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創(chuàng)刊于1980年春,由文學世匠茅盾先生題寫刊名,經(jīng)過長達一年的收集、整理和選編,小溪流雜志社和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聯(lián)袂推出六卷本《<小溪流>35周年典藏書系》,其中童話三卷,小說兩卷,散文詩歌合一卷。今年起,我們將會在“經(jīng)典故事薈”欄目中陸續(xù)分享這套精選集里的精品佳作,與新老讀者一起回顧《小溪流》35年來走過的道路。
茶耳朵是什么?
是三四月間大山中茶樹上生的東西,還真如人耳朵一般模樣呢,厚厚的,軟軟的,吃起來又爽又甜。說是茶樹剛生的嫩葉猛地遇冷,凍成的。不論怎樣,每到這時候,一伙一伙的山娃娃,笑著、鬧著,滿山兔子樣跑來跑去,在茶樹上尋呵找呵……
廖山就是這些娃娃中的一個。只因他到了冬天,山風一吹,一對耳朵便會腫脹起來。一次上學路上,同住山灣里的燒餅(最愛吃燒餅,大伙便這么叫),雖凍得縮頭縮腦,但他一直盯著廖山,在琢磨他的耳朵,后來忍不住喊:“快看,生茶耳朵了!”大伙兒一陣笑。從此,“茶耳朵”叫出了名。
然而現(xiàn)在,暑假一放,喊他茶耳朵的燒餅、楊梅、喜鵲、歡歡等八九個伙伴,都長了翅膀,變成汽車,變成火車……全到他們父母打工的或遠或近的城里去了。只有茶耳朵,孤零零的,像一匹小馬兒,像一頭小牛兒,在原地打轉(zhuǎn)轉(zhuǎn);或如一株樹,或如一蔸草,落地生了根。這陣兒,他丟了魂似的,聽不到同伴們的聲音,看不見同伴們的影子。茫然四顧,除了山還是山,除了樹還是樹。泉水汩汩地冒,小河歡歡地流。屋邊地頭,金黃黃的南瓜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田坎上,長龍似的絲瓜藤舞過來舞過去,葉兒青青,條條長長的瓜,鐘擺一樣在風中晃……這些平時看來很有趣味的情景,變得死板板的,一點兒也吸引不住茶耳朵了。
要山可變?nèi)?,樹可變?nèi)?,水可變?nèi)?,花也可變?nèi)恕嵌酂狒[,多有味!茶耳朵在呆望中想入非非。他真有點兒埋怨父母,你們干嗎不出去打工,你們干嗎愛守著大山,愛守著爺爺和我茶耳朵——不然,我也可和伙伴們一樣,去城里逛逛,去有很多很多人、很多很多屋、很多很多車的地方看看!
放了暑假,這個小學畢了業(yè),下學期就要讀初中了的茶耳朵,確實著了慌,他獨個兒不知道怎么過這個暑假。他覺得這個暑假太長了。才過兩天,就悶得不行了,就不知道怎么打發(fā)時間了。于是,他到井邊看紅鯉魚、黑鯉魚、白鯉魚;他到地里扳嫩苞谷,一個,二個,三個……他走出門,在屋外轉(zhuǎn)一圈,就又回了屋。平?;锇閭冊?,出了門半天不得回,不是喊吃夜飯的聲音在山灣里蕩來蕩去,人影花花都看不見。
又一日,天邊剛現(xiàn)出魚肚白,茶耳朵就被鳥叫聲吵醒。他不要爸媽喊,就把牛趕出去了。往常這時候,牛一頭跟一頭,排成一長路?;锇閭兤咦彀松?,和著陣陣牛叫,把山灣鬧得沸沸騰騰。眼下,孤單的牛蹄聲,踩在山路上;只有一個身影兒,在晨光里移動。他手上趕牛的竹枝丫,左一抽,右一抽,看似漫無目的,卻又狠狠地抽向路邊的青草。頓時,一排排葉子,蒙冤倒下。風中,一股草的氣息,四散開去……
牛在坡上樹林里吃草。偶爾,害怕了似的,抬頭一聲長長的叫喚。它也是在尋找伙伴們嗎?
