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林克·楚+威廉·卡斯++周傳馨
小人國傳說
小人國的存在一直是一個久遠的傳說,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名著《格列佛游記》中就生動描述了小人國的故事。但那畢竟是小說。事實上,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曾經(jīng)有小人、大人和與今天的我們一樣高的人共存的時期。在古人遺留下的古籍中,一直不乏對小人的記述。
《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記載:在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個小人國,名字叫“靖人”?!熬浮笔羌?xì)小的意思。據(jù)說他們的身高只有九寸。
《山海經(jīng)·大荒南經(jīng)》記載:有個小人國,叫焦僥國,國中之人都姓“幾”,以糧谷為食。還有一種小人叫“菌人”。據(jù)說他們的身高只有三尺。
《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也記載:在焦僥國的東面,還有個小人國,叫周饒國。他們住在山洞中,雖然身材短小,身高大概只有三尺,但和常人一樣穿衣戴帽,而且生性聰明,能制造各種精巧的器物;此外,他們還會耕田種地。
《國語·魯語》說:“焦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薄妒酚洝ご笸饌鳌氛x引《括地志》說:“小人國在大秦的南邊,人才三尺,在耕地的時候,害怕為禽鳥啄去。
記錄三國時期魏國發(fā)生的事情的《魏志·東夷志》描述了一個小人國,身高只有三四尺;《拾遺記》記載了一個叫陀移國的國家,國中百姓只有三尺高,但卻可以活上萬年;傳說它是周饒國的異名;《神異經(jīng)》記載,西北荒中有小人,長一寸,穿朱紅色的衣服和頭冠;還有一個鶴國,國中的小人長七寸,海鵠看見這些小人就會把他們吞下去。唐朝的《法苑珠林》卷八說:“焦僥國人長三尺,眉眼俱全,但生活在山洞中?!薄妒霎愑洝穭t說:“大食王國的西海中,有樹上長小人,身高六七寸,見人就笑。如果動他們的手、足,不小心摘下一枝,他們就會死去。
除了一些考古發(fā)現(xiàn)或者傳說,書本上也有大量關(guān)于小人國的記載。比如紀(jì)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就有關(guān)于小人國的記載。書中描述在烏魯木齊經(jīng)常看到身高只有尺許的小人,每到紅榴樹開花時,這些小人便折下榴枝,編成小圈戴在頭上,成群結(jié)隊唱歌跳舞。他們的聲音細(xì)如鹿鳴,悠揚婉轉(zhuǎn)。有時候小人會偷偷走到朝廷駐軍的帳篷內(nèi)偷竊食物,如不小心被抓到,就跪在地上哭泣。假如把他們放了,他們也不敢馬上跑開,先慢慢地走數(shù)尺遠,回過頭來看看再迅速逃離。那時候清軍叫這些小人為“紅榴娃”,因為小人喜歡戴紅榴。
《太平廣記》中也有關(guān)于小人的故事:西北海戌亥那地方,有個鶴民國,人身高三寸,但日行千里,步履迅急如飛。但是他們有時候也很悲慘,經(jīng)常被海鳥吃掉。鶴民國的人也很聰明,他們做了很多跟自己一樣的小木頭人,海鳥又以為是食物了,一口吞下去,結(jié)果被木人卡死。海鳥上當(dāng)多了后,以后見到了真鶴民也不敢吞食了。
幻想小人國
傳說中的小人國,人、畜、植物等一切物體的尺寸都只是我們的微縮版,也就是說小人國的人也就幾厘米高。所以,當(dāng)傳說變成真的,當(dāng)人類變得很小,會是種怎樣的畫風(fēng)呢?
熱愛生活的人,永遠不缺純真與想象力。每個人的小時候應(yīng)該都有過這樣的幻想:地板下面,天花板上面,其實也住著和我們長相一模一樣,但是完全微縮版的小人。那些無法解釋的夜里聲響,就是他們活動的證據(jù),他們可能因為體型微小,生活在我們永遠不會發(fā)現(xiàn)的縫隙里。煮飯烹茶,洗衣拖地,爭執(zhí)斗嘴,相親相愛,他們的生活除了“不被大人”發(fā)現(xiàn)之外,似乎和我們也是別無二致的,在他們的世界里,我們這些“大人”就是巨人。
巨人用的東西放在他們眼里又是什么樣的呢?對他們而言,西蘭花一定是大樹,做菜用的干辣椒,他們可以用來當(dāng)做賽艇,用火柴搭自己的房子,我們吃的冰淇淋,對他們而言就是松軟又甜美的山峰,他們會在我們的茶杯邊釣魚,會拿我們?nèi)拥舻钠【粕w當(dāng)餐桌,還會拿我們的意大利螺絲粉當(dāng)做滑梯,他們也有自動的美食機器,還有自己的火車和車站。
是不是很意外,怎么真的有這樣一個世界?
創(chuàng)造小人國
漂亮的微距攝影作品我們看得多了,花花草草、小魚小蟲,已經(jīng)有點“審美疲勞”了。微距創(chuàng)意攝影師利用我們身邊普普通通的食物,加上一些微型人偶,搭起了一個個精致的場景,通過相機的鏡頭將這些微小的場景放大,得到一幕幕我們生活中的精彩瞬間,其天馬行空式的創(chuàng)意,令人拍案叫絕。
利用日常物品創(chuàng)建出一個個微縮模型,設(shè)計的微縮版世界中,材料都是原材料,如蔬菜、面包、鮮花、日常用品等,人們的日常生活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還原,小人偶們似乎被賦予了生命,在這個微縮模型中進行著日常活動,就像我們生活的縮影,一個有著夢幻而且生動有趣的場景吸引著人們的視線,小世界蘊藏著大道理。
食物是微距創(chuàng)意攝影師最常用的創(chuàng)作素材,每天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叵碛酶鞣N食物的時候,你可能從沒想過它們也擁有如此豐富的形象和意義。奧利奧做的鋼琴、蘋果皮紅毯、香蕉皮做的船、煎蛋其實是個小海島、米花糖是城墻、小甜甜圈賽車、啤酒瀑布、胡蘿卜木樁……是多么熱愛生活的人,才能觀察得如此細(xì)致入微?
傾倒的牛奶是一片湖泊,火柴棍是秋千座椅,一只網(wǎng)球是一座海島……小人國里的居民到處探險、工作,甚至還會遇到麻煩。照片中可以看到碎蛋工人在雞蛋上辛勤工作、戀人在蛤殼里翩翩起舞、主人們在艱難地馴服龐大的龍蝦寵物、潛水員整裝待發(fā)準(zhǔn)備潛入茶杯的深水中……還有一些人堅守在蔬菜、水果、糖果、餅干、面包等崗位上。這些色彩亮麗的食物與微型小人之間的各種奇異但卻和諧的造型令人驚嘆。
微距攝影創(chuàng)意作品仿佛有一種魔力,明明只是簡單的小圖片,卻讓人忍不住一幅幅地看下去,有多少次你也感覺到——小小的幸福往往更能讓人感到甜蜜,愿童心和快樂與我們同在!
這些突破腦洞的創(chuàng)意并不是作品的全部,更深層次的,是讓我們站在上帝視角審視我們所在的世界和自己,對消費社會和金錢虛榮的揶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