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馮應馨
如果每一個人都是小千
文 馮應馨
出生于1941年的宮崎駿,經歷過二戰(zhàn)帶來的創(chuàng)傷,體會過美蘇兩極分化所刺激的冷戰(zhàn)恐懼,加上大學期間政治經濟學的專業(yè)背景,讓他的作品截然不同于一般的娛樂產物,對于政治、對于戰(zhàn)爭、對于社會都有著深刻的反思。
銀絲滿頭,胡子花白,標志性的黑框眼鏡,宮崎駿除了以漫畫師和動畫導演的身份享譽世界,還是一位堅定的環(huán)保主義者,他的作品中從未停止過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不過,在自由游弋于現(xiàn)實與想象的同時,在不遺余力宣傳環(huán)保的同時,宮崎駿始終謹慎把握著畫面語言的分寸:越是想要世人警醒,就越是要溫和,過分刺耳的表達,只會適得其反。
1984年,43歲的宮崎駿執(zhí)導的動畫短片《風之谷》上映,這部電影讓他獲得一個新的身份——電影屆的“環(huán)保教父”。
該片的靈感來源于希臘神話中的女性游吟詩人,女主角娜烏西卡以頭戴飛行帽,善駕滑翔翼的形象出現(xiàn)。故事背景設置于七日大戰(zhàn)后的一千年,人類文明幾近崩潰,遍地黃沙,滿目荒蕪,到處是古怪的植物和昆蟲,僅存的人類也即將被生存著怪異蟲類的腐海森林所吞噬。由于戰(zhàn)爭和大規(guī)模生化武器的使用,當時的自然環(huán)境已被破壞殆盡,而影片中的王蟲和腐海森林則是物種變異的結果。娜烏西卡曾有10個兄弟姐妹,皆因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而先后夭折。
由于地處海邊,風之谷靠海風抵御腐海森林的侵蝕,成為人們暫時的安寧之所。但是,這塊寶地同樣也為人類異族所覬覦,同時,還面臨著異類王蟲的入侵。娜烏西卡作為風之谷谷主之女,毅然承擔起保衛(wèi)世界的責任。
除了飛行之外,娜烏西卡最為突出的便是超常的溝通能力,她以一個靈性的存在周旋于人類和王蟲之間。最終,她以人間英雄的形象犧牲,然后又以青衣武士的形象在幻化出的金色草原上復生,預示著她將帶領人們走向美好的生活。
有人認為,這樣的結局也許是折中。宮崎駿以死而復生這樣充滿神話色彩的形式, 隱喻著當下無節(jié)制的開發(fā)自然所必將面臨的悲劇結局,而若要現(xiàn)實世界真正重啟,就要痛徹地思考和變革當下的發(fā)展方式。
出生于1941年的宮崎駿,經歷過二戰(zhàn)帶來的創(chuàng)傷,體會過美蘇兩極分化所刺激的冷戰(zhàn)恐懼,加上大學期間政治經濟學的專業(yè)背景,讓他的作品截然不同于一般的娛樂產物,對于政治、對于戰(zhàn)爭、對于社會都有著深刻地反思。
人到中年,雖為動畫導演,但宮崎駿本人的社會責任感卻愈加強烈。這一時期,戰(zhàn)爭和末日常常成為他作品的沖突高潮或敘事背景,而裹挾其中的人性則承載著他對現(xiàn)實的思考。
《風之谷》上映兩年之后,45歲的宮崎駿導演的《天空之城》,再一次探討人類發(fā)展與自然環(huán)境的沖突。
“天空之城”是一個超越地上文明幾千年的理想世界,那里技術極其發(fā)達,蘊藏無窮的寶藏。故事發(fā)生在歐洲大陸的一座金礦,那里的人們對于“天空之城”——拉普達的傳說深信不疑。礦區(qū)男孩帕索無意中救下了從天而降的女孩希達。希達是拉普達王族后裔,她的祖先拋棄了發(fā)達的科技隱居地面,而她身上帶著的飛行石項鏈就暗藏著“天空之城”的秘密。
利益面前人類的貪婪開始顯現(xiàn)。海盜和軍隊為了奪得飛行石,紛紛前來綁架希達。匆忙之中,帕索和希達在龍卷風的中心登上了“天空之城”——拉普達。那里由機器人值守,各種生物肆意生長、一片蔥蘢,是安靜而舒適的棲息地。礦區(qū)男孩開始反思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意識到自然和生命才是最應該保護的。
為了不讓飛行石和拉普達落入罪惡的軍方勢力手中,帕索和希拉一起念出毀滅的咒語。最終,惡人帶著他們的武器變成火球墜入大海,而飛行石帶著拉普達的生命之樹上升到了天空的盡頭。
在這部影片中,宮崎駿一人擔任導演、原作、監(jiān)督、腳本設計、角色設定等多個職務,可以說,這部影片更加徹底地表達了宮崎駿對于自然的所思所想。他又一次為觀眾留下了一個看似積極實則無解的結局。
飛向天空的生命之樹既象征了希望的延續(xù),但也隱藏著對俗世的逃避,未來,生命之樹那龐大的根系又能在哪里落腳?
