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小麥品種對赤霉病的田間抗性研究初報

      2017-05-19 08:55周長保董璞朱德慧馬書芳王五洲
      安徽農學通報 2017年9期
      關鍵詞:赤霉病試驗

      周長保+董璞+朱德慧+馬書芳+王五洲

      摘 要:通過對青農2號、周麥26、周麥28、豐德存麥1號等32個小麥品種的小麥赤霉病田間發(fā)病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宿州市種植的小麥品種對小麥赤霉病抗性普遍不高。為此提出在小麥抽穗揚花期應對小麥赤霉病全面實施藥劑預防措施,對部分抗性較弱的小麥品種應實施二次防治,以最大限度地減輕小麥赤霉病造成的損失,保障小麥生產(chǎn)安全。

      關鍵詞:小麥品種;赤霉??;田間抗性;試驗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9-0048-02

      小麥赤霉病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以長江中下游冬麥區(qū)和東北春麥區(qū)發(fā)生最重,長江上游中冬麥區(qū)和華南冬麥區(qū)常有發(fā)生,近年來又成為江淮和黃淮冬麥區(qū)的常發(fā)病害。該病主要為害小麥,一般可造成小麥減產(chǎn)10%~20%,大流行年份減產(chǎn)50%~60%,甚至絕收[1]。赤霉病不僅引起直接減產(chǎn),而且對麥粒的品質和利用價值影響嚴重,病麥含有的致病的鐮刀菌代謝產(chǎn)物,含有致嘔毒素及類雌性激素等對動物、植物有害的毒素[2],對糧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進入21世紀以來,小麥赤霉病在宿州市發(fā)生頻率明顯增加,發(fā)病范圍不斷擴大,對宿州市小麥的安全生產(chǎn)造成極大的威脅。據(jù)資料記載,在2000年以前的25年間宿州市中度(3級)以上流行的年份僅2次,發(fā)生頻次極低[1]。但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農業(yè)生產(chǎn)水平的提高、秸稈的全量還田以及品種更新、氣候的變化,小麥赤霉病的流行頻率明顯增加,截至2016年的16年間已形成中度以上流行的頻次達5次。2016年統(tǒng)計,宿州市開展藥劑防治面積66.97萬hm2,其中防治2遍面積19.60萬hm2,占44.67%,防治3遍面積2.56萬hm2,占5.83%。盡管防控力度大,最終見病面積仍達29.08萬hm2,加權平均病穗率2.73%,平均病指1.35,平均病粒率0.226%。其中病穗率在3%~5%面積4.42萬hm2,5%~10%面積5.77萬hm2,10%~20%的面積1.26萬hm2,20%~30%的面積0.41萬hm2,30%以上的0.13萬hm2,未防治田塊最高病穗率達到60%以上。

      而宿州市應用的小麥品種主要以河南、山東的品種為主,抗性水平普遍不高。小麥品種抗性水平普遍不高也是我市近年來小麥赤霉病頻發(fā)、重發(fā)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篩選適宜宿州市種植且對赤霉病有較好抗性的小麥品種,筆者于2015年秋季在泗縣種子經(jīng)營市場隨機抽取了32個當?shù)爻S眯←溒贩N,進行了小麥赤霉病抗性鑒定研究工作。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設在泗縣城關鎮(zhèn)三灣村宿州市天益青種業(yè)有限公司試驗田內,土質為黑土,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有機質含量中等,pH值7.2。

      1.2 供試小麥品種情況 供試小麥種子全部在泗縣種子經(jīng)營市場隨機抽取,純度、芽率、含水量均符合種子生產(chǎn)標準,且均沒有進行藥劑拌種。供試品種分別為青農2號、周麥26、周麥28、豐德存麥1號、良星77、99、紫麥19、山農17、19、濟麥22、華成3366、安農0711、徐麥33、百農207、豫麥158、淮麥35、紫麥19、華成3366、阜麥8號、濟科33、未來0818、山農22、淮麥32、皖麥999、泰農19、山農17、瑞華麥520、魯原502、山農19、連麥6號、淮麥30、淮麥33、三豐101、良星99、濟麥22。于2015年10月15—16日機械條播,播量187.5kg/hm2。每小區(qū)面積133.33m2,不設重復。

      1.3 試驗田病蟲草防治情況 2016年2月22日小麥返青時用雙氟·唑草酮300g/hm2進行了雜草化除,3月8日用15%井岡霉素1050g/hm2+2.5%氯氟氰菊酯750mL/hm2進行了紋枯病和蚜蟲、紅蜘蛛防治。后期沒有進行赤霉病防治。

      1.4 小麥赤霉病的調查方法 于小麥赤霉病顯癥期田間調查小麥赤霉病發(fā)生情況,時間為5月16日。每處理區(qū)隨機取4點,每點0.25m2,以枯穗面積占整個穗面積的百分率來分級,記錄各級病穗數(shù)和總穗數(shù)。

