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職工因第三人侵權行為受到傷害導致工傷的,形成侵權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的競合關系。職工主張的項目性質相同或相似,但不單純以填補實際損失為目的的項目,以及項目性質不同且具有專屬性的項目,工傷職工可主張獲得雙重全額賠償;對于以填補實際損失為目的的財產(chǎn)性賠償項目,職工只能獲得有限雙重賠償。
關鍵詞 第三人 侵權損害賠償 工傷保險 競合 賠償額
作者簡介:丁麗娜,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出版專業(yè)技術人員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圖分類號:D923.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035
職工因第三人侵權造成工傷事故一般包括以下兩種情形:一是在職工上下班途中,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等特定事故;二是職工在工作場所及工作時間內,因為履行工作職責受到用人單位以外第三人暴力侵害等意外傷害。 在第三人侵權造成工傷事故的情況下,依據(jù)社會保險法和侵權責任法之規(guī)定,受害職工既有權向工傷保險基金或者用人單位行使工傷保險待遇請求權,也可以向侵權的第三人行使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導致兩種賠償請求權的競合。此種狀況下,兩者關系如何處理,如何確定具體賠償數(shù)額,法律規(guī)定并不明確,理論與實踐中均存在爭議與分歧。
一、工傷職工可同時主張侵權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
(一)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的梳理、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二條對于侵權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的關系根據(jù)侵權主體的不同?!度松頁p害賠償解釋》及《答復》分別從民事訴訟以及行政訴訟(包括工傷認定行政程序)出發(fā)明確,“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賠償責任”, 工傷職工可獲得民事侵權賠償和工傷保險待遇“雙份賠償” , 但當事人是否可以獲得雙重全額賠償卻并未明確,導致司法實踐中產(chǎn)生適用分歧。
2010年頒布的《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y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庇杏^點認為,該條否定了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的雙重賠償。
但經(jīng)考察立法原意可知,《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二條并未否定就醫(yī)療費用之外的其他賠償項目受傷職工可以主張雙重賠償?;趯ι鐣kU法這一立法精神的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2015〕9號)第八條從行政訴訟角度在實體和程序上作出了更為具體的規(guī)定。 其再次重申,因第三人原因造成工傷的,受害方既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由第三人(致害人)承擔民事侵權責任,也可通過行政程序主張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二)第三人侵權導致工傷職工可獲得有限雙重賠償
通過以上對法律及司法解釋等的梳理和分析,筆者認為,因第三人侵權行為導致職工工傷的,受傷職工有權利申請工傷保險待遇和侵權損害賠償,但基于損害填平的民事?lián)p害賠償原則和“受害人不應因遭受侵害獲得意外收益”的民法原則,對于以填補實際損失為目的的財產(chǎn)性賠償項目如醫(yī)療費用等應不予重復賠償,而只能以其中的最高額為限獲有限雙重賠償。主要理由是:
一是工傷保險待遇與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性質不同。工傷保險待遇是參加工傷保險職工所應得的勞動待遇,系職工因罹患職業(yè)病或發(fā)生工傷事故所應獲得的一種社會保險利益,而第三人人身損害賠償系私法領域的侵權損害賠償,二者不同范疇,不可相提并論。
二是根據(jù)侵權法上的過錯與責任相一致原則,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職工工傷的,承擔完全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是合理合法的, 也保障了相關法律制度之預防和懲戒功能的實現(xiàn),第三人承擔因侵權而導致的損害賠償責任并不能免除其此種法定義務。
三是有利于實現(xiàn)受傷職工合法權益最大化。由于我國現(xiàn)行的工傷保險制度對于工傷職工的權利僅僅提供基本的保障,而不以損害填平為原則,且賠償標準也較低。侵權損害賠償標準雖可能高于工傷保險待遇,但侵權第三人具有完全賠償能力的并不多,侵權賠償往往不足以彌補工傷職工的實際損失。因此,采有限雙重賠償模式,更有利于實現(xiàn)受傷職工合法權益最大化。
二、根據(jù)項目性質及目的確定職工可獲得的具體賠償數(shù)額
因單位以外第三人原因造成工傷的,民事侵權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請求權并存,此時,受傷職工及其近親屬可以選擇同時主張,也可以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擇一主張。本文僅討論職工同時主張侵權損害賠償和工傷保險待遇時賠償數(shù)額的確定問題。此種情況下,賠償數(shù)額的確定,首先需考察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的具體項目。
筆者認為,除去侵權損害賠償項目和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對于職工及其近親屬同時主張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競合的案件,應考慮侵權和工傷兩種不同制度的功能和特點,對侵權損害賠償和工傷保險待遇按項目的性質、目的進行分類,確定工傷職工可否獲得雙重全額賠償。詳言之:
(一)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與精神損害賠償?shù)染哂袑傩缘捻椖?/p>
