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副市長丁義珍潛逃美國,成為整個故事的導火索。現(xiàn)實中,那些潛逃國外的貪官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人生?這些年來,針對外逃人員,中國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王國強的外逃之路
有人稱,電視劇中丁義珍的原型是王國強。
王國強,遼寧省鳳城市原市委書記。2012年4月6日,因在處理鳳城市供暖不達標而引發(fā)的群體事件中工作不力,王國強被免去鳳城市市委書記職務。4月24日,他潛逃美國。2012年6月,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qū)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受賄罪對王國強立案偵查。
2014年12月22日,王國強回國投案自首。在首都機場,他雙手捧著自首書,很恭敬地向紀檢監(jiān)察機關(guān)遞交。
他在自首感言中說:“每一天都恐懼,再恐懼,也沒有一個正常的生活,像游擊隊員一樣到處躲躲藏藏,有病不能治,有親人不能聯(lián)絡,整天躲在家里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總覺得身前身后都是人。所以那種生活實在是糟糕透了。”
“恐懼”“無助”,提到漂在美國的日子,這是他使用最多的詞語。一邊是 “避罪天堂”夢想的破滅,一邊是政策感召和法律威懾。他最終做了投案自首的決定。
公開報道顯示,王國強是第一個從美國回到國內(nèi),向紀檢監(jiān)察機關(guān)投案自首的官員。此前,中紀委網(wǎng)站開通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線索舉報平臺,面向全球網(wǎng)友、接受中英雙語舉報。
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外交部四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關(guān)于敦促在逃境外經(jīng)濟犯罪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锻ǜ妗芬?guī)定,在逃境外經(jīng)濟犯罪人員自本通告發(fā)布之日起至2014年12月1日前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自愿回國的,可以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積極挽回受害單位或受害人經(jīng)濟損失的,可以減輕處罰;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王國強正是在這項政策的感召下,選擇了回國自首。
與高調(diào)自首不同的是,兩年多前王國強的離去,則幾乎悄無聲息、無人知曉。
“2012年4月末的一天,遼寧省丹東市正在召開一次重要會議,卻無法聯(lián)系到調(diào)任丹東不久的副市級領(lǐng)導、鳳城市原市委書記王國強。與此同時,王在丹東海關(guān)工作的妻子譚某也無法找到”。當年,當?shù)孛襟w曾如此報道王國強“失蹤事件”。
王國強曾自述在美國的生活:
這兩年零八個月期間(逃亡期間),浪跡天涯、亡命天涯、生不如死、茍延殘喘、過街老鼠等等,這些詞我都是用身心來感受了。
我又怕中國發(fā)現(xiàn)我,又怕美國抓獲我。就連乘坐交通工具也只能乘坐不使用護照的“灰狗”巴士。至于我當時的心境,那簡直都沒法形容。
在美國我只能住那個“窨”(inn),就是小旅舍。我專挑三十塊錢、二十塊錢的住。整日不敢出屋,靠面包果腹,白天只能像犯人放風一樣,在不足十平米的斗室里轉(zhuǎn)圈踱步。
后來分別在南加州(靠近墨西哥灣)租住過三次合租屋。合租屋的條件實在是太差了,房客人高馬大,聲大如鐘,少有修養(yǎng),看到我愛人時就目露淫光,實在是讓人驚恐。
我不敢去看病,護照不敢用。別說去醫(yī)院,連藥都買不到。我們寧愿病死,也不敢公開自己的身份,那可真叫一個慘呀。潛逃美國期間,我的血壓一直降不下來,最高的時候達到200。2012年8月,正值網(wǎng)上熱議我逃跑事件的時候,有一天我心臟病就發(fā)作了。
中國決心和中國力量
“紅通1號人物”、浙江省建設(shè)廳原副廳長楊秀珠出逃被稱為“中國第一女巨貪”,出逃后輾轉(zhuǎn)新加坡、美國、荷蘭等多個國家,最后藏身于鹿特丹市一個陰暗潮濕的地下室里,惶惶不可終日。被捕前,她時常一個人絕望地哭泣。當荷蘭警察宣布對其實施拘捕后,她的情緒反而平靜下來。
2016年11月16日,潛逃海外13年的楊秀珠從美國回國投案自首,成為中國海外反腐的標志性事件。
長沙市原國土局長左天柱攜帶出逃的幾百萬贓款在美國很快就坐吃山空,基本不會外語的左也找不到像樣的工作,不久情婦也離他而去。據(jù)后來在國外見到左的人說,他只能靠著給殯儀館背尸首勉強謀生。
2014年以來,我國先后從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追回外逃人員2566人,“百名紅通人員”38人,追回贓款86億元;從新增的外逃情況看,從2014年的101人降低到2016年的19人,逐年大幅度減少的趨勢明顯。海外追逃追贓,從一個側(cè)面體現(xiàn)了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已經(jīng)形成。在中國決心和中國力量之下,腐敗分子即使出逃,也將人無立足之地,錢無隱匿之處。
在2016年歸案的19名“百名紅通人員”中,有5名潛逃至加拿大,3名潛逃至澳大利亞,3名潛逃至美國,另有2人潛逃至新西蘭,這些都是犯罪分子選擇最多的外逃目的地,曾經(jīng)一度被稱為“避罪天堂”。所以在我國的追逃追贓鏈中,跟這些國家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2016年2月17日,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在北京表示:“澳方將推動引渡條約的批準。我們認為,澳大利亞與中國在雙邊關(guān)系的諸多領(lǐng)域都不斷取得進展,兩國執(zhí)法關(guān)系也應得到提升?!卑拇罄麃喤c中國2007年簽署了引渡條約,但一直未獲得政府批準生效。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成功召開。G20領(lǐng)導人一致批準通過《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在華設(shè)立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二十國集團2017-2018年反腐敗行動計劃》等重要反腐敗成果文件。
尤其是《高級原則》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零容忍”“零漏洞”“零障礙”重要原則,合作目標更加明確,合作措施和路徑更加具體,把《北京反腐敗宣言》變成行動。這是我國積極開展反腐外交,推動構(gòu)建國際反腐新秩序的又一標志性成果。
截至去年11月,中國已與89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反腐敗合作關(guān)系,對外締結(jié)48項引渡條約和59項刑事司法協(xié)助條約。
據(jù)介紹,根據(jù)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的工作部署,紀委監(jiān)察部門今年在開展“天網(wǎng)2017”行動的同時,還將全面加強防逃工作,抓緊構(gòu)建不敢逃、不能逃的機制,打消腐敗分子外逃幻想,切斷其外逃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