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勒
我對鄭爽這個演員談不上關(guān)注。
最初知道她是電影《畫壁》,她扮演閆妮身邊的一個小仙女,眼睛大大的,很乖巧的樣子,清新脫俗的角色與當(dāng)時她的年齡、狀態(tài)都很吻合。
那時候還沒有“傻白甜”的說法,并且我也沒覺得這個角色有多傻,感謝電影本身的容量有限,把懵懂的少女心展現(xiàn)得剛剛好。如果按照今天電視劇的容量,大概就需要她去演如何傻傻惹人愛,將智商擺一邊了。
最近幾年她確實演了一些類似的偶像劇,沒看,不予置評。
這兩天我看到不少文章都在說鄭爽小號的事,并且拿出很嚴肅的心理分析去講原生家庭問題會多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成長,以及做一個公眾人物需要多么穩(wěn)定的情緒管理能力。
說實話,他們說的觀點我都不反對,但忍不住要說的是,這是一次很殘忍的綁架,是以“我是對的”“我是為你好”為名的具有隱蔽性的輿論轟炸。
這是很可怕以及必須警惕的。
每個人都背負著雙重甚至多重身份,誰也不能例外,其中比較大而化之的區(qū)分就是作為職業(yè)人以及非職業(yè)的自己。作為一個偶像劇明星,我們當(dāng)然希望他或者她能夠符合主流的社會價值觀,希望他們塑造的角色最好是真善美的,如果達不到那么高的境界,至少不要將深受影響的部分粉絲推向假惡丑的迷津。
但是,這不是唯一的標準,我們都那么厭煩傻白甜的人設(shè)了,為何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居然還有人相信并且用傻白甜的言行邏輯去套牢一個90后女孩。
這場風(fēng)波,無非是狗仔拍到她吸煙上了熱搜榜,然后當(dāng)事人不爽了,在微博小號上罵臟話——真的很驚世駭俗嗎?
在我的印象中,有些成熟的明星也這樣懟天懟地懟自己,但并沒有遭遇今天鄭爽面臨的這些形形色色的言論圍剿。
輪到鄭爽就不行了,因為她演了傻白甜,所以她不可以在鏡頭前哭哭笑笑,以及說奇怪的日后又完全翻盤的話。
但是我想說,這難道不就是人性嗎?
二十幾歲并且長得也不賴的女孩子有點瘋瘋癲癲,我們見得少嗎?
她們又不是李莫愁,更不是滅絕師太那么冷靜自持,更何況后面這兩位,也不是沒有突然春心上臉或者情緒激動的時刻,在已經(jīng)不是女孩的年齡。
給一些時間和空間,去見證一個女孩如跳躍奔騰的溪流歸入深沉大海,才是最好的辦法。
那么早就下結(jié)論,說她有病,說她完了,這幾乎是抹殺了生命自我修復(fù)和提升的天賦。要我說,目之所及的女孩都是傻白甜,才是最大的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