工傷保險待遇中的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傷殘津貼等賠償項目,專屬于工傷保險。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項目中的精神損害賠償、營養(yǎng)費、受害人死亡時其親屬因辦理喪葬事宜而實際支出的住宿費、交通費以及誤工損失等合理費用等項目,屬侵權賠償中特有的項目。此類項目性質不同,且具有專屬性,工傷職工可分別主張同時獲賠。
(二)工傷保險待遇中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因工死亡補助金與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中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
工傷保險待遇中的因工死亡補助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雖考量了工傷職工或其親屬生活的需要,但是針對傷殘或死亡本身而非具體損失的賠償,體現(xiàn)了對職工生命及身體的尊重。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中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亦是對于人的生命和身體的賠償,具有物質賠償和精神撫慰的雙重屬性。此類項目性質雖相同或相似,但不單純以填補實際損失為目的,工傷職工可同時主張雙重全額賠償。
(三)其他財產(chǎn)性賠償項目
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中的誤工費與工傷保險待遇中的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中的醫(yī)療費與工傷保險待遇中治療工傷的醫(yī)療費用,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中的護理費與工傷保險待遇中的生活護理費、停工留薪期間的護理費,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中的外省市就醫(yī)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與工傷保險待遇中的到統(tǒng)籌地區(qū)以外就醫(yī)的交通食宿費,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中的護理費、康復費、后續(xù)治療費等與工傷保險待遇中康復費用,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中的殘疾輔助器具費與工傷保險待遇中的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中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與工傷保險待遇中的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中的喪葬費與工傷保險待遇中的喪葬補助金,以及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中共有的住院伙食補助費等費用,均屬財產(chǎn)性賠償項目,且都以填補被害人之實際損失為目的,如重復賠償這類項目則違反了民法中的實際賠償原則和損害填平原則,故工傷職工不能獲得雙重全額賠償,而是以其中的最高額為限獲賠。工傷保險基金或者用人單位已經(jīng)先行支付的,對其已賠償項目中與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重復的,享有對第三人的追償權。
注釋:
楊科雄.第三人侵權造成工傷的救濟模式探討//江必新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編.行政執(zhí)法與行政審判(總第65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19.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答記者問.人民法院報.2003年12月30日.
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后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后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問題的答復》解讀//蔡小雪、梁鳳云、段小京編著.現(xiàn)行有效行政訴訟司法解釋解讀應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548.
黎建飛.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釋義.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214.
該司法解釋第八條規(guī)定:“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jīng)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獲得民事賠償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已經(jīng)作出工傷認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未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尚未獲得民事賠償,起訴要求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薄奥毠ひ虻谌说脑驅е鹿?,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jīng)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為由,拒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經(jīng)支付的醫(yī)療費用除外?!?/p>
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后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后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問題的答復》解讀//蔡小雪、梁鳳云、段小京編著.現(xiàn)行有效行政訴訟司法解釋解讀應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