茶耳朵他在“五爪樹”的“床”上。這是方圓百里最大最老的一株樹。四個大人手連手也抱不到的樹干,猛然分杈,齊刷刷伸上去五干巨枝,像手掌上的五個指頭。而天然的“手掌”,似一張床,被茶耳朵和伙伴們抓著老藤,攀上爬下弄得光溜溜的?!按病边?,有“五爪”護欄;“床”頂,有密密枝葉。這是茶耳朵他們的樂園呢。躺著,聽風,聽流水,聽鳥叫;坐著,看山,看云,看天邊。天邊也是山,有個鎮(zhèn)子在不知多遠的田塅里,螞蟻般密密麻麻的房子,人像灰塵,看不到。晚上,一片燈火。茶耳朵和伙伴們都沒去過那地方。好多回,他們坐在這“床”上,想象著有一天,他們手拉手走在鎮(zhèn)子的大街上,買糖吃,買蘋果吃,特別要買一回沒喝過的汽水。他們亮晶晶的眼睛,隨著彎彎山路掃視著,爭論下山去的路,哪一條遠,哪一條近。可今天,只有茶耳朵一個人坐在“床”上。這“床”仿佛一下子就長寬長大了。他心里嘆息:到鎮(zhèn)上去玩的夢,要哪一天才能實現(xiàn)呢?想著想著,他下了決心,獨個說道:“暑假一過,伙伴們像候鳥飛回來后,我茶耳朵一定要他們陪著我去鎮(zhèn)上看一看,耍一耍。他們進大城市,我也進進小城市……”茶耳朵想得有滋有味,久久看著空空曠曠的山路。但慢慢地,他心里雨霧飄飄般,生出了一種情緒,開始恍恍惚惚,接著,越來越鮮明。他想念他的伙伴們了。是呀,他們在干什么?燒餅仍尋著買愛吃的燒餅嗎?喜鵲仍如在家中一樣“喳喳”叫嗎?楊梅成熟時候生的楊梅,該吃到總只聽說從沒見過的香蕉了嗎?老盼望看看大海的歡歡,正站在海邊歡笑么?
茶耳朵看過大雨前的螞蟻搬家,長長的線,前不見頭,后不見尾。這陣兒,他腦殼里冒出的關于伙伴們的事兒,也和這一個樣兒,要多長有多長。
不知不覺,太陽升起老高了,他一點兒也沒覺察。他只聽到古樹那邊水潭中的擊水聲、歡笑聲。他看見燒餅一個猛子扎下去,“嘩啦啦” !水花四濺,鐵稱砣似的,一下子沉落底。很快,魚一樣靈活,腳一蹬,手一劃,浮上了水面。茶耳朵不服輸,隨著“嘩啦”一聲,也從小河岸的石頭上一躍而下。不料,入水時嗆了鼻子,“咕嚕,咕?!?,灌了好多水。他慌了神。然而越慌越亂,越亂越急。水底下一股股暗流,磁鐵塊似的,把茶耳朵直往下拖。他在水底打著轉(zhuǎn)轉(zhuǎn),上不來。好在燒餅他們眼尖,發(fā)現(xiàn)不對頭,就一齊跳下水,將他弄了上來……
茶耳朵在樹上盯著那水潭入了神,自言自語:“那次,要沒他們在,不知是怎樣的結(jié)果?!彼肫饋聿挥X有點兒后怕。
其實,這種水潭,在茶耳朵他們住的深山里,沿河沿溪隨處可見。豆綠色的水,清得不能再清,平平的,鏡子樣映出山的倒影,樹的倒影,飛鳥的倒影……娃娃魚、團魚、石蚌,游上水面時大,沉入水底時小。這水潭呀,看似淺淺的一窩水,實際深得不能再深。曾有山外的挑柴人誤入,不知深淺,活活淹死了。眼下,茶耳朵是絕不敢一個人下水潭洗澡的……
快晌午了,他把牛趕回家,吃了早飯,便幫爺爺用篾刀破篾。然后織大竹籃、小竹籃。他父親每月逢五逢十,要挑一擔扎成小山似的竹籃,到山外集市上賣。
