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國斌
摘要:眾所周知,在建筑裝飾技術(shù)中,抹灰施工技術(shù)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此,本文主要結(jié)合抹灰施工的準備工作與抹灰質(zhì)量問題,闡述了材質(zhì)不同的建筑裝飾抹灰施工技術(shù),以及有助于提高抹灰施工質(zhì)量,規(guī)范工藝流程,更好的滿足人們對現(xiàn)代建筑的裝飾需求。
關鍵詞:建筑裝飾;抹灰工程;施工技術(shù)
前言
抹灰施工指的是普通抹灰與裝飾抹灰飾面,在建筑裝飾工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抹灰施工內(nèi)容主要有水泥砂漿、混合砂漿、水磨石、水刷石、假面磚、拉毛灰、噴漆、彈涂和滾涂等,這便需要在建筑裝飾抹灰工程施工中,嚴格按照高級抹灰標準進行施工作業(yè),并科學合理的選用高質(zhì)量的抹灰材料。
1抹灰施工準備工作
1.1準備材料
對于建筑工程抹灰施工,主要采用石膏、石灰、水泥和混合有機聚合物等材料。其中,石灰的準備需合理控制其加水量,將生石灰轉(zhuǎn)變?yōu)槭腋嗪褪曳郏诮ㄖ镏邪l(fā)揮著不同作用。此外,石膏的材料特性體現(xiàn)在可以快速硬化和凝結(jié),初凝時間在10min左右,而終凝時間在30min左右,可以在一周內(nèi)完成硬化。還可以結(jié)合施工環(huán)境與材料的特性,選擇合理的材料試劑,比如緩凝劑、硼砂、石灰活化骨膠和聚乙烯醇等,有利于提高施工材料的安全性。
在抹灰施工過程中,水泥材料的應用較普遍,對抹灰質(zhì)量起決定性作用。細水泥顆粒與水形成反應的表面積較大:而水化完成度越高則硬化與凝結(jié)速度越快。由于前期強度值較高,但熱量釋放與硬塊收縮比例均大,導致成本支出過高,無法進行長期存儲。因此,要保證水泥粗細的適中性。
混合有機聚合物的“107”膠,可以理解為聚乙烯醇縮甲醛膠,主要有甲醇與聚乙烯醇在酸性介質(zhì)內(nèi)收縮形成,呈透明性,通常應用在對墻紙、壁紙的粘貼。此外,聚醋酸乙烯膠黏劑屬于有機材料,作用于墻體裝飾工程,有利于提高抹灰工程的整體效率與質(zhì)量。
對中砂必須過篩后方可進行砂漿攪拌。砂漿的配合比(質(zhì)量比)為:水泥:砂:水:外加劑=1:5:0.75:0.0025,攪拌時可根據(jù)攪拌機型號可參照水泥:砂:水:抗裂外加劑(HB)=100kg:500kg:75kq:0.25Kg。施工前分包班組人員應當向我方施工人員詢問清楚各個容器的容量,做到計量準確。外加劑應當分四次以上添加,以確保攪拌均勻。
1.2技術(shù)與施工工具的準備
在抹灰工程開始之前,需嚴格審查設計圖紙與施工材料,并抽樣檢查施工材料,及時整理出該抹灰工程所需的抹灰厚度與高度,并檢測砂漿配合比是否合理。此外,技術(shù)人員需完成技術(shù)、質(zhì)量與檢測的技術(shù)匯報,并保證匯報內(nèi)容的真實性。監(jiān)理單位則要加強對測量裝置質(zhì)量的檢查,保證材料與測量裝置具備質(zhì)檢合格證書。
