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長孫無忌流放之后

      2017-05-02 21:06:56秋生迷霧
      環(huán)球人文地理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長孫武隆進士

      秋生+迷霧

      長孫無忌在流放途中,夜夢玄武門諸鬼索命,次日便接到圣旨,被逼自縊,由于尸首按律不準回運長安,所以只得就地掩埋,葬于烏江邊的令旗山下。

      戊戌變法失敗后,清廷密電各地官員,嚴拿變法活動參與者,李銘熙雖然提前逃離故鄉(xiāng),卻還是沒能躲過朝廷的劊子手,最終慘遭殺頭。

      明代著名思想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對劉秋佩推崇有加,先后創(chuàng)作了兩首詩歌——《贈劉秋佩》《又贈劉秋佩》,可見兩人關(guān)系匪淺。

      地處渝東南的武隆地區(qū),古時候盡管風景優(yōu)美,但并不為外人所知,甚至連特別鐘情巖溶地貌的“中國第一驢友”徐霞客,也錯過了武隆。相反,艱苦、險惡的環(huán)境卻使武隆在歷史上成為了流放圣地,唐朝初期的重臣長孫無忌,就是流放到此地的第一位名人。

      盡管作為武隆過客的長孫無忌的故事,充滿了歷史的吊詭和孤寂的風情。但從武隆大地走出來的晚清李銘熙和明朝劉秋佩兩位重臣,卻高風亮節(jié),骨鯁清流,更有意思的是,當他們厭倦官場之后,都選擇了回到家鄉(xiāng),進入書院……從這個角度來說,除了是流放之地,武隆也是非常好的歸隱圣地。

      長孫無忌衣冠冢位極人臣,客死武隆

      在武隆的江口鎮(zhèn)蔡家村,有一座被樹木草叢環(huán)繞的墓碑,荒涼、孤寂,初見之下,會讓人認為是鄉(xiāng)村野墓,但走近一看,卻是唐初宰相長孫無忌的衣冠冢。地方志記載:長孫無忌的衣冠冢修建之初,規(guī)模宏大,占地三畝,基址古樸莊重,樓臺亭閣工藝精湛,石獅、石兔、石馬栩栩如生。遺憾的是,在歷經(jīng)1300多年風雨滄桑之后,現(xiàn)存的墓地早已沒有當年的宏大規(guī)模,僅存一座高5.35米、直徑30米的圓形黃土冢。作為初唐時期的肱骨之臣,長孫無忌享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崇,但命運無常,最終居然客死他鄉(xiāng)。

      長孫無忌(約597-659)出身于官宦人家,16歲那年父親去世,他和母親、妹妹都被同父異母的兄長趕出家門,最終由舅舅撫養(yǎng)成人。就在那時,長孫無忌偶然與秦王李世民成為摯友,妹妹也嫁與李世民為妻,也就是后來的文德皇后。

      這之后,長孫無忌成為李世民重要的謀臣,精心策劃了“玄武門之變”,將李世民推上帝王之位,并輔佐李世民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他被李世民視為開國功臣,官職一升再升,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可見地位之尊貴。

      縱觀歷史,身為外戚又擔任要職,總免不了背上“外戚干政”的罵名,難得善終。文德皇后為此在遺言中懇請?zhí)诓灰獙﹂L孫家族太過寵愛,擔心長孫一族的人會恃寵而驕。但太宗并沒有聽從皇后的勸告,彌留之際,讓長孫無忌作為托孤之臣,將年少的高宗李治交其輔佐。

      李治繼位后,長孫無忌依舊為大唐王朝鞠躬盡瘁,但后來因為反對立昭儀武則天為后,抵制她干預朝政,遭到武則天忌恨。在武則天的授意下,武氏一派污蔑長孫無忌有謀反之心,此后,他失去官職和封邑,被謫貶黔州。其間,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傳說:長孫無忌流放途中,夜里夢見玄武門諸鬼索命,次日就接到圣旨,被逼自縊。由于尸首按律不準回運長安,所以只得就地掩埋,葬于烏江邊的令旗山下,一代名臣,就此隕落。但幸運的是,后來長孫無忌一案得到了平反昭雪,尸骨被遷回長安昭陵,而位于武隆江口鎮(zhèn)的長孫無忌墓,就成了衣冠冢。