曾有媒體采訪宮崎駿,為什么總是以末日的視角在思考,“因為它就在那里,只是很多人看不見而已”,對于自然,對于人類,他從未停止思考。
“遠古時代,大地覆蓋著濃密的森林。在參天的古木之中,有守護神在保衛(wèi)著一切生靈,在那個年代,人類和獸類和睦相處。隨著時光流逝,大片的叢林被砍伐殆盡,僅存的森林只能靠傳說中巨大的麒麟獸和森林的神靈保護。于是,展開了一場神靈與邪魔之間的保衛(wèi)戰(zhàn)?!?/p>
這是1997年問世的長篇動畫《幽靈公主》的開場,直到如今,這部影片都被公認為宮崎駿的頂峰之作。
這一次,宮崎駿選擇將故事背景放在日本的室町幕府統(tǒng)治時期,當時,工業(yè)文明剛剛萌芽,煉鐵技術極大發(fā)展,伐林采礦、伐木助燃,使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
男主人公阿西達卡被西方邪魔襲擊而遭受詛咒,生命堪憂,他只身前往西方世界去化解詛咒之謎。那只來自西方的邪魔本是守護森林的野豬神,為了與幻姬所領導的鐵工場對抗,身中火槍彈后因仇恨而變成邪魔。在鐵工場的附近,還有一座巨大的原始森林,得益于麒麟獸的蔭庇,萬物生機勃勃,叢林深不可測,人們不敢靠近。這一次,人類與自然的溝通者變成了善良勇敢的阿西達卡和狼人女孩小桑。
不同于中年時期,在《幽靈公主》中,年近花甲的宮崎駿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了更為復雜的展現(xiàn)。
當時的朝廷是武士階層的利益代表,幻姬麾下的“非人”和“賤民”不堪朝廷壓榨,偏安于鐵工場,暫得生息。所以,他們伐山煉鐵并非完全出于私欲,有其自洽的邏輯和必然性;朝廷殺死麒麟獸,進一步開發(fā)森林,也是為了謀求更長遠的發(fā)展。面對人類的步步緊逼,自然一改從前的溫和形象,呈現(xiàn)出狂暴的反擊。野豬神、狼族為了捍衛(wèi)森林和同類,都是一派殺傷力極強的斗士形象;而萬物之靈麒麟獸被割下頭顱之后暴怒不止,霎時間山洪暴發(fā)、火災泛濫、地動山搖,直到找回自己的頭顱。
毀滅指向新生。麒麟獸幻化為萬物生靈,讓世間重現(xiàn)鳥鳴花香,也延續(xù)了人類的生命?;眉Ю^續(xù)帶領村民重建家園。朝廷派來的獵人悻悻而歸。小桑感激阿西達卡英勇的付出,卻始終無法原諒人類的貪婪,所以阿西達卡回到幻姬的鐵工場,而狼人女孩小桑則繼續(xù)在森林里生活。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狀態(tài),一切仿佛永遠不會停歇。影片借助東方的神怪故事,卻在探討人類社會共同的話題。宮崎駿又一次以一個看似美好的開放結局,丟給人們一個無可奈何的妥協(xié)。
此片中,宮崎駿反復強調著“活下去”這一訴求。人類不同于其他生物,不掠奪自然就無法生存,因此“合理”開發(fā)還將永無止境地繼續(xù)下去。而自然的報復也不會就此停止。這里的“活下去”,實則是一道留給后世的難解之題。
在影片大獲成功之后,宮崎駿首次宣布隱退,從此不再參與長篇動畫的制作。他坦言,自己的身體和精力已無法勝任一個上百人團隊的領導者。
時隔4年,60歲的宮崎駿又一次出現(xiàn)在公眾的視野,這一次他帶來的是廣為人知的《千與千尋》,并一舉榮獲奧斯卡金像獎、德國金熊獎,在日本歷代電影票房中排名第一。
在這部東方版的愛麗絲漫游仙境中,女主角千尋的父母由于貪吃遭受懲罰變成了豬,她為了拯救父母,成為靈異小鎮(zhèn)上澡堂“油屋”里的女工,并被油屋的主人湯婆婆奪去名字成了“千”。
《千與千尋》海報
在油屋里,嬌生慣養(yǎng)的小千逐漸成長為堅強能干的女孩,以她的善良贏得旁人以及湯婆婆的尊重,最終拿回了自己的名字,并救下了父母。
這一次,宮崎駿看似告別了鐘愛的宏大敘事和鐘情的環(huán)保題材,將焦點放在了城市小姑娘的一次奇幻旅程上,但心靈的磨難正是戰(zhàn)爭的隱喻,而孩子的純真如同大自然的美好,回歸現(xiàn)實世界的宮崎駿,恰恰在用成長的主題,思考世界。他曾說,如果每一個人都是小千,人與自然就真的渾然一體了。
