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月圓
擺在她面前的是支火珠龍鳳釵,看上去與其他珍寶并無不同,只是隨著夜色蔓延,沉寂的珠釵緩緩亮起微光,直至光華萬丈。宮人見了驚嘆不已。半月前,誰也不知這新進(jìn)宮的薛美人會得如此盛寵。
有宮人說,薛美人偶獲圣寵,不正是在她面上多了一道若曉霞將散未散的斜紅之后?于是后宮眾人紛紛效仿,用胭脂于眉梢鬢角涂畫一道飛紅,并稱之為“曉霞妝”,以添嫵媚風(fēng)情。如此盛舉成為魏宮中的靚麗風(fēng)景。
消息傳到薛夜來這里時,她正倚欄賞荷,聽完宮女?dāng)⑹霾话l(fā)一言,只睇著一朵半開的荷花神飛天外。
她本是江南民間女子,初入宮時哪里懂得宮中規(guī)矩,亦何曾見過稀世珍寶?初承寵的那夜,她低眉斂目跟著引路宮人,不知轉(zhuǎn)過幾個彎才停在一處宮殿前。宮人躬身退下,她卻忽然心跳如鼓。等了好久不見有人來,她按捺不住好奇步入殿內(nèi)。穿過重重帷幔,內(nèi)室燭火幽幽,勾勒出一個偉岸的身影,一位青年男子正側(cè)身而立,把卷誦讀。幽暗的燭火照亮他眉宇,卸去了帝王鋒芒,他一身清朗,仿若翩翩公子。
她不禁癡癡然緩步靠近,卻不意撞上了什么東西,刺痛感從鬢邊傳來。原來此處竟放了一座幾近透明的水晶屏風(fēng),她一時不覺,撞到了屏風(fēng)邊沿,面上立即多了一道紫紅色的印跡。那男子聽到聲響,急忙走了過來……
幾日后,傷處顏色漸淡,若將散未散的曉霞,凝于她瓷白的臉上,平添三分嬌媚。人們都道這“曉霞妝”是令文帝頻頻眷顧的原因,因此紛紛模仿。她哭笑不得,獲寵的緣由果真如此?
后宮姹紫嫣紅,自夜來因曉霞妝受寵后,為獻(xiàn)媚邀寵,亦有佼佼者敢開辟新風(fēng)。莫瓊樹擅梳蟬鬢,縹緲若云;段巧笑以紫胭敷面,明麗動人,但都未如夜來般得獲盛寵。
夜來本擅針黹,自入宮來,文帝所著服飾皆由她縫制。她在家鄉(xiāng)時為節(jié)約燈火,習(xí)慣在一盞燭火旁縫衣刺繡,文帝便滅盡一殿燈火,伴坐在側(cè)。美人側(cè)臉如玉,縱使面有輕傷,嬌紅處亦別有風(fēng)情。外人看不透,只道她因“曉霞妝”受寵,可他憐她惜她,只為了那份幽幽深宮難得的如尋常夫妻般的陪伴,以及夜來美而不自知的秉性。
天長地久有時盡,美夢時分終須醒。黃初七年,魏文帝一病不起,駕崩于嘉福殿。
帝王一死,滿宮皆哀,似夜來這種無子嗣的妃子,下場不過殉葬而已。正當(dāng)滿殿美人哀戚垂淚時,一道遺詔從天而降,文帝遺命盡遣后宮淑媛返家。她怔怔然立于一眾美人中,眼看周遭人化悲為喜,卻倏忽間淚如珠雨。直到此時,她方知帝王情重。
夕陽西下,暮色中車馬漸行漸遠(yuǎn),她的背影化作一縷輕煙飛入故城山水,自此無跡可循。唯有那曉霞妝,歷經(jīng)幾世而不衰,化為女子面上一道溫婉別致的斜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