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心臟超聲用于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以及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來我院進行產前篩查的572例孕婦作為觀察對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所有胎兒進行篩查,重點行心尖四腔心等常規(guī)6個基本切面的超聲檢查并記錄診斷結果,新生兒出生1周內再次行超聲檢查,將診斷結果進行對比以判斷診斷符合率。結果 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發(fā)現(xiàn)有31例胎兒存在心臟異常,占全部受檢胎兒的5.42%,而經引產胎兒尸體解剖或者新生兒心臟超聲檢查,有35例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占所有受檢對象的6.12%,對比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結果與解剖或新生兒心臟超聲結果,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可以有效提高先心病篩查準確率,降低胎兒畸形與死亡率,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
關鍵詞:心臟超聲;先天性心臟??;胎兒
先天性心臟?。–HD)是指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fā)育缺陷而形成的心臟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胎兒畸形,其發(fā)病比率達到0.7%-0.8%[1],成為導致我國胎兒及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產前檢查對降低先天性心臟病的發(fā)生率、減少畸形、提高優(yōu)生優(yōu)育率至關重要。超聲檢查作為一種常用的檢查手段,在胎兒心臟超聲篩查方面有著重要價值[2]。本文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來我院進行產前篩查的572例孕婦作為觀察對象,分析探討心臟超聲用于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以及臨床應用價值?,F(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文主要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來我院進行產前篩查的572例孕婦作為觀察對象,年齡范圍在22-38歲之間,平均年齡(29.71±2.56)歲;孕周范圍在25-32周,平均(27.11±3.65)周;其中初產婦334例,占58.39%,經產婦238例,占41.61%。所有孕婦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本次研究得到了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檢查方法
所有孕婦在完成常規(guī)超聲檢查后,由富有臨床經驗且具備從業(yè)資格證書的??漆t(yī)生實施心臟超聲篩查:首先進行基本的心臟的檢查,主要包括心臟的大小、位置、結構、心率、功能狀態(tài)等,同時觀察胎兒心臟運動是否正常,確定胎兒左右心發(fā)育情況是否正常、觀察各個瓣膜功能形態(tài)與結構并確定瓣葉活動是否正常。其次,進行心尖四腔心等常規(guī)6個基本切面的檢查,包括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主動脈弓切面,肺動脈及動脈導管切面,上下腔靜脈長軸切面,觀察主動脈、肺動脈位置走向,血管直徑比例以及主動脈瓣與肺動脈瓣的基本情況等。篩查發(fā)現(xiàn)異常時給與復查,高度可疑的胎兒則給予超聲心動圖檢查,進行先心病的確診。確診后應將病情告知孕婦及家屬,根據(jù)病情提出終止妊娠或圍生期監(jiān)護等醫(yī)學意見。新生兒出生后應給與心臟超聲檢查,與產前篩查結果進行對比。對于引產或者出生后死亡的患兒,在經家屬同意的基礎上進行尸體解剖,以證實診斷。
1.3觀察指標
對比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結果與解剖或新生兒心臟超聲結果,判斷其檢出率是否存在差別。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胎兒通過心臟超聲篩查先天性心臟病,其中有31例胎兒被診斷存在心臟異常,占全部受檢胎兒的5.42%,其中單純性室間隔缺損9例,單心室7例,心內膜墊缺損6例,三尖瓣下移5例,法洛四聯(lián)癥4例;經引產胎兒尸體解剖或者新生兒心臟超聲檢查,有35例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占所有受檢對象的6.12%,對比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結果與解剖或新生兒心臟超聲結果,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詳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伴隨著優(yōu)生優(yōu)育意識的增強,孕期檢查以確保胎兒健康越來越重要,胎兒心臟超聲檢查也成為產前檢查的必要步驟之一,為疾病的診斷提供了確切的臨床依據(jù),而且可以為新生兒出生后把握手術治療的時機提供科學依據(jù),避免出現(xiàn)誤診漏診、延誤治療情況[3-4]。
本次研究中,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發(fā)現(xiàn)有31例胎兒存在心臟異常,占全部受檢胎兒的5.42%,而經引產胎兒尸體解剖或者新生兒心臟超聲檢查,有35例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占所有受檢對象的6.12%,對比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結果與解剖或新生兒心臟超聲結果,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表明,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可以有效提高先心病篩查準確率,降低胎兒畸形與死亡率,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佟亞君,金梅,丁文虹,等.“3+1”復合超聲切面篩查胎兒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在二級醫(yī)院應用的體會[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3,32(2):139-142.
[2]Giday S A,Buscaglia J M,Althaus J,et al. Successfu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ntrauterine fetal interventions by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J].Gastrointest Endosc,2009,70(6):377-381.
[3]田瑞霞,李勝利,魏卓君,等,連續(xù)順序追蹤超聲法聯(lián)合實時三維超聲在胎兒手畸形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5(7):551-556.
[4]于嵐,林光耀,朱麗紅,等,聯(lián)合多切面法在產前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4,17(2):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