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鑫 樊瑾莉
山西財經(jīng)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
山西省住房公積金運行狀況分析
張亞鑫 樊瑾莉
山西財經(jīng)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住房公積金在我國住房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借鑒新加坡制度并在上海建立,為我國住房制度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隨著住房市場化,住房公積金凸顯的問題亟待解決。如何解決住房公積金的不足是住房保障的首要任務。本文通過分析山西省住房公積金的運行和提取使用狀況,指出其問題并提出對策。
住房公積金;運行;完善
住房公積金是上世紀末初期建立的住房保障制度,是國家機關、國有和集體企業(yè)、外商投資企業(yè)等在職職工繳納的住房儲金。它是職工及所在單位繳存的具有社會和互助性的個人住房基金。個人繳納的本質是其長期儲蓄的住房基金;單位繳納則是住房性貨幣工資。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其運行,山西省住房公積金逐步完善的同時,仍存在覆蓋率及增值收益率低、資金沉淀等問題。
(一)繳存狀況
1.繳存人數(shù)及覆蓋率
2008-2014年山西省住房公積金的應繳存人數(shù)和實際繳存人數(shù)整體上漲。2010-2012年覆蓋率較高,但13年應繳存人數(shù)增長率過高,因而覆蓋率回落快。
2.繳存額
2008-2014年山西省住房公積金繳存額不斷增長,其增長率先增后減。在2011年達到最高26.83%。
(二)使用狀況
1.提取情況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提取總額增長率(億元)25.0427.7741.129.7327.9828.41繳存總額增長率(億元)28.8527.4827.9626.0925.1923.8721.48
由圖知,2008-2014年山西省住房公積金提取總額不斷增長。2011年增長率達到頂峰,總體增長率在2011年之后變緩。因為2011年之后提取總額增長率大于繳存總額增長率。
2.個人貸款情況
2014年個人貸款總額達391.26億元,比2008年增長約5倍,公積金發(fā)展態(tài)勢很好,反映了個人住房貸款在運用公積金方面的有效性。
3.支持保障性住房情況
黨的“十七大”提出“住有所居”并加大保障性住房資金支持,“十二五”期間把保障性住房納入經(jīng)濟發(fā)展的約束性指標。山西省在2011年6月頒布《利用住房公積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項目貸款管理辦法》,運城、太原、朔州等列入試點。到13年,試點城市發(fā)放公積金貸款約41550萬元。
4.資金沉淀情況
山西省住房公積金資金沉淀額近年不斷增加,資金沉淀率在60%左右,說明住房公積金資金使用不充分,缺乏效率。
(三)增值收益狀況分析
山西省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額和收益率均先減后增,到13年二者分別增加到16.7億元和1.88%。公積金的收益主要用來彌補廉租房的建設資金,收益率增長說明政策的有效性。同時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逾期額和逾期率不斷下降,說明個人貸款的風險越來越低。
通過對山西省住房公積金運行的分析,可知住房公積金覆蓋率和提取率不穩(wěn)定,資金沉淀率較高。
(一)國外住房公積金典型模式
1.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
新加坡于1955年創(chuàng)建中央公積金制度,實行會員制,主要通過儲蓄、限制使用等方式實行,帶有強制性,有購房、養(yǎng)老、醫(yī)療多方面的作用。它面向全民,個人每月繳納的公積金連同利息歸入會員名下。其中80%用于購買住房和支付保險。公積金繳存率依經(jīng)濟發(fā)展、勞動力成本及居民生活指數(shù)每年確定一次。據(jù)不同收入和年齡的需求,制定不同的繳交率。對于高收入者規(guī)定最高繳交額,因而不同階層都能依據(jù)適合自己的繳交標準繳納;年齡越大所繳公積金越少。
2.德國住房儲蓄銀行制度
(1)房租管制。通過一系列措施為出租人和承租人的住房租金提供參考,使各地政府按不同的房屋結構提出相應的租金水平。此外還有房租補貼,聯(lián)邦政府和州政府各承擔50%的補貼資金。德國50%的住房融資源于住房儲蓄制度。不僅利于資金融通,有效解決住房問題,且利于人們形成良好的儲蓄習慣,引導居民參與住房儲蓄、提高住房融資的積極性。
(2)福利性公共住宅。指在政府資助下,對于因收入低或是其他原因暫無房屋居住的家庭,政府無償提供福利性公共住宅。
(二)國內(nèi)住房公積金管理模式
1.北京
企事業(yè)單位審核職工公積金賬戶后設立住房總基金賬戶。所在單位從其工資中代扣代繳,繳存額度不低于上年度平均工資的8%。
借鑒:公積金繳存和提取方面應視情況調(diào)整。
2.上海
自1991年2月實行住房改革以來,上海市人均住房面積從最初的6.4提高到21.3平方米。分配制度轉化為貨幣化的分配制度,其特色是采用國家、政府和企業(yè)三方承擔來吸引職工住房投入,不僅緩解住房資金短缺也為公積金拓寬渠道。
(1)個人積累模式。產(chǎn)權清晰、監(jiān)督有力。公眾監(jiān)督下,管理者能夠明確公積金關系職工利益和歸屬權。同時還可以利用公積金對養(yǎng)老金進行補充。父母可以為子女購房和支付教育費用。
(2)風險規(guī)范機制。政府批準置業(yè)擔保公司的目的是為公積金個人貸款提供審核、擔保和管理服務。擔保公司對公積金貸款承擔連帶責任,不僅利于轉變擔保形式還可防范風險。
借鑒:繳存、提取、貸款政策的推動作用不同;因地制宜:根據(jù)實際出臺法律政策為公積金制度提供保障。
(一)立法不健全
雖然我國公積金未納入法律,但也應制定相關地方性規(guī)章,如上海就出臺了《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及若干規(guī)定。因此應加大公積金立法投入,據(jù)實際調(diào)整繳存提取,保障公積金的管理和使用,同時還可防范資金運作風險,加強監(jiān)督。
(二)覆蓋面、使用率低
原因首先是在職職工繳存意識弱,其次是公積金限制條件多、程序繁瑣,同時缺乏增值激勵機制和風險防范機制,資金使用率低,因此可借媒體積極宣傳公積金的優(yōu)勢,引導企業(yè)鼓勵員工用公積金購房,增強企業(yè)繳存意識。
(三)資金沉淀存在風險
《住房公積金財務管理辦法》規(guī)定,風險準備金須大于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的60%。以增值收益為基數(shù)來提取風險準備金無法確切反映貸款質量和風險水平,缺乏一定的風險機制,且資本市場不健全、投資風險大,公積金保值增值的渠道較單一,這些都導致公積金資金沉淀和利用效率低,因此可以創(chuàng)新金融工具,將公積金納入金融保險的制度范圍,同時制定對策來降低風險發(fā)生率,以提升資金增值保值和使用率。
[1]陳杰.中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困境與出路(下)[J].中國房地產(chǎn),2010(6).
[2]吳志宇.論住房公積金制度主體性功能的重塑[J].現(xiàn)代經(jīng)濟探討,2014(10).
F
A
1006-0049-(2017)11-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