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福+陳永曹
摘 要 調查研究某地2012年春季營造的速生闊葉樹種混交林。結果表明:在人工造林的流中速生闊葉樹種生長情況中,大葉相思生長速度最快,其次為翻白葉、厚莢相思;6種速生樹種造林效果都好,可起到對當?shù)刈匀粸暮^強的防御作用,氣候適應能力強,生長穩(wěn)定,造林成活率皆超過了90%,年高生長都超過了1 m。
關鍵詞 速生;闊葉樹種;造林試驗;生長效果
中圖分類號:S725.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27
某地林場面積共7 852 hm2,地勢多為低山丘陵,土壤為赤紅壤,且礦物質由于受到高溫、多雨的影響,分解程度較高,由于土壤中沒有很多原生礦物,因此氮、鈣、磷等元素易流失,導致土壤呈酸性反應,土層中厚,適合林木生長。林下灌木種類較多,包括桃金娘、芒萁、鷓鴣草等,草本植物包括大芒、攀纏、蕨類植物等,次生植物包括相思、杉木、馬尾松等[1]。
1 造林試驗設計
1.1 試驗材料
6種試驗的苗木為大葉相思、翻白葉、厚莢相思、石栗、麻楝和藜蒴,苗高超過40 cm,苗木地徑超過4 mm,滿足造林I級苗木標準。
1.2 試驗方法
2012年12月,開始耕種的準備工作,使用帶狀混交方法進行造林。造林時的挖穴、施肥、整地、栽植以及除草追肥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都嚴格依據(jù)設計方案進行。造林地清理采用沿等高線通水平帶法[2],帶寬1 m,將帶內的灌木、雜草、枯枝等徹底清除。使用穴墾整地。種植之前,每穴施以500 g磷肥作為基肥。
2013年3月開始正式種植,裸根苗在種植之前,使用濃黃泥漿與少量的磷肥混合,進行漿根處理,栽植時要保證打實、深栽且不窩根。
種植后的前3 a,做5次撫育工作、1次追肥工作。當年在6-8月間進行1次帶鏟撫育;把帶內的雜草、雜灌鏟除掉,適當做松土處理。第2 a與第3 a,每年2次帶鏟撫育,1次在上半年的3-5月間,另一次在下半年的7-9月間。種植后的第2年上半年做1次追肥,每株施以250 g的復合肥。
1.3 調查研究方法
在2016年11月做調查研究,分別于造林地的上坡、中坡、下坡、山谷以及山脊5處,對相同林地條件下的每一種樹種隨機選擇出10株,測量其高度與胸徑。之后統(tǒng)計每一種樹種的50株數(shù)的數(shù)據(jù),并取其平均值,獲得每個樹種其平均高與平均胸徑。
在造林效果方面,借助于對6種樹種生長情況與林相等方面的調查來做綜合評判,分析林下灌木的種類、數(shù)量,與立地條件相近所造其他樹種林分做比較。
2 生長效果的分析
2.1 六種闊葉樹種的成長表現(xiàn)
從實際調查研究的情況來看,所有人工種植樹種的保存率都超過了90.0%,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都超過90.0%。在造林之后,由于及時撫育、采取適當?shù)拇胧?,所有樹種表現(xiàn)皆良好。6種闊葉樹種在3 a期間的成長表現(xiàn)對比,具體見表1,大葉相思的平均高與平均胸徑最大,其次為翻白葉與厚莢相思。就冠幅成長方面來看,每一種樹種的平均冠幅也都超過了1 m。
2.2 六種樹種適生性情況的分析
由于造林所在的地區(qū)存在極端的天氣,氣溫有時只有0~4 ℃,而且還伴有霜凍,像菠蘿蜜、柚木以及海南芒果都會發(fā)生受凍的情況,直接導致造林失敗。該次試驗的6種樹種,在寒冷的冬季氣溫下都沒有發(fā)現(xiàn)有發(fā)生凍梢問題或由于霜凍而發(fā)生受凍問題,即使處于這樣的極端氣候下,生長情況也保持穩(wěn)定。
2.3 造林成長效果的分析
這6種樹種所造林分皆表現(xiàn)良好,生長快,且生長正常,長勢良好,林分生長的整齊,在造林3 a后皆已達到郁閉。
3 整體分析
3.1 六個樹種的應用前景
大葉相思、翻白葉、石栗、厚莢相思、麻楝和藜蒴這6種試驗樹種,在造林之后表現(xiàn)出良好、穩(wěn)定的生長趨勢,對試驗當?shù)氐耐寥琅c氣候都有較強的適應性,較之紅錐、火力楠以及荷木等生長情況一般的鄉(xiāng)土樹種,這6種樹種從幼期開始,生長就表現(xiàn)良好,生長迅速,而且樹干通直、圓滿,樹冠寬大,側根發(fā)達,沒有很多病蟲害情況,樹形成長的美觀且高大,屬于是優(yōu)良的造林樹種。