      這個衣冠冢歷經(jīng)長年的風吹日曬、雨水沖刷,造成了太多損壞,所以僅余一個圓錐形的土堆和幾塊墓碑,在習習的江風中孤寂地憑吊歲月……

      變法功臣李銘熙“天下第一石刻”的記錄

      在武隆江口古鎮(zhèn)芙蓉江與烏江匯合處的左岸上,有一幅烏江流域最大的摩崖石刻,鑲嵌在長22米、寬6.5米的長方形石壁上,其中共計題跋十行386字,款署二行半37字,字體雄渾有勁,韻致超然。尤其是“李進士故里”五個字,從左至右刻于碑心,字高3.17米,寬2米,由于架構(gòu)宏偉,被人們贊為“天下第一石刻”。即使是在兩三公里之外,這幅石刻也清晰可見。這是李進士的鄉(xiāng)人在其死后為瞻仰他的德行,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募資鐫刻而成,以記錄其一生的事跡。

      李進士名銘熙,道光三十年(1850年)生于江口鎮(zhèn)上街的李家院子。10歲為文,18歲中舉,后雖屢試不中仍矢志不渝,直到42歲始中恩科進士,后官至中憲大夫。據(jù)說會試過程頗為傳奇,試題為“子貢曰夫子之文章至惟恐有聞”,李銘熙本就對夫子之文章爛熟于心,他答道:“對夫子之文,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唯其人之所不見乎。”機緣之下,他的試卷呈于光緒皇帝審閱,帝見其所答,十分賞識,又見其后的五言八韻詩,詩藝尤雅,稱贊道:“果然大才子,可以‘文魁賜之?!焙髞恚饩w所賜“文魁”牌匾,懸掛在江口李進士故居大門,只可惜在上世紀50年代被毀。

      中進士后,李銘熙被派到浙江清吏司主政。赴任后鼓勵百姓興業(yè),發(fā)展糧食生產(chǎn)及經(jīng)濟,并將一系列相關(guān)農(nóng)工商務(wù)、銀行幣制改革規(guī)劃寫成《浙江經(jīng)貿(mào)改良疏議》上表朝廷,皇帝見改良策略詳盡,且文筆非凡,對李銘熙大為贊賞,特賜“中憲大夫”。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大清甲午戰(zhàn)敗,日本商人在租界內(nèi)耀武揚威、橫行霸道,企圖以改良機械為借口強行收購杭州絲綢股份,李銘熙為了保護本國商人,利用俄法商人牽制日商,化解了日商強行入股的陰謀,保護了國人的權(quán)益。這樣的行為,引起了同榜進士——榜眼文廷式的注意。文廷式專程拜見李銘熙,與他秉燭夜談,辯論如何才能救亡圖存,最終兩人達成共識,認為唯有變法才能救國。自那日起,李銘熙看淡了官場名利,向朝廷遞交辭呈,回到家鄉(xiāng)歸隱,在彭水鹿山書院任教席,并以此為中心,組織地方各書院開展“籌積股、定差費、治保甲、興學堂”等地方上的變法活動,為民興利除弊。

      可惜,僅憑有志之士的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抗衡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勢力。變法失敗后,清廷密電各地官員,嚴拿變法活動參與者,李銘熙雖然提前逃離故鄉(xiāng),卻還是沒能躲過朝廷的劊子手,最終慘遭殺頭。李銘熙的親人將他的無頭尸帶回故鄉(xiāng),但為了避免家人遭清廷迫害,便用面團捏了個假人頭讓李銘熙留了具“全尸”,并在撰寫碑文時將他的死因記為“光緒二十三年入犍傳授減灶煎鹽法,惜未卒業(yè),以疾終”。事后,有人解讀:“減灶煎鹽法”正是那飽含辛酸的戊戌變法,“惜未卒業(yè)”即指變法未成。

      鳳來名臣劉秋佩從鄉(xiāng)間走向朝堂的骨鯁之臣

      在武隆鳳來鄉(xiāng)高樓村緊鄰觀音巖的高臺上,有一座鐵門緊閉的院子。推開鐵門,院子里面有幾棟明朝式樣的建筑,土木結(jié)構(gòu),外觀經(jīng)過修整,非古非新,院子也有些頹敗,房屋年久失修,院內(nèi)草木叢生,滿眼歲月的痕跡。

      從當?shù)乩先说目谥?,人們依舊能窺見這座庭院當年的輝煌——高樓坐北向南,從高處往下望,能看到四周翠崗環(huán)繞,田埂盈盈如鏡。主建筑是三進三重堂的大院,房屋座基以青石為料,建有附屬耳房,雕花門窗、鏤花廊柱、青石院壩,自有大宅庭院的恢弘氣象。大院前門曾有一對生動的威武石獅,可惜時過境遷,那對護了庭院百年的石獅已經(jīng)不見蹤影,如今石獅所在的位置,只剩下滿院萋萋荒草。

