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4 IMDb:8.0
一個人在火星,沒有吃的喝的,氧氣稀缺,援救人員至少四年才會過來,這樣的情況下,你會怎么做?馬特呆萌君用實際行動告訴你,可以選擇做個段子手。
《火星救援》力求真實,許多細節(jié)直接照搬NASA宇航員的日常,而作為一部火星版的求生真人秀,最大賣點莫過于主角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這個貧瘠的異世界實現自救。腦洞開得大并不難,開得好卻很難,而要想開得科學更是難上加難。
種土豆,改造溫室制氫制水,地球火星間利用攝像頭擺動角度的16進制碼信息傳遞,赫爾墨斯號的爆炸式減速……各種包裹在技術骨骼之外的奇思妙想一個個地蹦出來,令人瞠目結舌,不明覺厲。對于我們只能看看熱鬧的外行,無非是感慨下主角的智商和執(zhí)行力,順便看著主角耍寶吃癟樂樂而已。
電影繼承了原作的幽默感,輕松地講著技術宅故事的同時,做得最出色的就是不負馬特呆萌君昵稱的事情——賣萌。甚至無數次中二病發(fā)作式地宣稱:“我是火星殖民者!”“我是太空海盜!”“我是鋼鐵俠!”……當他知道,救援隊一次次失敗,計劃一次次被拖延時,他沒有崩潰、失落、自暴自棄,只是回復了一個fuck,然后繼續(xù)思考著如何給車充電。
誠然,本作品畢竟仍屬科幻,難免有紕誤疏漏,但不得不說,其嚴謹與精確中所彰顯的硬度已趨極致。呆萌君還告訴我們,讀書有毛線用?關鍵時刻可以救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