^地”。
每年紀(jì)念毛澤東的活動,毛新宇也都會參加,而1993年的毛澤東百年誕辰活動是他印象最深的。那年的12月,毛新宇與家人回到了韶山,參加在韶山廣場上的毛澤東銅像揭幕儀式,該銅像塑造了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的形象。毛新宇回憶道:“那一天,韶山的紅杜鵑花開得格外嬌艷。湖南的杜鵑花原本該在春天開,不會在12月的時候開,那年或許是氣候變化的緣故。但韶山的鄉(xiāng)親們都說,可能是老人家回故鄉(xiāng)了,故鄉(xiāng)的山水有了感應(yīng)??梢娻l(xiāng)親們的一片心意?!?/p>
這些年,毛新宇為紀(jì)念爺爺寫過、編過大量著作,如《我的爺爺毛澤東》 《親情的紐帶》 《重走長征路》《我們的父親毛澤東》以及最近新作的《毛澤東三兄弟》等。他用大量的文字來紀(jì)念、緬懷、宣傳爺爺。
1995年,毛新宇在學(xué)習(xí)工作之余,為表達(dá)對爺爺?shù)纳詈窀星?,和李谷一、德德瑪?shù)雀璩乙黄痄浿屏艘缓屑o(jì)念爺爺?shù)拇艓??!斑@是我第一次錄制自己演唱的歌曲。這盒磁帶里有《東方紅》《瀏陽河》《讀毛主席的書》等歌,其中有兩首歌是由我作詞的,一首名叫《揮鋤》,是我根據(jù)1992年在延安調(diào)研時寫的一首詩《揮鋤,我在爺爺種過的菜地》改寫的。我們還去延安為歌曲拍攝了MTV?!?/p>
錄制磁帶的過程并不輕松,毛新宇為此經(jīng)歷了長達(dá)數(shù)月的嚴(yán)格訓(xùn)練,在錄音室中一遍遍重錄,直至滿意?!拔页蒙ぷ影l(fā)啞,渾身是汗,媽媽當(dāng)時開玩笑說,這次你不用鍛煉就能減肥了。”毛新宇再說起時,頗感有趣。
這盒磁帶,與重訪故地、出版著作一樣,都寄托著他對爺爺?shù)乃寄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