在抹灰施工前,要確認并檢查施工器具,比如手推車、灰斗、卷尺、小桶、水管、砂漿攪拌裝置、鉛筆、手鋸、架子車和瓦工抹灰(2M靠尺桿、線墜、木搓子、抹子、扎子、壓子、刷子)等工具。保證施工所需工具的質(zhì)量與完整性,避免因缺少施工器具,而限制了抹灰工程的施工進度。
2抹灰質(zhì)量問題及對策
2.1墻面抹灰層出現(xiàn)縫隙
抹灰前需充分保證墻面濕度,及時采取灑水措施,使墻面可以全面吸水。若砂漿保水功能較低,則需要將石灰膏、外加劑適當加入砂漿內(nèi),分層次抹灰。其中,一定要保障石灰膏、水泥砂漿與混合砂漿的分層次性與有序性。
為確保抹灰工程質(zhì)量,避免出現(xiàn)裂縫、空鼓、爆灰等現(xiàn)象,采取以下做法和措施:
(1)抹灰工程所用的砂漿應嚴格按配合比配置攪拌。
(2)抹灰砂漿的配合比和稠度等,應經(jīng)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摻有水泥或石膏拌制的砂漿,應控制在初凝前用完。
(3)施工中嚴格按規(guī)范標準來要求和指導施工:陰陽角找方,設置標筋,分層趕平、修整、表面壓光。
(4)抹灰前磚墻面必須提前澆水潤濕透。
(5)砂漿中摻用外加劑時,其摻入量應由試驗確定。
(6)抹灰用石灰膏,用塊狀生石灰淋制,淋制時必須用孔徑不大于3mmx3mm的篩過篩,并貯存在沉淀池中。熟化時間:深圳溫下一般不小于15天,用于罩面時不應少于30天。使用時石灰膏內(nèi)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顆粒和其他雜質(zhì)。
(7)室內(nèi)墻面、柱面和門沿的陽角,宜用1:2.5水泥砂漿做護角,其高度不應低于2m,每側(cè)寬度不小于5cm。
(8)墻面的預埋線管管槽先用1:2水泥砂漿內(nèi)摻3%膨脹劑填補,墻面預留洞用C20砼內(nèi)摻3%的膨脹劑填補,釘掛鐵絲網(wǎng)后才抹灰。
(9)外墻基層抹灰:外墻抹底灰前先將基層表面殘留的砂漿、木屑、松動的砼部分等清刷干凈,并澆水濕潤,基層清理干凈。做好外墻預留洞的填補、外墻螺桿孔洞的填補、外墻窗框塞縫等工作。外墻抹灰層應與基層粘結(jié)牢固,無脫層、空鼓、開裂、泛砂等現(xiàn)象。
2.2門框抹灰層出現(xiàn)脫落
抹灰前同樣需保證墻面的合理濕度,如果底灰過于干燥則要充分灑水。及時填滿并壓實墻面的不平滑部位,并針對光滑度過高的墻面展開鑿毛措施,將鋼板網(wǎng)合理裝置在相應基層的連接處,保證塔接長度>10cm,注意要填平接縫位置。
2.3面層不平滑
完成面層抹灰作業(yè)后,在砂漿凝固階段首先要針對面層展開壓光工作,一旦底灰過于干燥,相關人員要做好灑水措施保障面層的濕度,并將純水泥漿罩面涂在面層外觀。在面層的涂刷過程中,要避免采用熟化不徹底的石灰膏,若壓光過程中面層干燥,則可以適當重復的灑水,進而展開壓光作業(yè)。
2.4抹灰質(zhì)量的控制措施
在抹灰工程開始之前,政府方面應當給予質(zhì)量監(jiān)管單位、監(jiān)理工程人員相關職能,加大對建筑結(jié)構(gòu)性工程的檢查力度,檢查合格之后才可以進行抹灰工程的施工。同時,在抹灰工程開始前,相關人員要檢查門窗安裝、組合的合理與否,及時檢修存在漏筋、麻面的負面現(xiàn)狀,并檢查管道布置與配電設備的安裝是否合理,所有檢查工作完畢后才可以展開抹灰作業(yè)。此外,要嚴格控制抹灰材料的采購,選擇色澤、形狀、純度、型號規(guī)格均合適的高質(zhì)量材料,按照施工規(guī)范完善樣板間。
