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藍
近日,多個媒體報道稱通過對31個省份2016年人均GDP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天津、北京和上海三大直轄市人均超過了11萬元,位列前三,有12個省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53817元);若將各省份的人均GDP換算成美元,包括這三大直轄市在內,有9個省份的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
點評: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躍居世界第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由于人口眾多等原因,中國的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還相對靠后。而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若將各省份的人均GDP換算成美元,2016年有9個省份的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值得欣喜與欣慰。
不過與此同時還需看到的是,盡管中國GDP與人均GDP數(shù)值不斷提高,但其“含金量”仍然有待提高。雖然中國GDP總量已為世界第二,但是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與發(fā)達國家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相比,依然存在較大的差距。雖然部分省份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但是這些省份的居民收入水平,與中等發(fā)達國家的居民收入水平,同樣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造成我國GDP與人均GDP的“含金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很多地方在做大產值的同時,直接惠及百姓的程度不高,導致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增長,未能與人均GDP數(shù)值增長同步。正因為如此,當前一方面有必要繼續(xù)大力發(fā)展經濟,做大GDP與人均GDP,另一方面,還有必要進一步擴大向民資開放領域,大力破除壟斷,讓民資能夠進入更多的行業(yè)領域做大做強;政府還應進一步加大減稅力度,扶持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在社會保障上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不斷提高老百姓直接到手的收入,促進消費。如此不斷提高GDP與人均GDP的“含金量”,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促進消費,如此,才能不斷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令其體味到更大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