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汝
在文章中,引入自然風景的描寫,會使文章更加出彩??v觀2016年全國各地的中考佳作,有絕大多數(shù)便是憑借出彩的景物描寫登上滿分舞臺的。如何才能栩栩如生地展示自然之美、融入動人之情、挖掘生命之理呢?以下三種方法,均是寫景的好技巧。
一、通篇寫景,內(nèi)容新穎脫俗
成千上萬的考生在考場里寫同題作文,要想脫穎而出,實非易事。評卷老師指出,對于寫作基礎(chǔ)較好的考生而言,選擇景物或景點作為行文線索,是內(nèi)容出彩的捷徑。喜愛旅游的考生,不妨以風景為線索,或賞衡山之秀,或?qū)懭A山之險,或贊黃河之大氣,或繪長城之雄偉,用精美的文筆展示祖國的美好河山;很少出游的考生也不必煩惱,你若能從遠、近、高、低這四個角度來觀察,運用動靜交融的技巧去刻畫,那么身邊的尋常風景也會美得讓人驚訝。2016年成都中考佳作《散步》便運用了這種技巧:
煙雨繚繞的西湖,明凈如玉的西湖,散步于此,我仿佛走進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岸邊珠翠羅綺,湖心清波畫影中。我信步向斷橋走去,那斷橋立于湖光山色中,嫻靜而清麗。目光所及之處皆是美景,猶如仙境。仿佛有千年流轉(zhuǎn)的風穿越千年時空而來,千年前的美麗傳說朦朧地展現(xiàn)在西湖的煙波畫船中。散步于西湖,駐足于斷橋殘雪,徜徉于柳岸花堤,我領(lǐng)略到水鄉(xiāng)凄美夢幻的魅力和千年等一回的美麗。
考生緊扣“散步”這一主題,以游蹤為線索,自然地串起了自己在西湖、烏鎮(zhèn)、麗江三地見到的獨特風景。該段描寫的便是游西湖所看到的美景,情景交融,詩意盎然,令人愛不釋卷。
二、以景點綴,情感充沛動人
縱觀各地中考作文,記敘文占據(jù)了十之八九。從評卷中心反饋的信息來看,大多數(shù)考生只一味地敘事,注重對事情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交代,卻忽視了相關(guān)技巧的運用。而讓評卷者賞心悅目的滿分作文都有一個驚人的相似點——巧妙引入景物描寫。在這些滿分作文里,或下筆寫景,讓情隨景出;或景隨情出,讓情景交融。景物雖然只是偶爾出現(xiàn),卻相互呼應(yīng)生輝,讓文章收到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獨特效果。2016年江蘇中考滿分作文《留香》便是這樣開篇的:
還未踏進院門,一陣淡淡的梔子花香便在鼻尖縈繞。小院有些老舊,但在姑姑的打理下依舊井井有條。最顯眼的莫過于那棵纖細的梔子花樹,嫩嫩的綠葉仿佛能擠出水來,葉間點綴著幾朵白色的小花,宛如一闋厚重的弦樂聲中跳出了一陣清脆歡悅的笛音,給這破舊的小院增添了不少生機。
考生重點寫姑姑給自己留下的一些美好記憶,巧妙的是,考生從梔子花醉人的香味中引出,并自然地回想起了童年的快樂往事。文章結(jié)尾時,考生妙筆一揮,再次描寫景物,用一句“我仿佛看見一樹梔子花正在天地之間悄然綻放,歷久彌香”作結(jié),與開篇形成呼應(yīng)之勢,真是妙不可言!
三、借景言理,主題含蓄出彩
有位名家寫過這樣的句子:“是梅,就要傲視冬雪,昂首怒放;是樹,就要高聳云霄,蒼翠挺拔;是江河,就要奔騰不息,一瀉千里;是鷹,就要搏擊風云,俯瞰大地。”這告訴我們,寫景的文章,不能滿足于平面地描寫景物,還得通過景物挖掘其生命魅力,并由此引發(fā)對生命的思考。當大量考生滿足于敘事的時候,我們?nèi)裟芙柚鷮こ5木拔?,引出自己對生活道理的感悟,那文章的主題思想自然會有不一樣的深度,文章也就有了獲取高分的理由。請看2016年紹興中考佳作《春野里的輝煌》里的一個片段:
蜂兒、蝶兒也不肯懈怠,在油菜花叢中飛舞,把生命的希望傳得更遠。我霎時愣住了,植物的力量竟是如此強大,它們卻一直緘默著。風漸漸平息了,花瓣輕輕落在我的肩頭。是啊,人和植物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沒有束縛,人們就很難成功;沒有軌道,火車便會舉步維艱。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束縛就失去追求美好的心,錯過生活中的精彩。正如今天,我在這山坡上看見的油菜花,雖然有根,但也有春野里的一片輝煌。
在這篇佳作里,考生其實是想表達自己因中考前成績下滑而失落的心情,不料在春天的田野里偶遇了“蝶舞紛飛”的美景,也正是這片風景讓考生悟出了“沒有束縛,就很難成功”的道理。用借景言理的方式來表達思想感情,文章自然勝人一籌!
