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二戰(zhàn)期間,英國王子愛德華視察貧民窟,來到一戶貧民家時,他禮貌地對一貧如洗的老太太說:“請問我可以進來嗎?”真正的貴族永遠尊敬每一個人,即使對方是不名一文的窮人。
德國某地,一位盲人青年在導盲犬的幫助下來到公交車站,站在盲人前面的男子迅速讓開位置,站到了青年的后面,其他人也悄無聲息地緊隨其后。高峰期的公交車上滿是乘客,盲人上車的瞬間大家不約而同地為他騰出一處空間。隨后,導盲犬指引主人坐好,這一切盲人青年都不知曉。
洛杉磯某家有名的餐廳,經常有人點咖啡時多點一杯,然后,服務生會把多點的這份咖啡名單貼在墻上,這一切似乎已是常規(guī)。當有著裝與名貴咖啡店的氣氛極不協(xié)調的人走進店里時,只要說出墻上的咖啡名單,服務員就會恭敬地端上一杯現磨的咖啡。喝完之后沒有結賬,服務員只是把墻上相應的咖啡名單撕下來。原來這是當地居民對貧窮的人表達尊敬的一種方式。貧窮的人不必卑躬屈膝降低尊嚴,一樣可以享用溫暖的咖啡。
高貴與否不由身份、經濟的差距決定,而在于人的本性。儲安平在《英國風采錄》中說:“凡是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他們都看不起金錢……英國人以為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是一個真正高貴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難,甚至能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他不僅僅是一個有榮譽的人,而且是一個有良知的人。”于丹說,貴氣就是一種慈悲,一種責任,一種擔當,是對于社會持久的關注,是以富的能力轉化出來的一種效能。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錢的人,但他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從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內地捐贈1億多元,用于支持各項社會公益事業(yè)。數十年來,在大陸捐獻教學樓6000余座,用手機搜索逸夫樓,你會看見密密麻麻的紅點遍布大江南北。
比爾·蓋茨的財產全部捐給社會,他的女兒全身沒有一個亮眼的名牌,沒有開豪華跑車,沒有拿奢侈品包包,沒有艷麗的濃妝,一樣活得很精彩。
中國的富豪把孩子送到英國貴族學校,但他們驚奇地發(fā)現,即使是最好的學校,學生的生活比平民學校還要艱苦,因為在那里,貴族是一種磨煉而非坐享其成。
有人曾說:“西方所崇拜的貴族精神不是暴發(fā)戶精神,它不與平民精神對立,不意味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它是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系列價值為核心的先鋒精神,真正的貴族一定是富有自制力,一定有強大的精神力量,而這種精神力量需要從小加以培養(yǎng)?!?/p>
高貴不是奢侈品加身的包裝,高貴是源自內心的本善擔當。金錢上的富有永遠彌補不了精神上的貧窮,物質上的富足不能與精神的高貴等同。富可以是一個數字,但貴的內涵更深,是金錢永遠無法抗衡的豐厚底蘊。
富而不貴就只能是“土豪”。富而不驕,莫若富而好禮。如今我們不缺“土豪”,但是我們缺少真正的貴族。
一個心靈高貴的人舉手投足間都會透露出優(yōu)雅的品質,一個道德高貴的社會大街小巷都會流露出和諧的溫馨,一個氣節(jié)高貴的民族一定是讓人尊崇膜拜的民族。別讓富而不貴成為永久的痛。
【賞析】
精神的富足才是人生的財富,人格的高貴才是真正的貴族。古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豪氣與悲憫之懷,今有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壯志與擔當。人生在世,追求富無可厚非,但更要信仰貴。以貴為美,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我們的素質;以貴為敬,才能在物質富足的同時,精神也得到提升。