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文
鬣狗出沒,請注意
趙亮/文
提起鬣狗,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電視節(jié)目中成群出現(xiàn)、動作迅猛、敢于打劫獵豹甚至獅子食物的動物。其實這種身上長有斑塊的鬣狗只是所有鬣狗科動物中的一種,它確切的名字為斑鬣狗。除了斑鬣狗,現(xiàn)存鬣狗科下還有棕鬣狗、縞鬣狗以及土狼三個成員。其中斑鬣狗、棕鬣狗、縞鬣狗共同組成鬣狗亞科;土狼則為土狼亞科。
斑鬣狗是現(xiàn)存鬣狗科動物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棲息地以開闊的草地和荒漠為主。成年雌性斑鬣狗平均體重在70千克左右,雄性則在45~63千克。毛色以土黃和棕黃為主,身上布滿褐色的斑塊。
在斑鬣狗群中,首領(lǐng)全部為最強壯的雌性,它在群體捕獲獵物后可以優(yōu)先進食,并且享用最柔軟的內(nèi)臟(因為內(nèi)臟沒有骨頭,大部分掠食動物都喜歡,只有獵豹除外)。就連地位最低的雌性,也可以比地位最高的雄性先吃東西。
除了可以最先進食,身為首領(lǐng)的斑鬣狗也擁有更多交配的機會,留下的后代也就更多。通常一個群體中,地位較高的雌性生育的后代要比地位較低的雌性的后代多至少6倍。
斑鬣狗耐力超強,在捕獵的過程中,能以40~50千米的時速持續(xù)奔跑2 000米以上。它最主要的食物為角馬和斑馬,有時也會攻擊病弱的野?;蚵鋯蔚男∠?。
生活在荒漠地帶的斑鬣狗群體規(guī)模很龐大,最大的群體可達80只,這也是它們敢于和其他大型猛獸對抗的最主要原因。和獅子一樣,雌性斑鬣狗會一直待在群體中,而雄性到了一定年齡則會被趕出群體獨自流浪,重新尋找接納它們的群體。
棕鬣狗在鬣狗科動物中體形僅次于斑鬣狗,主要棲息于非洲西南部干旱炎熱的草原或荒漠地帶,海邊也有零星分布。成年雄性棕鬣狗的體重在40~43千克,雌性則為37~40千克。棕鬣狗的頭部、頸部以及背部前端的毛色為較淺的灰色或白色,軀干則以棕色為主,四肢外側(cè)長有橫向的棕褐色和白色條紋。棕鬣狗主要以撿食其他大型食肉動物的殘羹剩飯來維持生計,有時也自己捕獵或吃一些水果。與其他鬣狗科的親戚相比,棕鬣狗頭頂上那對細長的耳朵是它們最顯著的外在特征。
與喜歡掠奪的斑鬣狗不同,棕鬣狗膽小孤僻,白天通常躲在灌木叢或洞穴里休息,夜晚才會悄悄出來找食物。當(dāng)遇到危險又無法逃脫時,棕鬣狗還會采用裝死的辦法來蒙混過關(guān)。
棕鬣狗還是鬣狗科數(shù)量最少的種類,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列為“近?!蔽锓N。
縞鬣狗因其淺灰色或淡黃色的皮毛上長有黑色或褐色的條紋,又名條紋鬣狗。它喜歡棲息在干燥炎熱的環(huán)境里,除非洲的東部和北部外,亞洲的印度和阿拉伯地區(qū)均有縞鬣狗的存在,是現(xiàn)存鬣狗科中唯一在非洲以外地區(qū)也有分布的種類??c鬣狗主要以腐肉為食,也會捕殺食草動物中病弱或年幼的個體。
縞鬣狗的體形略小于棕鬣狗,體重為30~40千克,但性情卻較為兇猛好斗。人們曾經(jīng)拍到過一只雌性縞鬣狗成功從12只狼口中搶奪食物的畫面。正因為如此,縞鬣狗有時也會單獨生活,并不完全依靠集體的力量生存。
土狼是鬣狗科中體形最小的種類,棲息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草原或曠野地帶,平均體重在10千克左右。它有一身棕色毛發(fā),軀干和四肢上長有棕褐色條紋,尾巴上的毛長而蓬松。
它們的腳趾數(shù)量也是區(qū)別于其他鬣狗科成員的地方,土狼的前爪末端有5個腳趾,而其他3種鬣狗都只有4個。
由于體形太小,再加上臼齒(食肉目動物用來咀嚼的牙齒)退化,土狼幾乎無法咀嚼大塊的肉,更沒有能力獵捕大型食草動物,它們的主食是白蟻等昆蟲,有時也會吃一些碎肉或鳥蛋。
食用白蟻時,土狼的舌頭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它們的舌頭不僅長,而且能分泌黏液,只要將長長的舌頭伸進蟻穴中,就可以將白蟻舔出來。
同樣由于體形太小,土狼很容易受到大型食肉動物的攻擊。此時它們通常會將全身的毛發(fā)豎立,讓自己顯得龐大;如果虛張聲勢這招不管用,土狼還會像黃鼠狼一樣,從肛門處放出奇臭無比的氣體,給自己爭取逃跑的機會。
現(xiàn)存鬣狗科動物特點備忘錄
斑鬣狗:全身長滿斑塊。
棕鬣狗:耳朵又細又長。
縞鬣狗:身上長有條紋,是現(xiàn)存鬣狗科中唯一在非洲以外地區(qū)有分布的種類。
土狼:前爪末端長有5個趾頭的鬣狗科動物。
如何拯救這些動物,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