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雯 謝雪飛
(新疆焉耆縣婦幼保健院,新疆 焉耆 841400)
婦產科疾病大多與各種微生物感染密切相關,對醫(yī)院的發(fā)展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醫(yī)院必須要重視控制不能夠降低婦產科的感染率,采取有效的方法對婦產科患者做好護理服務[1]。本次研究重點采用無間隙護理干預方法對婦產科進行感染控制,觀察其控制效果。具體研究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了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8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的方式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1例。對照組年齡在23~46歲,平均年齡(32.48±2.27)歲,觀察組年齡在24~47歲,平均年齡(33.37±2.2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接受無間隙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干預方法和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1)重視感染控制。護理人員針對不同病原菌制定感染控制計劃,并完善感染控制系統(tǒng),做好病房以及物體表面的殺菌工作,盡量通風,保證空氣清新,保持室內整潔。同時,做好醫(yī)療器械的消毒工作,避免引起感染。(2)制定個性化護理方式。針對不同婦產科患者,護理人員根據護理規(guī)范以及患者個體情況做好疾病評估,合理的設定護理時間、護理流程等,保證予以患者無縫隙護理干預,以此提高護理質量。(3)做好人文關懷。護理人員幫助本組患者梳理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使其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增加與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保證護理質量。(4)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告知并叮囑患者治療與護理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項,并且對患者進行感染等相關知識的教育,使患者認識到感染的不良后果。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感染情況及護理滿意度情況。感染情況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宮腔感染、尿道感染;護理滿意度情況主要包括滿意、一般、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人數*100%。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和常規(guī)組護理后的感染率分別為4.88%和17.07%,研究組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護理后的感染情況 [n=41,n(%)]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和常規(guī)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7.56%和82.93%,研究組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比較 [n=41,n(%)]
現今時代,人們在生活質量逐漸提升的背景下對生命質量亦產生了更高的要求。婦產科患者一般存在比較敏感和消極的情緒,且會產生抵觸、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因此臨床必須要予以其更加科學和有效的護理方法,盡量提升護理質量,降低患者的感染率[2]。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感染率與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患者,各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產生該種結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無縫隙護理干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極大程度的滿足婦產科患者在護理質量方面的要求,在該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均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夠以患者為中心,從健康教育、用藥治療、飲食指導、心理護理等多個角度,以及不同時間段給予患者高質量的、無縫隙的護理干預[3]。
綜上所述,無間隙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控制婦產科患者感染率,且具有交稿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孔凡平.在對急診住院患者進行病房交接的過程中對其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05(18):90-92.
[2] 夏曉莉.產科無縫隙護理干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28(08):17-19.
[3] 潘 燕.無縫隙對接護理干預對于提升急性消化內鏡護理效率的價值探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