茶耳朵坐在小凳上,破著竹篾,織著籃子,看著太陽西斜,太陽落山,一天就這么過去了。夜一來,他劈柴,燒灶火,煮一大鐵鍋豬食?;锇閭兌荚诩业臅r候,這樣的夜里,是很難坐到屋里的。他和大伙兒吃完晚飯,就準備好了下河放釣用的蚯蚓。他們互相呼喊一聲,便很快聚齊了。然后一路沿河而上,在團魚出沒的地方放釣,不聲不響蹲著,嚴陣以待。不久,團魚來吃食了,他們一點兒也不忙,等團魚咬牢了鉤,才抓著釣桿,慢慢地拖,蒸缽兒大,背著圓蓋蓋的家伙就從石眼里出來了。
當然,茶耳朵獨個兒在這樣的夜晚,便只好坐在家里了。他沒興趣,沒心情一個人去瞎跑。在家里,他只好一個勁兒的找事做,想忙個不停,干個不停,讓自己充實起來,快樂起來,讓暑假飛一樣過去……
可日子不會像鳥,也不會像風,它照樣慢騰騰,照樣單調(diào)乏味。大山里也真是,白天一去,就沉入了黑暗。這戶人家,那戶人家的煤油燈,與天上星星遙遙相對。有月亮的晚上,銀輝色的光從高高的藍天上撒下來,照得四野朦朦朧朧。蟲的叫聲,蛙的叫聲,野物的叫聲,混在一起,織成一張大網(wǎng),遮蓋了一切,連小河“嘩嘩”的流水聲,似乎也比白天降低了聲調(diào)。茶耳朵早早上了床,聽蚊子在艾葉的薰煙里“嗡嗡”直叫。就這樣,一天又過去了。
好在茶耳朵有茶耳朵的辦法,在家實在悶了,他就去走古道玩。不知哪年哪月,在茶耳朵他們住的崇山峻嶺間,修了條石板連石板的路。老人說這是過去上云貴的驛道,那時,一天從早到晚,挑漆的,送紙的,抬轎的,騎馬的,來來去去。難怪塊塊石板磨得光滑滑。茶耳朵一步一步邁,一個石蹬一個石蹬上坡。長長的,陡陡的石板路,登天梯子一樣,繞著巍巍大山,一步高過一步。茶耳朵在這古道上走了一回又一回,每走一回,便有每一回的收獲,紅軍的傳說,土匪在嶺上“打劫關羊”的故事,日本鬼子沿路燒殺的慘烈……聽得不免叫他心驚肉顫。
“就說1945年雪峰山大戰(zhàn),日本鬼子竄到了這兒……”茶耳朵走到坡上破廟里,聽白胡子飄飄的老和尚講個不停,“那天又是雨,又是霧,槍聲,炮聲,喊殺聲,滿山滿嶺,守軍子彈打光了,鬼子兵蜂擁而上,可惜一個連的守軍,全死在了這兒,一個沒?!辈瓒潆S老和尚在山嶺上走著,看著,保留至今的戰(zhàn)壕,在柴草里深深地藏著。
茶耳朵心里反復默念著一個個故事,他要牢牢記住,等伙伴們一回來,就要講給他們聽。并且,開學后,還要講給很多很多人聽。
老和尚的廟破得不能再破,有一半早在戰(zhàn)火中毀掉了。只留下條石砌的地基,隱在荒草中。但有一道石拱門,還依然聳立,耳朵般在傾聽什么,又像張著大嘴。老和尚是多年的老和尚了。茶耳朵剛會走路,剛會認人,老和尚就是這般模樣。他獨守著破廟,誰也不知他的年齡、來歷……
從小至今,茶耳朵吃過很多老和尚給的貢果和齋粑,喝過很多老和尚泡的香茶。茶耳朵對老和尚又敬又畏。有時茶耳朵想:老和尚一個人住在廟里,怎就不怕呢?燒餅他們就膽小得很。大白天到廟里送柴送米,非邀茶耳朵一道來不可。每星期六放假回家,走到廟邊時,天已黃昏,就要茶耳朵走前面,他們緊跟著。據(jù)說過去廟旁邊有一口大水塘,后來埋了一塘被打死的日本鬼子。