把那株蒲草珍藏于心
◎一考生
青春是一場遠行,風景與荊棘相伴。
——題記
六月,初夏氣息漸濃。聽聞荷花在這個季節(jié)會開得很好,我便搭車前往荷花塘,急于一睹荷花的美麗姿態(tài)。不知是不是來得太早,滿塘的荷花竟然一朵都沒有盛開,失落涌上了我的心頭。一陣氣惱后,我轉(zhuǎn)身打算離開,卻被湖邊的綠色植物吸引住了目光。
風吹過荷塘邊的那些長葉植物,將它們吹得不住地搖擺。記得老師曾經(jīng)講過這植物叫蒲草。它們沒有主莖干,幾片葉子便是一株,從水中一直長出來,一株株密密地生長著。它的葉子并不寬,可是顏色碧綠,充滿生機,讓我仿佛聞到了那抹淡淡的綠草的清香。站在它們的旁邊,我心中的失落情緒漸漸消失。
向荷塘望去,滿塘的荷葉連成了一片,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楊萬里筆下的“接天蓮葉無窮碧”,卻沒有“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神韻,也沒有沁人心脾的芳香。如此吸引人的荷塘,少了亭亭凈植的荷花,注定不被人們欣賞。一陣陣帶著水汽的清風吹過,那些蒲草們隨風搖動,似乎在向我點頭致意。我何不帶幾株蒲草回去,裝進花瓶?這么做,既不枉費我的乘車疲勞,也可撫慰我失落的心靈。
我小心翼翼地移步到池塘邊,伸出手拂過那一片隨風浮動的蒲草,隨手抓住一根,想要將它拔起??沙龊跻饬系氖?,看似脆弱的蒲草卻難以從水中拔起,仿佛它們的根已與這一方水土融為一體了。我的心猛然一顫,小小的蒲草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雖不被人欣賞,但它依舊努力生長,展示著自己頑強的意志,這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嗎?面臨中考,我連日挑燈夜戰(zhàn),結(jié)果卻令人失望,我甚至想到了放棄……站在蒲草旁邊,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渺小。
風輕拂過我的面頰,蒲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小小的蒲草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唯有堅守自己的信念,努力拼搏,才能書寫完美的青春華章。
走過青春,走過荊棘,面對蒲草,我愿把這份堅強珍藏于心。
命題者意在引導考生講述藏于心底的美好情感與記憶,考生以“蒲草”這一尋常之物為寫作對象,著實令人想不到。行文時,考生以“蒲草”為線,或用細膩筆墨寫其風采,或用荷花巧作襯托,最后由景及理,寫出了蒲草給自己的啟示:“唯有堅守自己的信念,努力拼搏,才能書寫完美的青春華章?!比绱顺錆M詩情畫意而又富有哲理的佳作,自然會獲取高分。
她讓我感到約束
◎一考生
月光透過薄薄的云霧,淡淡地灑在大地上。一切都蒙上了一層輕紗,顯得那樣遙遠。在這似真似幻的月夜里,我眼前又現(xiàn)出了媽媽的笑臉,我的心飛回了家里。我的心兒啊,如那古人筆下的嬋娟,縹緲又孤單。
媽媽,離開您的日子真的好難,與人的交流更是難上加難。在家里,我總是像只羸弱的小鳥一樣被您關(guān)在籠子里,從未經(jīng)歷風雨的洗禮,也從未和其他“野鳥”嬉戲。我多么嫉妒那些嘰嘰喳喳的麻雀,它們一天到晚有吵不完的架,而我,連一個能吵架的人都沒有。
媽媽,一進入中學,我才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多才多藝的人。她們能彈能唱,能歌善舞。我是多么羨慕??!可我,整天除了抱著書本“啃”以外,您什么也不讓我接觸。您不允許我有“業(yè)余愛好”,您說那些都是不務(wù)正業(yè),是浪費時光,虛度青春。
媽媽,您給我做的衣服真合身,您給我套的棉被真暖和,您給我送來的飯菜真可口。可是,我是中學生了,不愿再被您養(yǎng)在溫室里,關(guān)在籠子里,更不愿躲在您的羽翼下了。
媽媽,希望您能坐下來,聽一聽我的心里話。
媽媽,假如我是您。我不會過多地約束自己的孩子。我會帶他出去玩,去擁抱大自然,讓他懂得,大自然是一部耐讀的大書;讓他懂得,生活比書本更豐富、更精彩。
媽媽,假如我是您。我會給自己的孩子充足的時間去發(fā)展特長。生活需要七彩的陽光,讀書不是終極目標,而是為了給生活增添更多光彩。
媽媽,假如我是您。我不會跟自己的孩子講太多太多的大道理,我會讓他學會適應(yīng)社會、適應(yīng)生活。我會放手讓他去與別人交往、溝通,我不會以“不放心”為借口阻止他與朋友的正常交往。
假如我是您,媽媽……
我抬頭望去,淡淡的云霧不知何時已散去,月光更皎潔了。我知道,月中也有陰影,雖然歷代文人歌頌它的詩篇數(shù)不勝數(shù)。我還知道,月亮也會被烏云遮掩,但那只是短暫的,它終會沖破云層,露出本相。
圓圓的月亮啊,請帶去我的祝福與希冀吧——給遠方的媽媽。
這是2016年中考考場上出現(xiàn)的一篇匠心獨運的好文章。文章主要有兩大亮點:一是思路巧妙,考生在前半部分實寫自己在媽媽的約束之下的生活,后半部分提出了自己的種種假想,內(nèi)容虛實相映,前后對應(yīng)生輝。二是寫景巧妙。開篇從“月光朦朧”的景物描寫中引出,營造了合適的對話意境;結(jié)尾再度描寫月景,表達出美好的期待,有情景交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