      這座庭院,就是明朝重臣劉秋佩的故居。劉秋佩,名茝,字惟馨,號秋佩,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戶部給事中、金華知府、長沙知府、江西按察司副使等職,這位從鳳來鄉(xiāng)間一步步走上廟堂的名臣,以“骨鯁清流”著稱——敢于仗義執(zhí)言,直面權(quán)奸,在家鄉(xiāng)興辦白云書院,傳播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理論,以及傳承百年忠孝節(jié)義的劉氏家風,凡此種種,都已經(jīng)在鳳來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劉秋佩自幼聰慧,3歲識數(shù),5歲進入私塾學習,14歲時便已經(jīng)訪遍周邊的名師,考取了秀才。15歲之后,劉秋佩就在父親的支持下行了萬里路,走遍了全國知名書院,訪名士、拜名師,一心學習經(jīng)世之道。29歲時參加殿試名列二甲第六名,被孝宗皇帝親點為留朝進士,擔任翰林院庶吉士。

      劉秋佩一生性格堅毅,為人剛直、清明,面對朝廷中的昏庸之流,他敢于上書直諫,就連自己的頂頭上司也不例外,使得皇帝都對他另眼相看,贊其忠直。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也對劉秋佩推崇有加,先后為他創(chuàng)作了兩首詩歌——《贈劉秋佩》《又贈劉秋佩》,可見兩人關(guān)系匪淺。

      可惜好景不長,孝宗皇帝病逝后,著名的“荒唐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繼位,太監(jiān)劉瑾等趁機干涉朝政,把大明朝攪得烏煙瘴氣。劉秋佩遂與王陽明上書直諫,卻反被劉瑾污蔑,遭到廷杖四十大板。隨后他仍寫就《劾逆黨劉瑾疏》繼續(xù)進諫,最終被流放到居庸關(guān)。后來,劉瑾伏誅,劉秋佩才再次被起用。但當年那頓板子卻給他留下了永久的后遺癥,身體早已大不如前,于是他索性辭官,回到家鄉(xiāng)歸隱,創(chuàng)辦白云書院,將自己一介儒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全部融入幼童啟蒙教育當中。一時間,鳳來鄉(xiāng)間學風大盛,據(jù)說書院最盛時,僅周邊鄉(xiāng)民送來讀書的學童就達兩百多人。因過于操勞,劉秋佩背傷復發(fā),回到家鄉(xiāng)不久就去世了,年僅54歲。明世宗大為惋惜,哀嘆“少一骨鯁之臣耳!”

      如今的劉秋佩故居歷經(jīng)幾百年的坎坷,挺過了張獻忠屠四川的腥風血雨,也熬過了“破四舊”的愚昧無知,從至今的遺址上,仍可以窺見它往日的風貌,讓人想起那句老話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猜你喜歡
      長孫武隆進士
      河下:文風厚重的“進士之鄉(xiāng)”
      華人時刊(2023年19期)2023-11-16 12:32:12
      “大美武隆”詩詞選登
      中華詩詞(2022年12期)2022-07-31 02:45:16
      抗美援朝運動中的武隆人
      紅巖春秋(2022年1期)2022-04-12 00:37:34
      唐太宗托孤藏玄機
      唐太宗托孤藏玄機
      重慶武?。贺毨丝谝劳新糜螛I(yè)脫貧
      四進士(上)
      《進士or近視》
      童話世界(2019年14期)2019-06-25 10:11:42
      長孫家庭成功的秘訣
      自然的遺產(chǎn) 世界的武隆
      公民導刊(2016年5期)2016-06-11 23:11:40
      亳州市| 威远县| 馆陶县| 松滋市| 旺苍县| 吴旗县| 天津市| 明光市| 上饶市| 南雄市| 永兴县| 临颍县| 武平县| 仙游县| 吴旗县| 湘潭县| 通许县| 连江县| 黔南| 崇文区| 旬邑县| 西平县| 武乡县| 哈密市| 阜康市| 彭阳县| 科技| 涪陵区| 甘南县| 阿克苏市| 镇安县| 宿州市| 铜川市| 龙岩市| 兰州市| 武平县| 襄樊市| 孟村| 儋州市| 吉木乃县| 平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