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人生旅途的伴侶。每個人的心里都有那么幾本書,字字珠璣,影響我們的人生道路。不同身份、不同年代的人是如何閱讀的?他們愛讀什么書?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讀書的方式發(fā)生改變了嗎?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攝影師的一組鏡頭記錄了這些變與不變。
杭州市學軍中學心理教室,2001年出生的高一學生朱可正利用午休時間閱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她說:“我們平時學業(yè)緊張,但我還是會在午休和周末擠出時間看看自己喜歡的書?!敝炜勺罱矚g讀的書是《南方有令秧》《我還是想你,媽媽》。
1969年出生的機械師路海橋在建筑工地查看圖紙。他說自己特別喜歡閱讀,尤其喜歡外國小說。路海橋最喜歡讀的小說是《湯姆叔叔的小屋》《穆斯林的葬禮》。
1920年出生的劉文林拿著一本自己編寫但未出版的圖書。老人最愛他珍藏著的《一個人和一個時代》《三仲馬》,他至今還記得第一次閱讀這兩本書的年份——1981年和1984年。
河北機電職業(yè)學院閱覽室,1997年出生的大學生孟慶釗正利用手機和電腦等數(shù)碼產(chǎn)品閱覽圖書。孟慶釗在學院圖書館用手機掃描自主借閱系統(tǒng)的二維碼,再利用平板電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