3探析建筑工程中的抹灰施工技術(shù)
根據(jù)抹灰工程施工材料中材質(zhì)的不同,具體論述抹灰施工技術(shù),為建筑工程裝飾人員提供真實的參考依據(jù)。
3.1水刷石
在外墻面抹灰工程中,水刷石較為常見。水泥材料的選擇多樣化,主要有白水泥、一般水泥與彩色水泥,選擇耐堿度、耐光度與分散度高的礦物顏料,其骨料可以采用粒砂、玻璃碴、中八厘石粒與小八厘石粒,注意保證骨料顆粒色澤的相同,以及表面的光滑和堅硬性。水刷石的施工流程包括:基層處理一抹底一彈線、格條貼分一抹面層石子漿一面層沖刷一灑水養(yǎng)護。
(1)抹面層石子漿。中層砂漿初凝完畢后,結(jié)合實際狀況保持中層抹灰的濕度,依據(jù)1:4配比水灰,形成素水泥漿涂抹面層,為抹面層石子漿。在石子漿面層吸水后,適當壓實填平面層漿,避免石子漏出表面,并用刷子反復涂抹并壓實,然后用鐵抹子將其拍平實,保證石子排列的有序性。
(2)面層的沖刷。面層的沖刷對水刷石質(zhì)量起決定性作用。在面層石子漿初凝階段,利用濕潤度高的軟毛刷將面層水泥漿刷出,使石粒漏出表面:然后,通過噴霧器將水分噴至周圍,沖刷掉外層水泥漿之后,保證石子有一半漏出表面,有序排列石子。噴水過程中,需控制噴水壓力,噴頭處需距墻面10cm到20cm之間。此外,要嚴格控制沖刷時間,避免過早或過晚,保證石子的合理顯露與整體美觀。分層沖刷墻面的水泥漿,如沖刷上層時,采用塑料布適當遮蓋下層,按照沖刷順序進行,提高墻面外觀的整體美感。
(3)起分格條。面層沖刷完畢后,要進行起分格條作業(yè),利用小線抹子抹平面層:并按照相應規(guī)范利用索水泥漿進行上色。此外,要嚴控水刷石的排列與美觀,防止出現(xiàn)掉?,F(xiàn)象。
3.2水磨石
抹灰工程的施工,通常采用水磨石預制貼面板鑲貼。水磨石的施工工藝包括:基層處理一抹底一彈線一抹面層石子漿一水磨面層=涂草酸磨洗一打蠟上光。
(1)彈線。中層灰檢查過關24小時之后,進行彈線、鑲嵌條作業(yè),可選擇銅條、玻璃條。其中,要選擇規(guī)格為寬10mm×厚(1-1.2)mm的銅條,與規(guī)格為寬10mmx厚3mm的玻璃條。鑲嵌條過程中,應當借助于尺板和分格線并進行壓實作業(yè)。當貼實靠尺板與嵌條后,還使用索水泥漿將其底端涂為八字狀灰埂,保證灰漿頂端低出嵌條頂端3mm,撤掉靠尺板。
(2)抹水泥石子漿。嵌條鑲嵌完畢后灑水維護3天到5天左右,抹水泥石子漿。流程包括:清理伏灰與積水,并用索水泥漿反復涂抹,將面層水泥石子漿敷設其中,保證敷設高度超出嵌條1mm到2mm。敷設完成后,將石粒均勻撒布在表層,壓實填平,在24小時之后進行灑水養(yǎng)護。
(3)磨光。利用油石、金剛砂等將水磨石打磨光滑,并用水沖刷,墻面干燥后則展開打蠟作業(yè)。要保證水磨石外觀的平整性,進而提高抹灰工程的整體質(zhì)量。
3.3拉條灰
拉條灰面層主要為灰漿與砂漿,利用專門模具將墻面拉制成不規(guī)則紋路,屬于建筑內(nèi)墻裝飾的主要施工技術(shù):通常用在展覽廳、劇場等公共場所,有利于消除噪音污染。
首先要保持墻面濕度,將水泥凈漿配合比設置為1:0.4,抹面灰工序完成后拉條成型。要求抹面層灰結(jié)合拉灰條的配合比與寬窄度,將細紙筋石灰膏控制為:砂=1:0.5:2。寬條型拉條灰面層的灰漿分層需分成兩層涂刷,保證表面的壓實度與光滑度,按照設計規(guī)范涂刷墻面。
