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船槳劃過蘇醒的河水,讓果果想起一座田園詩般的城市——波恩!
德國波恩是一座田園小城。
它的名氣很大。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波恩是由一個個小村莊組成的——
萊塞尼希村、凱塞尼希村、杜依斯村、萊恩斯村、波潑爾斯村、于克爾斯村、依彭村……這些小村落至今保持著自然的鄉(xiāng)村風貌。
波恩、波恩,多像漁民用船槳撥開春水的聲音!
風在額頭“跳”
萊茵河從波恩城邊緩緩流過,默默地滋養(yǎng)著快樂的波恩。
是的,沿著萊茵河逛街是一件快樂的事兒。
不過,果果要逛的可不是百貨公司,而是充滿魅力的波恩跳蚤市場。
波恩的跳蚤市場不計其數(shù),是舊貨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以“萊茵大跳”最為著名。
每年4~10月、每月的第3個星期六是“萊茵大跳”開張的日子。每年七次,至今已逾30年,人氣一直很旺哦。
周末一大早,公園門前的馬路兩旁就擠滿了汽車。
“等一下,‘萊茵大跳是在公園中進行嗎?”
是的,就在萊茵河邊。
據(jù)說,那些遠道而來的人,頭天下午甚至更早時間就到此安營扎寨了。因為停車場地有限,不少人只能乘坐公交車或騎著自行車趕來。
走進市場,放眼望去:道路兩側,一個攤位緊挨著另一個,架上掛的,桌上放的,地上擺的,都是要“跳”出去的東西,大到電腦、音響、汽車輪胎,小到玩具、勺子,真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包。
攤主有不少是“專業(yè)戶”,每個周末和節(jié)假日奔波于各個跳蚤市場之間,買賣的東西大部分來自德國以外地區(qū),成色較新,價格又比商場里便宜。
還有一部分業(yè)余“玩主”,來自于普通家庭。
他們舉家出動,把家里閑置的生活用品搜羅來賣。不過,買賣對于他們來說,只是副業(yè)。一家老小在草地上鋪一塊墊子,或躺或坐,讓四月的春風吹過額頭,這才是他們的追求。
追隨內心的節(jié)奏,多么幸福的體驗!
走火入魔的“貝多芬”
波恩是貝多芬的故鄉(xiāng),因此,它也被稱為“貝多芬之城”,還是美麗的櫻花之城。
作為貝多芬的出生地,波恩人民對貝多芬的喜愛已經(jīng)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街頭隨處可見貝多芬的頭像,墻上、玻璃上、地磚上……
波恩人很有幽默感,百貨公司櫥窗里的模特居然也是“貝多芬”。他裹著大花婦女服飾婀娜多姿地笑看窗外,非常有喜感!
還有許多改版的“貝多芬”散落在波恩的各個角落,神態(tài)各異!
只有市中心廣場上的貝多芬像,是波恩最嚴肅的一尊,因為這座廣場的后面,就是貝多芬的家啰!
貝多芬故居是一棟很有愛的粉紅色三層小洋樓,并不氣派,可是看著很溫馨,有點像童話里的糖果屋。
波恩人以此為基礎建造了貝多芬博物館,館旁還建了一個室內音樂廳。每三年,波恩人民都要在此舉辦一次貝多芬音樂節(jié),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
聽,大街小巷里流淌著貝多芬的音樂。
看,居然有一些羊群,悠閑地穿過市中心,時而停下腳步,側耳聆聽。它們也在享受貝多芬的音樂嗎?
低調的“?!?/p>
果爸說,波恩羊多,但整個城市其實很牛!低調的“?!?!因為有“它”!
波恩大多數(shù)建筑只有3~5層,二十多層的聯(lián)邦議會大廈是波恩唯一的高層建筑。它的存在證明著波恩超牛的政治地位!
“聯(lián)邦議會大廈是做什么用的?”果果好奇地問。
果爸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德國分裂為東德和西德,東德定都于柏林,西德定都于波恩。聯(lián)邦議會大廈就是西德的行政辦公大樓。
“果然很牛!”果果豎起了大拇指。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么牛的大廈其實是由一所學校的體育館改建而成,大廈后部的會議室曾經(jīng)是自來水廠呢。
戰(zhàn)后的德國滿目瘡痍,本著節(jié)約的原則,這座大廈連瓷磚都沒有鋪,一用就是45年,如今還是粗糙的水泥地面。
會議大廳座椅一列列排開,環(huán)形圍繞,不分國家領導人席位和普通席位。唯一不同的是,總理的座位比其他座位高出10厘米。
果果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不同,還興致勃勃地坐了一回“宰相椅”。
嘿,質地、感覺都和其他椅子一樣嘛!
在果果看來,最特別的其實是樓梯拐角處的木制鳥巢。據(jù)說,當年正是因為樓梯難看,才特地請來建筑學院的學生做了鳥巢裝飾。
這個鳥巢和北京的“鳥巢”體育館很像哦!
可不是么!波恩、波恩,這是春天的鳥兒鳴啼的聲音!波恩、波恩,這是一個美麗動聽的擬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