      分級方法:0級:全穗無??;1級:枯穗面積占全穗面積的1/4以下;2級:枯穗面積占全穗面積的1/4~1/2;3級:枯穗面積占全穗面積的1/2~3/4;4級:枯穗面積占全穗面積的3/4以上[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

      2 結果與分析

      示范試驗中的32個小麥品種在自然情況下均有發(fā)病,但發(fā)病程度差異較大,其中病穗率在5%以下的品種有2個,分別為瑞華麥520、山農17,病穗率為3.52%、4.56%;病穗率在5%~10%的品種有魯原502、紫麥19、泰農19、三豐101、連麥6號,病穗率分別為5.54%、5.78%、7.61%、7.95%、7.96%;病穗率在10%~15%的品種有山農19、阜麥8號、渦麥99、未來0818、豫農416、淮麥33、安農0711、濟科33、周麥28、豐德存麥1號、國盛1號、皖麥999、良星99等13個品種,病穗率分別為10.18%、11.20%、11.38%、11.60%、11.76%、11.82%、11.25%、12.5%、12.59%、13.45%、13.74%、13.97%、14.09%;病穗率在15%~20%的品種有濟麥22、淮麥32、淮麥30、徐麥33、青農2號、良星77、豫麥158、山農22等8個品種,分別為15.33%、15.64%、16.47%、17.22%、18.89%、19.24%、19.53%、19.89%;病穗率在20%以上的品種有周麥26、華成3366、百農207、淮麥35等4個品種,病穗率分別為21.53%、27.71%、29.21%、32.7%。

      從病情指數(shù)計算結果來看,病情指數(shù)與病穗率的高低相關,但不呈正相關。其中病情指數(shù)在4以下的只有1個品種,為瑞華麥520,為2.93;山農17、紫麥19在4.02、4.87;在5~10的有13個,分別為魯原502、連麥6號、泰農19、三豐101、淮麥33、阜麥8號、渦麥99、未來0818、山農19、安農0711、豫農416、濟科33、周麥28,分別為5.31、6.27、6.75、7.28、8.53、8.57、8.92、9.39、9.43、9.49、9.78、9.81、9.97。病情指數(shù)在10以上的有16個,其中超過20的有華成3366、百農207、淮麥35等3個品種,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22.57、24.81、25.1。

      3 結論與建議

      宿州市小麥種植面積常年在43.5萬hm2,主栽品種有華成3366、連麥2號、濟麥22、良星66、山農20、山農17等。安徽省的防控目標是小麥赤霉病病情指數(shù)控制在4以下。從本次試驗結果來看,宿州市主推小麥品種抗性普遍不高,在自然發(fā)病情況下,僅瑞華麥520的病情指數(shù)控制在4以下。因此,對于宿州市來說,在小麥抽穗揚花期應針對小麥赤霉病全面實施藥劑預防措施,對淮麥35、百農207、華成3366、周麥26等小麥品種應實施二次防治,以最大限度地減輕小麥赤霉病造成的損失,保障小麥生產(chǎn)安全。

      參考文獻

      [1]朱葉芹,楊榮明,刁春友.2003年江蘇省小麥赤霉病致災原因分析[J].植保技術與推廣,2003,23(9):9-10.

      [2]全國農業(yè)技術中心推廣服務中心.小麥病蟲草害發(fā)生及監(jiān)控[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8.

      [3]范曉惠,蔡建,朱德慧,等.不同時期用藥防治小麥赤霉病的藥效評價[J].安徽農學通報,2013(8):62.

      [4]謝松華,陸邢峰,楊凌峰.小麥赤霉病防治適期初探[J].現(xiàn)代農藥,2016,15(6):52-53.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赤霉病試驗
      小麥赤霉病研究進展
      有機錫羧酸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對小麥赤霉病菌的殺菌作用
      芮城縣:科學預防小麥赤霉病
      農業(yè)農村部部署小麥赤霉病防控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應用情況分析
      CS95
      510
      馭勝S330
      C-NCAP 2016年第八號試驗發(fā)布
      試驗
      宜城市| 西吉县| 昆明市| 安顺市| 镇康县| 汝州市| 曲沃县| 鸡东县| 华池县| 宁乡县| 陵川县| 盐源县| 清苑县| 津市市| 故城县| 广汉市| 河间市| 贺州市| 明星| 大安市| 潮州市| 印江| 互助| 奈曼旗| 盐源县| 清流县| 上思县| 青海省| 磴口县| 江西省| 南阳市| 仁寿县| 昌宁县| 永宁县| 厦门市| 新干县| 铅山县| 江门市| 仙居县| 通辽市|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