夜又來了。不過這是雷雨之夜?!稗Z隆隆——”像不知多大的鐵球猛撞鋼板,貼著山滾;閃電,鞭子樣亂抽;雨,桶兒倒水似的。到天亮,溪里和小河里的山洪還沒有退。
不料,就在這一夜里,幾處山體發(fā)生了滑坡,茶耳朵他們住的這個山灣,有一段坡路被水沖得不成樣子了。上來下去,不得不小心翼翼。
茶耳朵急了,伙伴們從城里回來時,怎么好走呢?這可是山灣十來戶人家出進的必經(jīng)之路啊。他想起多次走過的石板古道,那多好走。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蹦了出來:把這段爛坡路改成石板路,不就好走了么?茶耳朵為這個想法高興不已。但他一下子又泄了氣,那要花多少工夫,費多大力氣?先得扛來石板,再用鋤頭挖好路面,把一塊塊石板安起來、鑲起來……不累死才怪!
茶耳朵放棄了他的想法。但此后,無論做事、吃飯,他面前老交替出現(xiàn)伙伴們歸來時的不同神情:一種是皺著眉兒搖頭嘆氣;一種是驚嘆和欽佩。
終于,茶耳朵不聲不響,咬咬牙行動起來。他算了算:一天只要從小河里扛上來七八塊石頭,十天就是七八十塊,暑假還有好幾十天呢!
他算著算著,笑了。在夢中,他看見伙伴們一個個回來了,興高采烈的,紛紛朝他伸出大拇指。
茶耳朵不愿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他說干就干。早上,他將牛牧放在山坡的路邊,下到河灘上,扛起一塊石頭就走。他覺得輕輕松松。但往返幾次后,他腿上綁了什么似的,越來越重;小小肩膀,磨出了嶄新的血道道,麻辣辣疼。他想:“剛開始,還不適應,做一陣就會好。才扛五塊石頭,離任務還差三塊呢。別第一天就打退堂鼓?!彼帜钸叮骸耙欢ㄒ瓿扇蝿眨 痹绯縿偵奶栐谏侥且贿?,這里還陰涼一片。“力氣是井水,用不完的,歇一歇就又會有。”突然,爺爺說的話被風送來了,化成手,牢牢撐著他。“是的,我干嗎那么急,一趟接一趟,累得氣都出不贏。行,歇一歇?!辈瓒渥诳干蟻淼氖^上。
被水沖得亂七八糟的山坡路,長長的、彎彎的,活像一個問號擺在他面前?!皢柺裁茨兀渴菍ξ也瓒淠芰Φ膽岩??還是什么?我能干成這件事嗎?”恍惚間,秋霧迷漫在他的心頭,他自己問起自己來。然而很快,茶耳朵記起學過的那個成語:“水滴石穿”。在學校里,老師曾帶他們爬山,在山溝的一處巖坎下,有股泉水破石而出,直落入一個石坑里。顯然,這是不知流了多少年的泉水“鑿”出來的。大伙看著,驚訝不已,一個巨大的石頭上硬生出了這么一個坑?!八问边@個成語,就這樣刻進了茶耳朵腦中。
他在河灘上又選了塊石頭,雙手一舉,放在肩上。赤腳板,尺似的一步步丈量,量過了河灘,量到了坡上,來的路越來越長,去的地方越來越近。當太陽跳上山崗,蒸干枝葉上的露水時,茶耳朵長長舒了口氣,他完成了一天的任務。雖然第一次的八塊石頭,毫不起眼地躺在路邊。但茶耳朵覺得很高興。他計劃著,下午拿來鋤頭,就鋪好這八塊石頭。明天也一樣,早上先扛石頭,下午就又來挖土,整好路面,鋪放石頭?!肮?,要有神仙相助那多好,石塊會像樹葉一樣飛上來。別說這么一段路,就是再長再遠的路,也會云飄過一樣,‘嘩啦一下,就大功告成!”茶耳朵好做白日夢,又想入非非了。