“宮崎駿什么時候退休就像世界未解之謎”,已是朋友圈里盛行的玩笑。不久前,NHK推出紀錄片《永不停止的人——宮崎駿》,其中透露,宮崎駿最新的長篇電影將在2019年上映。這個曾6次宣布隱退的76歲老人,又閑不住了。
第五屆“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知識競賽在京啟動
3月21日,由中國核學會和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五屆“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知識競賽在中國科技館正式啟動。
中國核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湖北省科協(xié)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明武,國家核安全局、國家能源局、國防科工局、中國科協(xié)、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yè)建設集團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科技館、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xié)會等單位有關領導出席啟動儀式。來自北京陳經綸中學的300余名師生參加了大會。
李冠興院士在致辭中表示:通過舉辦本次活動,可以激發(fā)青少年對自然科學的探索和求知,培養(yǎng)青少年的科學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通過“兩彈元勛”等老一輩核科學家事跡的宣傳,倡導和傳承科學精神、科學道德。
雷增光總工程師表示:2017年是貫徹中央關于加強核能科普、推進綠色核能的重要一年?!镑攘χ狻痹?017年不僅要繼續(xù)開展知識競賽及夏令營等品牌活動,還將設立“魅力之光”助學基金、創(chuàng)辦核電詩詞大賽等活動。
北京陳經綸中學陶苒書記表示,相信本次活動通過網絡參與、媒體宣傳一定能惠及更多青少年。作為教師代表將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本次活動。
李冠興院士代表主辦方為陳經綸中學贈書,與會院士和領導共同按下水晶球,宣布第五屆“魅力之光”活動正式啟動。
隨后,樊明武院士做了主題為《核技術與環(huán)境保護》的科普講座,分析了太陽能、風能、煤炭等能源發(fā)展現(xiàn)狀及面臨的挑戰(zhàn),認為核能是未來能源的發(fā)展趨勢,“要保證70億到100億人口在地球上較好生存,原子能是最有可能解決的方案之一”。
陳經綸中學的師生們在講座后積極提問、踴躍發(fā)言,啟動儀式在熱烈的氛圍中落下帷幕。
據(jù)了解,2017年,第五屆“魅力之光”活動被中國科協(xié)納入“科普中國——綠色核能科普活動”中,將在各上級單位的指導下、全國各核電單位的支持下,大力宣傳“魅力核電、美麗中國”的理念,促進核能科普常態(tài)化、廣覆蓋,形成正確輿論導向,為核電發(fā)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本次活動在知力網(http://nuclear.zhili.org.cn/2017/home/index)開設競賽活動答題入口和學習平臺,并可通過關注“知識就是力量”、“核電那些事”微信公眾號手機答題。本屆活動分為初賽、復賽和夏令營三個階段。初賽時間為3月21日至5月20日;獲得初賽前5000名的學生入圍復賽,復賽時間為5月29日至6月20日;復賽成績前500名的中學生中,最終選出一等獎50名、二等獎50名、三等獎100名、優(yōu)勝獎300名,其中一等獎學生獲得參加7月17日至7月21日在浙江舉辦的本屆“魅力之光”核電科普夏令營活動的資格。成人也可以參與初賽答題,學習核科普知識,支持核電發(fā)展,贏取微信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