3.2 非煉山模式的應用
煉山造林是傳統(tǒng)林業(yè)生產的一項重要舉措,可很好地確保人工造林所栽種的樹種于前期表現(xiàn)出優(yōu)良的成長情況。但是,煉山會對林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較大的破壞,一方面會燒傷或燒死大量的原生幼苗、幼樹,另一方面還會造成對土壤中其他生物的毀滅性打擊,另外,煉山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發(fā)生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3]。針對此,想要做好生態(tài)公益林的建設,應使用非煉山的造林模式,確保盡可能的留住優(yōu)良的野生喬灌木,這些樹苗的生長,不僅能為新栽植的樹苗提供很好的遮蔭功效,還有助于恢復林地生物的多樣性,可促進各類土壤微生物的健康、正?;顒?,幫助闊葉樹種長期生長。
在應用非煉山這一造林模式進行生態(tài)造林時,如果使用鏟帶方式,應著重使用平行于等高線鏟水平帶的方式,少用相較于等高線鏟垂直帶的方式,這樣能夠做到對水土的保持。另外,除人工鏟帶外,還可以應用化學除草的方式,做好對林地的清理與撫育工作。
3.3 不同鄉(xiāng)土樹種混交
當?shù)剡m宜生長的一些慢生鄉(xiāng)土樹種,存在天然適生性這一優(yōu)勢,可以相應的與闊葉樹種進行混交,在對兩者生態(tài)學、生物學特征、適生環(huán)境以及分布范圍做深入了解之后,進行科學試驗,促進闊葉樹種的良好生長。
3.4 樹種結構的合理配置
將這6種樹種應用到生態(tài)造林中時,對樹種結構的配置應依據(jù)生態(tài)穩(wěn)定性、生物多樣性兩個基本原則。采用多樹種構成混交復層林,在依據(jù)當?shù)氐奶烊弧⒋紊稚鷳B(tài)群落結構,借助于人工模擬的方法,確定目的樹種之后,選擇樹種間關系相協(xié)調的混交造林樹種[4]。全面考慮這6種樹種生長的各自特點,并與其形態(tài)學特性、生物學特性相結合。
涉及補植、套種原針葉純林的改造時,則建議使用不同種樹種之間關系相互協(xié)調的闊葉樹種進行合理配置。人工予以干預,促使其形成闊針混交林。如杉純林的改造就可以選擇補植、套種相關樹種。
3.5 考慮到各個樹種的商品材價值
本次試驗的6種闊葉樹種都有生長迅速的特征,但每個樹種之間的材質卻有較大區(qū)別,在選擇商品用材林時,應依據(jù)林木加以合理選擇[5]。大葉相思的木材紋理筆直,結構細密,有較好的耐腐蝕性與較大的強度,適用于制作家具與農具,同時也可用來做造紙與薪炭用。厚莢相思的木材可用于造船、建筑、紙漿以及纖維等。麻楝的木材質地較為堅硬,具有芳香,且極具光澤,很容易加工成型,同時還有較高的耐腐蝕性,因此可用于家具、造船、建筑。藜蒴的木材紋理筆直,材質是呈輕、軟狀,顏色偏白,易加工,且出材率較高,常見于板料的使用中,同時也可用來造紙。而翻白葉和石栗,這兩種樹種的材質不佳,木材的商業(yè)價值不高。
4 結語
根據(jù)本次闊葉樹種造林試驗與其生長效果的分析,對實際造林提供了一定借鑒和指導。
參考文獻
[1]梁瑞龍,蔣虎,蘇樹祥,等.廣西南部低山區(qū)鄉(xiāng)土闊葉樹種造林試驗[J].廣西林業(yè)科學,2014,43(1):126-129.
[2]劉強,陳東明,洪文君,等.33個生態(tài)林闊葉樹種在惠州市丘陵山地生長分析[J].廣東林業(yè)科技,2015,31(4):38-46.
[3]黃春妹,何應會,鄧荔生,等.珍貴闊葉樹種多樹種混交造林生長比較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4,10(22):101-102,134.
[4]王文銘.針葉林采伐跡地造林更新闊葉樹種的選擇[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27(19):81-82.
[5]楊天翔,李峰,王韡燁,等.阿城市針葉闊葉樹種造林模式[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4,33(16):37.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