但神仙只在他腦袋中大顯身手。一天天,仍只有茶耳朵利用早晚放牛的時間,獨個兒扛石塊鋪路。好在坡兩邊山溝里的草又多又密,又青又嫩,牛隨便朝哪兒一放,總會吃得肚子如鼓。
日子過得飛快,茶耳朵累瘦了,累黑了,衣也磨爛了好幾件,兩個肩膀都生層厚皮。后來披上他爸扛樹用的坎肩,才耐磨些??伤浑p手兒,有好幾個血泡不說,那右手食指在一次鋪路上的石塊時,不知怎么一下,砸得又青又腫,指甲里滿是淤血。吃飯時筷子都不好拿。他倒不急,按爺爺教的法子,找了幾味草藥,合在一起塞進嘴巴,嚼得稀巴爛,小心敷在傷指上,用布條兒一綁,又干了起來。
像蠶吃桑葉,他一寸寸,一尺尺,“吃”著路。鋪上石塊的坡,平展展,牢巴巴。一場又一場暴雨,再也沖不出土溝,毀不了路面。然而還沒鋪好的坡,越來越爛。他累得老想停下來,盼望飽飽睡一整天,或在樹下的草地上躺個夠。但離開學一天天近了,離伙伴們回家的日子不遠了,燒餅、楊梅、喜鵲他們一張張臉,老在他眼前掠來掠去,大伙都睜著眼兒瞧他……
清晨,雄雞一拍翅膀嘹亮啼叫,天上的啟明星還高高懸掛時,茶耳朵就出了門。傍晚,他家的炊煙融進夜色好久好久后,他還沒回去,直到“吃飯了”的催促聲一遍遍響起,他才扛上鋤頭,趕著牛兒回家。
這天下午,太陽還沒落山,一陣急雨在亮亮的陽光中,金絲銀線一般,編織出一張活動的巨網(wǎng),由遠而近。霎時,樹林、柴草發(fā)出一片嘈雜聲,先小后大,后來撲天蓋地。在茶耳朵聽來,卻不是“嘩嘩”雨聲,而是連連的鞭炮聲,在歡慶他終于鋪好的那段坡路。他一動不動,站在雨中,任雨“嘩嘩”沖涮,洗去他滿身汗水,滿身勞累,好迎接開學歸來的伙伴,聽他們一聲高過一聲的驚喜,聽他們帶回的一個又一個城里的故事……
“咚……咚……咚……”茶耳朵他們那所大山里的學校,敲響了新學期的鐘聲??蛇@一天,茶耳朵沒有去學校報到。他長成一棵樹似的,孤零零在他暑假里修的石板坡路上,等伙伴一個個飛回來。然而,他落空了。并且此后,去往那所學校的路上,只有茶耳朵一個單獨的身影。喊他茶耳朵的燒餅、楊梅、喜鵲、歡歡等八九個伙伴,都在他們父母打工的城里上學了……
陳靜,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湖南省作協(xié)會員,兒童小說集《挑磨石的孩子》入選省宣傳部重點扶持作品出版,被推選為“第八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參評作品”。 另出版有《太陽果》。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各種兒童文學年度選本和《中國百年兒童文學名家代表作精選》、《中國兒童文學大系》等選本,被澳大利亞翻譯及在SBS電臺兒童節(jié)目播出。獲2009年、2012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多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