3.4技術(shù)中抹灰施工技術(shù)處理
(1)基層處理:墻面不同材料交接處掛220mm寬鋼絲網(wǎng)→墻面基層清掃→撒水潤濕→噴漿→噴漿養(yǎng)護→找方貼灰餅→抹底層灰→底層灰養(yǎng)護→抹面灰層(掛網(wǎng)格布)→養(yǎng)護。掛鋼絲網(wǎng)時,盡量使鋼絲網(wǎng)在兩種不同材料的寬度各為110mm,鋼絲網(wǎng)在磚墻上用釘子固定,在砼面上盡量用專用固定設備固定,嚴禁用釘子固定。抹灰前檢查加氣混凝土墻體,對松動、灰漿不飽滿的拼縫及梁、板下的頂頭縫,用摻用水量10%的107膠灰漿填塞密實。將露出墻面的舌頭灰刮凈,墻面的凸出部位剔鑿平整。墻面坑凹不平處、砌塊缺楞掉角的以及剔鑿的設備管線槽、洞,應用膠灰整修密實、平順。用托線板檢查墻體的垂直偏差及平整度,將抹灰基層處理完好。甩漿處理在需要抹灰的墻面上進行甩漿,甩漿厚度控制在5mm以內(nèi),表面應毛糙,其中毛尖凸起不小于3mm,甩毛率應達到95%。貼灰餅、沖標筋用激光儀檢測一遍墻面不同部位的垂直、平整情況,以墻面的實際高度決定灰餅和沖筋的數(shù)量。一般水平及高度距離以1.8m為宜。用1:1:6水泥石灰混合砂漿,做成100mm見方的灰餅?;绎灪穸纫詽M足墻面抹灰達到垂直度的要求為宜。上下灰餅用托線板找垂直,水平方向用靠尺板或拉通線找平,先上后下。保證墻面上、下灰餅表面處在同一平面內(nèi),同時控制灰餅距離控制30線30cm~29.5cm,灰餅厚度控制在5~8mm。
(2)衛(wèi)生間后砌墻體與砼地面連接處釘寬220mm鋼絲網(wǎng)(直徑0.9mm,網(wǎng)眼為12.7x12.7mm),均甩水泥漿(摻水泥重5%的801膠)。20mm厚1:3水泥砂漿抹灰細拉毛。
(3)灑水濕潤:將墻面浮土清掃干凈,分數(shù)遍澆水濕潤。由于加氣混凝土塊吸水速度先快后慢,吸水量慢而延續(xù)時間長,故應增加澆水的次數(shù),使抹灰層有良好的凝結(jié)硬化條件,不致在砂漿的硬化過程中水分被加氣混凝土吸走。澆水量以水分滲入砌塊深度8~10mm為宜,且澆水宜在抹灰前一天進行。遇風干天氣,抹灰時墻面仍干燥不濕,應再噴一遍水,但抹灰時墻面不顯浮水,以利砂漿強度增長,不易出現(xiàn)空鼓、裂縫。
(4)抹灰施工輕質(zhì)砂漿:輕質(zhì)砂漿加水攪拌均勻,先在墻面薄薄的刮一層,隨之抹平,粗壓一遍,再抹第二遍,從上到下,順序進行,壓實、趕光。隨后用鐵抹子抹平、趕光,最后用硬塑料抹子順抹紋壓光。污染處應清刷干凈,不甩破活。
4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在國內(nèi)建筑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下,諸多新型材料與技術(shù)逐漸被研發(fā),人們對建筑裝飾的要求也逐漸多元化。要求建筑裝飾企業(yè)加強對抹灰工程的重視,在抹灰施工過程中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嚴格控制抹灰施工工藝與工序,提高建筑裝飾工程的整體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